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技術迎來發展機遇期,靜脈識別獨具優勢

2020-12-03 騰訊網

仙人掌,掌'我生活

近年來,人工智慧領域碩果纍纍,生物識別技術也迎來了發展機遇期,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一領域中,除「當紅炸子雞」人臉識別、指紋識別以外,靜脈識別也開始發力。Nok Nok實驗室產品副總裁Rolf Lindeman表示:「雖然靜脈生物特徵識別仍然是一個相對年輕的領域,但它正在為安全領域的發展展現出豐富的前景。」

兩位成年人手指靜脈結構恰好相同的機率是34億分之一

與其他生物識別方式相比,指靜脈識別有其自身優勢。指靜脈作為可識別一個人身份的生物特徵,具有穩定性和唯一性,據悉,成年人的手指靜脈分布特徵終身不變且兩個人手指靜脈結構恰好相同的機率是34億分之一。而指靜脈分布在皮膚下,不僅形狀錯綜複雜,且手指中的血紅素吸收近紅外光才能形成靜脈圖像,日常生活中不會被輕易獲取。此外,手指在脫離人體後,靜脈中的血液特性也會發生變化,無法通過驗證。因此,指靜脈識別安全性和精確性較高。

手指靜脈識別技術由來已久

早在1983年,柯達公司的Joseph Rice發明了手背靜脈特徵識別技術,並在1987年獲得世界範圍內指靜脈識別技術的第一個專利。只不過由於條件限制該技術並未普及並且僅限於指靜脈。

「從本質上講,今天的一些研究都集中在熱紅外(一種今天的CCD晶片無法輕易使用的技術)上,以描繪人臉的血管和靜脈結構。這種熱紅外成像帶來了獨特的物理特性,可以幫助識別演示攻擊、欺騙等網絡攻擊。」

由於目前的手機已經包含了近紅外傳感器,林德曼認為,行業應該專注於利用該技術實現大規模應用。

他指出,一般血管的直徑只有10到15微米。手指和掌靜脈生物識別技術可以在沒有高解析度攝像頭的情況下進行採集,而人們期望基於人臉的系統的圖像採集要在較大的距離內進行。不過,據Lindeman介紹,最近CCD相機解析度的進步使得面部靜脈生物識別技術成為一種實用的選擇。

當被問及靜脈識別相對於基於面部識別的活度檢測系統的優勢時,Lindeman回答說,Jelly Bean上的Face Unlock和顯示3D列印頭解鎖行動裝置的測試揭示了圍繞該技術的安全擔憂的持續存在。

雖然3D成像讓演示攻擊變得更加困難,但Lindeman認為,2D照片被用來3D列印面具,成功欺騙Face ID,以及其他研究的證據,表明了這項技術的局限性。Lindeman還指出,面罩可以在網上訂購。

林德曼表示,靜脈識別的兩大優勢之一是難以被抓拍或非自願捕捉,「目前還沒有臉部靜脈圖像的 」Facebook,」他指出。另一個是將一個人的靜脈惡意建立在面部面具上的難度極大。除了這些優勢之外,面部識別系統無法區分的雙胞胎也有不同的靜脈模式。

林德曼指出,蘋果在靜脈識別專利中提到了使用紅外或近紅外光,智慧型手機中通常使用的CCD傳感器可以檢測到近紅外範圍內的光,但大多數智慧型手機還包括 「近紅外阻擋濾鏡」。

「這些 」近紅外阻擋濾光片 「必須由 」安全 「認證組件來 」切換「。如今大多數設備在可信執行環境(TEE)內部已經有了安全認證組件,」Lindeman解釋道。「因此,缺少的部分將是打開或關閉這種過濾器的動態方式。這一點是需要的,以確保在進行認證時,只有安全認證組件可以將其打開。」

除此之外,設備還需要運行相應的軟體,這些軟體將在可信執行環境(TEE)中運行,以實現生物特徵臉部靜脈識別。林德曼觀察到,一些設備,如iPhone,已經為其3D攝像頭配備了可切換的近紅外阻擋過濾器。

