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觀點|「黑白灰」:江南古鎮建築的人居智慧

2020-12-07 騰訊網

▲吳冠中 江南水鄉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的建築往往受到本地地理環境的影響,走在江南的水鄉古鎮,有些人就會疑惑,這些建築看起來很舊,顏色也很單調,幾乎是千篇一律的黑白灰,為什麼古代江南民眾喜歡建造這樣的建築呢?它又究竟美在什麼地方呢?

白牆、黑瓦、青磚不僅是用來看的,還有很強的實用功能

江南水鄉古鎮的建築儘管內部裝修不同,不過外牆大多呈現出黑白灰的顏色,這種顏色可不僅僅是用來看的,它是有很強的實用功能。江南民居的外牆用青磚砌成之後,還要白灰粉刷牆面,主要起到防潮的目的。白灰在牆面形成緻密的保護層,防止雨水滲透,延長了外牆的壽命,增加了牆體的強度,保障建築內生活的安全舒適。同時江南處於低緯度地區,光照資源豐富,白色的牆面還能反射、散射太陽光,在夏季起到降溫的作用,還能彌補狹窄幽暗的巷子中光線的不足,一舉多得。

建造完房子的基本框架之後,就要在屋頂鋪上瓦片了。家是遮風擋雨的地方,斜頂的瓦片很好起到防雨、通風的效果,同時,瓦在防火性上也遠遠強於草木屋頂。製作瓦的原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用江南常見的青色黏土燒制而成,剛燒成的瓦還不一定的是黑色,基本和磚一樣,是青色的,經過歲月的風吹雨淋後,顏色會逐漸越來越黑,就成了黑瓦了。這種瓦因為是就地取材,所以價格便宜,在江南水鄉運用十分廣泛。

這些白牆、黑瓦隨著歲月的流逝,經過雨水的侵蝕,白色的牆皮逐漸溶解剝落,牆內的青磚色彩滲透出來,呈現出斑駁不一、相互交融的灰色調肌理效果,出現了黑白灰交相映襯的效果,形成具有獨特魅力的江南建築色彩。

江南水鄉建築起初看起來甚至會不覺得它美,有些人還會說很舊,它究竟美在哪裡?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感覺到不同的顏色給人不同的感覺,傳達不同的情緒。比如綠色給人生活勃勃的感覺,紅色給人熱情似火的感覺,那麼和紅色、綠色等顏色比較起來,黑色、白色、灰色就相對偏冷,本來江南夏季就悶熱潮溼,大面積白牆給人清爽、寧靜的感覺,也符合江南民眾含蓄內斂的文化心理。

內斂的江南水鄉建築講究與自然融為一體,江南水鄉氣候溼潤、草木蔥鬱,自然本來色彩就十分豐富,白居易就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可見自然環境色彩之豐富。而粉牆黛瓦的建築正好映襯著青山、綠水、藍天、白雲,古樸的小橋、翠綠的樹木、火紅的燈籠等成為了水鄉畫面鮮活的點綴,生動而協調,別有一番詩情畫意。

歷經歲月洗禮出水鄉民居黑白色的魅力,展現了水鄉民眾和自然環境共存,恰恰體現了人居智慧。

居住設計時講究天人合一,正是傳統江南水鄉的人居智慧

江南古鎮民眾在數千年中,與自然的接觸中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人居智慧。現代建築在設計時首要考慮的是人的需求,日照、採光、噪音、交通、消防等,換句話來說,人的需求在前,環境就變得次要了,山擋住了,就炸掉山,河流擋住了就把河流填埋掉。但江南水鄉古鎮的居住設計時把環境放在重要位置。比如江南水道縱橫,建築要隨河道而自然蜿蜒,一般不對河道形態作很大改變。這和當前城市設計中普遍就地填埋河道的做法不同。河道在水鄉古鎮不僅起著運輸商貿的作用,而且建築沿河布局,人們可以通過踏步方便取水、日常洗滌衣物。河道寬闊的地方可以作為船隻停靠、卸貨的地方,河邊還是公共社交的場所,人們在此互相交流,溝通情感。

