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銣原子鐘亮相北鬥三號首發雙星

2020-11-26 人民網

原標題:亮相北鬥三號首發雙星

  據新華社西昌11月6日電(李國利 王同心)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首發雙星5日晚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作為衛星的重要載荷之一,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承擔研製的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也精彩亮相。

  「與北鬥二號相比,北鬥三號衛星採用了更高性能的銣原子鐘,將對定位精度的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說,新一代銣原子鐘天穩定度達到E-14量級,「這相當於300萬年只有1秒誤差」。

  據介紹,時間精度是衛星導航的命門,天地間時間越同步、誤差越小,定位精度越高。導航系統普遍運用原子鐘維持時間精度。過去,只有少數國家能夠製造衛星導航系統使用的高精度原子鐘,但對我實行嚴格限制。在北鬥二號建設時,北鬥人用時不到兩年就自主開發研製出高精度原子鐘,徹底打破了他國壟斷。

  銣原子鐘是以銣原子躍遷為物理基礎建立的一套極度精密的電子設備,在北鬥三號衛星上發揮著提供時間基準的作用,直接關乎著衛星的定位、測速和授時功能的精度。「新一代銣原子鐘每天的頻率穩定度較北鬥二號區域導航系統提高了10倍,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西安分院銣鍾產品責任人屈勇晟介紹說,這項新技術直接推動北鬥三號衛星的定位精度由之前的10米跨越到後續全球系統米級解析度。

  5日晚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中的長徵三號乙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開啟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新時代,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53次飛行。

  託舉大國「星座」,離不開大推力火箭。據了解,「北鬥三號」工程衛星數目之多,任務周期之急,在我國衛星發射史上沒有先例,質量要求也很高。自2007年以來,有「金牌火箭」美譽的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已成功完成北鬥導航衛星此前全部發射任務。

(責編:鮑聰穎、高星)

