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勝千佛山
湖勝大明湖
山湖映襯美
天地好風光
這便是華山歷史文化生態溼地公園!
《鵲華秋色圖》
元代傑出畫家、書法家趙孟創作了表現濟南山水的傳神大作《鵲華秋色圖》,圖中描繪的便是濟南鵲、華二山周邊一片山水澹澹,蒹葭蒼蒼的水鄉美景。
濟南華山自古地理位置優越,在《新濟南記》一文中康有為曾說,華山為泰山向北延伸的集結點,與泰山相連,是塊「風水寶地」。更有眾多的文人墨客來此觀光留下千古名句,唐代李白「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便描寫出華山景區一派勝似江南的壯觀景象。
如今的華山,山水相映、雲霧潤蒸,「鵲華煙雨」勝景再現,一幅新時代的「鵲華秋色圖」已經徐徐展開。
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綜合體於2019年5月1日全部完工開放,是一處集旅遊、休閒、商業、配套為一體的生態休閒綜合體。優良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市民及遊客紛至沓來遊覽觀光,使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成為濟南網紅打卡新地標。
華山歷史文化生態溼地公園,一個個濟南之「最」成就了這一「打卡」勝地。
01
濟南最大的開放式城市公園
目前,華山歷史文化生態溼地公園已全部建成,佔地面積約9300畝,是濟南最大的開放性公園;其中水域面積約3700畝,相當於5個大明湖(大明湖水域約690畝)。
02
華山,古時被稱為濟南第一山
華山古稱「華不注」(即花跗柱),形狀如水中尚未開放的蓮花而得名。海拔197米,素以奇秀著稱,位列古時濟南「齊煙九點」之首。
北魏大地理學家酈道元在走遍中原大好河山、飽覽山川秀色的地理學書《水經注》中不惜筆墨描寫濟南華山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實在是不可多見,也因此使「華不注」山揚名於天下。
03
華陽宮
「江北第一大觀」
濟南最大規模的古建築群
華陽宮古建築群,是華山歷史文化的一塊瑰寶,佔地9萬平方米,是濟南地區現存最大規模的古建築群,也是濟南寺觀中神仙供奉最多、觀內古樹最多、壁畫最為精美的寺觀,被稱為「江北第一大觀」和「濟南巨觀」。早在1979年就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泉 位於華陽宮前
2001年砌築泉池,並由著名書法家武中奇題寫了泉名。
04
煙雨橋,濟南市孔數最多的景觀橋
位於公園東側的煙雨橋,從南臥牛山一帶直通華山東側,橋長232米、寬14米,有21孔,是濟南市所有景觀橋中孔數最多的一座,亦勝過頤和園長度為150米的17孔橋。
05
崇正橋,濟南規模最大的3孔橋
位於公園南側,串聯華山和歷史文化區以及華陽宮的崇正橋,橋長108米、寬14米為3孔橋型,既是公園中最重要的一座市政觀景橋,也是濟南規模最大的3孔橋。
這座橋最初時由趙孟《鵲華秋色圖》而起名「鵲華橋」,在施工過程中,在橋的北側挖出了一塊落款為嘉慶二十年四月的《重修崇正橋碑記》碑文,因此便將這橋叫回歷史上的名字,取名「崇正橋」。現在橋南側就立著挖出來的碑文,碑文字跡清晰。
06
環湖最美賽道
整體設計在國內可謂獨一無二
環湖賽道更是華山湖公園景區亮點之一,將湖、橋、宮、路、景融為一體,整體設計在國內可謂獨一無二。
2018、2019連續兩年在華山成功舉辦了濟南環華山湖國際半程馬拉松賽。數千國內外跑友在華山最美賽道上體驗了「跑一場醉美半馬,看一城鵲華秋色」。
除了這些濟南之最,公園還圍繞生態溼地、生態景觀打造建設有活力沙灘、林蔭木棧道、觀景眺臺、廊架花架、水榭、景觀橋等節點,結合周邊山體,通過豐富的植被季向種植,打造山林文娛特色景觀,最終形成了完整的「山—湖—觀」旅遊線路。
活力沙灘
水榭樓臺
亭子
華山湖公園裡,建有多座形態各異的亭子供遊人休憩納涼。除了亭子之外,橋也是華山公園的一大特色。
橋
運動廣場
華山歷史文化生態溼地公園的綠化面積超過4000畝,苗木、花卉品種加起來有300多種,儼然一座小型植物園。櫻花、海棠、玉蘭、菊花等開花後能形成塊狀景觀帶,為景區增添新的景觀。
夏日,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還是賞荷、納涼的好去處。
在華山西北側的湖塘和環華山腳下(位於崇正橋兩側、遊船碼頭和煙雨橋兩側、華陽宮正南)均種植著荷花。有白牡丹、粉芙蓉、粉面佳人、佛見笑、江南春、井岡山、友誼牡丹、玉觀音等眾多品種,紅的粉的還有白的,一支支,一片片,輕風拂過,荷花隨風搖曳,陣陣花香沁人心脾。現在正值盛花期,引來不少遊人駐足觀賞。
華山湖裡的荷花除了觀賞、美化環境,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淨化湖體水質。華山湖是一個人工湖,和自然湖泊水質有區別,荷花可以削減水體中磷、氮等物質含量,同時增加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在夏日荷花的盛花期淨化水質能力最強。
