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鐘、銣原子鐘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2020-12-05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部英男、吳巍

2018年1月12日7時1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研製的一臺高精度銣鍾和一臺星載氫鍾,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2018年1月12日7時1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圖為搭載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點火發射。 楊中洲 攝

作為導航衛星的「心臟」之一,高性能的星載原子鐘對導航精度起到重要作用。本次發射的北鬥三號導航衛星上裝載有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相比前代產品其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技術性能大幅提升。

▲星載銣原子鐘。

▲星載氫原子鐘。

據了解,原子鐘是利用原子躍遷頻率穩定的特性來獲取精準時間頻率信號的設備,其研發涉及到量子物理學、電學、結構力學等眾多學科,目前國際上僅少數國家具有獨立研製能力。星載原子鐘主要應用於導航系統,分為氫原子鐘、銣原子鐘和銫原子鐘三種。國際導航系統均採用了銣原子鐘搭配銫原子鐘或銣原子鐘搭配氫原子鐘的方案。

▲圖為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技術人員正在進行熱真空測試。

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目前還為北鬥系統的地面守時站研製藍寶石主動型氫鍾,這種原子鐘擁有國內最高性能指標,可在地面環境進行高精度守時。

目前,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已累計為客戶提供了40餘臺星載原子鐘。為此還獲得了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作者:部英男、吳巍

