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電電機攻克發電設備大型關鍵部件機器人焊接應用難題

2021-01-15 機經網

  1月13日,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哈電電機)對外發布,哈電電機成功攻克機器人窄間隙氣保焊生產應用難題,首次實現發電設備大型關鍵部件機器人焊接,標誌著此項技術已經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焊接困難——堪比千米走鋼絲

  據介紹,哈電電機通過應用先進、高效、智能的機器人窄間隙氣保焊技術,成功完成大型混流座環固定導葉與環板焊接。經檢驗,焊縫UT(超聲檢測)探傷一次性合格;相比常規焊接方式,單個焊口焊材消耗量下降76%,焊接周期減少50%。這是哈電電機成功攻克有色金屬自動堆焊、軸瓦巴氏合金全自動生產後,在智能製造領域實現的又一重大關鍵性突破。

  焊接本身是一個伴隨著材料熱塑性、熱物理性能等變化的複雜過程,焊接過程的電流、電壓、焊接速度、擺動頻率、停留時間等每一個參數,都會對焊接結果產生影響。在機器人焊接技術生產應用的過程中,如何摸索出一套匹配度優異的參數尤為困難,這就像演員在鋼絲上始終保持平衡而不掉落,需要技巧、經驗與鍥而不捨的探索。哈電電機要想實現發電設備大型關鍵部件機器人焊接技術生產應用,所面對的困難不僅僅只有這些。

  由於產品空間結構複雜,焊接位置的可達性是一個關鍵制約因素。為避免碰撞幹涉,機器人必須具有良好的柔韌性,能夠像手臂一樣到達各種「犄角旮旯」。但有些極限位置,又會使機器人處於一個偏心矩很大的姿態,就像一條長長的懸臂,因此,機器人還必須具有很好的剛度,以確保末端焊接電弧的穩定性和精準性。

  焊量極大,不容有失。大型關鍵部件多採用150~270毫米的超厚板結構,相比於機器人焊接應用成熟的工程機械及車輛製造行業,焊量增加萬倍不止。並且,機器人焊接起弧之後沒有「回頭箭」,不存在重來的可能。

  UT探傷質檢嚴,容不得半點缺陷。每一條焊道都需要保證良好的熔合,不能有未熔合、夾渣、氣孔等缺陷。某大型混流式座環1/4瓣有6個固定導葉,每個固定導葉有2個175毫米厚的焊口,常規工藝下每個焊口需要焊接約90個單道焊縫,只有全部單道焊縫均無缺陷,才能確保單個焊口UT探傷合格,難度可見一斑。

  迎接挑戰——攻克三大技術難關

  以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大型關鍵部件焊接,想要獲得穩定的焊接質量,必須攻克三大技術難題,即機器人應用技術、智能跟蹤反饋技術、窄間隙焊接技術。並且,還要將三種技術像人的手、眼、腦一樣,系統地融合到一起,最終實現在生產上的高效應用,對於哈電電機研發人員來說,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

  通過對國內外20多家機器人研發製造企業進行走訪交流和對比分析,哈電電機自主選型,成功集成了基於超窄間隙焊接智能尋位、跟蹤、反饋技術的窄間隙智慧機器人焊接工作站。

  在此基礎上,研發人員不斷摸索調整坡口角度、坡口寬度值,將常規的多層多道改為窄間隙多層單道,進一步開發出窄間隙氣保焊工藝;採用狹窄間隙內導電桿帶動焊絲擺動技術,開發相互匹配的擺動距離、擺動速度、擺動停留時間等工藝參數,保證焊縫成型和側壁熔合質量;開發「焊道排布複合智能反饋輔助技術」,利用智能反饋輔助技術實時調整焊接過程,確保熔合質量,成功解決平焊、橫焊等不同焊接位置側壁熔合質量難題。

  一系列的創新攻關為機器人窄間隙氣保焊的生產應用掃清了障礙,最終,混流機組座環機器人焊接質量穩定,UT探傷一次性合格。以單個焊口為例,焊接周期由常規5班次降低至2.5班次,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焊材消耗量由常規75千克降至18千克,降本效果十分顯著。

