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銫原子噴泉鍾2000萬年不差一秒

2021-01-15 中國政府網

2000萬年不差一秒
我國銫原子噴泉鍾獲準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為國際統一時間作修正

    8月7日,國際計量局(BIPM)正式通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被接收為國際計量局(BIPM)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這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的國家,在國際標準時間的產生過程中不僅具備了話語權,更具備了表決權。

    國際標準時間是如何產生的

    目前全球統一使用的國際標準時間是由國際計量局主導的協調世界時(UTC)。國際計量局將分布在全球53個國家70多個守時實驗室的400多臺原子鐘所報送的數據進行加權平均,再利用獲其認可的少數幾個國家計量院研製的「世界上最好的基準原子鐘」數據加以校準,產生國際原子時(TAI),再經閏秒即產生UTC。

    在國際標準時間的產生和維護過程中,獲得國際計量局認可的這幾臺「世界上最好的基準原子鐘」數據如同準星一樣駕馭國際原子時,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迄今為止,除了中國的NIM5,先後只有法、美、德、意、日、英、俄7國的14臺銫原子噴泉基準鍾得到國際計量局的認可,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 2000萬年不差一秒

    NIM5是在科技部和國家自然基金委的支持下,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第二型銫原子噴泉鍾,2010年通過專家鑑定。目前其不確定度為1.5×10-15,相當於2000萬年不差一秒,穩定性達到了年運行超過300天、30天準連續運行率大於99%的世界先進水平。

    NIM5作為我國時間頻率體系的源頭,可定期校準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原子時標UTC(NIM),改善其頻率穩定度,同時參與國際合作,駕馭國際標準時間;非常時期,一旦美國關閉GPS信號或不能使用國際校準數據,NIM5可用於獨立駕馭守時鐘組,守住中國原子時,使我國時標系統保持5×10-15的高準確度。

    躋身駕馭國際原子時行列,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的大事。今年4月,NIST(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第二臺噴泉鍾Cs-F2獲準駕馭國際原子時。為此NIST專門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Cs-F2和Cs-F1並行運行,並作為美國民用時間頻率基準。Cs-F2的不確定度達到了3億年不差一秒的水平,堪稱目前全世界最準確的時鐘。

    準確可靠的時間頻率系統是重要的基礎戰略資源,許多重要領域,如交通、金融、智能電網、移動通訊、計算機網絡、衛星導航等的安全運行,都要依靠高精度的時間頻率計量。

    縱觀科技發展歷程,每一次計時能力的突破都會帶來革命性的技術進步,時間頻率和原子鐘領域已產生了6項諾貝爾獎。國際時間頻率諮詢委員會(CCTF)頻率基準工作組(WGFPS)主席、NIST-F2項目負責人史蒂芬·傑夫茨博士說:「在過去建造原子鐘的60年裡,我們了解到,每當我們建成一臺更好的鐘,便會催生出一些無法預期的新應用。」

    邁入國際先進行列「第一梯隊」

    NIM5被國際上的認可,標誌著我國銫噴泉鍾研究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和先進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為此,在科技部、財政部和國家自然基金委的支持下,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正在進行新一代銫原子噴泉鍾NIM6的研製,目前已進入調試階段,全部完成後時間頻率不確定度將達到5×10-16,相當於6000萬年不差一秒,步入國際先進行列的「第一梯隊」。

