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923,閱讀約2分鐘
就領土和人口而言,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國土面積僅0.44平方公裡,去年常住人口僅800人。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西北角,四面與義大利接壤,故又稱"中國"。梵蒂岡原本是義大利的領土,由義大利管轄。
公元四世紀,教皇在聖·君士坦丁殉難地建造了君士坦丁大教堂。彼得,耶穌的使徒,在他的榮譽。大約在15世紀,大教堂被改造為聖。彼得大教堂,已成為天主教堂最宏偉的地方。1870年,義大利統一,教皇被迫退居梵蒂岡皇宮,與義大利統治者產生矛盾。1929年,義大利與教皇籤署《拉特蘭條約》,承認梵蒂岡為政教合一的主權國家,其領土神聖不可侵犯。
梵蒂岡雖然國土狹小,人口不多,但實力並不差。旅遊、郵票、房地產出租、銀行特別財產基金利息是其主要財政收入來源,在歐洲和北美多個國家有數百億美元的投資。梵蒂岡的資本已經滲透到義大利經濟的多個領域,黃金和外匯儲備超過100億美元。
然而,梵蒂岡也是一個沒有工農業生產、沒有軍隊的國家。僅負責保護宗教、重要人物等的護衛人數就達110人。令人不解的是,梵蒂岡沒有軍隊,也沒有人敢入侵。為什麼?
一是它是以教皇為首的羅馬教廷的所在地,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全球信奉天主教的人口眾多,全世界六分之一的人是天主教徒。因此,梵蒂岡成為天主教信仰的中心。有了宗教信仰文化的支持和信徒的保護,其他國家才不敢輕易入侵。此外,梵蒂岡的部分經濟收入也來自信徒的捐款。
此外,由於天主教信徒眾多,梵蒂岡在針織機、文化等領域具有與美國、中國、俄羅斯同等重要的影響力。在多種因素影響下,梵蒂岡雖小,但其他國家不敢動。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