為保障人們可以親近自然環境,在民居與河道之間一般都有半開放的公共空間。比如水鄉的廊棚,因為有遮陽擋雨的作用,使得日常步行、市場交易不會受到天氣的影響。江南夏季炎熱,雨水豐沛,有了廊棚,一般天氣不好的時候也可以進行戶外活動。同時也可以是鄰裡之間互相交談聊天,增進情感的地方,由於這些空間具有明確的歸屬,日常清潔維護也有保障。我們看到一些城鎮追求大草坪、大廣場,沒有任何遮擋設施,這都不科學,降點小雨、刮點小風就不能使用了,大大降低了效率。

現代城市的交通嚴重依賴汽車,帶來街道擁擠、霧霾汙染、噪音幹擾等問題, 水鄉古鎮的交通設計較為低碳環保,我們今天步行在水鄉古鎮,一般不會覺得特別累。我們知道步行總是累人的事情,古鎮內相隔一段距離總是有可以休息的石橋、欄杆靠、廊橋等,既可以遮風避雨,又可欣賞水鄉景色。路面鋪設一般是小青磚、青石板,有的板上有粗糙的鑿痕,青磚和青石的滲水性很好,下雨水後路面很快就幹了,不用擔心雨天路滑。

隨著現代人居環境科學的興起,人們越來越重視人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和諧共存,這一點和傳統江南水鄉的人居智慧是不謀而合的,可以說,這種水鄉生活智慧是具有啟迪我們未來生活的作用。

