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時報】中國計量院銫原子噴泉鍾千萬年不差1秒

2021-01-15 科學網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自主研製的「NIM5可搬運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日前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鑑定。經鑑定,NIM5銫原子噴泉鐘的頻率不確定度達到2×10-15,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噴泉鍾直接駕馭氫鍾產生地方原子時。

 

1967年國際計量大會通過決議,將時間單位秒(s)的定義從天文秒改為基於銫原子躍遷的原子秒。從此,實驗室型銫原子鐘復現秒定義,成為時間頻率計量的基準裝置。

 

NIM5銫原子噴泉鍾是中國計量院自主研製的國家時間頻率基準,實現了多方面創新,達到性能指標:年運行超過300天,連續30天準連續運行率大於99%,頻率不確定度達到2×10-15,把我國時間頻率基準的準確度提高到1500萬年不差1秒。其成功研製,標誌著我國時間頻率基準的研究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目前,NIM5已獲得重要應用。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噴泉鍾直接駕馭氫鍾,產生中國計量院原子時,既可以參與國際時間合作,在非常時期又可以獨立運行。噴泉鍾駕馭氫鍾產生NIM原子時,充分發揮了噴泉鍾準確度高和氫鍾可靠性高、穩定度好的優點,科學先進,資源利用合理。中國計量院研製的銫噴泉鍾也將為中國北鬥衛星的地面時間系統提供計量支持和服務。(劉旭紅)

 

《科學時報》 (2010-12-10 A1 要聞)