靜脈識別可以代表與許多應用中已經使用的人臉識別系統集成的另一層生物識別安全。

關於靜脈識別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是其應對其他現有面部識別技術帶來的安全挑戰的能力。例如,面部靜脈檢測可以提高演示攻擊防護能力,因為該技術依賴於紅外光檢測的靜脈,而如今列印面部圖像甚至是面部面具時,並不包括這些靜脈。」

Lindeman表示,遵守FIDO協議使得人臉靜脈識別系統的安全性更加強大,隨著時間的推移,FIDO聯盟可能會對演示攻擊檢測提出更加嚴格的具體要求。

脈絡識別還可以防禦其他可擴展的和有針對性的物理攻擊,Lindeman表示,這兩種攻擊都涉及到自己獨特的挑戰和問題。他建議,不僅有數十億個被盜的密碼可以在暗網上出售,而且每年有數百萬部智慧型手機丟失或被盜,每一部手機都容易受到物理攻擊。

林德曼認為,每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在於靜脈生物識別技術。

「通過靜脈識別,安全協議可以被放大,以更好地防範最困擾公司和消費者的攻擊,」他總結道。

麥侖以原創AI算法為核心,專注於前沿人工智慧、計算視覺、深度學習、高性能計算和認知技術。有處理海量圖像、智能分析數萬億的深厚經驗,原創算法世界領先,是國際領先的掌脈識別技術服務商。

利用傳統掌靜脈識別技術路線在識別精度高、不易仿冒、活體檢測、安全、易用等方面的先天優勢,通過原創、獨家技術突破,基於FVR手脈微特徵識別的Melux非接觸掌脈識別終端實現了超高精度+1:百億級大流量應用場景下的閃速識別,同時具備「零介質」、非接觸式的極佳用戶體驗。

普通的指靜脈識別技術主要是識別手掌局部的特徵,而麥侖的非接觸掌脈識別技術識別的是整個手掌的脈絡微特徵,具有豐富的特徵點,識別準確率更高,安全性更高。再加上麥侖的領先算法,最終實現了超大規模場景下閃速、精準識別的需求。

