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銫原子噴泉鍾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20-12-04 光明數字報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這標誌著我國繼法、美、德、意、日、英、俄等國之後,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參與修正國際原子時的國家,也意味著我國對國際原子時的最終確定擁有了「表決權」。

    準確可靠的時間頻率系統是重要的基礎戰略資源,交通、金融、智能電網等重要領域的安全運行都要依靠高精度的時間頻率計量。目前,全球統一使用的國際標準時間是由國際計量局主導的協調世界時(UTC)。國際計量局將分布在全球53個國家70多個守時實驗室的400多臺原子鐘所報送的數據進行「加權平均」,再利用獲其認可的少數幾個國家計量院研製的「世界上最好的基準原子鐘」數據加以校準,產生國際原子時,再經閏秒即產生協調世界時。

    據了解,作為我國時間頻率體系的源頭,NIM5銫原子噴泉鍾是由中國計量院研製的第二型銫原子噴泉鍾,目前其不確定度為1.5×10-15,相當於2000萬年不差一秒。據了解,中國計量院正在研製的新一代銫原子噴泉鍾NIM6已進入調試階段,全部完成後時間頻率不確定度將達到5×10-16,相當於6000萬年不差一秒,步入國際先進行列的「第一梯隊」。

相關焦點

  • 我國銫原子噴泉鍾2000萬年不差一秒
    2000萬年不差一秒我國銫原子噴泉鍾獲準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為國際統一時間作修正    8月7日,國際計量局(BIPM)正式通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被接收為國際計量局(BIPM)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 中國銫原子鐘通過評審:2000萬年不差一秒
    原標題:中國銫原子鐘通過評審:2000萬年不差一秒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 中國成功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00萬年不差1秒
    原標題:中國成功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00萬年不差1秒  原標題:中國成功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00萬年不差1秒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雨、朱宛玲):現代社會,時間對人類極為重要。它滲透於人類活動、科學實驗、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的各個領域。
  • 中國銫原子鐘通過評審:2000萬年不差一秒—資訊—科學網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
  • 我國自主研發「銫原子噴泉基準鍾」 約等於5400萬年不差1秒
    時間頻率標準時間與頻率互成倒數關係,頻率標準可從時間標準導出,所以統稱時間頻率標準。時間頻率原始標準應具有恆定不變性,可分為宏觀標準和微觀標準。宏觀標準:基於天文觀測;微觀標準:基於量子電子學,更穩定更準確。時間頻率標準包括精密鍾、音叉、高穩定石英晶體振蕩器和各種原子頻率標準。
  • 我國獲準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
    原標題:我國獲準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近日先後接到國際時間頻率諮詢委員會(CCTF)頻率基準工作組和國際計量局(BIPM)的通知,由該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鍾」(以下簡稱NIM5)通過評審,被接收為BIPM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
  • 「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等4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
    近日,由總局組織實施的「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跨尺度微納米測量儀的開發和應用」「微膜泵驅動核酸微全分析儀」「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器研製及應用示範」4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通過驗收。「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項目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李天初院士牽頭承擔。
  • 【科學時報】中國計量院銫原子噴泉鍾千萬年不差1秒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自主研製的「NIM5可搬運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日前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鑑定。經鑑定,NIM5銫原子噴泉鐘的頻率不確定度達到2×10-15,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噴泉鍾直接駕馭氫鍾產生地方原子時。 1967年國際計量大會通過決議,將時間單位秒(s)的定義從天文秒改為基於銫原子躍遷的原子秒。從此,實驗室型銫原子鐘復現秒定義,成為時間頻率計量的基準裝置。
