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ke 發表於 2016-09-27 09:55:01
生物測定學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是將獨特的人體特徵翻譯成數字編碼,這種編碼可以識別、檢驗身份。
而虹膜識別技術通過人體獨一無二眼睛虹膜的特徵來識別身份,虹膜特徵匹配的準確性甚至超過了DNA匹配。
這種技術在生物測定行業已經被廣泛認為是目前精確度、穩定性、可升級性最高的身份識別系統。
什麼是虹膜?
我們的眼睛由鞏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構成。鞏膜即眼球外圍的白色部分;眼睛中心為瞳孔部分;虹膜是位於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佔據眼睛的65%,包含了最豐富的紋理信息,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細節特徵, 是人體中最獨特的結構之一。
虹膜識別是怎樣工作的?
虹膜識別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從虹膜圖像的獲取到最終的身份匹配,中間要經過大量的專業計算。搭載虹膜識別的手機在前置攝像頭之外,還會配備紅外LED以及虹膜識別攝像頭,以保證在黑暗環境、強光照射、佩戴眼鏡等條件下虹膜識別也可以正常工作。首先紅外LED發射紅外線,虹膜識別攝像頭透過紅外線獲取虹膜圖案信息,對採集的圖案信息進行處理編碼,然後與預先設置存儲的虹膜特徵進行精準比對。1秒內,手機就可以知道「你是誰」。
虹膜識別有哪些應用?
在智慧型手機上,一切需要通過PIN 碼、指紋識別的應用,都可以同時設置虹膜識別,為你的手機再增一層保護傘。在這個刷眼的時代,每天睜開雙眼,看到的不僅僅是這個世界的美好,同時也開啟了移動智能的門戶,僅需「看一眼」,就可以輕鬆打開手機,登錄APP,瀏覽網頁,訂購商品,完成支付,暢享科技帶來的便捷的同時,也保障了個人的信息安全,一切充滿極客範。
虹膜安全指數有多高?
不同於其他生物識別,虹膜具有很高的穩定性和唯一性,它在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後,直至死亡,終身保持不變,不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幹擾而磨損變化,即使同卵雙胞胎、同一個人的左右眼虹膜紋理都不相同。
一個虹膜大約有266個單位的讀取點,而其他傳統生物測定技術只能讀取13-16個單位,因此虹膜的準確率更高,相比於指紋和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的誤識率低至百萬分之一,想出錯都難。
虹膜複雜的細節特性讓偽造也變得幾乎不太可能,而且虹膜的生物特徵只有在活體情況下才能夠識別,用照片、錄像等代替活體的虹膜圖像都無法生效。可以說,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穩定、最準確、安全係數最高的生物識別技術。了解到這兒,心裡滿滿的都是安全感有木有。
其他生物測量技術在數學算法的確定性、速度以及非幹擾性這些方面不能夠和虹膜識別相提並論。研調機構ABI Research極為看好虹膜辨識,預估2021年有3億支智慧機將具備虹膜感測功能。
三星電子Galaxy Note 7強打虹膜辨識,可以解鎖、行動支付時也能確認用戶身身份,儘管Note 7並非首支搭載虹膜解鎖的手機,卻成功炒熱話題。ABI Research資深分析師Marina Lu說,虹膜掃描讓行動支付的運作更流暢,許多用戶擔心安全,不願行動付款,虹膜掃描可望提高行動支付的採用率。
身處物聯網洪流的你還在等什麼!「關注物聯網新機遇的你,怎能錯過這個饕餮盛宴!!由華強聚豐旗下電子發燒友網舉辦的第三屆「中國IoT大會」將 於12月2日在深圳隆重舉行:全球化的 視野、更高價值的獨家觀點、更專業的技術分享、更前沿的脈動把握,匯聚全球物聯網知名企業與精英的盛典,你不可錯過!更多信息歡迎大家繼續關注電子發燒友 網!」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虹膜辨識將比指紋感測更普及
