指紋人臉語音,生物識別技術大對比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指紋人臉語音,生物識別技術大對比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10-24 17:18:44

要想知道識別技術到底「哪家強」,先了解一下個人身份驗證的方法的三種方法:

識別設備,如NFC手機、智慧卡

明文密碼,例如PIN、密碼

用戶自身的生物特徵,如指紋、虹膜

前兩種方法只能100%保證中間驗證的消息是正確的,但卻很難保證後端的人是否正確。而第三種生物識別技術帶來的是人與行為之間的驗證環,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方便。

了解了生物技術後,還要摘掉影響最終用戶體驗的三點因素:

1)硬體產品質量是圖像輸入質量的關鍵因素

2)生物識別算法決定了生物識別驗證的結果,同時也是速度和性能的重要影響因素

3)實用性

生物識別技術都有各自優勢和限制,現階段指紋是應用最為廣泛和成熟的一種技術,也是生物識別應用的起點。指紋識別具有價格相對便宜,功能性較強的特點,也是非常可靠的一種驗證方式。但如果需要更高級的安全選項,那指紋還需要與智慧卡或者密碼配合使用。目前主流應用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指紋識別安全等級相對較低,通過傳感器雖然能夠與用戶實現簡單的交互,但對於手指處於潮溼、蛻皮、受傷狀態時,識別將會受到一定影響。

虹膜識別一直被譽為最精準、最安全的生物識別方式,不過虹膜識別的成本相對較高,並且需要專業的硬體產品。隨著技術的成熟,現階段虹膜識別在成本上已經不再是令廠商「望而卻步」的狀態了,很多廠商甚至已經研發出精緻、小巧的移動終端專用虹膜模組,性價比超高。

靜脈識別緊隨其後,也是較為安全和準確的生物識別認證方式,提供類似於指紋識別的高品質認證方式,也可以直接與用戶交互。

人臉識別則是非接觸識別,極具友好性和便利性,也是一個利用攝像頭的更好方式。它可以廣泛應用到各種環境中,包括建築工地、行動裝置、網站登錄等,甚至不需要專門的硬體支持。

語音識別是一個非常方便的識別方式。對於行動裝置來說,一直被看做是快速簡便的驗證解決方案。但在語音質量的控制上是影響其識別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安全性也令人比較擔心。現階段最廣泛用在呼叫中心、客戶服務方面。

電子籤名、步態識別(步行輪廓)、耳紋識別等新技術,目前還處於觀望狀態。

選擇哪種生物識別方式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接下來總結一下不同情況下,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和現狀:

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仍傾向於指紋,有時會附加智慧卡或密碼。

移動解決方案主流採用的是人臉、語音和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也逐漸成為手機廠商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想要非接觸式識別、則傾向於人臉識別或虹膜識別。

秘密監控趨向於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和步態識別等。

大型項目往往採用指紋或虹膜,比如中國居民身份證將納入指紋、印度生物識別項目則包含虹膜識別等。

安全級別較高的項目則傾向於虹膜或指靜脈識別,也常常與卡或密碼相結合,形成多因素驗證。

如果認證條件或環境比較惡劣則傾向於虹膜識別,因虹膜識別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小,如礦井虹膜解決方案等。

