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技術是通過人體的生物特徵來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解決方案。人體的生物特徵包括人臉、虹膜、眉毛、指紋、掌紋等。
所謂生物特徵識別的核心就是採集生物特徵,將其特徵轉化為數字信息,存儲在資料庫中,並使用可靠的匹配算法完成身份驗證和識別的過程。目前較為主流的三大識別技術有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
近年來,生物識別市場保持了快速增長。中國將在信息技術、信息安全、金融交易和社會保障等領域推進生物識別標準化。這個行業有很大的潛力。確保每個用戶的真實身份和資金安全是金融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準確及時的驗證用戶身份始終是控制財務風險的前提。
生物識別技術對金融行業有什麼作用?
目前傳統的身份認證方法的是「帳號+密碼」或驗證身份通過動態埠標記等,在某種程度上用戶的密碼有可能會丟失或被盜竊。而生物識別技術則可以避免這一情況,即生物識別的防偽性能、不易偽造或被盜。
它在安全方面的出色表現,為金融行業提供了更可靠的驗證手段,幫助銀行業走向更廣泛的自助服務和移動金融服務。
近年來,客戶行為的逐步轉變對銀行業的銀行服務和價值創造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滿足客戶移動金融服務需求的同時,考慮到自然流暢的互動體驗,獲得客戶認可,是銀行業面臨的迫切問題。將生物識別技術應用於銀行設備後,客戶可以直接與機器進行交互,方便快捷的業務處理流程節省了客戶時間成本,為客戶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服務體驗。
銀行辦卡
當使用智能機器進行自助開卡時,用戶使用「人臉識別」認證功能。通過準確地將「顧客的面部」與身份證上的照片進行比較,能夠快速地識別顧客的真實身份, 防範潛在的安全風險。
ATM機採用雙攝像頭,其中一個重要功能是通過紅外攝像頭檢測用戶動態行為,確定輸入是人臉還是圖片,系統會自動抓取實時照片。與銀行系統中的照片進行比較。 確認身份後,選擇提款卡號,輸入提款金額、密碼,最後取現金。
在未來5到10年內,世界將進入無感知和無設備核心的時代,身份識別將在沒有用戶感知的情況下完成。對於金融行業,有必要不斷提高技術的準確性,加快識別速度,優化用戶體驗,研究隱私保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