  • 350萬年不差1秒 中國首臺銫原子噴泉基準鍾問世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科技日報報導,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成功的銫原子噴泉基準鍾在北京通過了鑑定。據悉,銫原子噴泉基準鍾鐘的時間頻率基準達到8.5×10-15,相當於350萬年不會誤差一秒  兩院院士王大珩擔綱的鑑定委員會的專家一致認為,銫原子噴泉鐘的研製成功,標誌著中國的量子計量學技術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 1500萬年不差一秒銫原子噴泉鍾:讓時間準一些
    經鑑定,這臺銫原子噴泉鍾頻率不確定度達到2×10-15,相當於1500萬年不差一秒,並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噴泉鍾直接駕馭氫鍾產生地方原子時,這標誌著我國時間頻率基準的研究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計量院首席研究員、NIM5銫原子噴泉鍾負責人李天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作為基準鍾,它將構成我國時間頻率體系的源頭,保證在任何時候,即使非常時期美國關閉GPS的信號,仍可用NIM5鍾定期校準守時鐘組,使我國時標系統保持1×10-14的高準確度。」
  • 中國原子鐘2000萬年不差1秒 成為國際基準鍾
    日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2000萬年不差一秒,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為此,本臺記者專訪了計量院首席研究員、同時也是國際時間頻率諮詢委員會中國代表李天初院士,請他對銫原子鐘的工作原理以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進行介紹。眾所周知,現代國際時間計量單位是原子秒。一原子秒是由銫原子躍遷振蕩91.9億多周所持續的時間。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NIM6銫原子噴泉鍾精準度有望達到1億...
    時間是國際單位制的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目前所有物理量中準確度最高、應用最廣的物理量,那麼,我們該如何獲取高精準度時間?訪談中,方向對世界最精準的原子鐘之一「銫原子噴泉鍾」及其運行原理進行了生動科普。銫原子噴泉鍾是一種精密的計時器具,是原子鐘的一種。
  • 中國銫原子噴泉鍾精度有望達到一億年不差一秒
    伽利略導航系統故障再次凸顯時間頻率系統的重要性中國銫原子噴泉鍾精度有望達到一億年不差一秒本報訊 (記者史玉成)7月11日起,由歐盟主導的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出現故障,除測試中的兩個衛星外,其餘22個已投入正式使用的衛星全數
  • 年底國際標準時間將增加1秒 時間計量精度的意義何在?
    NIM5銫原子噴泉鍾   2000萬年不差一秒  近日,中國計量院有關負責人向媒體介紹,今年7月6日,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IERS向全球負責標準時間測量和發播的機構發布閏秒公告當前,全球使用兩套時間計量系統:一是以地球自轉運動計量的世界時UT1,二是由全球70餘個守時實驗室提供的原子鐘數據經少數先進實驗室研製的銫基準鍾校準後確定的國際原子時TAI。因地球自轉速率時快時慢,導致世界時的秒長並非固定不變,每天快慢可達千分之幾秒。
  • "時間工匠"研發銫原子鐘 成都製造守住「北京時間」
    而在科研領域,她卻是堅持不懈的「時間工匠」。2009年,從四川大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畢業後,25歲的趙杏文加入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銫原子鐘研究。去年,她和團隊歷時8年研發了全球首款商品型雷射抽運型銫原子鐘,一舉打破了過去半個世紀的僵局,讓「北京時間」不再由美國定義和校準,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目前,由他們所研發的銫原子鐘已經進入量產階段。
  • "時間工匠"研發銫原子鐘 成都製造守住"北京時間"
    人|物|名|片  趙杏文雕刻時間的人  趙杏文,女,25歲起加入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銫原子鐘研究,歷時8年研發了全球首款商品型雷射抽運型銫原子鐘,今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成都市總工會授予她「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
  • 時間單位——秒的演進
    隨著量子物理學的建立,科學家認識到原子內電子能級間的特徵躍遷頻率,具有比天文現象高得多的穩定度,更不易受到外界的幹擾,更適用於作為時間標準。1955年,世界第一臺銫原子鐘誕生。1961年,國際計量委員會就提議採用銫原子基態躍遷作為秒定義的候選。
  • 航天二院203所銫原子鐘助推中央電視臺 時間基準國產化
    近日,航天二院203所承接CCTV老臺址改造的總控時鐘系統,再次與中央電視臺籤訂一套國產銫鐘守時系統合同,該系統主要用於中央電視臺新址總控傳輸信號的處理。此次203所將為央視提供兩套銫鐘、標準信號導換器、北鬥信號發生器、北鬥信號導換器,作為主設備和備用設備,實現了全部設備的國產化。
  • 中國成功研製銫原子鐘2000萬年不差1秒
    原標題:中國成功研製銫原子鐘2000萬年不差1秒 蘋果首次將數據存在中國大陸 聯合國與百度共建大數據聯合實驗室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雯婷):本周,中國成功研製NIM5銫原子噴泉鍾,可運行2000萬年不差1秒,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