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鐘、銣原子鐘 同在北鬥三號應用

2021-01-15 網易財經

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三、第四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製的一臺高精度銣鍾和一臺星載氫鍾,它們的技術指標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原子鐘是利用原子躍遷頻率穩定的特性來獲取精準時間頻率信號的設備,其研發涉及量子物理學、電學、結構力學等眾多學科,目前國際上僅中、美、俄等少數國家具有獨立研製能力。星載原子鐘主要應用於導航系統,分為氫原子鐘、銣原子鐘和銫原子鐘三種。美國的GPS導航系統、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及俄羅斯的格羅納斯導航系統,均採用了銣原子鐘搭配銫原子鐘,或者銣原子鐘搭配氫原子鐘的方案,充分發揮了銣原子鐘體積小、重量輕及銫原子鐘、氫原子鐘長期性能優異的特點。

全面提升原子鐘性能指標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導航衛星的心臟,高性能的星載原子鐘對導航精度具有決定性作用。

相比北鬥一期、二期工程中單純採用銣原子鐘,本次發射的北鬥三號導航衛星上不但裝載有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相比前代產品其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技術性能大幅提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裝載的星載氫鍾,這是其在北鬥二代二期試驗衛星得到驗證後,首次應用於北鬥導航系統組網衛星。相比銣原子鐘,氫原子鐘在重要技術指標,如頻率穩定度、頻率準確度及日漂移率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星載氫鐘的應用可使北鬥導航系統實現更高的定位精度、全球覆蓋及較長的自主導航能力,顯著降低北鬥導航系統全球應用時的校時壓力。這是其可與世界其它三大導航系統相媲美的必要條件。

攻堅克難,十年鑄劍終成功

星載氫鍾包括物理和電路兩部分,構成較為複雜。為滿足衛星發射及在軌運行時需要面對的振動、溫度、輻照等苛刻環境要求,進一步增加了研製難度。為此,203所用了近十年的時間,相繼解決了高性能長壽命吸氣劑複合真空泵技術、微波腔和磁屏蔽的小型化及抗振性等一系列技術問題;溫控系統的參數優化,電磁兼容性的改善,使星載氫鍾長期頻率穩定度大幅提高,增強了整機的環境適應性。最終攻克了包括指標優化,整機小型化、輕量化技術研究,空間環境適應性、可靠性與長壽命技術研究等關鍵技術難題。目前,203所研製的星載氫鍾在技術性能及可靠性上均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為北鬥三號組網衛星的高性能、長壽命要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航天質量就是我們的生命,這是每一個航天人對高可靠、高質量航天技術的莊嚴承諾。」北鬥工程副總師謝軍如是說道。不同於其他衛星,北鬥系統對此要求更多,北鬥是一個系統工程,用戶每次享受到北鬥系統的服務,都至少需要4顆北鬥衛星提供服務。

北鬥又是一個全球覆蓋的系統,至少需要20餘顆衛星同時提供穩定服務,對衛星產品的要求極其苛刻。北鬥必須具備連續的信號,信號不能中斷,系統必須連續、穩定、完好、可用。到2020年,北鬥導航系統將是第三個提供全球導航的定位系統。到那時,我們生活方方面面60%的導航定位都是我們自己的衛星,逐步取代GPS的地位。這對我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為北鬥提供40臺優良的產品

203所是我國唯一一家同時生產氫原子鐘、銣原子鐘、銫原子鐘的單位,擁有雄厚的原子鐘技術實力,已累計為系統總體提供了40臺以上的星載原子鐘,產品歷經了系統設計、驗證、試驗、組網的所有階段,幾乎每顆北鬥導航衛星都安裝了203所的原子鐘,這些產品保持了突出的產品可靠性和優良的產品性能,為星座的建設作出了貢獻,203所因此於201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03所目前還在緊鑼密鼓的為北鬥系統的地面守時站研製藍寶石主動氫脈澤,這種原子鐘擁有國內最高的性能指標,可在地面環境進行高精度守時,為北鬥衛星的時間校正和信號注入提供重要支撐。

(部英男 吳巍)