▋來源:解放軍報社裝備發展部分社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王曉學

相關焦點

  • 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鐘、銣原子鐘 同在北鬥三號應用
    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三、第四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製的一臺高精度銣鍾和一臺星載氫鍾,它們的技術指標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原子鐘是利用原子躍遷頻率穩定的特性來獲取精準時間頻率信號的設備,其研發涉及量子物理學、電學、結構力學等眾多學科,目前國際上僅中、美、俄等少數國家具有獨立研製能力。
  • 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銣原子鐘技術指標達國際先進 同步應用於北鬥三...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胡喆)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第三、四顆組網衛星。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203所研製的一臺銣原子鐘和一臺氫原子鐘,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中國氫銣原子鐘居國際先進水平 應用北鬥導航更精準
    新一代技術指標居國際先進水平,同步應用於北鬥三號衛星  氫銣原子鐘,導航更精準(厲害了,中國科技)  本報北京1月18日電 (蔣建科、部英男、吳巍)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三、四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中國航天科工二院
  • 我國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首次搭載氫原子鐘
    203所研製的多個批次星載銣原子鐘已多次跟隨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並穩定可靠運行,此次星載氫原子鐘跟隨新一代導航衛星成功首發,標誌著203所原子鐘研究領域技術水平和研製能力跨上一個新的臺階,真正實現了技術自主化,破除了國外在該領域的關鍵技術封鎖和高端產品及元器件禁運的藩籬。這將直接助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體性能的飛躍,是中國北鬥導航衛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航天科工氫原子鐘、銣原子鐘助力北鬥三號精準定位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作為衛星核心設備供應單位,此次為北鬥三號衛星提供了一臺氫鍾和一臺銣鍾,助力北鬥三號定位精度進一步提升。 據介紹,北鬥衛星的上行和下行信號中,時間信息是最重要的控制信息和定位依據。用戶定位信息準確的前提是各衛星本地時間的高度統一,而維持衛星時間準確性的守時設備就是原子鐘,沒有原子鐘就沒有全球導航。
  •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製被動型星載氫原子鐘
    作為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的三項關鍵技術之一,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製的被動型星載氫原子鐘,1000萬年才誤差1秒。這一技術日前獲評2019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已經研製多臺組網衛星氫鍾    根據量子力學原理,原子具有不連續的能量數值,當原子從一個能級躍遷至另一個能級時,其吸收或釋放的電磁波頻率是固定的,原子鐘就是利用原子躍遷產生固定頻率的電磁波進行計時的工具。GPS、格洛納斯、北鬥和伽利略四大全球導航系統的衛星均配置了高性能原子鐘,包括銣鍾、銫鐘和氫鍾。
  • 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亮相
    作為衛星的重要載荷之一,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承擔研製的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也精彩亮相。 「與北鬥二號相比,北鬥三號衛星採用了更高性能的銣原子鐘,將對定位精度的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說,新一代銣原子鐘天穩定度達到E-14量級,「這相當於300萬年只有1秒誤差」。
  • 「讓北鬥用上最好的鐘」—新聞—科學網
    此後的20多年間,抱著「讓北鬥用上最好的鐘」的信念,梅剛華團隊相繼突破了星載銣原子鐘精度、小型化、壽命、可靠性和衛星環境適應性五大關鍵技術,研製出三代星載銣原子鐘,使我國星載銣鍾技術實現了從無到有、由有到精的跨越。 如今,北鬥三號衛星的每顆衛星都裝上了梅剛華團隊的星載銣原子鐘。已經投入使用的第三代產品——甚高精度星載銣原子鐘,其精度可以達到每天100億分之5秒,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我國高精度銣原子鐘在北鬥三號應用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作為衛星核心設備供應單位,此次為北鬥三號衛星提供了高精度銣鍾,定位精度將進一步提升。     圖為原子鐘測試場景。203所為北鬥衛星提供高精度的星載氫原子鐘、星載銣原子鐘,同時也為地面守時站提供藍寶石主動氫脈澤,這些產品依靠國家重大專項的支撐,目前綜合水平及關鍵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直接有效地支撐了我國北鬥全球導航系統的建設,並在201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近日來,借著十九大的春風,國人更多的了解了我國在各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讓全體人民無比自豪。
  • 我國正研製新一代原子鐘 有望用於下一代「北鬥」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記者白國龍、胡喆)記者28日從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啟動汞離子微波鍾研製,這種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優勢,有望應用於我國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 揭秘「北鬥心」:新一代星載原子鐘究竟是啥?
    IT之家2月14日消息 2月12日,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五、六顆組網衛星,而在北鬥三號上安裝的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研製的高精度銣原子鐘,其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那麼全新一代的星載原子鐘究竟是什麼?
  • 航天科工研製我國新一代原子鐘 有望應用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微波鍾是目前最精確的時間測量器具之一,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難研製的微波鍾系統之一,汞離子鍾躍遷頻率高,對空間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在體積功耗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比現有的主流星載鍾指標提高1~2個數量級,是新一代星載原子鐘的發展方向,有望應用於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 北鬥衛星組網的核心部件,中國選擇了氫原子鐘,他到底強在哪?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所採用的銣原子鐘是進口的,我們非常擔心在這個技術點上被國際「友人」卡了脖子。於是才有了後面自主研發的氫原子鐘取代了原來進口的銣原子鐘。那麼到底這個原子鐘為什麼會在整個北鬥計劃中佔到這麼重要的一個地位,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神秘的原子鐘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以及為什麼我們的科研人員會選擇走氫原子鐘這條路線。
  • 氫原子鐘到底哪裡好?為何中國選擇它作為北鬥核心部件
    而在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聊聊關於北鬥衛星的一些問題了,比如它的核心部件之一氫原子鐘。只不過呢,我國其實並沒有那個技術去製造銣原子鐘,想要進口,但是卻有得考慮會被那些「國際友人用力撫摸脖子」的情況,所以最後只能採取氫原子鐘來完成。
  • 中國空間站將應用自主研發的主動型氫原子鐘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自主研發的空間主動型氫原子鐘,在中國載人航天空間原子鐘項目載荷擇優評比中一舉斬獲頭籌,未來將應用在中國的空間站項目中,於2022年左右完成發射。項目採用鍶光鍾、銣噴泉鍾、主動型氫原子鐘共同組建空間原子鐘鍾組。主動型氫鍾將作為核心載荷,長期無間斷運行。專家介紹,中國將在更寬廣空間範圍內進行時間比對,系統產生地高準確度、高穩定度時間頻率信號將對中國北鬥導航系統進行能力增強。主動型氫原子鐘是目前可成熟應用的原子鐘裡中短期指標最高的原子鐘。
  • 我國銫原子噴泉鍾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 北鬥「心臟」星載銣原子鐘:計時精度達百億分之三秒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梅剛華率隊歷經20餘年攻關,研製出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星載銣原子鐘,整體性能實現國際領先。  【解說】8月18日,梅剛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最新一代星載銣原子鐘的計時精度達到百億分之三秒,可以滿足分米級導航定位需求。
  • 我國銫原子噴泉鍾2000萬年不差一秒
    目前其不確定度為1.5×10-15,相當於2000萬年不差一秒,穩定性達到了年運行超過300天、30天準連續運行率大於99%的世界先進水平。    躋身駕馭國際原子時行列,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的大事。今年4月,NIST(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第二臺噴泉鍾Cs-F2獲準駕馭國際原子時。為此NIST專門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Cs-F2和Cs-F1並行運行,並作為美國民用時間頻率基準。Cs-F2的不確定度達到了3億年不差一秒的水平,堪稱目前全世界最準確的時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