    與此同時,具有更高準確度潛力的鍶原子光鐘的研究工作也已正式開展。目前已實現系統的閉環鎖定,近期將向國際時間頻率諮詢委員會(CCTF)提交絕對頻率測量數據並參與國際推薦值的計算。光鐘被公認為下一代時間頻率基準,預期完成後時間頻率不確定度將達到5×10-18,相當於幾十億年不差一秒。對於2019年後,我國在國際「秒」的重新定義問題上爭得發言權和主動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中國銫原子鐘通過評審:2000萬年不差一秒
    原標題:中國銫原子鐘通過評審:2000萬年不差一秒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 中國銫原子鐘通過評審:2000萬年不差一秒—資訊—科學網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
  • 我國銫原子噴泉鍾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 我國自主研發「銫原子噴泉基準鍾」 約等於5400萬年不差1秒
    中國計量院攻克了冷原子製備、冷卻和探測、超穩微波產生、時標駕馭等關鍵技術,研製出銫原子噴泉基準鍾(NIM6)約等於5400萬年不差1秒。項目成果為北京衛星導航中心時間頻率系統標準時標的產生、保持、改進和比對提供計量支撐。
  • 1500萬年不差一秒銫原子噴泉鍾:讓時間準一些
    本報記者 林莉君 通訊員 劉旭紅  新聞緣起  我國自主研發銫原子噴泉鍾1500萬年不差一秒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NIM5可搬運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日前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鑑定
  • 350萬年不差1秒 中國首臺銫原子噴泉基準鍾問世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科技日報報導,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成功的銫原子噴泉基準鍾在北京通過了鑑定。據悉,銫原子噴泉基準鍾鐘的時間頻率基準達到8.5×10-15,相當於350萬年不會誤差一秒  兩院院士王大珩擔綱的鑑定委員會的專家一致認為,銫原子噴泉鐘的研製成功,標誌著中國的量子計量學技術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 中國原子鐘2000萬年不差1秒 成為國際基準鍾
    可對大多數人來說,往往只知道年、月、日、時、分、秒和時區,對時間究竟如何而來、1秒鐘如何產生並不清楚。日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2000萬年不差一秒,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為此,本臺記者專訪了計量院首席研究員、同時也是國際時間頻率諮詢委員會中國代表李天初院士,請他對銫原子鐘的工作原理以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進行介紹。
  • 中國銫原子噴泉鍾精度有望達到一億年不差一秒
    伽利略導航系統故障再次凸顯時間頻率系統的重要性中國銫原子噴泉鍾精度有望達到一億年不差一秒本報訊 (記者史玉成)7月11日起,由歐盟主導的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出現故障,除測試中的兩個衛星外,其餘22個已投入正式使用的衛星全數
  • 中國成功研製銫原子鐘2000萬年不差1秒
    原標題:中國成功研製銫原子鐘2000萬年不差1秒 蘋果首次將數據存在中國大陸 聯合國與百度共建大數據聯合實驗室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雯婷):本周,中國成功研製NIM5銫原子噴泉鍾,可運行2000萬年不差1秒,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
  • 中國成功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00萬年不差1秒
    原標題:中國成功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00萬年不差1秒  原標題:中國成功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00萬年不差1秒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雨、朱宛玲):現代社會,時間對人類極為重要。它滲透於人類活動、科學實驗、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的各個領域。
  • 【科學時報】中國計量院銫原子噴泉鍾千萬年不差1秒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自主研製的「NIM5可搬運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日前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鑑定。經鑑定,NIM5銫原子噴泉鐘的頻率不確定度達到2×10-15,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噴泉鍾直接駕馭氫鍾產生地方原子時。 1967年國際計量大會通過決議,將時間單位秒(s)的定義從天文秒改為基於銫原子躍遷的原子秒。從此,實驗室型銫原子鐘復現秒定義,成為時間頻率計量的基準裝置。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NIM6銫原子噴泉鍾精準度有望達到1億...
    訪談中,方向對世界最精準的原子鐘之一「銫原子噴泉鍾」及其運行原理進行了生動科普。銫原子噴泉鍾是一種精密的計時器具,是原子鐘的一種。銫原子噴泉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光阱等方法將銫原子俘獲、冷卻,形成溫度只有幾微開的冷原子云,並通過與鍾躍遷頻率一致的微波激發原子,利用雷射探測躍遷機率,將機率的變化反饋給微波頻率,並將微波頻率鎖定至以秒定義的鐘頻率上。
  • 「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等4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
    近日,由總局組織實施的「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跨尺度微納米測量儀的開發和應用」「微膜泵驅動核酸微全分析儀」「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器研製及應用示範」4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通過驗收。「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項目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李天初院士牽頭承擔。
  • 升國旗一秒不差,憑的啥?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一秒代表的是中國對香港回歸的底線,必須一秒都不能差,而真正做到「一秒不差」就要依靠精準的計時和授時。要保障精準計時和授時,則不得不說中國時間計量發展中最重要的一環——原子鐘的發展,其對「一秒」的精度也有著同樣的執著。時間究竟是什麼? ——時間的定義計量說起時間,每個人都會說我知道。可是,時間究竟是什麼,卻總是很難說清楚。
  • 世界最精確時鐘在我國:2000 萬年不差 1 秒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2000萬年的誤差還沒有一秒,日前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一旦美國關閉GPS信號或不能使用國際校準數據,NIM5可獨立「守住」中國原子時。下一代NIM6將達6000萬年不差一秒。
  • 中國有一臺全球最準的鍾:放置在太空軌道 3000萬年只差一秒
    近日,有媒體從中科院獲得消息,由我國發射的世界首臺在太空中運行的冷原子鐘已經在太空軌道運行近兩年時間。中國這臺原子鐘的精度非常高,3000萬年誤差小於1秒,是人類目前在太空運行的時間計量儀器的最高標準。美國的銫鐘精度大約為2000萬年誤差一秒,可見我國的這臺冷原子鐘精度之高。
  • "時間工匠"研發銫原子鐘 成都製造守住「北京時間」
    大家都知道時間是連續的和流逝的,一分一秒不能中斷的;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守住時間的工作,就是由銫原子鐘來完成的。作為一種精密的計時器具,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時間準到1分鐘也就夠了。隨著技術的發展,通信、電力甚至軍事等領域,對時間的要求更高,甚至要精準到百萬分之一秒,千萬分之一秒。為了適應這些高精度的要求,人們製造出了一系列精密的計時器具,銫原子鐘就是其中的一種。
  • "時間工匠"研發銫原子鐘 成都製造守住"北京時間"
    2009年,從四川大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畢業後,25歲的趙杏文加入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銫原子鐘研究。去年,她和團隊歷時8年研發了全球首款商品型雷射抽運型銫原子鐘,一舉打破了過去半個世紀的僵局,讓「北京時間」不再由美國定義和校準,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  目前,由他們所研發的銫原子鐘已經進入量產階段。
  • 30萬年不差1秒 國產雷射抽運小型銫原子鐘實現商品化
    對銫原子鐘而言,這意味著9192631770次的電子躍遷振蕩。11月7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中國航展)2號展廳,中國電科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奧電子」)首次發布了一款名為TA1000的雷射抽運小型銫原子鐘。一個三四十釐米長寬,十幾釐米高的「黑匣子」,外表看不出什麼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