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已經侵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生物識別技術

2020-11-30 電子發燒友

盤點那些已經侵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生物識別技術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7-01-12 15:34:21

  2016年手機上不帶一個指紋,手機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而指紋識別是一種比較成熟的生物識別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看似高端,實際已經飛快的侵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方方面面了,那麼有哪些技術已經隨處可見了呢?

  最常見的指紋識別和語音識別

  手機端的指紋識別技術最早出現在摩託的ME860上,再到後來的iPhone5s,使這項技術徹底火了起來。目前各大廠商的旗艦機型幾乎都配備這一技術,實現原理雖然各有不同,但基本功能都是用來進行指紋解鎖,同時大部分也在向指紋識別安全支付方向發展。

  

  除了指紋識別外,語音識別也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例如Siri、Google Now以及Cortana等經典的語音助手都是基於語音識別技術,隨著語音模式識別技術的發展,未來的語音助手會越來越智能,越來越接近人工助手。此外,除了語音助手,像一加手機還將語音識別技術運用在聲紋解鎖上,與指紋解鎖功能不相上下。

  虹膜、眼紋等識別技術

  在MWC2015展會上,富士通向我們展示了一款支持人眼球虹膜識別技術的原型機。該識別技術依賴於富士通開發訂製的高輸出紅外LED系統,通過反射這種光線到特有的傳感器原件上來進行虹膜識別。目前富士通這款手機Arrows NX F-04G,作為全球首款虹膜識別手機已經問世。

  

  而在國內,中興Grand S3以及vivo X5 Pro也採用了相類似的技術,主要通過掃描用戶眼球靜脈圖案來識別用戶身份,還可以給常用的APP加密。由於眼球虹膜有著比指紋識別更加高的安全等級,因此非常有望成為繼指紋、語音識別之後的又一個能夠大量使用在行動裝置上的生物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集成了人工智慧、機器識別、機器學習、模型理論、專家系統、視頻圖像處理等多種專業技術。該技術目前在手機的相機拍攝和圖像處理中已經廣泛使用。人臉識別系統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擁有尖端的核心算法,並使識別結果具有實用化的識別率和識別速度。

  

