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紋識別也來了,現在收集我們生物特徵的技術都有什麼?

2020-12-04 好奇心日報

2002 年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主演的電影 《少數派報告》中,犯罪分子利用湯姆·克魯斯留下的虹膜身份,向他發送大量的圖片和信息,幹擾他的正常工作。這樣的場面在當時是被劃分成了科幻情節。

如今虹膜識別身份已經成為現實,前幾天,眼白也被宣布可以用來識別人的身份,即使同卵雙胞胎也能被區分開來。這項眼紋識別技術由生物識別技術創業公司 EyeVerify 研發,這家公司後來被螞蟻金服用 7000 萬美元收購,並在今年 10 月份整合改名為螞蟻佐羅。

眼紋就是眼白區域的血管排布紋理,每個人的眼紋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可以被用做識別個人身份的生物特徵。據介紹,在充足的可見光下,用戶自然看著手機的前置攝像頭就可以進行眼紋識別,而不用像虹膜識別需要特殊的攝像頭。不過這項技術還沒有解決眼球反光、眨眼、眼睫毛等幹擾因素,現在還屬於實驗室產品階段。

相比之下,虹膜識別已經被用於現實生活中。三星 Galaxy S8 內置了虹膜識別技術,它要求用戶以特定的姿勢出現在鏡頭前系統才能進行識別,不夠方便,導致它的實用性並不高。

三星 Galaxy S8 的虹膜識別。

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是指紋識別。2013 年,指紋識別剛出現在 iPhone 5s 裡,被很多人稱作 「沒用的設計」,而現在卻成了大部分手機的安全防線。根據 Fingerprints 提供的數據,2016 年全球一共賣了 16 億臺手機,60% 都有指紋識別技術。

現在,瑞典生物識別技術公司 FPC(Fingerprint Cards)正在研究一種被稱作屏下指紋識別的技術,把指紋識別模組放在手機屏幕下方,通過超聲波或主動紅外光反射回來的信號檢測並比對指紋紋路,進而完成識別身份、解鎖手機等步驟。

安裝了這種技術的手機,整塊手機屏幕的任何位置都可以識別指紋,另外它對屏幕的材質沒有硬性要求,LCD 和 OLED 屏都可以。如果這項技術實現量產,在便捷性和製造成本上都是一種進步。

蘋果 iPhone X 前幾天發售,Face ID 成為熱門。

蘋果面部識別是通過 iPhone X 的頂部沒有被覆蓋的一小塊區域實現的,這裡的紅外鏡頭、泛光感應元件(Flood illuminator)和點陣投影器可以向人臉投射看不見的光,形成依附用戶的 3D 人臉圖,並將它與手機存儲的機主人臉圖做對比,如果相符,手機就能解鎖。蘋果說 Face ID 的錯誤匹配率為 100 萬分之一,是 Touch ID 的 1/ 20 。

蘋果演示 Face ID 原理。

其實如果對準確度要求不那麼高,面部識別的成本也可以很低,有說法稱,目前市場上人臉算法部署比較低端的產品授權費在 500 元左右一套。前段時間,國美推出的帶有面部識別的智慧型手機 S1,售價只有 1299 元;中興推出的 Blade A3,售價 799 元。

人的聲音也因為其獨一無二的特性被用做生物特徵標識,它識別最常見的應用是個人隱私防護,比如微信就內置了「聲音鎖」功能,用來保護用戶帳戶不被竊取。

但它更大的用處是用在智能音箱上。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以後你家的智能音箱能夠準確識別家裡十幾個人的聲音,它就可以在爺爺給它說話時播放他喜歡的《夕陽紅》,在媽媽要睡覺時打開她房間裡的燈。

目前聲紋識別還在初級階段,亞馬遜的 Echo 在今年 10 月推出了可以識別十幾種聲音的 Echo 二代。國內的天貓精靈、叮咚音箱也都有聲紋識別的功能。

手掌也被用來當身份驗證工具了。前段時間,美國初創公司 Redrock Biometrics 宣布說他們做出了一種可以 「揮一揮手」 就完成身份驗證的技術。它利用人的掌紋的獨特性,用一個普通的攝像頭和 CPU 處理器就可以完成驗證,整個過程只需要 10 到 100 毫秒之間。

而這些生物識別都面臨著因為準確性不高導致的隱私問題。

三星 Galaxy S8 出來後,德國黑客網站混沌電腦俱樂部(Chaos Computer Clubs )做了個實驗,他們在 5 米的距離內用 200 mm 的鏡頭拍下人的虹膜,把照片的明暗對比程度微調之後,再用雷射印表機印出這個人的眼睛圖案,再貼上隱形眼鏡以模仿眼球弧度。實驗者用這個假眼鏡對著三星 Galaxy S8 的虹膜識別鏡頭,結果手機被解鎖了。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與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也發布過一份報告,發現智能機很容易就會被電子假指紋矇騙。在實驗中,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系列仿真指紋 MasterPrint,它們和手機可以識別的真實指紋之間的匹配率達到了 65%。