  2021年,哈電電機焊接機器人將陸續在超高水頭蓄能轉輪、大型混流機組座環、高水頭蓄能座環等大型關鍵部件焊接生產中推廣應用,並逐步擴展至水輪機、發電機其它部套。

圖為哈電電機成功完成大型混流座環固定導葉與環板焊接

圖為發電設備大型關鍵部件機器人焊接技術應用現場

圖為哈電科研人員正在研討機器人焊接技術應用難題

 

相關焦點

  • 哈電電機首次實現發電設備 大型關鍵部件機器人焊接
    焊接現場。於玉坤 記者 李愛民攝近日,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哈電電機)成功攻克機器人窄間隙氣保焊生產應用難題,首次實現發電設備大型關鍵部件機器人焊接。此次通過應用先進、高效、智能的機器人窄間隙氣保焊技術,哈電電機成功完成大型混流座環固定導葉與環板焊接。經檢驗,焊縫UT(超聲檢測)探傷一次性合格。相比常規焊接方式,單個焊口焊材消耗量下降76%,焊接周期減少50%。這是哈電電機成功攻克有色金屬自動堆焊、軸瓦巴氏合金全自動生產後,在智能製造領域實現的又一重大關鍵勝利。
  • 智能製造新突破 哈電電機首次實現發電設備大型關鍵部件機器人焊接
    智能製造新突破 哈電電機首次實現發電設備大型關鍵部件機器人焊接 2021-01-15 11:38:2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瑞燕 於玉坤 記者 李愛民   近日,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 發電設備大部件焊接用上機器人
    哈電電機攻克發電設備大型關鍵部件機器人焊接應用難關 1月8日,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哈電電機」)成功攻克機器人窄間隙氣保焊生產應用難題,首次實現發電設備大型關鍵部件機器人焊接。
  • 國內單機容量最大抽蓄機組首臺座環蝸殼發運|抽水蓄能|哈電電機|...
    填補國內抽水蓄能機組空白陽江抽水蓄能電站由中國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有限公司建設,位於廣東省陽春市與電白縣交界處的八甲山區。電站近期建設規模120萬千瓦,包括3臺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40萬千瓦抽水蓄能機組,全部由哈電電機承制。
  • 攻克行業「卡脖子」難題 華數機器人實現自主創新
    (記者文俊、通訊員沈珺)1月13日,記者從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其子公司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華數機器人」)攻克了我國工業機器人核心系統的難題,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實現了規模化批量應用,量產的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比例超80%。
  • 哈電電機成功研製我國最大容量潮流能發電機組
    近日,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收到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通知,哈電電機承擔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600kW海底式潮流發電整機製造」通過專家組驗收,標誌著哈電電機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我國最大潮流能機組研製成功。
  • 新技術|高質高效的不鏽鋼機器人焊接解決方案閃耀工博會
    應用機器人焊接+TIG 焊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哈工易科針對不鏽鋼的特點,結合行業特殊要求,以高端配置搭配先進工藝,研發設計「不鏽鋼焊接:一級焊縫系統解決方案」,大幅度提高了焊接質量和效率。搬運機器人+焊接機器人雙機協作 打造柔性生產系統採用雙機協作,打造柔性生產。一臺HRG12kg六軸工業機器人應用於焊接,一臺HRG50kg六軸工業機器人應用於上下料和搬運,兩臺機器人密切協作,生產節拍穩定,節省搬運工人與焊接工人。
  • 邱明輝:24年「光輝」歲月,推動智能焊接落地應用
    邱明輝,從事一線焊接作業24年,先是在江蘇第一高樓——蘇州國際金融中心現場完成機器人焊接,開創了國內超高層機器人焊接先河。又和團隊攻克了鋼結構行業非標件焊接難關,研發出能快速準確自動焊接的鋼結構焊接智能化關鍵技術。他先後獲得「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裁判員」「江蘇省十佳行業工匠」「泰州工匠」「無錫勞模」等榮譽。
  • 國寶級科學家又攻克一關鍵技術,國際領先,中國這項成果價值千億
    近日,一位90歲高齡的老人變身「網紅院士」給中國有志青年上了一課,這位老人用30年時間突破一項價值千億元的關鍵技術,詮釋了什麼叫做科技愛國。
  • 哈電設備集團推進大型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國產化