從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手機支持的指紋、人臉識別,還是馬雲在國外展示人臉識別購物,還有微信現在也支持語音識別登陸。這些都告訴我們,未來的驗證方式也許更加多樣化,也更安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各種生物識別技術智能鎖對比,為何指紋識別鎖普及率最高?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不斷出現在商業領域,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設備或功能被人們所應用,在智能鎖領域除常見的指紋鎖,還出現了人臉識別鎖、瞳孔識別智能鎖、靜脈識別智能鎖等。然而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又有那些特點呢?
  • 生物識別技術四大種類介紹(人臉、指紋、虹膜、聲紋)
    「網際網路+」時代的生物識別技術變革   1、人臉識別技術   傳統的人臉識別算法通常採用淺層機器學習模型,它需要根據各類任務來設計不同的系統,並採用人工來設計特徵,如人臉識別採用LBP特徵、人臉檢測採用Haar-like特徵、行人檢測採用HOG特徵。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北京時間07月1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生物識別六大技術(指紋、臉象、虹膜等)趨勢分析。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
  • 人臉識別和生物識別在支付領域上的風險
    人臉識別目前應用場景不多,早期人臉識別主要用於密集人群中的人數測定、人像攝影時輔助對焦等場景,只需要識別出「是人臉」,而不必分辨出「是誰」;但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其識別準確率也日漸成熟,如門禁與考勤識別,銀行、電信、公安、海關等實名驗證,逃犯追捕等諸多場景中。其特徵是無需識別對象主動配合,信息採集難度低,個人的人臉信息可被隨意獲取,基本不是私密信息。
  • 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廣泛不代表是安全最好?
    如今,在安防設備如視頻、門禁、梯控,在支付場景如手機刷臉支付等,在我們生活當中大部分人都使用過人臉識別技術,人臉識別的智能便捷讓我們的生活距離未來智能更進一步了,但人臉識別背後所帶來和引發的安全問題也一直存在也毋容置疑,當然,人臉識別技術作為生物識別技術其中一種,也不僅僅是人臉識別,包括指紋識別
  • 人臉、指紋、靜脈、虹膜,第二代生物識別技術是什麼?
    由於生物識別技術認定的是人本身,這就直接決定了這種認證方式更為安全和方便了。那麼,目前結合生物識別技術的身份識別方式主要有哪些?基於生理特徵的生物特徵識別主要包括: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靜脈識別、視網膜識別、掌紋識別、DNA識別(鑑別)基於行為特徵的生物特徵識別主要包括:籤名識別、聲紋識別、步態識別
  • 人臉識別門禁正逐漸取代指紋識別門禁
    根據如今的大部分公司企業的考勤方式來看,一直是被指紋識別和刷卡等方式壟斷著,目前主要是使用指紋識別這種方式,比較傳統的刷卡識別方式已經開始慢慢退出市場了。而由於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逐漸成熟,現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也是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
  •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刷臉」大名為人臉識別技術,早已隨著智能機、手機APP、門禁系統走進了千家萬戶,而指紋識別技術在這之前更是早已普及,那為何同人臉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技術統稱為生物識別技術三巨頭的虹膜識技術別遲遲未見消息?
  • 生物識別方式有指紋人臉識別!而生物虹膜、指靜脈識別你知道嗎?
    前段時間三星用戶發現,三星的蓋樂世S10、note10等設備出現了指紋安全漏洞。網友發現,只要在手機屏幕上貼上一張比較厚的保護膜,然後進行指紋識別,任意人的指紋都可以識別解鎖成功。消息一出,引來一大堆網友的在線測試,多數人都發現了這個漏洞。
  • 隔離時代,人臉和指紋識別如何「不失靈」?
    疫情之下,生物識別技術會面臨洗牌嗎?智慧型手機搭載指紋識別之後,人臉識別緊接著進入消費電子領域,通過使用攝像頭採集人臉圖像或視頻,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或跟蹤人臉,進而對完成識別。人臉識別歷經辨識型、確認型向關注名單型的轉變,隨著算法和系統的改進,有了更加廣泛的應用,伴隨疫情而增長的戴口罩人臉識別技術,準確率正持續上漲。
  • 兩種主流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對比
    屏下指紋識別的爆發是全面屏大趨勢下的必然,相比於人臉識別,屏下指紋擁有成熟度、用戶習慣和價格等多重優勢,未來二者有望維持長期並存的格局。屏下指紋技術的成本和識別率在 2018 年取得巨大進步,為 2019 年滲透率的高速提升奠定了基礎。
  • 人臉識別技術理論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
  • 人臉識別真的安全嗎?關於人臉識別技術發展的瞻望
    「內核」算法「人臉識別是一種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認證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深度學習被認為是新世紀十大突破性技術之首,在人工智慧領域佔有極高地位,它不僅應用於人臉識別,還廣泛應用於指紋識別、語音識別、文字識別等,識別準確率相當高,達到99.7%,深度學習作為一項具有突破性進展技術,把人工智慧提升至一個新的高度。
  • 生物識別進入洗牌期,人臉識別後誰將成為下一個商用爆款?
    部分企業除了發展靜脈識別業務外,還涉獵了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聲紋識別等其他生物識別的技術和產品。不得不說,靜脈識別由於其應用場景的局限性和市場規模的相對較小,制約了其發展,但作為生物識別技術,很多專家仍然對其保持了樂觀的態度。2.
  • 指紋識別、人臉識別都弱爆了,我們全身上下都是「密碼」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已經不算新鮮事。然而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身體從上到下都有密碼。今天我們就一起見識一下,看看目前都有啥奇葩的識別技術。全球生物識別市場規模(億美元)指紋識別這是一種最常見的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技術是把一個人同他的指紋對應起來,通過比較指紋和預先保存的指紋進行比較
  • 指紋和臉,真的能代表生物識別嗎?
    幾乎人人都在政務、門禁、支付等等這些應用場景使用過人臉識別,根據調查,90%的人都使用過相關技術,雖然便利性很高,但是人臉識別的安全問題從技術誕生到現在一直都存在質疑,不僅僅是人臉識別,包括指紋識別、語音識別、虹膜識別以及靜脈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一直以來都是AI領域所比較熱論的話題。
  • 指紋/人臉/虹膜/心率/聲音識別各有啥特點?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不斷出現在商業領域,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設備或功能被人們所應用,在智能鎖領域除常見的指紋鎖,還出現了人臉識別鎖、瞳孔識別智能鎖、靜脈識別智能鎖等。然而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又有那些特點呢?
  • 五大生物識別技術重磅報告
    眾多種類的生物識別技術被用於智能設備當中,其中語音語義識別、圖像識別更是涵蓋了人工智慧技術在其中。這些技術成為人機互動的新趨勢,是未來各類終端都需要做好的底層技術。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來自安信證券的生物識別技術報告。
  • 指紋,人臉識別都使用過了,但是你聽說過指靜脈識別嗎
    現在很多的設備都使用了指紋或者是人臉識別的功能,免去了忘記密碼,輸入密碼時被盜的情況,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最常見的當然就是我們每天都使用的手機啦,而現在的手機都支持指紋解鎖和人臉解鎖了。一般來說,人設置的密碼會忘記,而且一些簡單的密碼容易被盜,隨著發展也就誕生出了指紋識別技術,人們的指紋時獨一無二的,所以相對於密碼來說,指紋識別更為安全,但是簡單是指紋設備同樣是有人可以破解的,一些人通過一些科技手段能夠複製出一樣的指紋,這樣的話指紋識別也是有一風險的,雖然相比於密碼來說已經是先進,並且安全了很多了,但是依然有一些安全問題。
  • 盤點那些已經侵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生物識別技術
    2016年手機上不帶一個指紋,手機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而指紋識別是一種比較成熟的生物識別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看似高端,實際已經飛快的侵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方方面面了,那麼有哪些技術已經隨處可見了呢?   最常見的指紋識別和語音識別   手機端的指紋識別技術最早出現在摩託的ME860上,再到後來的iPhone5s,使這項技術徹底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