紐約大學和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用於和所謂的 MasterPrint 進行比較的樣本指紋。指紋上圈著黑色實心線條的就是和 MasterPrint 匹配成功過的指紋。

人們也擔心手機公司會拿走他們的個人信息。iPhone X 發布之後第三天,蘋果 CEO 庫克就收到了美國參議院議員,隱私、科技和法律司法委員會主席弗蘭肯(Franken)關於面部數據保護的質疑信。蘋果在回應中稱整個識別過程都是在手機上進行,公司不擁有用戶的面部數據信息。

身上帶有唯一性特徵的部位都一個個拿去做身份識別去了,說到底還是因為手機儲存了越來越多的個人信息,好像已經變成了人的一部分。過度親密就會帶來隱私問題,這好像是個死循環,不過人們仍然在努力解開它。

題圖/memeburn

相關焦點

  • 螞蟻金服發布眼紋識別技術,背後的原理是怎樣的?
    據了解,「眼紋」就是人的眼白區域的紋理,眼紋識別就是通過人體眼白區域的血管排布情況來區分人的身份。與虹膜類似,每個人的眼紋特徵都是獨一無二的。ZOLOZ資深算法專家李亮介紹說,眼紋識別技術可以分成採集和比對兩部分。
  • 虹膜識別與眼紋識別有何不同
    【IT168 資訊】在移動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智慧型手機承載了我們太多的隱私和秘密,這對其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指紋識別已經無法滿足,融入更先進的生物識別技術已經成為行業趨勢。於是我們看到聚焦於眼睛的生物識別技術逐漸出現在手機當中,比如國美GOME K1、三星S8選擇的虹膜識別,中興、vivo機型採用的眼紋識別。體驗上講,虹膜識別與眼紋識別都是通過刷眼來完成認證,但是仔細追究,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相比之下誰更安全?下面我們一一揭曉。
  • 螞蟻金服發布眼紋識別,能認出同卵多胞胎
    在蘋果iPhone X此前的體驗當中我們了解到,iPhone X的面容ID不能夠精準的識別出雙胞胎的面部特徵,導致哥哥設置的面容ID被弟弟的面部所破解,這也是受限於面部識別技術限制所致,但眼紋識別技術便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 虹膜識別技術的原理是什麼?
    隨著科技的發展,虹膜識別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生物識別系統。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虹膜識別技術? 生物識別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是能採取人體獨特的特徵(比如:人臉特徵,虹膜特徵,指紋特徵),將這些特徵轉換成一串數據,來完成人體識別和認證。
  • 虹膜識別技術原理、優勢、供應鏈構成,都在這兒了!
    到底什麼是虹膜識別技術?目前發展狀況如何。下文總結了虹膜識別的相關技術原理、發展潛力、廠商布局情況。虹膜識別系統主要包含虹膜圖像採集裝臵、活體虹膜檢測算法、特徵提取和匹配三大模塊。虹膜圖像的獲取是虹膜識別中的第一步,虹膜面積小,而且不同人種的虹膜顏色有著很大差別。
  • 虹膜識別:技術組成、識別原理、特點及優勢等知識分享
    那麼關於虹膜識別技術,你又懂得多少?下面,小編收集了資料整理了有關虹膜識別技術的知識,就三星Note 7作為例子,將技術解剖分享給大家:虹膜識別系統主要包含虹膜圖像採集裝臵、活體虹膜檢測算法、特徵提取和匹配三大模塊。虹膜圖像的獲取是虹膜識別中的第一步,虹膜面積小,而且不同人種的虹膜顏色有著很大差別。
  • 盤點那些已經侵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生物識別技術
    2016年手機上不帶一個指紋,手機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而指紋識別是一種比較成熟的生物識別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看似高端,實際已經飛快的侵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方方面面了,那麼有哪些技術已經隨處可見了呢?   最常見的指紋識別和語音識別   手機端的指紋識別技術最早出現在摩託的ME860上,再到後來的iPhone5s,使這項技術徹底火了起來。
  • 誰來保護我們的生物特徵信息?
    當前,公民的指紋、面部特徵等生物特徵信息是否面臨被過度採集的風險?哪些主體正在獲取我們的生物特徵信息?相關信息保護在哪些方面亟需補強?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調查。記者搜索網際網路,發現網絡論壇中存在大量針對電商平臺、特定設備的「過臉」技術解答,甚至有完整「過臉」技術教程,包括軟體選擇、腳本設置等。一些網站上還有「過臉軟體」代碼連結,隨意供人下載。我們的生物特徵信息流入何處?是否安全?
  • 關注:生物特徵識別十大關鍵技術解析
    生物識別技術在近幾年有了長足的進展,但要使生物識別從理論研究走向實際應用,眾多的科研單位還需要突破和解決其中一系列的關鍵技術。從統計的意義上講人類的指紋、掌形、虹膜等生理特徵存在著唯一性。因而這些特徵都可以作為鑑別用戶身份的依據。
  • 一文了解虹膜識別技術原理、優勢、供應鏈構成
    到底什麼是虹膜識別技術?目前發展狀況如何?下文總結了虹膜識別的相關技術原理、發展潛力、廠商布局情況。 虹膜識別部分構成 虹膜識別系統主要包含虹膜圖像採集裝臵、活體虹膜檢測算法、特徵提取和匹配三大模塊。 虹膜圖像的獲取是虹膜識別中的第一步,虹膜面積小,而且不同人種的虹膜顏色有著很大差別。
