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生物識別防偽性能 金融閃付前景廣闊

2020-12-07 智能製造網

智能製造網訊 傳統的身份認證方法的是「帳號+密碼」或驗證身份通過動態埠標記等,在某種程度上用戶的密碼有可能會丟失或被盜竊。採用生物識別技術後,這一情況可以有效避免,生物識別的防偽性能、不易偽造或被盜特點,正好契合金融領域安全、高效、智能的需求。

圖片

據市場調研機構Juniper Research的一份新報告發現,到2024年,生物識別身份驗證將用於確保價值2.5萬億美元(2.2萬億歐元)的行動支付交易,比預計將進行交易的2280億美元(205萬億歐元)增加近1000%。在如此巨大的風口到來之前,金融機構就已經展開了布局。

早在2016年2月,招商銀行推出了手機銀行4.0版本,該版本具有「刷險」轉帳的功能,客戶用視頻對接遠程坐席,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認證,然後即可在線辦理20萬~100萬元的大額轉帳業務。

2016年9月,民生銀行手機銀行推出虹膜支付的功能,主要應用於便民交費、手機銀行話費充值、商城支付等場景。與此同時,建設銀行手機銀行的「龍支付」也相繼推出了「聲紋取款」和「刷臉取款」兩項業務,客戶通過人臉識別或者聲紋識別登錄手機銀行客戶端就能夠進行業務操作。

而在2016年銀聯卡認證企業年會上,中國銀聯就銀聯卡受理終端和創新支付標準相關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並公布了《銀聯卡銷售點(POS)終端技術規範》(修訂)、《中國銀聯行動支付技術規範》(修訂)和《中國銀聯生物認證技術指引》((新編)三大標準規範。這些規範的制定,為通過指紋識別方式支付匯款等提供了更多指引。

此外,2019年12月,福建省(龍巖)第三代社會保障卡首發暨社會保障卡「一卡(碼)通」啟動儀式,在上杭縣古田會議舊址前舉行。新一代社保卡在原實體社保卡和電子社保卡所有功能應用基礎上,增加了非接觸讀卡用卡功能,持卡人使用更方便;在功能拓展上,增加了生物特徵識別功能,支持金融閃付等功能,晶片容量也更大,將提升在人社部門領域應用、金融應用和其他政務領域應用的服務能力。

生物識別身份認證,幾乎可以說是移動金融發展過程中的裡程碑,其核心要點是將用戶的便捷和支付的安全創新性的進行融合。具體來件,生物識別在最大程度上開放了移動金融的服務類別。

在此之前,移動金融一直受限於第三方認證載體(令牌、U盾等)以及非面對面身份認證難題,其服務範圍也僅僅為轉帳、自助取款等,即便用戶更改銀行開戶電話號碼也需要致電或者前往網點。而入籍你,各大銀行都在嘗試遠程自助開戶、自助開卡、遠程貸款、信用卡自助申領與激活等,而這些都少不了生物識別進行遠程身份認證。

在生物識別發展過程中,離不開優秀的科技企業參與。著名的指紋識別方案商包括AuthenTec、Synaptics新思、Fingerprint Cards AB(FPC)等,提起人臉識別自然不能繞開江湖人稱「AI四小龍」的依圖、商湯、曠視、雲從。不過,作為計算機視覺的熱門分支,人臉識別領域整體企業數量不多,且深耕於不同的細分領域。

有統計數據顯示,在生物識別的主要技術中,指紋識別的應用為廣泛,其市場規模約佔整個生物識別市場規模的58%;虹膜識別、人臉識別的市場份額佔比分別為7%和6%。以上三種方式是主流生物識別方式,而其他識別方式市場份額較低。IBG預計到2020年,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人臉識別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130億美元、16億美元和24億美元。