相關焦點

  • 我國自主研發「銫原子噴泉基準鍾」 約等於5400萬年不差1秒
    時間頻率標準包括精密鍾、音叉、高穩定石英晶體振蕩器和各種原子頻率標準。「時間計量」是天文學專有名詞。時間可以通過周期性的運動過程去計量它。時間計量是研究計量時間的科學。在計時儀器方面,從古代的日圭、刻漏,發展到近代的機械擺鐘,直到現代的石英鐘和原子鐘。
  • 我國銫原子噴泉鍾2000萬年不差一秒
    2000萬年不差一秒我國銫原子噴泉鍾獲準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為國際統一時間作修正    8月7日,國際計量局(BIPM)正式通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被接收為國際計量局(BIPM)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NIM6銫原子噴泉鍾精準度有望達到1億...
    由於用雷射冷卻,使原子速度比傳統設備中的原子速度降低了兩個量級,從而提高了銫鐘的準確度。NIM5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NIM5銫原子噴泉鍾精準度3000萬年不差一秒!日常生活中,當時間精確到秒時,人已經感覺這時間很短,然而在很多領域,還需要使用更精確的時間,如交通、金融、移動通訊、計算機網絡、衛星導航等,大量設備設施的安全運行都需要依靠更高精度的時間頻率來計量。「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測量精度目前已經可以達到3000萬年不差一秒。」
  • 350萬年不差1秒 中國首臺銫原子噴泉基準鍾問世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科技日報報導,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成功的銫原子噴泉基準鍾在北京通過了鑑定。據悉,銫原子噴泉基準鍾鐘的時間頻率基準達到8.5×10-15,相當於350萬年不會誤差一秒  兩院院士王大珩擔綱的鑑定委員會的專家一致認為,銫原子噴泉鐘的研製成功,標誌著中國的量子計量學技術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 1500萬年不差一秒銫原子噴泉鍾:讓時間準一些
    本報記者 林莉君 通訊員 劉旭紅  新聞緣起  我國自主研發銫原子噴泉鍾1500萬年不差一秒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NIM5可搬運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日前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鑑定
  • 中國銫原子鐘通過評審:2000萬年不差一秒
    原標題:中國銫原子鐘通過評審:2000萬年不差一秒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 中國計量院專家解惑閏秒 「多」出的1秒或被取消
    地處東八區的中國(北京)時間將在7月1日早8時增加1秒,屆時全國的鐘表將調慢一秒鐘。 閏秒的由來:兩種時間計量系統存差異 時間是人類最早認知的自然現象之一。基於地球自轉的時標屬於天文時。20世紀中葉, 科學家提出利用量子現象測量時間,即原子時或原子秒。1967年, 國際計量大會決定用原子秒取代天文秒。
  • 中國原子鐘2000萬年不差1秒 成為國際基準鍾
    它滲透於人類活動、科學實驗、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的各個領域。可對大多數人來說,往往只知道年、月、日、時、分、秒和時區,對時間究竟如何而來、1秒鐘如何產生並不清楚。日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2000萬年不差一秒,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
  • 中國成功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00萬年不差1秒
    原標題:中國成功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00萬年不差1秒  原標題:中國成功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2000萬年不差1秒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雨、朱宛玲):現代社會,時間對人類極為重要。它滲透於人類活動、科學實驗、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的各個領域。
  • 中國銫原子鐘通過評審:2000萬年不差一秒—資訊—科學網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
  • 我國銫原子噴泉鍾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 中國銫原子噴泉鍾精度有望達到一億年不差一秒
    伽利略導航系統故障再次凸顯時間頻率系統的重要性中國銫原子噴泉鍾精度有望達到一億年不差一秒本報訊 (記者史玉成)7月11日起,由歐盟主導的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出現故障,除測試中的兩個衛星外,其餘22個已投入正式使用的衛星全數
  • 中國成功研製銫原子鐘2000萬年不差1秒
    原標題:中國成功研製銫原子鐘2000萬年不差1秒 蘋果首次將數據存在中國大陸 聯合國與百度共建大數據聯合實驗室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雯婷):本周,中國成功研製NIM5銫原子噴泉鍾,可運行2000萬年不差1秒,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
  • 「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等4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
    近日,由總局組織實施的「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跨尺度微納米測量儀的開發和應用」「微膜泵驅動核酸微全分析儀」「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器研製及應用示範」4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通過驗收。「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項目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李天初院士牽頭承擔。
  • 北京時間7月1日「多」出1秒
    中國質量報記者近日就這些公眾關注的問題,專訪了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時間頻率所守時室主任張愛敏。  為什麼會出現閏秒  時間是人類最早認知的自然現象之一。基於地球自轉的時標稱為「平太陽時」,屬於天文時。天文時藉助天文觀測得到地球自轉的平均周期(日長),然後將其等分為86400份(即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一分60秒),得到秒長。
  • 年底國際標準時間將增加1秒 時間計量精度的意義何在?
    NIM5銫原子噴泉鍾   2000萬年不差一秒  近日,中國計量院有關負責人向媒體介紹,今年7月6日,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IERS向全球負責標準時間測量和發播的機構發布閏秒公告當前,全球使用兩套時間計量系統:一是以地球自轉運動計量的世界時UT1,二是由全球70餘個守時實驗室提供的原子鐘數據經少數先進實驗室研製的銫基準鍾校準後確定的國際原子時TAI。因地球自轉速率時快時慢,導致世界時的秒長並非固定不變,每天快慢可達千分之幾秒。
  • 中國計量院為全球多家機構實施時間傳遞鏈路校準
    其校準均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實施,不確定度由最大20納秒(ns)降至約2.5納秒(ns)水平。中國計量院作為全球9個可實施這類校準且被BIPM認可的實驗室之一,通過這次對多家國內外實驗室的校準,也能同時帶動提升我國各地方協調時整體水平。
  • 「1秒」到底是如何定義的,幾十億分之一秒真的可以測定嗎?
    這種鐘的穩定程度很高,最好的銫原子鐘達到2000萬年才相差 1 秒。在國際上, 普遍採用銫原子鐘的躍遷頻率作為時間頻率的標準,廣泛使用在天文、大地測量和國防建設等各個領域中。中國突破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NIM5可搬運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於2010年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鑑定。
  • 白春禮調研中國計量院
    白春禮先後考察了中國計量院時間頻率計量、量子器件、幾何量精密測量和新材料計量等實驗室,詳細了解了中國計量院的科研服務能力、未來發展方向以及與中科院相關研究所合作的有關情況。白春禮對於中國計量院銳意進取,在時間頻率計量、玻爾茲曼常數測量等領域取得的成績表示了肯定和讚賞。  在座談中,白春禮首先介紹了中科院的歷史和發展情況。
  • 北京時間7月1日早上8時全國鐘錶將調慢1秒鐘
    這多出的1秒有必要嗎?26日,記者走進了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從事時間頻率研究的計量科學家們給出了解答。     圖為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我國國家秒長銫原子噴泉基準鍾。我們平時使用的協調世界時和北京時間,目前已比原子時「慢」了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