  •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身份識別,「刷眼」更可靠(關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虹膜識別技術已在煤礦中投入使用。通過眼睛中的虹膜,我們可以快速準確地完成對身份的識別及認定。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說:「虹膜是位於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包含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細節特徵。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虹膜紋理,即使同一個人的左右眼或同卵雙胞胎,其虹膜紋理也有顯著差異。虹膜識別技術正是通過對比虹膜圖像特徵之間的相似性來確定人的身份。」
  • 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有哪些?有哪些特點?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各種各樣的生物識別技術也慢慢展現在我們生活中。從手機解鎖、線上支付到網銀指紋識別或刷臉登錄。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有哪些?有哪些特點? 當你去銀行辦理業務時,在最後確認環節,櫃員會讓你平板上簽字確認。
  • 生物特徵識別六大技術未來如何發展?
    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
  • 生物識別有哪些方式,都有什麼優缺點
    近年來,生物識別技術發展速度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智慧型手機上,生物識別技術運用的更是淋漓盡致。那麼,對於生物識別技術,你知道都有哪些方式嗎,它們都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呢?
  • 當前主要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發展及趨勢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Biometrics)是指利用人體與生俱來的生理特性和長年累月形成的行為特徵來進行身份鑑定的一種識別技術。該技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遠高於口令、密碼或者ID卡等傳統方式。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具有安全性好、不易丟失、難以仿冒和攜帶方便等諸多優點,目前可用於身份識別的人體特徵包括指紋、虹膜、面部、掌紋、靜脈等生理特徵和步態、筆跡、聲音等行為特徵。
  • 未來五年最有前景的生物識別技術是什麼
    打開APP 未來五年最有前景的生物識別技術是什麼 發表於 2019-07-10 10:18:54 有學者對生物特徵識別技術領域進行層次劃分,這些生物特徵有沒有合適淘咖啡無人超市的識別手段? 1.次級生物特徵識別技術(LesserBiometrics),如指紋識別、掌紋識別、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籤名識別等。 2.高級生物特徵識別技術(HighBiometrics),如視網膜識別、虹膜識別等。
  • 生物識別技術對金融行業有什麼作用?
    生物識別技術是通過人體的生物特徵來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解決方案。人體的生物特徵包括人臉、虹膜、眉毛、指紋、掌紋等。  所謂生物特徵識別的核心就是採集生物特徵,將其特徵轉化為數字信息,存儲在資料庫中,並使用可靠的匹配算法完成身份驗證和識別的過程。目前較為主流的三大識別技術有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  近年來,生物識別市場保持了快速增長。
  • 生物識別技術的法律邊界
    近年來,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作為個人身份認定的新方法,改變了傳統個人信息收集和處理的方式,自動化的收集和應用越來越普遍,在建設智慧城市、維護社會治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濫用生物識別技術的現象也廣泛存在,對於個人信息權益產生嚴重威脅。生物識別技術的主要特徵。
  • 各種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存在的缺陷
    從技術水平的角度來看,人臉是唯一不需要用戶主動配合就可以採集到的生物特徵信息。其他生物特徵的採集過程,如指紋、掌紋、虹膜、靜脈、視網膜,都需要以用戶的主動配合為前提,即如用戶拒絕採集,無法獲得高質量的特徵信息。同時,人臉天生就暴露在外,識別身份具有自然性,同時,應用成本較低。
  • 為什麼一再強調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安全
    生物識別是通過計算機與生物傳感器和生物測量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物特徵來進行用戶個人身份鑑定的重要手段。使用到的生物信息包括指紋信息、虹膜信息、面部信息、聲紋信息、掌紋信息等。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作為一種身份認證方法,已經廣泛應用於金融、教育、司法等領域,各類應用服務(包括金融應用、第三方支付應用、社交類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