目前指紋感測技術較為成熟,虹膜掃描只是輔助角色,不過虹膜掃描穩定性高、不易受到外部損害,未來應會更受歡迎。現下虹膜掃描僅限高階機種,預測以後將用於較為平價機種。ABI估計,2021年有3億支智慧機將搭載虹膜感測。據傳明年iPhone新機可能也會有虹膜辨識功能。
原本被視為科幻情節的虹膜辨識,在製造商的努力之下,已成為高階智能型手機與平板裝置上搭載的實際功能。EMVCo與FIDO也於日前籤署合作備忘錄(MOU),為生物識別驗證(包括指紋、虹膜、聲紋等辨識)在行動支付運用上,再度注下一隻強心針。
根據日本Macromill的研究發現,使用者較偏好使用虹膜辨識來為他們的手機解鎖。此研究針對上百位使用者做過意見調查,發現90%使用過虹膜辨識解鎖的使用者,都對其功能感到相當滿意,而他們認為最有吸引力的部分,是它的速度和精準度。
全新虹膜辨識解鎖
在三星推出的Galaxy Note7中,全新的虹膜辨識可確保手機的安全性,並讓使用者不再須要去觸碰熒幕驗證身分,只須用雙眼看著熒幕便能完成掃描程序。
三星應用了兩種全新元件,達成虹膜辨識。其配備了專用的虹膜照相機,並應用特殊圖像過濾器,去獲取、認證以紅外線光反射出的虹膜圖像。
紅外線光使得虹膜可在最好的範圍進行掃描,且反射出的圖像也不象是其他傳統可見或RGB圖像,容易受到虹膜顏色或周圍光線的影響,可顯示出相當清晰的圖樣。
當使用者在使用虹膜辨識的時候,可以放心地知道他們的虹膜資料是被加密的,安全地被放在Knox平臺的硬體中,如同指紋資料過去被存放的機制一樣。此外, 由於只有本人能建立個人的虹膜信息,如果手機被偷了或是遺失了,其他人想試圖使用該臺手機,虹膜辨識並不會讓其取得認可。
Delta ID為新興虹膜市場中的主要參與者,該公司的ActiveIRIS技術,在富士通智能型手機Arrows NX的虹膜辨識中,扮演重要角色。
Delta ID執行長Salil Prabhakar表示,許多主要OEM廠商,已開始在其所製造的手機中採用虹膜辨識技術,包含Microsoft Lumia 950、950XL、Samsung Galaxy Tab Iris SM-T116IR、HP EliteX3。
其中,三星的SM-T116IR是世界上第一款與印度UIDAI計劃兼容的平板,能符合政府、企業、消費者之需求要素。
Salil Prabhakar分析,未來在UIDAI計劃中,將跨足各式各樣的使用案例,無論是銀行、金融包容性、非現金支付,或是補貼發放,因此具有虹膜功能的整合性手機裝置,象是Galaxy Tab Iris,未來普及率將會持續擴大。
攜手強化行動支付驗證
此外,全球支付標準組織EMVCo與專門發展開放式身分驗證標準的產業團體FIDO,日前也籤署合作備忘錄(MOU),為生物識別驗證在行動支付的運用 上,再注下一隻強心針,增添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此合作計劃預計將EMV支付使用情境,與FIDO開發的驗證標準進行整合。目標是要讓信用卡持卡人,在透過行動裝置上的生物識別傳感器,進行行動支付驗證時,驗證的強度能和現有機制相當,甚至更強。
FIDO採定義開放、可擴展的機制模式,降低人們長期對密碼的依賴。
EMVCo董事會主席Jonathan Main表示,隨著智慧支付成功進駐手機裝置,未來行動支付將可以在未連線的狀態下進行支付。因此,智慧支付合作夥伴很希望客戶能開發以行動裝置為基礎的電子身分識別產品,象是指紋認證或臉部辨識,以保障其安全性。
Main進一步說明,此協定將可使智能支付持卡者的身分識別功能更加方便,在市場上更加普及,並且更重要的是,可藉由電子身分的辨識,有效降低行動支付的詐騙率,使行動支付更加安全。
隨著EMV行動支付使用的成長,對於持卡者來說,很需要高度安全,卻不會造成不便的識別認證。而FIDO標準發現了這一的需求,與EMVCo展開合作關係,將可望增加全世界對電子身分識別標準的採用率。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