    新華社哈爾濱6月12日電(記者 吳曉東、梁冬)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見證了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發展歷程:創造出我國發電設備製造史上的許多「第一」,還成功製造了我國最高水頭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    像川流不息的滾滾長江之水,56年來,哈電集團以不斷創新提升著我國裝備製造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 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600kW海底式潮流發電整機製造」通過專家組驗收
    近日,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收到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通知,哈電電機承擔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600kW海底式潮流發電整機製造」通過專家組驗收,標誌著哈電電機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我國最大潮流能機組研製成功。
  • 國產焊接機器人性能再突破,填補國內技術空白,成功助力高端裝備
    被稱「工程機械之王」,是集機、電、 光、液、通信和控制等技術於一身的先進智能化大型工程裝備。盾構機零部件均具有較大的板厚,因此通常需要使用多層多道焊接進行製造。而之前國內盾構機部件的焊接生產多採用手工藥芯焊絲氣體保護半自動焊接,生產效率低,是盾構機生產的瓶頸之一。
  • 攪拌摩擦焊技術可以解決鋁合金焊接的重大技術難題
    鋁合金是工業中應用最廣泛的有色金屬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車、機械製造、船舶、建築、裝修及化學工業中已大量應用。材料技術的進步使鋁合金材料得到了快速發展,迄今已經發展出航空鋁合金、宇航鋁合金、裝甲鋁合金、鋁基複合材料等不同系列和品種。
  • 焊接在汽車行業中的應用分析
    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車橋、車架、車身、車廂等六大總成都離不開焊接技術的應用。各種焊接方法「覆蓋」了從白車身、車架、底盤到懸掛系統、制動系統、轉向器、離合器、變速器直至車輪輪圈等部件的成形加工。各類己有的焊接單元技術和工藝方法,如電阻焊、氣體保護焊、螺柱焊、釺焊、摩擦焊、高能束焊等都得到應用。
  • 2020年中國亟待攻克的「卡脖子」技術清單
    燃氣輪機廣泛應用於艦船、火車和大型電站。我國具備輕型燃機自主化能力;但重燃仍基本依賴引進。國際上大的重燃廠家,主要是美國GE、日本三菱、德國西門子、義大利安薩爾多4家。與中國合作都附帶苛刻條件:設計技術不轉讓,核心的熱端部件製造技術也不轉讓,僅以許可證方式許可本土製造非核心部件。
  • 盤點國內有潛力30個機器人品牌企業
    產品系列包括4軸機器人、5軸機器人,負載大於250kg的高負荷機器人,控制 器,軟體和高品質和性能的專業應用,憑藉其產品的齊全性、優質可靠性,從機器人應用的各個關鍵領域脫穎而出。 埃斯頓先後承擔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高速高精度全數字交流伺服系統關鍵共性技術及產品開發」和「基於自主核心部件的工業機器人及成套設備研發和產業化」、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項目「ER系列工業機器人創新開發和深度應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工業機器人伺服驅動器和電機開發」、工信部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高檔數控鍛壓設備專用數控系統開發與應用
  • 焊接機器人等離子-MIG/MAG複合焊(旁軸)
    焊接機器人等離子-GMA旁軸複合焊接技術是以以色列雷射技術公司(Plasma Laser Technoi-ogies)於近年來提出的一種新型高效複合熱源焊接方法,簡稱為Super-MIG焊接技術。其本質是等離子焊接與MIG焊接的複合,但又具有其獨特的優勢,近年來在國外取得了一定的應用,目前在我國也正在推廣此項新技術。
  • 焊接機器人品牌齊聚天津工博會-機器人展 焊接機器人市場發展潛力大
    而作為龐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組成之一,焊接機器人所佔據的比重達到了40%以上,在眾多細分領域中,焊接機器人無疑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身為「工業裁縫」,目前我國焊接機器人市場規模已將來到百億以上,未來市場潛力和空間巨大。我國市場規模和需求不斷擴大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曾表示,當前世界上50%的機器人都是用於焊接。
  • 光熱發電關鍵技術真空集熱管玻璃金屬封接工藝獲突破
    一項制約我國光熱發電利用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太陽能光熱發電中高溫真空集熱管玻璃-金屬封接工藝在山東淄博晟元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淄博晟元新材科技也有此成為目前國內能全面掌握光熱發電中高溫真空集熱管陶瓷-金屬連接、玻璃-金屬封接工藝的技術先行者。相關業內專業人士表示,該項目在光熱發電、電子、2雷射、照明等領域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