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的美麗景色,兩個同音不同字的山村,哪個是「小橋流水人家」

2020-12-04 春掌柜聊農旅

村落是我們祖先最早賴以生存的根基,是祖先們繁衍後代的安全港灣,也是文明社會早期的產物。它從選址到布局都強調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因而表現出了山水風光之特色。我國有三千多年的村落史,向人們展示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尤其是我國的古村落,生動地展現著民族文化的多種多樣,更加能反映出我國的歷史,民族文化的起源和發展。古村落集人文、歷史、建築、民俗等多種文化於一身,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歷史科學和旅遊價值,成為了所有人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隨著我們國家一些很有歷史的古老村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標誌著古村落,已經成為了全社會和全人類的共享寶貴財富。比如說:皖南的西遞和宏村、福建土樓等等很多的古老村落,已經成為了《世界遺產名錄》中的寶貴財富。所以,也意味著我國的古村落,不僅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也逐漸成為了國內外旅遊愛好者嚮往的旅遊的打卡之地。

這些古老村落在新的時代中,又一次的煥發了新的生機,又一次讓人們了解村落特有的內涵。其實我國的古村落中,不止有上述的幾個古老村落,還有著很多歷史久遠的,風格也多種多樣的古老村落。如山西的大院、河北的城池山村,貴州少數民族的山寨等,這些都是極具特色,而且歷史悠久的文化村落。結合上述,今天給夥伴們說說,這個極具歷史意義的江西省歷史名村。——李坑村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一首《天淨沙秋思》的半句詩,襯託出一個中國最美的古村落,它就是李坑村。

李坑村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秋口鎮境內,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他始建於北宋年間,村中多是由李姓的人組成。村中的李姓有家譜,他的家譜的老祖,顯示的是唐代。這就看出這一支李姓人群還是有歷史的。

夥伴們看到又有一個李坑村,對了,江西婺源有兩個同音不同名的「李坑村」。一個是「李坑村」,另一個是 「理坑村」。「李坑村」位於婺源縣東12公裡,而另一個「理坑村」位於婺源的北面45公裡。是不在一個方向,李坑村是離婺源縣城最近的第一個景區。

李坑村也是一個比較崇尚讀書修身,官商齊家的村落,該村雖沒有像「中國第一官村」的學風濃厚,但也從村中走出了很多做官和經商的,達百人之多。這些人在衣錦還鄉後,不忘培育了他們的山村,將大量的文化和金錢又投回到這裡,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這也是體現了徽州人的共性。

因為在古時,婺源縣是歸徽州管轄,至今該地區的文化和特性,還是沿襲了古徽州的所有風範。從給人們的視覺感受的就是古老的徽派建築,依然與其他的完美的徽派建築一般不二。馬頭牆的高聳,粉牆黛瓦,翹簷的屋脊,參差錯落的房屋,每一處都體現著徽派之風。還有只能體會的鄉村文化思想,都是將人、山村、自然、融為一體,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極其貼近古徽州人,注重風水的人文理念。

李坑村是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名村,是4A級景區。山村四面環山,綠水纏繞,青秀山林,空氣清新,玲瓏秀美,極是個宜居、休閒、養老的好地方。走進村落,沿著蜿蜒的主街道前行,第一映入眼帘的高大的,寫著「李坑」的白玉石製作的牌樓。村口還有一棵古樟樹,枝繁葉茂的迎接著每一位進村的客人。

進入村內就是層樓疊院,高脊飛簷,參差錯落,鱗次櫛

比的明清時期的古建民居。一條不寬的溪流在村中纏繞旋流,伴隨著主街一起同行,它們就好像是一對永久的戀人,相依偎在一起,說不盡的甜蜜。柔軟的水流依靠著主街堅實的身軀,而堅定的主街,永遠聽著譁譁水聲,仿佛傳遞著流水的愛意。

