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鐘、銣原子鐘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部英男、吳巍2018年1月12日7時1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研製的一臺高精度銣鍾和一臺星載氫鍾,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18年1月12日7時1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圖為搭載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點火發射。
-
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銣原子鐘技術指標達國際先進 同步應用於北鬥三...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胡喆)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第三、四顆組網衛星。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203所研製的一臺銣原子鐘和一臺氫原子鐘,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北鬥為我們導航,誰為北鬥「導航」?丨中國科學院撐起北鬥導航系統的時空基準
由此可見,GNSS作為天地一體化運行的全球域基礎設施,固然需要現代微波通信電子技術所包含的一切先進技術,小到微波功率器件的工藝水平,大到衛星監測站全球布局,作為一個人造的巨型產品,衛星測定軌技術和原子鐘等計時守時技術(時空基準實現)的精準性精確性水平是GNSS實現精準定位的核心技術之核心。
-
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鐘、銣原子鐘 同在北鬥三號應用
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三、第四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製的一臺高精度銣鍾和一臺星載氫鍾,它們的技術指標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原子鐘是利用原子躍遷頻率穩定的特性來獲取精準時間頻率信號的設備,其研發涉及量子物理學、電學、結構力學等眾多學科,目前國際上僅中、美、俄等少數國家具有獨立研製能力。
-
更快、更精準的導航體驗!vivo領先行業支持北鬥導航
在近日舉行的2020世界5G大會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發表了主題為「北鬥+5G:萬物互聯」的演講。楊長風在演講中提到,5G賦能北鬥,將帶來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並且北鬥與5G能夠形成互補,可以有效突破北鬥或5G單一系統的局限性,實現室內外更高精度的定位。
-
北鬥導航有哪些創新應用
從打開地圖導航,到外賣點餐,再到車庫裡停車,現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已經無處不在。目前,全球應用北鬥系統導航的手機已經超過3.72億部。少有人知的是,助力疫情防控是今年北鬥應用的新亮點。北鬥3的創新設計、服務能力、精度優勢、運行穩健構成了強勁的後發優勢和發展潛力,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接受,無愧「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的美譽,體現了「北鬥導航,世界共享」的理念。北鬥系統作為時空技術,既是對地球資源環境及其動態變化信息感知認知,也是實現對所感知對象精準時空、調配管理的核心基礎。
-
中科院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時空基準相關技術提供基礎性支撐
國際上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美國GPS、俄羅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和中國北鬥系統,其定位都是基於「三球交匯」的幾何測量原理並依靠現代微波通信技術、宇航技術等在地球空間大尺度實現的。不論是古時觀「星」的自然星,還是今日觀「星」的人造星,精準的定位定時是一切觀測的根本基礎。
-
天鼎證券:中國的北鬥導航衛星和美國的GPS哪個更先進?
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和美國的GPS系統採用的原理類似,都是由在太空的幾十顆人造衛星不斷發射信號,地球上的接收裝置通過接收幾顆不同的衛星信號來計算自己所在的位置。從目前的狀態來看,GPS依然是世界上最應用範圍最廣、最先進的導航系統,而且隨著美國不斷對GPS系統進行升級,使得GPS的先進性不僅體現在定位精度高、響應時間快、應用範圍廣上,更體現在其成熟性、可靠性已經得了長時間、大強度的驗證,並在全世界建立了牢固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這一點,短時間內其他導航系統都無法撼動!
-
中國農大榮獲「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推進貢獻獎」
中國農大榮獲「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推進貢獻獎」 2020-11-3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首次來川 專家學者暢談「北鬥」應用
「未來,北鬥應用會嵌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場景,甚至像水和空氣一樣不可或缺……」11月23日,為期3天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如是說。7月底,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
-
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背後:原子鐘關鍵指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11月5日19時4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據新華社報導,這是北鬥三號衛星的首次發射,標誌著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原子鐘:導航衛星的心臟,支撐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建設在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背後,衛星核心設備原子鐘需要做的,是維持衛星時間準確性,從而幫助衛星精準定位。
-
除了手機導航,北鬥還有哪些創新應用
目前,全球應用北鬥系統導航的手機已經超過3.72億部。少有人知的是,助力疫情防控是今年北鬥應用的新亮點。北鬥系統在疫情防控的「武漢保衛戰」中發揮了極其特殊的作用: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應用到方艙醫院的改造,從醫療物資的調配到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給,從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到武漢健康碼的應用都有北鬥的身影。國慶前夕,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李德仁、劉經南、譚述森三位院士分享了北鬥的諸多創新應用。
-
科普:除了手機導航,北鬥還有哪些創新應用
目前,全球應用北鬥系統導航的手機已經超過3.72億部。少有人知的是,助力疫情防控是今年北鬥應用的新亮點。北鬥系統在疫情防控的「武漢保衛戰」中發揮了極其特殊的作用: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應用到方艙醫院的改造,從醫療物資的調配到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給,從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到武漢健康碼的應用都有北鬥的身影。國慶前夕,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李德仁、劉經南、譚述森三位院士分享了北鬥的諸多創新應用。
-
我國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首次搭載氫原子鐘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軍事現代化的今天,一個國家的導航衛星的研製水平和能力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的戰時軍事應對能力,因為沒有準確的定位就談不上精準的打擊,而這個精準定位的核心就是原子鐘。 203所研製的多個批次星載銣原子鐘已多次跟隨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並穩定可靠運行,此次星載氫原子鐘跟隨新一代導航衛星成功首發,標誌著203所原子鐘研究領域技術水平和研製能力跨上一個新的臺階,真正實現了技術自主化,破除了國外在該領域的關鍵技術封鎖和高端產品及元器件禁運的藩籬。這將直接助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體性能的飛躍,是中國北鬥導航衛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中國北鬥,導航世界
這顯然不是一個開卷命題,完全照搬美俄建設全球系統不符合中國國情。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帶動下,北鬥工程建設者在北鬥二號系統基礎上,繼承並發展了「混合星座構型」,創造性應用並實現全星座「星間鏈路」等全新建設理念,用最經濟的資金投入、最高效的衛星數量,實現全球範圍覆蓋和亞太性能更優,北鬥系統服務功能和性能指標實現了質的飛躍。
-
北鬥三號已成為世界先進導航系統,未來將更智能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天(9月6日),在服貿會智能科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北鬥三號導航衛星副總設計師張立新表示,目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成為世界先進導航系統,未來北鬥系統還將更加智能。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無人機上的應用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英文名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簡稱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
何時能用上「車道級導航」?權威專家解讀北鬥應用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北鬥最高精度可達釐米級,為什麼汽車導航卻還達不到這樣的精度?北鬥導航系統在室內、水下等環境應用效果有限,難關何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8月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主管機構和權威專家就北鬥三號的應用,解答了諸多關鍵問題。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此前兩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
北鬥導航系統全球應用廣泛 各國用戶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充滿期待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劉暢、陳翔、徐德霖、李敏、高佳義、李俊翔、朱宛玲):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也是中國第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已經在多個「一帶一路」合作國家得到實際應用,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正式開通,也得到全球更多用戶的期待。
-
國際應用加速落地 全面建成的北鬥將開啟多大市場
截至2019年12月,中國超過650萬輛運營車輛、4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36個中心城市約8萬輛公交車、3200餘座內河導航設施、2900餘座海上導航設施已用北鬥。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營運車輛動態監管系統,正向鐵路運輸、內河航運、遠洋航海、航空運輸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縱深推進,提升中國綜合交通管理效率和運輸安全水平。近年來中國道路運輸重特大事故發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