未來,中國將在信息安全、信息技術、金融交易、社會保障等領域推進生物識別標準化,讓生物識別在金融領域各細分場景煥發出勃勃生機。

相關焦點

  • 近紅外解光照難題 人臉識別前景廣闊
    隨著計算技術和識別技術的快速進步,基於生物特徵識別(簡稱「生物識別」)的身份識別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很多領域都有了應用,越來越顯示出它巨大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在今後數年內生物識別將成為信息產業最為重要的技術革命,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快速發展。生物識別也將成為未來身份識別的重要方式。人臉識別以其顯著的技術優勢必將成為一種極具潛力的生物識別方式。
  • 生物識別技術對金融行業有什麼作用?
    生物識別技術是通過人體的生物特徵來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解決方案。人體的生物特徵包括人臉、虹膜、眉毛、指紋、掌紋等。  所謂生物特徵識別的核心就是採集生物特徵,將其特徵轉化為數字信息,存儲在資料庫中,並使用可靠的匹配算法完成身份驗證和識別的過程。目前較為主流的三大識別技術有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  近年來,生物識別市場保持了快速增長。
  • 生物識別進入洗牌期,人臉識別後誰將成為下一個商用爆款?
    在這種基礎上,很多冷門的生物識別技術以及新興的生物識別技術開始抬頭,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嘗試使用這些技術來擴展市場。從市場統計來看,目前生物識別技術市場前景廣闊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類1. 小而美—靜脈識別技術靜脈識別,是指識別流動的血中的特定波長的光線,並形成清晰的靜脈圖像。
  • 人臉識別有什麼漏洞,活體檢測又是怎麼防偽?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日益成熟,商業化應用越來越廣泛,人臉登錄、人臉支付、人臉乘梯、人臉閘機等等,在安防、金融、教育、醫療等領域廣泛應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智能快捷在國內得到迅速發展,但人臉識別極其容易被照片、視頻、仿真模具等方式矇混過關,網上也頻頻傳出各種破解方法,因此人臉識別系統具備活體檢測功能成為必然
  • 虹識技術全新升級虹膜識別算法,虹膜識別設備性能大幅提升
    作為虹膜識別產業的核心技術領導者,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7月4日正式宣布推出全新第三代虹膜識別核心算法技術PhaseIris 3.0,基於第三代算法的硬核晶片Qianxin 3在100MHz主頻下單核編碼速度小於50ms(超過20幀/每秒),單核比對時間僅為320納秒(每秒312.5萬次比對)。
  • 近紅外技術前景廣闊 人臉識別場景日趨多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湧現出不少專門從事或涉及人臉識別技術及產品研發的企業,智慧型手機、新零售與支付、網際網路+、安防監控……人臉識別場景日趨多元,人臉識別技術正加速邁入消費級領域。  「人臉識別其實就是基於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據帕米科技總經理黃添林介紹,為了讓識別率更高,他們通過網際網路採集大量人臉數據來訓練它,使其不斷「進化」。如今,他們系統所擁有的自主核心算法及識別模型識別效率極高,從檢測到識別耗時僅需0.02秒,還能同時處理多人的人臉識別。
  • 網際網路金融的「救星」:未來,生物識別能做什麼?
    自從網際網路金融這一熱詞誕生之初,其風險控制一直是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用戶、監管部門三方較為擔憂的部分。由於網際網路金融的載體幾乎全部基於網際網路、信息通信等技術,雖然在流程上更加簡單、便捷,但是由於非面對面的方式,其用戶身份風險以及帳戶風險也成倍增加。
  • 高黎貢山普洱茶首家通過中國森林認證 啟用「茶臉識別防偽溯源系統」
    森林認證證書和認證標誌向消費者傳達一個信息,即通過認證的產品,其原料來源於可持續經營的森林或森林環境,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及銷售等環節,不會造成資源破壞,不會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是對環境有益、對社會良好,且經濟上是可行的。
  • 生物特徵識別六大技術未來如何發展?
    生物識別技術是目前最為方便與安全的識別技術,根據美國諮詢機構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的預計,全球生物識別技術市場規模將從 2015 年的 112.4 億美元,增長至 2020 年的 233 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速為15.7%。生物識別市場正處在快速增長當中。
  • 預見未來新材料,性能優異,廣闊前景
    新材料有優異的性能和廣闊的應用前景。新材料的發展和材料理論關係密切。新材料的研製與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科學和微電子、計算機等理工技術的新成果是交織在一起的。新材料的發展與新工藝、新技術也密切相關。新材料往往具有特殊性能。例如超高強度、超高硬度、超塑性,以及各種特殊物理性能,如磁性、超導性……新材料的研發及其應用,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