華山溼地公園東、南、西三面湖區相連,遼闊的水域可與小清河、北湖、大明湖、護城河、趵突泉等連通,恢復了華山片區山水重連、單椒秀澤的同時,也搭起從濟西小清河源頭到章丘白雲湖的濟南溼地系統框架,重現《鵲華秋色圖》中所描繪的山水相映,長河一線的盛景。
華山溼地公園體量大,步行遊玩耗時長,而且需要體力。遊客可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省時省力的同時,還能體驗不一樣的風景。
華山湖遊船
2019年9月華山湖遊船開航,為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這幅新時代「鵲華秋色圖」添上了點睛之筆。
華山湖作為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岸線長約15公裡,沿岸有遊船碼頭、兒童沙灘、觀景平臺、煙雨橋、崇正橋、荷花池等節點,遊船通航後,重現了歷史上「山在水中立、橋在水中臥、船在水中行」的山水勝境。
遊船碼頭
有華陽宮東碼頭和崇正橋西碼頭兩個
遊船畫舫單程約15分鐘,船上有可相對而坐的木椅,遊客可以透過玻璃欣賞湖光山色。整個行程可以120°觀賞華山,山體的翠綠再加上湖面上的荷花點綴,華山「出水芙蓉」之景便呈現在眼前了。
遊船航線為:
從華陽宮東碼頭經崇正橋至崇正橋西碼頭,兩個碼頭實現對開。
購買往返票的到岸後可以上岸遊玩,玩完了可以再次登船回到原碼頭。
運營時間:
夏季為上午9:30至下午17:30
冬季為上午9:00至下午17:00,冬季結冰不營業。
船票價格:
單程票價20元/位,往返票價35元/位。
觀光電瓶車
為了方便市民遊玩,景區已設置了觀光電瓶車遊園路線,分為環山線和環湖線。
環湖線共有5個站點,首站四君園,停靠華不注廣場(崇正橋南)、觀韻廣場(兒童沙灘)、運動廣場,以及華山北側的芙華廣場,票價10元;
環山線繞華山一周,從鵲華廣場發車,經停華陽宮、煙雨橋、華山北入口、華山西路,最後返回鵲華廣場,票價也是10元。
(提醒大家的是:車票下車後即作廢,再上車需要再次購票)
復古鐺鐺車
濟南公交集團為方便市民節假日遊覽華山湖景區,開設了遊778路復古鐺鐺車環湖觀光線,遊客們乘坐著公交,華山美景便可盡收眼底。
遊778路線採用復古式鐺鐺車運行,融合了濟南畫舫的泉水特色,車內有中式屏風、仿古家具、古典頂燈、木製座椅,寬敞明亮,古樸至臻;駕駛員與乘務員均身著民國風服飾,與車輛風格融為一體,為乘客提供穿越的視覺享受;車內設有專業導遊或語音播報講解景點特色及歷史文化,讓市民乘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景區、融入景區。
遊778路由華陽宮沿光華大道、臥牛山路、光華大道單向循環運行。沿途設置華陽宮、金輿粲霞、詠華閣、運動廣場、桃花境、臥牛山地質公園、南臥牛山、煙雨橋(驢山)、遠香榭9處觀光站點。
(組圖來源:濟南公交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該線路只在每周六、周日和節日期間運行。發車時間:9:00-18:00,每半小時一班。票價二元,執行公交IC卡優惠政策。
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以得天獨厚的自然山水格局和後天的人為打造,同時兼具「山、泉、湖、河、城」5種濟南特色風貌要素,可謂極為稀有,並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濟南「北跨」的橋頭堡;
黃河旅遊風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濟南城市山水空間結構齊魯文化軸的北部重要節點。
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被譽為「濟南第四大名勝」,並成為濟南打造省會城市的一張靚麗名片。
交通信息
公交
B218路:華山路濼華路公交站下車,步行395米達到華山湖公園西門入園。
K75路:華山小學 公交站下車,步行880米,到達華山湖公園西門入園。
535和536社區公交:華陽宮 公交站點下車,從華山公園南門入園。
T21高峰大站快車:華山隴城 公交站點下車,步行到光華大道從華山公園西門入園。
騎行
環湖路大約有12km,選擇單車騎行也是很好的選擇。
自駕
導航「華山風景區南門」即可。南門有較多的停車位,可將車停放後,乘景區觀光車等其它方式遊覽景區。
景區地址
濟南市歷城區荷花路61號
攝影:李鋒、王嘯、王琴、斬雲劍、諸葛視界、邵凱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
版權所有,轉載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