前所未有的麥侖FVR手脈微特徵識別技術,可以作為一種非輔助驗證的精準身份識別技術,獨立支撐10億級用戶的社會基礎設施性的出入管理和支付等環節,在軌道交通、地鐵公交、機場海關、社保管理、活體證件、行政審批、安防系統、刷手支付和金融服務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空間。Melux非接觸掌脈識別技術,可完美地替代磁卡、現金和二維碼,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文章綜合整理自:安防展覽網、電子發燒友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指靜脈識別迎來關鍵性的發展機遇,融合將是必然
    近年來,各種識別技術推陳出新,指紋識別、人臉識別更是火熱,現在我國指靜脈識別行業的發展有望迎來更大利好,從而獲得新的突破。指靜脈識別技術「開疆擴土」 融合成為必然的未來趨勢。   在人工智慧熱潮不斷升溫、生物識別市場加速爆發的大好形勢下,指靜脈識別技術也迎來了重要的商用化機遇。如今,指靜脈識別技術應用範圍愈發廣泛,未來隨著前沿科技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指靜脈識別有望在技術升級與市場擴張上獲得持續助力。
  • 多模態生物識別成趨勢,指靜脈識別優勢顯著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不斷發展,在日常人們更容易感受到生物識別技術帶來的便利,例如AI人臉識別破案、指紋手機解鎖、刷指靜脈過閘等,生物識別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在當下眾多生物識別方式中,指紋識別是我們最常見的識別方式之一,成本也相對較低,但是關於指紋識別存在的安全隱患頻頻出現在新聞之中。對於國內的技術工作者甚至是創新型企業,無疑是一種對更高安全識別技術挑戰。
  • 指靜脈識別趨於成熟還存在什麼不足
    近年來,人工智慧領域碩果纍纍,生物識別技術也迎來了發展機遇期,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一領域中,除「當紅炸子雞」人臉識別、指紋識別以外,指靜脈識別也開始發力。 指靜脈技術趨於成熟 與其他生物識別方式相比,指靜脈識別有其自身優勢。指靜脈作為可識別一個人身份的生物特徵,具有穩定性和唯一性,據悉,成年人的手指靜脈分布特徵終身不變且兩個人手指靜脈結構恰好相同的機率是34億分之一。
  • 靜脈識別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金融 隨著智慧型手機應用成為常態,行動支付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此前,行動支付主要利用指紋識別技術,隨後人臉識別技術也開始在支付領域獲得快速發展。如今,為了進一步提升支付安全,指靜脈識別技術也開始被應用到金融支付當中來。
  • 指靜脈識別技術的最新發展與應用
    但這同時也是一個窺探、破解、盜用等問題泛濫的時代,即使越來越複雜的密碼讓人感覺安全,一個人面對太多密碼也會出現記憶混亂、遺忘等問題,由此催生出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的生物識別技術如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等的出現。其中指紋識別應用雖然風頭正健但卻容易被仿冒和被盜,有的個體因為指紋特徵很少或者在特殊的條件下如手指潮溼、破損等無法識別。
  • 人臉、指紋、靜脈、虹膜,第二代生物識別技術是什麼?
    由於生物識別技術認定的是人本身,這就直接決定了這種認證方式更為安全和方便了。那麼,目前結合生物識別技術的身份識別方式主要有哪些?/行為特徵的生物識別技術可以被稱為第一代生物識別技術,否則,稱之為第二代生物識別技術。
  • 小米眾籌上架指靜脈識別私密箱,一文看懂指靜脈安全識別的優勢!
    說起識別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相信大家非常熟悉,例如手機、平板、電腦上最常用的指紋識別,以及前幾年三星手機上獨有的虹膜識別,另外還有由iphone X最先推出的3D人臉識別,還有大多安卓手機上的2D人臉識別(還有一些紅外光人臉識別等等),它們一般用於手機和其他智能設備的解鎖、支付等涉及到重要安全性的操作
  • 指紋識別技術普及化 指靜脈識別技術「異軍突起」
    隨著技術的迭代和各個場景對安全性的提高,新的識別技術越來越被需要,指靜脈識別是其中一種。  1、指靜脈識別技術原理  指靜脈識別技術依據人類手指中流動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線,而使用特定波長光線對手指進行照射,可得到手指靜脈的清晰圖像,通過靜脈識別特有的算法對圖像進行分析對比,從而進行身份識別。
  • 掌靜脈識別技術優勢
    正因為這種便捷,我們對於信息的需求和依賴也越來越強,信息的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生物識別技術就是維護信息安全的一種重要手段。現在生物識別技術很普及,生物識別技術應用也非常的廣泛,而掌靜脈識別技術就是生物識別技術裡面的一個分支,掌靜脈識別技術相對於其他的指紋識別技術以及門卡識別技術有很強的優勢。
  • 指靜脈識別技術的源起、應用與發展深度解析
    導讀:指紋識別、人臉識別、指靜脈識別是當前最為常見的生物識別技術。隨著萬能指紋、人臉照片被盜、人臉信息隱私、指紋缺失等其他生物識別技術問題的出現,指靜脈識別技術因具有優越的高安全性、高便捷性,正得到大眾青睞並廣泛應用。