相關焦點

  • 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亮相
    據新華社西昌11月6日電(李國利、王同心)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首發雙星5日晚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作為衛星的重要載荷之一,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承擔研製的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也精彩亮相。
  • 我國高精度銣原子鐘在北鬥三號應用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 李正穹 通訊員 麼曉坤) 日前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定位系統的建設已在全面啟動,衛星進入密集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將在2020年左右向全球提供服務。
  • 【北鬥背後的故事】銣原子鐘研製團隊:讓北鬥衛星的「心臟」300...
    央視網消息: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宣布建成開通。從1983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從單星研發到多星並舉,從艱難追趕到昂首超越,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鬥,讓中國的北鬥終成世界的北鬥。 北鬥的研製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我們的節目將為您講述。  作為北鬥衛星的「心臟」——銣原子鐘,它的每一次跳動都直接決定著北鬥衛星定位、測速和授時功能的精度。
  • 航天科工氫原子鐘、銣原子鐘助力北鬥三號精準定位
    近日,北鬥衛星發射進入倒計時,北鬥三號全球定位系統的建設已在全面啟動,衛星進入密集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將在2020年左右向全球提供服務。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作為衛星核心設備供應單位,此次為北鬥三號衛星提供了一臺氫鍾和一臺銣鍾,助力北鬥三號定位精度進一步提升。
  • 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銣原子鐘技術指標達國際先進 同步應用於北鬥三...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胡喆)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第三、四顆組網衛星。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203所研製的一臺銣原子鐘和一臺氫原子鐘,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銣原子鐘研製團隊:讓北鬥衛星的「心臟」300萬年差一秒
    本文轉自【央視網】;央視網消息: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宣布建成開通。從1983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從單星研發到多星並舉,從艱難追趕到昂首超越,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鬥,讓中國的北鬥終成世界的北鬥。 北鬥的研製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我們的節目將為您講述。 作為北鬥衛星的「心臟」——銣原子鐘,它的每一次跳動都直接決定著北鬥衛星定位、測速和授時功能的精度。
  • 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鐘、銣原子鐘 同在北鬥三號應用
    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三、第四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製的一臺高精度銣鍾和一臺星載氫鍾,它們的技術指標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原子鐘是利用原子躍遷頻率穩定的特性來獲取精準時間頻率信號的設備,其研發涉及量子物理學、電學、結構力學等眾多學科,目前國際上僅中、美、俄等少數國家具有獨立研製能力。
  • 銣原子鐘研製團隊:讓北鬥衛星的「心臟」300萬年差一秒
    央視網消息: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宣布建成開通。從1983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從單星研發到多星並舉,從艱難追趕到昂首超越,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鬥,讓中國的北鬥終成世界的北鬥。 北鬥的研製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我們的節目將為您講述。
  • 北鬥「心臟」之星載銣原子鐘研製:從空白到領跑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簡稱「武漢物數所」)研究員梅剛華率隊歷經20餘年攻關,研製出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星載銣原子鐘(簡稱「星載銣鍾」),整體性能實現國際領先。記者近日走近梅剛華及其團隊,揭秘星載銣鍾研製歷程。從零開始反覆試驗上世紀90年代,中國制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作為其中關鍵技術的星載原子鐘,在當時的中國屬於技術空白。
  • 北鬥三號用上國產星載銣原子鐘:計時精度百億分之三秒 分米級定位
    據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梅剛華率隊歷經20餘年攻關,研製出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星載銣原子鐘,授時精度達到百億分之三秒,已經用於北鬥三號,可提供分米級定位。衛星定位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就是授時精度,目前精度最高的就是原子鐘,主要有氫原子鐘、銫原子鐘和銣原子鐘。
  • 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鐘、銣原子鐘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部英男、吳巍2018年1月12日7時1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研製的一臺高精度銣鍾和一臺星載氫鍾,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18年1月12日7時1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圖為搭載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點火發射。
  • 揭秘「北鬥心」:新一代星載原子鐘究竟是啥?
    IT之家2月14日消息 2月12日,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五、六顆組網衛星,而在北鬥三號上安裝的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研製的高精度銣原子鐘,其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那麼全新一代的星載原子鐘究竟是什麼?
  • 三個方面實現技術突破 北鬥三號衛星全面國產化
    來源標題:三個方面實現技術突破 北鬥三號衛星全面國產化 北鬥系統是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定位、導航、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 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背後:原子鐘關鍵指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 新華社 圖繼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後,其背後的高精尖技術也在一步步揭開面紗。11月5日19時4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據新華社報導,這是北鬥三號衛星的首次發射,標誌著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
  • 中國氫銣原子鐘居國際先進水平 應用北鬥導航更精準
    新一代技術指標居國際先進水平,同步應用於北鬥三號衛星  氫銣原子鐘,導航更精準(厲害了,中國科技)  本報北京1月18日電 (蔣建科、部英男、吳巍)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三、四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中國航天科工二院
  • 中國航天科工北鬥原子鐘攻關歷程記
    衛星裝載有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製的氫原子鐘,該原子鐘的優良性能進一步增強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和自主運行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上指出:「26年來,參與北鬥系統研製建設的全體人員迎難而上、敢打硬仗、接續奮鬥,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時代北鬥精神。」
  • 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太空「集結」完畢 陝西科技助力北鬥三號全球...
    與北鬥二號的區域導航相比,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的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為此,西安分院研製團隊經過十幾年艱苦卓絕的攻關,攻克了幾十項核心關鍵技術。
  • 北鬥「心臟」星載銣原子鐘:計時精度達百億分之三秒
    【解說】星載原子鐘是衛星導航系統「心臟」,對系統定位和授時精度具有決定性作用。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梅剛華率隊歷經20餘年攻關,研製出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星載銣原子鐘,整體性能實現國際領先。  【解說】8月18日,梅剛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最新一代星載銣原子鐘的計時精度達到百億分之三秒,可以滿足分米級導航定位需求。
  • 北鬥原子鐘: 用北京時間為世界定位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趙竹青 操春燕)在今天舉行的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北鬥二號衛星工程榮獲科技進步特等獎,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作為北鬥二號衛星工程核心載荷星載原子鐘的研製單位,研製的高精度原子鐘已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實現了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打破國外壟斷,成為本次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獲獎單位之一
  • 科普貼|驚世原子鐘,精準得超乎你想像
    其實,細心就會發現——2018年1月12日7時1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一臺高精度銣鍾和一臺星載氫鍾,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