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綠樹成蔭……走進位于越城區的迪蕩湖公園,水鄉好景致盡收眼底。然而就在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個水網河道淤塞、違法建築林立的「垃圾傾倒場」。
位於上虞區長塘鎮湖田村的康家湖,湖水清澈、秀美如畫。每到雙休日就有很多遊客前來觀覽湖景,環湖騎行。康家湖已成為長塘鎮鄉村旅遊的閃耀「明珠」。
迪蕩湖公園、康家湖遊步道,是紹興美麗河湖建設的縮影。
「十三五」期間,我市以最大決心把治水作為興業之本、立城之本、惠民之本,出臺《美麗河湖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2)》,打造「水網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親」的河湖水環境,加快構建具有獨特韻味的詩畫江南水鄉。如今,「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江南水鄉和「水清岸綠、天藍氣淨、城水相融、人水相親」的現代水城美麗畫卷正在越州大地上徐徐展開。
我市發布全國首個「河(湖)長制」地方標準,完成「河(湖)長制」標準化管理全省試點。當前,在紹興8279平方公裡土地上,5600餘名河(湖)長還用腳步丈量河道,履行護河使命,帶動水岸同治,改善流域生態環境。與此同時,我市大力組建「碧水聯盟」,推行「綠水幣」制度,鼓勵和引導廣大群眾參與管河護水,讓各級河(湖)長和社會公眾同向發力,唱響「共建曲」,畫好「同心圓」,逐漸形成了全民治水、共治共享美麗河湖的良好氛圍。
數據印證變化。「十三五」期間,我市累計完成「五水共治」投資475億元,連續4年獲評全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市並被授予「大禹鼎」,累計建成「美麗(幸福)河湖」48條(個),全面完成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三年行動任務,群眾治水滿意度歷年均居全省前列。今年1~9月,全市128個縣控及以上斷面Ⅰ-Ⅲ類水比例和功能區達標率均為100%,圓滿實現「十三五」末「江江都是Ⅲ類水」目標。
良好的水生態環境讓越來越多的河道、湖泊呈現「由內而外」的美。紹興的水更清、城更美,產業升級有了更廣闊的空間,城市創意產業、體育產業蓬勃興起。近年來,國際劃聯皮划艇馬拉松世界錦標賽、曹娥江「藍印時尚小鎮」國際摩託艇公開賽輪番登臺,「越馬」「曹馬」「西施馬拉松」人氣高漲。「美麗河湖」建設縱深推進,逐漸成為紹興各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拉高品質標杆的重要推動力。(紹興日報 記者 侯 嫣)
【來源:紹興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