街道兩旁的古老民居高矮不一致,基本上很多的房門上面都是有翹簷的門樓。有的房子門前,有老人坐在小竹椅上曬太陽,還能看到有洗衣婦女神情專注地,在河邊用木棒敲打著衣裳。村中有幾家房子是很有代表性的,比如有:「大夫第」、「李知誠故居」、「李瑞材故居」、「銅綠第」等,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築。挑高的大廳,精美的木雕,高大的馬頭牆,粉牆黛瓦,參差錯落。還有宅院中的木雕、磚雕、石雕、都是精雕細琢,美輪美奐,每一處都完美地詮釋徽派風格。

故居中的李知誠,是李姓老祖的第十四世孫,南宋時期的武狀元。從小酷愛練武,兼學詩書。他是從鄉試中得的武舉人,後又會試中得武進士,最終被孝宗親試,拔為第一甲第一名,中得武狀元。從此之後,光宗耀祖。我們現在人說來,李知誠的經歷,也是一個勵志的典範。

李坑村是個山美、水美、人也美的自然環境非常好的村落,村中有十多座小橋。有的是用石板搭成,有的是用木板搭的,將溪流兩岸的民居連接在一起。有了這些小橋,立刻使兩岸人們拉近了距離,貼心又親近。最為著名的就是通濟橋,位於村中的兩溪交匯處。橋身是青石板鋪就,橋下是拱形的橋座。斑駁長滿青苔的橋身,被踩得發亮的青石板,每天都迎接著所有人的光顧。半圓的橋拱,倒映在水中,就像是一個大圓圈,很有意境。

這裡的民俗活動也很豐富,每年春節從正月初一到十六,都會用跳儺舞的方式,來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安居樂業,平平安安。還有中秋節的舞龍燈,一條紙紮的巨龍,內部裝上蠟燭看起來很亮,在村中穿來穿去。只要看哪家放的鞭炮時間長,就在哪家多停留一會兒,很有意思。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民俗活動。

若夥伴們來此地遊覽,人們很熱情,會做很多的美食,可以品嘗當地民宿的菜品,嘗嘗這裡的山珍野味等,體驗當地人們生活的感受,肯定會有另一番的愉悅心情。自駕導航就可到達,若是背包客的話,坐高鐵到上饒市換公交到婺源縣乘坐中巴就可到達,交通還是比較便利。

總的來說,了解了村落的形成,村落的文化,這些村落傳承下來的精髓,是我們應該銘記的。也應該通過大家共同努力,還給山村的自然風貌,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治理好家園的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願我國的所有鄉村都能成為美麗鄉村。

