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微博)10月28日訊 泉州市區通港西街,每天車水馬龍。在這段市區大車流量的主幹路上,兩側就是黎明大學和豐澤第四小學。這個路段沒有紅綠燈,雖然交警部門規劃了減速帶,但依舊車流大、車速快,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
海都記者昨日看到,黎明大學公交站附近已搭起了圍板,人行天橋工程已開始施工建設,工程完工後,附近學生和居民就可以不用每天「穿越火線」了。東海開發建設指揮部透露,該路段天橋目前確實已經動工開建。
去年5月,海都報以《別再讓孩子每天「穿越火線」》為題,關注黎明大學人行天橋問題,引發各界關注,泉州市領導再指示,要求協調落實。
昨日下班高峰時,記者來到黎明大學門口的通港西街,路上過往車流量很大,雖然校門口前後幾十米有減速帶和交通信號燈,但過往車速依舊很快。不時有乘客從公交車上下來,直接穿過馬路中間的綠化隔離帶過馬路。
由於道路兩側都有學校,且有公交站,橫穿道路的人流量大。但這個路段車輛多、車速快,車輛遇斑馬線沒有主動減速,而有些市民為省時間省路,不願走斑馬線,從綠化帶橫穿,也是事故多發的誘因。
比如,去年5月,一名市民在該路段載著12歲的孫女過馬路,騎在斑馬線上,卻被疾馳而過的摩託車撞得人仰馬翻。一位老人過馬路時在斑馬線上被撞身亡。正讀大三的一位黎大學生就說,這一路段人車多,自己和一些同學有時為了圖方便,不一定會從斑馬線上走,而是從綠化帶橫穿,過馬路常常提心弔膽。
好在,這個情況有望在不久後得到改善。在黎明大學正大門對面的公交站邊上幾米處,目前道路邊上已經圍起建築擋板,上面標註著黎明大學人行天橋工程。
黎明大學保衛處處長安先生說,黎明大學有師生一萬多人,出入學校都要經過這條人車流量這麼大的道路,每年學校都會發生一兩起交通事故,校方也多次希望人行天橋能早日建成,為學生出入添加一份安全保障。
時間線
●2008年,規劃部門對市區主幹道的人行天橋進行規劃,包括黎明大學門前天橋。
●2010年兩會,泉州市政協委員黃黌遞交《關於黎明大學段建人行天橋的建議》。
●2010年4月15日,海都報報導泉州黎明大學附近將規劃建人行天橋。泉州市規劃局相關人員介紹,黎明大學附近天橋已納入規劃,將結合東海大街拓寬時建設。
●2014年4月30日,媒體報導黎明大學校門口交通存隱患,師生盼望過街天橋早日建成,報導中,部門回應天橋已有規劃,擬在2015年泉秀東街道路拓改建設中一併施工。
●2014年5月28日,市政府就此事召開協調會,6月周真平副市長和李建輝副市長批示。
●2014年11月2日,海都報報導泉州八旬老伯在通港西街斑馬線上被撞飛,送醫途中身亡。
●2015年5月30日,針對一周內該路段發生兩次交通事故,海都報報導《別再讓孩子每天「穿越火線」》。
●2015年6月,泉州市政府副市長李建輝再次作出相關指示,要求針對黎明大學校門口建天橋一事,應再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召開協調會研究落實。
●2016年1月19日,在兩會期間,本報報導市政協委員莊剛毅提交的《關於在黎明大學門口設置人行天橋的建議》,繼續推動解決市民出行安全問題,尤其是校園周邊的出行安全。
●2016年10月底,黎明大學校門口建天橋開始動工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