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7-01-12 15:34:21
2016年手機上不帶一個指紋,手機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而指紋識別是一種比較成熟的生物識別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看似高端,實際已經飛快的侵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方方面面了,那麼有哪些技術已經隨處可見了呢?
最常見的指紋識別和語音識別
手機端的指紋識別技術最早出現在摩託的ME860上,再到後來的iPhone5s,使這項技術徹底火了起來。目前各大廠商的旗艦機型幾乎都配備這一技術,實現原理雖然各有不同,但基本功能都是用來進行指紋解鎖,同時大部分也在向指紋識別安全支付方向發展。
除了指紋識別外,語音識別也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例如Siri、Google Now以及Cortana等經典的語音助手都是基於語音識別技術,隨著語音模式識別技術的發展,未來的語音助手會越來越智能,越來越接近人工助手。此外,除了語音助手,像一加手機還將語音識別技術運用在聲紋解鎖上,與指紋解鎖功能不相上下。
虹膜、眼紋等識別技術
在MWC2015展會上,富士通向我們展示了一款支持人眼球虹膜識別技術的原型機。該識別技術依賴於富士通開發訂製的高輸出紅外LED系統,通過反射這種光線到特有的傳感器原件上來進行虹膜識別。目前富士通這款手機Arrows NX F-04G,作為全球首款虹膜識別手機已經問世。
而在國內,中興Grand S3以及vivo X5 Pro也採用了相類似的技術,主要通過掃描用戶眼球靜脈圖案來識別用戶身份,還可以給常用的APP加密。由於眼球虹膜有著比指紋識別更加高的安全等級,因此非常有望成為繼指紋、語音識別之後的又一個能夠大量使用在行動裝置上的生物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集成了人工智慧、機器識別、機器學習、模型理論、專家系統、視頻圖像處理等多種專業技術。該技術目前在手機的相機拍攝和圖像處理中已經廣泛使用。人臉識別系統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擁有尖端的核心算法,並使識別結果具有實用化的識別率和識別速度。
隨著科技發展,人臉識別也不再單一使用在視頻圖像處理上,臉部識別開始在手機安全領域嶄露頭角。在今年的通信產業盛會CeBIT上,馬雲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中國副總理馬凱,演示了螞蟻金服的Smile to Pay掃臉技術,為嘉賓從淘寶網上購買了1948年漢諾瓦紀念郵票。相比於指紋、虹膜等許多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更加容易大規模推廣,幾乎所有的用戶都可以零成本參與。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