  • 一文看懂當下六大生物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最為廣泛,使用最便捷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
  • 靜脈識別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金融 隨著智慧型手機應用成為常態,行動支付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此前,行動支付主要利用指紋識別技術,隨後人臉識別技術也開始在支付領域獲得快速發展。如今,為了進一步提升支付安全,指靜脈識別技術也開始被應用到金融支付當中來。
  • 未來五年最有前景的生物識別技術是什麼
    打開APP 未來五年最有前景的生物識別技術是什麼 發表於 2019-07-10 10:18:54 有學者對生物特徵識別技術領域進行層次劃分,這些生物特徵有沒有合適淘咖啡無人超市的識別手段? 1.次級生物特徵識別技術(LesserBiometrics),如指紋識別、掌紋識別、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籤名識別等。 2.高級生物特徵識別技術(HighBiometrics),如視網膜識別、虹膜識別等。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生物識別市場正處在快速增長當中。 全球生物識別市場結構中,指紋識別份額達到58%,人臉識別的份額為18%,緊隨其後的是新興的虹膜識別,份額為7%,此外還有與指紋識別類似的掌紋識別,以及聲紋識別和靜脈識別等。各個生物特徵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在產業化進程中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以及每類生物特徵的代表性企業有哪些,今天的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述。
  • 指靜脈智能鎖亮相建博會,聖點科技掀新一代生物識別技術創新旋風
    指靜脈識別是新一代的生物識別技術,區別於傳統人體表面生物特徵作為識別依據的指紋和人臉,指靜脈識別的是人體內部隱形的生物特徵,不會被盜取及複製,安全等級很高。多位博士領銜,團隊研發人員佔比過半鑄就世界領先的核心算法性能據了解,聖點科技專注於靜脈識別多年,註冊資本6800萬,2019年營收超3億人民幣,是世界領先的指靜脈生物識別高科技企業。
  • 生物識別技術迎來發展機遇期,靜脈識別獨具優勢
    Nok Nok實驗室產品副總裁Rolf Lindeman表示:「雖然靜脈生物特徵識別仍然是一個相對年輕的領域,但它正在為安全領域的發展展現出豐富的前景。」兩位成年人手指靜脈結構恰好相同的機率是34億分之一與其他生物識別方式相比,指靜脈識別有其自身優勢。
  • 新國都:公司全資子公司中正智能主要從事生物特徵識別及身份認證...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12月1日訊,有投資者向新國都提問, 請問中正智能所主營的信息加密、防偽技術是否設計量子技術?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的關注,公司全資子公司中正智能主要從事生物特徵識別及身份認證產品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包括人臉、指紋、虹膜、靜脈等生物識別算法及系統、居民身份證閱讀及核驗產品、人證核驗系統及智能終端、智慧安防生物識別產品及方案、智慧金融自助產品和方案等,為客戶提供生物識別、身份認證和信息安全系統解決方案,業務主要涵蓋金融、安防、政務、軍警、教育和旅遊等領域。
  • 天津立法禁止採集生物識別信息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面部特徵進行身份識別的一項生物識別技術,這項技術通過採集人像、關鍵點提取,對人像進行預處理、特徵提取、人臉識別對比,實現個人身份識別驗證的目的。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進步,人臉識別等新興技術進一步普及並走進萬千大眾的生活,圍繞技術運用的爭議也越來越多。近日,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一審宣判。
  •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身份識別,「刷眼」更可靠(關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虹膜識別技術已在煤礦中投入使用。此前,虹膜識別技術已成功應用於礦山、金融、移動通信等多個領域,在身份識別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刷眼」確認身份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可。相比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更為精準,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眼睛常常被形容為心靈的窗戶,其實它也是身份的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