相關焦點

  • 家鄉,遠望是青山環繞,近看小橋流水人家
    家鄉是每個人最開始的地方,那裡有很多很多關於成長的記憶,也有許許多多美麗的景色。在我的記憶中,家鄉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它坐落在江南水鄉的山區,四周被群山環繞。十幾年前,村中與外界相通的只有一條崎嶇的泥巴路。
  • 婺源一個休憩與安謐心靈的地方
    婺源的山水田野天成了這樣理想的境地。婺源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半分莊的自然環境,天成則天成,理想則理想,可逼仄的田地也迫使不少人出外尋求生計,這就引出了徽商這個角色,給徽派文化的外形上染就了一抹濃濃的商賈市井文化色彩。徽商,賈而好儒,以儒飾商,以仕護商,以商促學,一個商字活躍其間,徽商顯揚了徽州文化。而徽州文化的根底欲在鄉間,落葉即飄在鄉村。
  • 蘇州一條保存完整的古街,800年歷史沉澱,小橋流水人家
    漫步在老街小巷之中,高大的楊柳和低矮的民居建築相映成景,空氣中傳來陣陣清香,讓人忍不住將腦海中的記憶拉回到了小時候,猶如夢裡的故鄉一般,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讓人忍不住駐足流連。唯一將遊客拉回現實中的事物,便是人家門口所停放的幾輛電動車,這是現代化的產物,你想來平江路玩耍嗎?歡迎留言評論。旅遊小貼士:1:平江路是完全免費的旅遊景點,遊客可以四處閒逛。
  • 中國的兩個城市,名字同音不同字,一個的人口卻是另一個的10幾倍
    本文系原創,請勿轉載文:歷史研究基地中國的這兩個城市,名字同音不同字,一個的人口卻是另一個的10幾倍我國的山東省和陝西省都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歷史文化深厚。在就在山東省與陝西省這兩個省裡,各有一個市的讀音是一樣的,分別是山東省的濱州市和山西省的彬州市。是不是感到很有趣呢,那就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陝西省的彬州市隸屬於鹹陽市,彬州市歷史可以追溯到夏朝,當時地屬雍州。歷史悠久的彬州市今天擁有人口約36萬,已經發展為一個縣級市。
  • 開化高田坑村,黃牆人家秋色美豔,澄透星空靜謐古樸
    位於長虹鄉北部,坐落在海拔680多米的高山上,是開化縣海拔最高的山村。僻靜自然,是大多數人走進這座古村的第一感受。泉水潺潺流過每一戶人家、家家戶戶門口挖池養魚,高田村的一切返璞歸真,至今仍舊保留著淳樸的生活方式。賞心悅目的自然風光、特色獨到的人文風情,山門、廊橋、土樓、小橋、流水、木屋、青瓦、小巷、青石板、紅豆杉,人在其中猶如到了世外桃源。
  • 江西婺源,不僅有最美鄉村,還有鳥界的四大「名旦」
    義膽雄豐江西婺源,擁有眾多旅遊自然資源。其中,江灣被稱為最美的鄉村。婺源土特產是:綠、紅、黑、白。綠,是綠茶!紅,是中華荷包紅魚!黑,是龍尾硯!白,是江灣雪梨!現在,正在建設的饒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包括了整個婺源縣。對於觀鳥人來說,婺源還是野鳥的天堂!
  • 綠色的草地中有一條蜿蜒的小路,藍色的天空中,飄著兩個熱氣球
    綠色的草地中有一條蜿蜒的小路,藍色的天空中飄著兩個熱氣球。很多的人都說大自然的魅力無窮,主要還是在於它的特色,在不遠處的景色當中,我們會發現有著自然的許多奧妙,這些景色看著就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這裡的景色美的好像是在呼喊著我們,前去看看這裡的美好。
  • 蘇州「最低調」的古鎮,江南流水人家,勝似烏鎮!
    自古以來,江浙古城就吸引了許多文學藝術家和水墨作家,尤其是,該地區最著名的古代城市,尤其是當地名氣最大的古鎮如周莊和烏鎮,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許多遊客和節日來訪,看著粉牆黛瓦的建築和小橋流水的江南美景,心中不禁油然而生一副中國水墨的畫卷。
  • 尋花問柳 江西婺源賞油菜花最經典(圖)
    夜宿農家,煮一壺醇香的米酒,炒兩個平常的小菜,十幾元錢就能把你帶到人生最高的境界。賞花時期:婺源油菜花盛開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但有早、有晚,不同的年份,時間有時相差半個月。遊客一般都想在油菜花開得最好的時候前來,所以,對花開的情況十分的關心。
  • 安徽合肥的千年古鎮,有美麗的景色,有著數不盡的歷史故事
    我想介紹一個有著無數歷史故事的千年古鎮,這個古鎮沒有宏村,從西洋來的風景像畫一樣,是有2500多年歷史傳統的文化古鎮,三河古鎮位於合肥西縣,不僅有美麗的景色,也有好吃的東西,還有數不清的歷史故事。三河古鎮現在的建築風格是傳統的徽派建築,白牆黑瓦,簷角向上,是馬頭牆,登上古鎮最高的塔(望月閣),放眼望去,古鎮就在一片煙波中,像在江南的水鄉一樣,小橋、流水、人家、幽美,這樣的濃烈歷史,這麼多甜蜜的人,這樣的美景,不知道這樣的三河古鎮,有沒有想讓你們體驗一個感覺?