  隨著科技發展,人臉識別也不再單一使用在視頻圖像處理上,臉部識別開始在手機安全領域嶄露頭角。在今年的通信產業盛會CeBIT上,馬雲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中國副總理馬凱,演示了螞蟻金服的Smile to Pay掃臉技術,為嘉賓從淘寶網上購買了1948年漢諾瓦紀念郵票。相比於指紋、虹膜等許多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更加容易大規模推廣,幾乎所有的用戶都可以零成本參與。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被技術侵入的我們的生活 | 追問2020
    在這一年裡,無數人的生活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改變;也正是這一場肆虐全球的大流行病,讓2020年註定會成為科技史上非比尋常的一年。回望這一年,在疫情籠罩的悲觀氛圍中,我們意外地發現科技的各項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 常見生物識別技術的優缺點詳細分析
    近兩年,生物識別技術得到快速發展並受到人們的青睞,生物識別技術分類不少,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本文咱們就來探討一下,不同的生物識別技術有哪些優缺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突破,人們身上越來越多的生物特徵被運用到各行業之中。比如常見的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聲紋識別、靜脈識別等。
  • 生物技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七大應用
    生物技術也從理論照進現實。在這裡我們將提供一些現實世界的例子,說明生物技術如何幫助我們改造世界,下面讓我們一起感受生物技術的魅力吧!農業遺傳修飾:它是使用生物技術科學的最古老的形式,它在今天仍然很重要。人類不可能永遠停止發展農業生物技術,而人口不斷增加,我們需要提高產量。
  • 生物識別支付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
    生物識別支付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2 11:42:24 未來5~10年,世界將進人無感知核身、無設備核身時代,在用戶沒有感知和設備的情況下完成身份識別和支付交易。
  • 生物識別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隨著人工智慧的全面發展,生物識別技術也成為了當前主流的黑科技。作為本世紀最有發展潛力的技術之一,生物識別技術將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合,有著巨大的發展市場。你知道生物識別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 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劇毒生物?
    原題:生活中有哪些劇毒物?感謝提問!這個問題涵蓋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或者聽說有劇毒的蛇、蠍子、蜈蚣等動物以及毒蘑菇、曼陀羅、狼毒花等菌類或者植物,甚至是包括我們經常吃的大米、花生等發生黴變也有很大的毒性。
  • 各種生物識別技術智能鎖對比,為何指紋識別鎖普及率最高?
    ,在智能鎖領域除常見的指紋鎖,還出現了人臉識別鎖、瞳孔識別智能鎖、靜脈識別智能鎖等。然而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又有那些特點呢?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不斷出現在商業領域,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設備或功能被人們所應用,在智能鎖領域除常見的指紋鎖,還出現了人臉識別鎖、瞳孔識別智能鎖、靜脈識別智能鎖等。然而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又有那些特點呢?
  • 指紋識別已經落後!世界銀行106頁報告解密7大生物識別技術
    數字識別(Digital Identification)因其在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為人熟知,並服務於金融、醫療、教育等重要領域,提供高效的社會保障服務,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來自世界銀行的數字識別技術概論,從數字身份的含義出發分析技術應用潛在的社會影響,評估其技術進展、剖析核心技術。
  • 眼紋識別也來了,現在收集我們生物特徵的技術都有什麼?
    2002 年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主演的電影 《少數派報告》中,犯罪分子利用湯姆·克魯斯留下的虹膜身份,向他發送大量的圖片和信息,幹擾他的正常工作。這樣的場面在當時是被劃分成了科幻情節。如今虹膜識別身份已經成為現實,前幾天,眼白也被宣布可以用來識別人的身份,即使同卵雙胞胎也能被區分開來。
  • 生物識別技術:歷史、風險和未來
    具體到我國,由於人工技術龐大、應用場景廣闊、監管相對寬鬆等原因,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尤其迅速。生物識別技術的風險由於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前景廣闊,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投身於這個行業,而那些老牌的IT和網際網路企業則更是憑藉手中的優勢快速在這個領域攻城略地。
  • 為什麼一再強調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安全
    生物識別商業化發展不斷加快  隨著人工智慧的強勢崛起,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快速「走紅」,從人臉識別、指紋識別到虹膜識別、步態識別,生物識別技術種類的愈發豐富,以及便捷、安全、高效等應用優勢的愈加凸顯,其產業發展正在不斷擴大與深化。  生物識別產業發展非常迅猛。我國生物識別技術已經處於全球先進水平,從事該行業的企業有千餘家,市場規模達千億規模以上。
  • 生物識別技術迎來發展機遇期,靜脈識別獨具優勢
    仙人掌,掌'我生活近年來,人工智慧領域碩果纍纍,生物識別技術也迎來了發展機遇期,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一領域中,除「當紅炸子雞」人臉識別、指紋識別以外,靜脈識別也開始發力。指靜脈作為可識別一個人身份的生物特徵,具有穩定性和唯一性,據悉,成年人的手指靜脈分布特徵終身不變且兩個人手指靜脈結構恰好相同的機率是34億分之一。而指靜脈分布在皮膚下,不僅形狀錯綜複雜,且手指中的血紅素吸收近紅外光才能形成靜脈圖像,日常生活中不會被輕易獲取。
  • 生物識別技術的法律邊界
    近年來,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作為個人身份認定的新方法,改變了傳統個人信息收集和處理的方式,自動化的收集和應用越來越普遍,在建設智慧城市、維護社會治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濫用生物識別技術的現象也廣泛存在,對於個人信息權益產生嚴重威脅。生物識別技術的主要特徵。
  • 虹膜識別技術規模化應用已經箭在弦上
    縱觀整個世界發展史,身份驗證技術一直是人類長期研究的重要課題。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驗證技術早已從最初的人工比對發展到以掌紋、指紋、人臉、虹膜等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隨著各種生物特徵識別相繼湧現,無密碼時代漸行漸近。人臉、指紋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特別是在手機領域,早已經形成規模化應用,而在金融、公安等領域也初具一定規模。
  • 生活中的高科技產品大盤點!讓生活充滿科技感
    我們已經步入科技引領社會發展潮流的時代,未來會有越來越高端的科技產品替代傳統的產品,生活也會越來越智能化。在我們傳統的想法中,高智能化的科技產品跟我們生活關聯不大,但其實很多高科技產品就是為我們生活所設計的,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幾款高科技產品,讓你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
  • 什麼是後天免疫,生物防禦是阻擋病原菌侵入的第一道屏障!
    第一類防禦是生物防禦,人體微生物作為處於最外層的一種防禦屏障,防止病原菌的侵入。除了生物防禦外,還有化學防禦和物理防禦。上述三種都是被動防禦,只是在那裡等待和阻擋病原體的侵入,而第四類-免疫系統可以主動防禦病原體。共生面白蝴靶生物防禦是阻擋病原菌侵入的第一道屏障人體微生物是一道生物防禦屏障,這其實是人非常聰明地利用了微生物和微生物之間的競爭關係。
  • 指紋人臉語音,生物識別技術大對比
    而第三種生物識別技術帶來的是人與行為之間的驗證環,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方便。 了解了生物技術後,還要摘掉影響最終用戶體驗的三點因素: 1)硬體產品質量是圖像輸入質量的關鍵因素 2)生物識別算法決定了生物識別驗證的結果,同時也是速度和性能的重要影響因素 3)實用性 生物識別技術都有各自優勢和限制,現階段指紋是應用最為廣泛和成熟的一種技術,也是生物識別應用的起點。
  • 技術升級,海水中DNA信息讀取,將幫助我們識別更多的深海生物
    為了更全面的了解深海生物,加拿大科研團隊最近研究出了一個新的方法,就是通過觀察它們在海水中留下的殘餘DNA,用以評估深海動物,這種方法被稱為環境DNA(eDNA)元條形碼。它主要是對海水樣本進行測序,樣本中包含有機體散落的遺傳密碼,並以此來了解海洋中的種群密度和物種的多樣性。
  • 一文看懂當下六大生物識別技術!
    而目前最為常見的生物識別技術有:指紋識別、人臉識別、掌紋識別、語音(聲紋)識別、靜脈識別等。現在,人臉識別的應用也已經不僅限在商務場所中,它已經以各種智能家居的形式逐步滲透到平常百姓家,一些手機廠商也開始將人臉識別應用到智慧型手機上了。  人臉識別雖然具有較高的便利性,但是其安全性也相對較弱一些。其識別準確率比如會受到環境的光線、識別距離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另外,當用戶通過畫妝、整容對於面部進行一些改變時也會影響人臉識別的準確性。
  •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身份識別,「刷眼」更可靠(關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虹膜識別技術已在煤礦中投入使用。通過眼睛中的虹膜,我們可以快速準確地完成對身份的識別及認定。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說:「虹膜是位於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包含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細節特徵。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虹膜紋理,即使同一個人的左右眼或同卵雙胞胎,其虹膜紋理也有顯著差異。虹膜識別技術正是通過對比虹膜圖像特徵之間的相似性來確定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