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自主研發「銫原子噴泉基準鍾」 約等於5400萬年不差1秒
中國計量院攻克了冷原子製備、冷卻和探測、超穩微波產生、時標駕馭等關鍵技術,研製出銫原子噴泉基準鍾(NIM6)約等於5400萬年不差1秒。項目成果為北京衛星導航中心時間頻率系統標準時標的產生、保持、改進和比對提供計量支撐。
-
我國銫原子噴泉鍾2000萬年不差一秒
2000萬年不差一秒我國銫原子噴泉鍾獲準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為國際統一時間作修正 8月7日,國際計量局(BIPM)正式通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被接收為國際計量局(BIPM)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
中國原子鐘2000萬年不差1秒 成為國際基準鍾
可對大多數人來說,往往只知道年、月、日、時、分、秒和時區,對時間究竟如何而來、1秒鐘如何產生並不清楚。日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2000萬年不差一秒,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為此,本臺記者專訪了計量院首席研究員、同時也是國際時間頻率諮詢委員會中國代表李天初院士,請他對銫原子鐘的工作原理以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進行介紹。
-
中國銫原子鐘通過評審:2000萬年不差一秒
原標題:中國銫原子鐘通過評審:2000萬年不差一秒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
【科學時報】中國計量院銫原子噴泉鍾千萬年不差1秒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自主研製的「NIM5可搬運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日前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鑑定。經鑑定,NIM5銫原子噴泉鐘的頻率不確定度達到2×10-15,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噴泉鍾直接駕馭氫鍾產生地方原子時。 1967年國際計量大會通過決議,將時間單位秒(s)的定義從天文秒改為基於銫原子躍遷的原子秒。從此,實驗室型銫原子鐘復現秒定義,成為時間頻率計量的基準裝置。
-
1500萬年不差一秒銫原子噴泉鍾:讓時間準一些
本報記者 林莉君 通訊員 劉旭紅 新聞緣起 我國自主研發銫原子噴泉鍾1500萬年不差一秒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NIM5可搬運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日前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鑑定
-
中國銫原子鐘通過評審:2000萬年不差一秒—資訊—科學網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
-
我國銫原子噴泉鍾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
中國成功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00萬年不差1秒
原標題:中國成功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00萬年不差1秒 原標題:中國成功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00萬年不差1秒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雨、朱宛玲):現代社會,時間對人類極為重要。它滲透於人類活動、科學實驗、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的各個領域。
-
「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等4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
近日,由總局組織實施的「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跨尺度微納米測量儀的開發和應用」「微膜泵驅動核酸微全分析儀」「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器研製及應用示範」4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通過驗收。「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項目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李天初院士牽頭承擔。
-
中國成功研製銫原子鐘2000萬年不差1秒
原標題:中國成功研製銫原子鐘2000萬年不差1秒 蘋果首次將數據存在中國大陸 聯合國與百度共建大數據聯合實驗室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雯婷):本周,中國成功研製NIM5銫原子噴泉鍾,可運行2000萬年不差1秒,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
-
首臺商品化雷射銫原子鐘驚豔亮相 30萬年不差1秒
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電科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一款雷射抽運小型銫原子鐘。這是國內首臺實現商品化的雷射抽運小型銫原子鐘,從外觀上看,僅僅是一個三四十釐米長寬,十幾釐米高的「黑匣子」,但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它可以做到30萬年不差1秒。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NIM6銫原子噴泉鍾精準度有望達到1億...
銫原子噴泉鍾是一種精密的計時器具,是原子鐘的一種。銫原子噴泉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光阱等方法將銫原子俘獲、冷卻,形成溫度只有幾微開的冷原子云,並通過與鍾躍遷頻率一致的微波激發原子,利用雷射探測躍遷機率,將機率的變化反饋給微波頻率,並將微波頻率鎖定至以秒定義的鐘頻率上。由於用雷射冷卻,使原子速度比傳統設備中的原子速度降低了兩個量級,從而提高了銫鐘的準確度。
-
中國銫原子噴泉鍾精度有望達到一億年不差一秒
伽利略導航系統故障再次凸顯時間頻率系統的重要性中國銫原子噴泉鍾精度有望達到一億年不差一秒本報訊 (記者史玉成)7月11日起,由歐盟主導的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出現故障,除測試中的兩個衛星外,其餘22個已投入正式使用的衛星全數
-
30萬年不差1秒 國產雷射抽運小型銫原子鐘實現商品化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朱雪黎 吳傳明)1秒,在手錶裡不過是幾個齒輪的轉動和「喀嚓」一響。對銫原子鐘而言,這意味著9192631770次的電子躍遷振蕩。11月7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中國航展)2號展廳,中國電科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奧電子」)首次發布了一款名為TA1000的雷射抽運小型銫原子鐘。一個三四十釐米長寬,十幾釐米高的「黑匣子」,外表看不出什麼特別之處。但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它可以做到30萬年不差1秒。
-
「1秒」到底是如何定義的,幾十億分之一秒真的可以測定嗎?
這種鐘的穩定程度很高,最好的銫原子鐘達到2000萬年才相差 1 秒。在國際上, 普遍採用銫原子鐘的躍遷頻率作為時間頻率的標準,廣泛使用在天文、大地測量和國防建設等各個領域中。中國突破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NIM5可搬運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於2010年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鑑定。
-
中國計量院專家解惑閏秒 「多」出的1秒或被取消
時間將越來越準 中國原子鐘勇立世界潮頭 協調世界時是由國際計量局(BIPM)主導世界各國原子時合作的產物,它產生的其中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利用包括中國計量院在內的8個國家計量院所保存的「世界最準」的銫原子噴泉基準鍾進行校準, 產生國際原子時(TAI)。
-
時間單位——秒的演進
從熱束型銫基準鍾,到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鍾,再到鍶原子光晶格鍾,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與傳承,逐步紮實地掌握了時間頻率基準研製的核心技術,在時間頻率計量領域始終緊跟國際前沿,以最成熟的技術和思想構建國家最高精度的時間頻率基準。
-
【中國科學報】追求30億年不差1秒的精度
守候時間30年 時間頻率基準重點實驗室首席研究員董紹武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了整整30年。記者是在一個裝滿儀器的實驗室裡見到董紹武,後來才知道實驗室裡那些儀器上跳動的紅色數字就是中國標準時間。 這些時間並不是完全相同,經董紹武介紹,其中既有中國標準時間——北京時間,也有國際原子時,還有協調世界時,也叫格林威治時間,協調世界時UTC是當前的國際標準時間,與北京時間相差8小時。目前的世界時通過地球自轉測量獲得,比原子時慢35秒。
-
北京時間7月1日「多」出1秒
「協調世界時是一種原子時和天文時的『折中』時標。」據張愛敏介紹,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局(IERS)通過原子時與天文時的監測數據,當兩者之差達到0.9秒時,就向全世界發布公告,會在下一個6月或12月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分鐘,對協調世界時撥快或撥慢1秒,這就是「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