  • 小橋流水「邂逅」星辰大海
    地球從一個美麗的「藍色彈珠」,最後變成「旅行者1號」拍攝到的一個小小像素點「暗淡藍點」。「最後一張照片是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從大約60億公裡外『凝視』,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徐楊說。
  • 芙蓉街無水暗渠「變長」了 小橋讓流水人家「文藝」了
    至於年代,何利表示「不會太早」,「十多年前我們配合府學文廟千年大修,清理淤塞的泮池,曾經在底下發現兩個石雕龍頭出水口,那是最早的宋代的出水口,那個地層比現在發現的暗渠要低很多。府學文廟和濟南老城的修建應該是同時的,宋代的地層肯定埋在這無水暗渠之下,對於這一片區而言,歷史上一定水道豐富,且溝渠也會有變化,究竟地下是什麼情況,不好判斷。」
  • 中國最寂寞的山村:比467個澳門還大,當地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和大小不同的山村,很多人對山村一定很了解,即使大部分人住在城市,他們的故鄉和老人也住在山村,山村裡承載著無數人的童年記憶,讓很多人刻骨銘心,無法忘懷,那就讓旅行者帶著大家說說「山村」的故事,從小村莊的景色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民俗。
  • 史上最有趣的一首詩,讚美女子美貌,全篇28字無一單字,非常巧妙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朝代都有不同文學表現形式。世人對唐詩宋詞了解頗多,對明清小說愛不釋手,但卻對元曲不甚了解。相比起唐詩和宋詞,元曲的結構要求更為寬鬆,在題材上多以情愛和民間紀實的故事為主。形式和宋詞相似,但更注重格律。
  • 仰首望上去,也能遇見很多不同的景色,美麗的景色總是五彩繽紛的
    美好的事物,總是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對於旅行大多數人,在旅途中也能遇見很多不同的景色,我們的心情,就像是面前的景色一樣,抓緊帶著,你的父母來玩吧。對於遠處的這一個非常俊俏的山峰,看上去它的形狀就很獨特。仰首望上去,處處都是不曾見過的景色,在看到這樣的景色後不免讓人懷念,懷念以往的風景,這樣的景色,甚至讓人想展翅飛翔不願落下,這些景色就像一些有靈性的事物,很讓人憧憬。
  • 【美麗鄉村 旅遊】田園芬芳詩意濃 美麗鄉村邀你來
    ,鄉村美景也依次呈現,一幅幅群山逶迤、綠水環繞、氣象萬千、景色宜人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美麗的「一村一景」、美妙的「一村一韻」,成為城鄉居民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健康養生、生活居住和留住鄉村記憶的好去處。村  有人說,詩和遠方是一座村莊;柴米油鹽醬醋茶,小橋流水別人家……「石頭部落隴中名驛」大水?村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喜泉鎮大水?村距離白銀市景泰縣城22公裡,因石頭又大又多而出名,又因緊鄰大敦煌影視城,所以大水?村聲名遠揚。  走進村莊,硬化一新的道路寬闊蜿蜒。村莊並沒有大拆大建,而是依託原始村貌,融入了石頭、水面、民俗、影視元素,打造韻味十足的懷舊村落。
  • 臨漳景色美如畫
    · 臨漳景色美如畫 文/許相國 三國故地數臨漳 六朝古都鄴文化 建安文學發祥地 佛都鬼谷傳天下 臨漳景色美如畫 古鄴八景美奇佳
  • 中國唯一一個「三字同音」的城市,快來讀讀試試,很拗口
    在中國,有這麼一個城市,可以說是全國的強縣,而且還是比較強大的,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城市是中國唯一一個三字同音的城市,即石獅市,它的三字拼音都是「shi」,讀起來像是繞口令。永寧鎮,是石獅市東南部著名的濱海華僑鄉,位於東南泉州灣和周頭灣中部,與臺灣隔海相望,距臺灣臺中市中心8公裡,北接石獅市、錦尚鎮,南臨晉江市龍湖鎮,東臨臺灣臺中港130海裡,全鎮有兩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8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石獅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海濱,是海鮮交易集散地,人流量大,飲食更是講究,人口多,多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山海交融,濱海旅遊資源獨特,適合家人團聚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