相關焦點

  • 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鐘、銣原子鐘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部英男、吳巍2018年1月12日7時1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研製的一臺高精度銣鍾和一臺星載氫鍾,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18年1月12日7時1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圖為搭載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點火發射。
  • 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銣原子鐘技術指標達國際先進 同步應用於北鬥三...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胡喆)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第三、四顆組網衛星。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203所研製的一臺銣原子鐘和一臺氫原子鐘,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我國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首次搭載氫原子鐘
    203所研製的多個批次星載銣原子鐘已多次跟隨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並穩定可靠運行,此次星載氫原子鐘跟隨新一代導航衛星成功首發,標誌著203所原子鐘研究領域技術水平和研製能力跨上一個新的臺階,真正實現了技術自主化,破除了國外在該領域的關鍵技術封鎖和高端產品及元器件禁運的藩籬。這將直接助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體性能的飛躍,是中國北鬥導航衛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我國高精度銣原子鐘在北鬥三號應用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 李正穹 通訊員 麼曉坤) 日前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定位系統的建設已在全面啟動,衛星進入密集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將在2020年左右向全球提供服務。
  • 航天科工氫原子鐘、銣原子鐘助力北鬥三號精準定位
    近日,北鬥衛星發射進入倒計時,北鬥三號全球定位系統的建設已在全面啟動,衛星進入密集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將在2020年左右向全球提供服務。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作為衛星核心設備供應單位,此次為北鬥三號衛星提供了一臺氫鍾和一臺銣鍾,助力北鬥三號定位精度進一步提升。
  • 中國氫銣原子鐘居國際先進水平 應用北鬥導航更精準
    新一代技術指標居國際先進水平,同步應用於北鬥三號衛星  氫銣原子鐘,導航更精準(厲害了,中國科技)  本報北京1月18日電 (蔣建科、部英男、吳巍)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三、四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中國航天科工二院
  • 「讓北鬥用上最好的鐘」—新聞—科學網
    搭載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伴隨著火光、煙霧和轟鳴聲,飛離塔臺,衝向雲霄,並準確進入預定的地球靜止軌道。 不久之後,作為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一的北鬥,將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加完備的時空信息服務。其中,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要數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了。 這項服務的實現離不開一個核心裝置,即衛星的「心臟」——原子鐘。
  • 北鬥「心臟」之星載銣原子鐘研製:從空白到領跑
    可用作星載原子鐘的有氫原子鐘、銫原子鐘和銣原子鐘。三者相比,銣原子鐘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可靠性高和壽命長,製造和使用成本也最低,因此為各國導航系統普遍採用。在從國外引進星載銣鍾遭拒後,中國開始自主研製之路。兼具原子分子物理與無線電物理學科優勢的武漢物數所,成為中國最早開展星載原子鐘研究單位。
  • 我國正研製新一代原子鐘 有望用於下一代「北鬥」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記者白國龍、胡喆)記者28日從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啟動汞離子微波鍾研製,這種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優勢,有望應用於我國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 北鬥衛星組網的核心部件,中國選擇了氫原子鐘,他到底強在哪?
    上次小編和大家聊到北鬥全球組網第55顆衛星組終於完成發射的動作,以及在發射到第30顆衛星的時候,我們突然改變了原先的發射計劃。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所採用的銣原子鐘是進口的,我們非常擔心在這個技術點上被國際「友人」卡了脖子。於是才有了後面自主研發的氫原子鐘取代了原來進口的銣原子鐘。
  • 航天科工研製我國新一代原子鐘 有望應用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微波鍾是目前最精確的時間測量器具之一,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難研製的微波鍾系統之一,汞離子鍾躍遷頻率高,對空間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在體積功耗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比現有的主流星載鍾指標提高1~2個數量級,是新一代星載原子鐘的發展方向,有望應用於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製被動型星載氫原子鐘
    原子鐘是北鬥導航衛星的「心臟」,直接決定了導航定位的精度。若衛星存在十億分之一秒(1納秒)的時間誤差,則會產生0.3米的測距誤差。作為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的三項關鍵技術之一,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製的被動型星載氫原子鐘,1000萬年才誤差1秒。這一技術日前獲評2019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 高精度銣原子鐘亮相北鬥三號首發雙星
    原標題:亮相北鬥三號首發雙星   據新華社西昌11月6日電(李國利 王同心)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首發雙星5日晚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作為衛星的重要載荷之一,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承擔研製的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也精彩亮相。
  • 北鬥衛星組網核心部件,中國自製氫原子鐘,幾代人心血終成偉業
    北鬥全球組網第55顆衛星組終於完成發射的動作,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們在發射到第30顆衛星的時候,我們突然改變了原先的發射計劃。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所採用的銣原子鐘是進口的,我們非常擔心在這個技術點上被國際「友人」卡了脖子。於是才有了後面自主研發的氫原子鐘取代了原來進口的銣原子鐘。
  • 北鬥三號用上國產星載銣原子鐘:計時精度百億分之三秒 分米級定位
    據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梅剛華率隊歷經20餘年攻關,研製出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星載銣原子鐘,授時精度達到百億分之三秒,已經用於北鬥三號,可提供分米級定位。衛星定位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就是授時精度,目前精度最高的就是原子鐘,主要有氫原子鐘、銫原子鐘和銣原子鐘。
  • 氫原子鐘到底哪裡好?為何中國選擇它作為北鬥核心部件
    而在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聊聊關於北鬥衛星的一些問題了,比如它的核心部件之一氫原子鐘。只不過呢,我國其實並沒有那個技術去製造銣原子鐘,想要進口,但是卻有得考慮會被那些「國際友人用力撫摸脖子」的情況,所以最後只能採取氫原子鐘來完成。
  • 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原子鐘 或用於下代北鬥導航衛星
    據新華社今日報導,記者28日從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啟動汞離子微波鍾研製,這種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優勢,有望應用於我國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 北鬥導航核心原子鐘自主化 精度秒GPS
    9月30日7點13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1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升空,而這已經是第4顆被送上天的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了。之前的資料顯示,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最大的特點是將國產率提高到98%,不光有國產處理器,還有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製的星載氫原子鐘。
  • 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亮相
    據新華社西昌11月6日電(李國利、王同心)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首發雙星5日晚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作為衛星的重要載荷之一,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承擔研製的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也精彩亮相。
  • 北鬥「心臟」星載銣原子鐘:計時精度達百億分之三秒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梅剛華率隊歷經20餘年攻關,研製出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星載銣原子鐘,整體性能實現國際領先。  【解說】8月18日,梅剛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最新一代星載銣原子鐘的計時精度達到百億分之三秒,可以滿足分米級導航定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