作者:陳彩雲(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編輯:邵大衛

責任編輯:楊健

相關焦點

  • 江南古鎮煙雨濃,江南幽靜古鎮多,江南古鎮帶你看盡人生百態
    江南古鎮煙雨濃,江南幽靜古鎮多,江南古鎮帶你看盡人生百態。這裡可以說是全省夏天最涼爽的「霧江山城」,杭州建德,這裡是全省唯一的夏夜霧江納涼、船遊景濱江旅遊體驗點,建德被選為全國唯一的「中國氣候宜居城市」,每年來這裡的遊客也很多。
  • 蘇州「最低調」的古鎮,江南流水人家,勝似烏鎮!
    自古以來,江浙古城就吸引了許多文學藝術家和水墨作家,尤其是,該地區最著名的古代城市,尤其是當地名氣最大的古鎮如周莊和烏鎮,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許多遊客和節日來訪,看著粉牆黛瓦的建築和小橋流水的江南美景,心中不禁油然而生一副中國水墨的畫卷。
  • 江南古鎮數不勝數,但這裡的民居遊客最少,卻是最美味的
    這裡遊客寥寥,只有最地道的江南水鄉風味。這就是南潯的100棟樓。如今的100棟建築,依然保持著當年建成時的模樣。數百棟建築蜿蜒於河邊,並用長長的石橋連接兩岸。明代南潯大賈董芬嫁子守約建百宅的典故雖已隨時逝去,但保存至今的美景與美景卻令人難忘。這裡有其他古鎮,景區少有的寧靜與閒適。
  • 唯一入選世遺的江南古鎮,不是烏鎮西塘,這裡去對時間還能免費
    江南水鄉,總是讓一個人無限嚮往,江南是最古老的水鄉,從您踏入古老的石路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漫長的夢想,當我們談論南方著名的古鎮時,經常會想到周莊,烏鎮和西塘,但是,到目前為止,在長江以南的著名或未知的古鎮中,只有南x古鎮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6月,南x古鎮和部分京杭大運河與中國的京杭大運河一起被列入
  • 江南的這個古鎮人人都說「坑」,但擋不住遊人如織,比鳳凰更漂亮
    熟悉江南地區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這裡擁有著最獨特的小橋流水和江南水鄉的自然風光,而且其中還保存著十分完整的歷史建築,蕩口古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蕩口古鎮雖然比不上周莊、同裡、西塘、烏鎮等等,但是它的歷史文化以及自然景色比起鳳凰那是綽綽有餘的!
  • 蘇州一古鎮已發展成為著名旅遊景點!同裡古鎮:醇正水鄉舊時江南
    大家好我是吹夢,今天給大家介紹同裡古鎮,同裡古鎮風景優美,四面環水,由15條河流將古鎮縱橫分割成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
  • 在千年水鄉塘栖古鎮,體驗不一般的江南風情!
    運河流水,煙雨長廊 魚米之鄉,花果之地 有一種小鎮慢生活 在塘栖古鎮遇見 文學大師豐子愷曾經稱讚 「江南佳麗地,塘栖水鄉是代表之一」 今天便帶大家走一遭
  • 舊夢憶江南
    這世便不像前世那樣只是恍惚一眼,而是真真實實的,那一世從未摸過的白牆青瓦悉數在眼前整整齊齊,眼睛到及之處儘是美景如畫,一眼是整一個朝暮,整一個春夏秋冬,想要浸溼在江南的水中看著天上的一切,臥倒在山上舉酒邀明月,在窗口看著昏黃燭火下的婆娑身影,便是一世都能這樣……江南的建築是樸素的,沒有世俗建築那顯得浮誇的彩繪和那看起來端莊的鬥拱,連基礎的鴟吻都顯得是悉數存在,在外邊看起來江南的建築是不合群的
  • 【花語江南】 這個銅陵社區被人工智慧「佔領」了
    核心提示:打造智慧社區,讓科技服務美好生活。中國鐵建·花語江南引入智慧+生活理念,倡導便捷安心的科技生活,致力於未來人居新風尚,讓那些夢想中的生活不局限於想像。
  • 2018年的一場夏雨,在浙江這座古鎮,讓我找到心中念念的江南
    從小就喜歡下雨天,後來才知道,原來有了雨,才有了詩中的那處江南。江南繁華勝地,因各種原因去過無數次。無論是南京秦淮、蘇州周莊,還是嘉興煙雨樓、杭州西湖,雖都是風光秀麗,景色盎然,但卻沒有引起我內心對於煙雨江南的那種共鳴。直到2018年那個炎熱的六月,我來到了南潯古鎮。在一場淅淅瀝瀝的夏雨聲中,終於讓我找到心中念念所在的那個印象江南。
  • 北京一「假古鎮」走紅,擁有江南韻味不輸烏鎮,耗資45億門票140元
    北京一「假古鎮」走紅,擁有江南韻味不輸烏鎮,耗資45億門票140元 聽聞北京有一萬裡長城,因此不少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可見北京是個旅遊的好地方,在遊玩中不僅能夠散心,讓自己的心情愉悅,同時也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聞,而北京最近又有一大景點,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去觀光,那就是不亞於烏鎮的古北水鎮。