  • 靜脈識別技術-電子發燒友網
    靜脈識別技術 傳感器技術 發表於 2021-01-05 09:24:35 小編前兩回分別講了語音識別和人臉識別技術, 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走進我們的生活,甚至包括一些讓你意想不到的識別途徑。
  • 生物特徵識別六大技術未來如何發展?
    生物識別技術是目前最為方便與安全的識別技術。本文詳細講解了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掌靜脈識別、聲紋識別以及步態識別等六大方向。   生物識別技術是目前最為方便與安全的識別技術,根據美國諮詢機構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的預計,全球生物識別技術市場規模將從 2015 年的 112.4 億美元,增長至 2020 年的 233 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速為15.7%。生物識別市場正處在快速增長當中。
  • 指靜脈識別技術原理及應用
    手指靜脈識別技術原理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徵(如指紋、人臉、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
  • 靜脈識別才是身份識別的根本方式?
    靜脈識別是生物識別的一種。靜脈識別系統一種方式是通過靜脈識別儀取得個人靜脈分布圖,依據專用比對算法從靜脈分布圖提取特徵值,另一種方式通過紅外線 CCD攝像頭獲取手指、手掌、手背靜脈的圖像,將靜脈的數字圖像存貯在計算機系統中,實現特徵值存儲。
  • 微盾科技:讓指靜脈識別技術真正惠及廣大消費者
    2008 年微盾科技的研發團隊就已經開始做指靜脈識別的研究,公司的創始研發團隊由一群曾在日本從事高科技研發、晶片技術研究的海歸工程師組成。當時,微盾科技發現了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在生物安全性、便捷性上的不足,看到了指靜脈識別「活體識別」和「體內特徵」的優勢,認為指靜脈識別未來能夠為民眾、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因此創立公司,希望未來能夠打造真正「一指互聯」的社會。
  • 指靜脈識別技術與指紋識別存包櫃的區別
    智能櫃的識別方式從初期電子存包櫃的六大識別系統(紅外條碼識別、密碼識別、人臉識別、指紋識別、刷卡識別、自設密碼識別)到現在的微信聯網掃碼識別等,不同的場合使用的識別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今天我們來細說一下指紋識別方式與指靜脈識別方式。
  • 指靜脈智能鎖亮相建博會,聖點科技掀新一代生物識別技術創新旋風
    通過採訪,聖點科技副總裁馮波向研究組介紹了在當下多種生物識別技術並行的態勢下,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優勢及價值、以及聖點科技的競爭力所在。在本次建博會上,指靜脈行業的領軍企業——聖點科技就掀起了一股新一代生物識別技術的創新旋風。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聖點科技依託多年行業應用系統解決方案的開發經驗,其核心競爭力則聚焦於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的研發與生產。
  • 生物識別進入洗牌期,人臉識別後誰將成為下一個商用爆款?
    在這種基礎上,很多冷門的生物識別技術以及新興的生物識別技術開始抬頭,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嘗試使用這些技術來擴展市場。從市場統計來看,目前生物識別技術市場前景廣闊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類1. 小而美—靜脈識別技術靜脈識別,是指識別流動的血中的特定波長的光線,並形成清晰的靜脈圖像。
  • 指靜脈識別技術:未來不帶手機就能實現支付
    在英國指靜脈識別技術應用非常廣泛,在超市購物只需要手指輕觸識別裝置,就能輕鬆完成支持,比手機甚至其他支付都更安全和便捷。指靜脈識別唯一性達34億分之一,全球暫無破解先例。指靜脈識別和人臉識別、是第二代生物識別技術,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物特性和行為特徵來進行個人身份鑑定,指靜脈識別主要是利用紅外光線識別手指血管紋路得出個人生物識別特徵。指靜脈識別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 智慧眼敲開智能汽車市場 或憑指靜脈躋身生物識別行業「獨角獸」
    徐總介紹,汽車作為一個本身具有一定價值的資產,其安全性必須得到保障,指靜脈識別精度在現有生物識別技術中精度最高,而且是天然的活體識別技術,安全性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其次是舒適便捷性,指靜脈識別相對其它生物識別技術受到的制約因素相對較少,非接觸性、衛生、抗幹擾等優點,能夠給客戶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與其它生物識別技術相比,指靜脈識別自然而然成為了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