  • 一邊是傳統一邊是摩登,三毛沉醉在澱山湖畔江南古鎮,流連忘返 |...
    孫紹波畫(三毛形象由張樂平家人授權)   「小橋、流水、人家」,早就聽說千年古鎮朱家角的名聲,三毛今天終於來到澱山湖之濱的這座江南古鎮。   放生橋、課植園、城隍廟……三毛慢悠悠逛著,驚喜地發現這裡的傳統建築歷經風雨風韻猶存。放生橋邊品農家菜,小茶館裡嗑瓜子,時間就這麼溜走了。不過,景是新的美,味是老的好,三毛最愛的還是古鎮裡各種扎肉、走油蹄和走油肉,一口咬下去,真香!   「水面就是舞臺,好神奇!」
  • 藏在一堆江南古鎮裡的黎裡,想怎麼出頭?
    我的老家在黎裡古鎮,與倪慰農、倪徵燠兄弟倆的故居倪宅僅一牆之隔。家父生前和倪慰農是老朋友,倆人常在夕陽餘暉下促膝長談。倪徵燠早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參與東京審判,後來出任國際大法官,為人所熟知。他大哥倪慰農是農學家,主要在家鄉從事和經營農業與研究,參與地方辦學等社會事務,曾任縣政協委員。
  • 四個江南靜謐的小鎮,在細雨中飄搖,組成一幅美好的畫卷
    江南是很多遊客想去的地方, 這裡的微小小雨,有著醉人的夢鄉,加上巧妙地聽音樂,描繪出美麗的畫卷, 來江南,時間好像晚了, 這裡的小橋流水家不僅安靜,而且充滿了歷史的厚重, 我們在這個溫柔的夢鄉裡,可以細細品味小雨飛舞的古鎮,來到江南,我們看到很多小眾迷人的小村莊, 他們要麼躲在市內
  • 江南的銀杏葉黃透了
    相信很多人對於江南的古鎮都有一種眷戀感,那裡春有煙雨濛濛,夏有滿池青蓮,秋有黃葉遍地,冬有蘆花映雪。然而,我最鍾意的卻是江南的晚秋,那銀杏葉隨風飄落的風景。  在江南古鎮,隨處能見到的便是高大挺拔的銀杏樹。銀杏,江南人喜歡叫它「公孫樹」,因其生長緩慢,爺爺輩栽下的樹,要等孫子輩長大後才能成材。
  • 江南國際城品牌戰略發布會全球同步 一觸即發
    活動現場還可參加微信抽獎,蘋果MAC AIR 、IPAD、IPHONE6等驚喜大獎靜候君來!歷時5載深耕浙江,擎獻全新品質人居標準浙江作為中國鐵建地產布局全國的重要據點,此次品牌戰略發布會承載著特殊的意義——首次將生活家+品牌服務體系引入濱江正中心,並攜江南國際城產品全面向全國發聲,樹立杭州乃至浙江高端品質住宅標杆,展示城市新青年品質生活概念。
  • 《江南百景圖》新建築廣寒宮怎麼樣 新建築廣寒宮介紹
    導 讀   江南百景圖將在9月29日為大家帶來了兩款中秋系列的建築,其中就包括了廣寒宮,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下江南百景圖新建築廣寒宮介紹吧
  • 江南古鎮獨有的音樂噴泉,竟用水製成的幕布投影?
    古鎮是一個比較好玩的地方,白天它很普通,到了晚上又是一種不一樣的風景,所有的燈光都已經開啟,這個時候整個小城都是在色彩絢麗的背景中。水成了一面巨大的鏡子,把岸上的一切東西都鏡像了,時不時會有一條小魚遊動,波光粼粼,在水面上好生愜意。
  • 你打江南走過,可曾見過洗盡鉛華的老石板路?
    一講到江南水鄉,你會想到什麼?紹興的烏篷船?烏鎮的枕水人家?還是那粉牆黛瓦的江南古鎮?都說粉牆黛瓦,小橋流水是江南的標配,可你是否留意過樓宇間,深巷裡,腳底下的斑駁石板路?打江南走過,遇上雨天,雨滴滴落青石板上噠噠噠作響,撐著油紙傘獨自走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正如戴望舒筆下的《雨巷》。一幅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畫,盡展眼前。在車水馬龍的城市,郵件代替了書信,外賣代替了搖著撥浪鼓走街串巷的小販,閒聽簷前雨落都變成了一種奢侈。從前,多少次分別的場景在青石板路上浮現著。
  • 《解放日報》整版聚焦金澤:致力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
    ,全力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據史料記載,古鎮原有「四十二虹橋」,所以金澤又被稱為「江南第一橋鄉」,中國「古代橋梁博物館」,有「金澤古橋甲天下」的美譽。如今,七座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古橋依然靜臥在古鎮河港上,古樸典雅、寧靜悠遠。古鎮宋代的頤浩禪寺內,趙孟頫「不斷雲」石刻、700年古銀杏等保留至今。古鎮一角是金澤工藝社,社區內雜花生樹、鶯燕飛鳴,處處茶藝琴聲、丹青墨香,最宜休閒、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