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拿下數個科研大獎,號稱中科大「最強」畢業生,為何改國籍?

2020-12-04 聽老劉說教育那些事兒

國外拿下數個科研大獎,號稱中科大「最強」畢業生,為何改國籍?

在過去,相比較歐美發達國家,我國在科技方面發展水平是比較落後的。新中國成立後,以錢學森為代表,諸多優秀人才陸續選擇回國支援國家建設,這才令我國在科技方面逐步趕上發達國家腳步。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興衰,與科技頂尖人才是必然分不開的,如果一個國家失去科技領先地位的話,那麼在國際範圍內的「話語聲」也會隨之下降很多。

錢學森先生

自建國以來,中國似乎從來不缺「人才」,很多國內名校畢業生即使遠渡重洋到達國外後,仍然成績十分優秀。當這些人才學成後大多數都會選擇回國發展,支援祖國建設,畢竟有句老話叫「落葉歸根」。在這些人才中,也有部分人在畢業後並不會選擇回國發展,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述一位國內優秀畢業生最終落戶「美國」的故事。

中科大少年班

中科大少年班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在很多人看來,這些少年也都是「祖國的光」,莊小威就是少年班成員之一。莊小威憑藉著傲人的成績,在15歲時成功進人中科大少年班,在畢業后庄小威也如大多數優秀學生選擇一樣,那就是留學國外。在美國留學時期,莊小威仍然十分優秀,可以說是留學生的榜樣,不僅成績好,同時還拿下數個科研大獎,很多人也稱莊小威為「中科大最強畢業生」。

莊小威

在莊小威留學結束後,很多人認為,她必然會與大多數優秀學子一樣選擇回國報效祖國,參與新中國建設。可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莊小威沒有選擇回國發展,反而連「國籍」都改成了美國國籍,著實感到非常意外。

在許多人看來,莊小威似乎違背了祖國的「希望」,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目前中國的科研環境相比較美國還是存在不少差距,像莊小威這種精英人才,如果回到中國的話似乎有點「屈才」的意思,畢竟在美國,莊小威可以憑藉優厚的科研環境幫助她取得更大的成就。

窺一斑而見全豹,像莊小威一樣選擇的留學生其實並不少,雖然說新中國在科技方面已經逐步走向強盛道路,但是比較發達國家,還是存在點差距。或許在未來有一天,中國在科技發展水平上成功趕上美國後,那時候留學人才必然不會像莊小威一樣選擇留在海外。

現如今中國經過不斷成長已經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相信未來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之下,未來的中國社會一定會擁有更加完善的科研環境,假日時日,一定會因迎頭趕上並超越科技強國,成功躋身「發達國家」之列。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和想法嗎?將您的看法與想法評論在下方留言區,與廣大網友們共同討論吧。

如果您對本文有興趣的話,不妨關注下小編,為您帶來更多教育那些事兒。

相關焦點

  • 在美國拿下數個科研大獎,中科大最強畢業生莊小威,為何要改國籍
    在畢業之後,她來到美國並拿下數個科研大獎。而正當眾人以為這位優秀的人才會回到祖國,並參與新中國的建設事業時,她卻將自己的國籍改成了美國。那麼,這位中科大最強畢業生究竟何許人也?她又為何會做出更改國籍的選擇呢? 這位中科大最強畢業生就是莊小威,她出生於1972年。
  • 女神童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國家重點培養,卻31歲加入美國國籍
    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神童1972年,莊小威出生在江蘇省南通市,她的父親莊禮賢、母親朱仁芝都是中科院的科學家,長期忙著學校的科研工作,所以後來莊小威被送到爺爺奶奶家寄養,父母只是偶爾會去看她。這種狀態持續到了5歲,她才重新回到父母身邊。
  • 副省長拿下未來科學大獎 我們該做何感想?
    ,無論如何都是人生中值得慶賀的大事,但讀者朋友注意到了,「物質科學獎」獲獎者盧柯,現任遼寧省副省長,這就讓人有點感到詫異了,因為盧副省長既是科學家,又是政府官員,這種雙重身份,的確格外扎人眼球。然而,無論如何,讀者諸君感到副省長盧柯拿下科學大獎,還是讓人感到十分好奇和震驚,也感到他的不容易,既是一位省級政府官員又是一位科學家,這雙重身份讓盧柯處理得如此完美,還真是一個創新的奇蹟,也讓人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 他北大畢業,加入美國國籍,成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回國發展引熱議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頂尖科研學者在國外學成後,選擇了回國發展,進入到我國頂尖高校,積極投身在祖國的偉大事業當中,為我國科研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貢獻出自己的才智。因為,他曾經在北大研一學習結束之後,選擇遠赴美國留學,甚至將國籍改成了美國,成為了美國公民。一個將自己的國籍都已經改了的人,為何最終還是要選擇回到中國呢?對此異議,謝曉亮的回覆非常簡短:「無論國籍,我心向祖國」。為何回國之後的謝曉亮選擇了北大呢?
  • 畢業生說 | 上科大——使我們更優秀的催化劑
    上科大給我們提供的資源,如本科科研機會、出國交換項目等,大力推動著我們向著更加優秀的自己邁進。同時,多樣化的課程設計、人文關懷也不斷拓寬我們的視野,給予我們更多通往卓越的途徑。這像極了化學中催化劑的功能——催化劑能夠通過降低反應能壘、改變反應機理等多種方式,極大程度地提高一個化學反應的速率。如果把我的成長看作一個化學反應體系,那麼上科大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中國天才曹原多次登上《自然》,堅決不改國籍!
    說到諾貝爾獎,一直是中國人民的短板,因為在多年的發展歷史中,雖然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很多領域甚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卻屈指可數。2012年以前,中國歷史上沒有獲得一個諾貝爾獎,也成了很多人抨擊中國教育最有力的證據,雖然以前也有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最後都成了華人,改為了美國國籍。
  • 中科院為何要集全院之力打造國科大,只因中科大在安徽不在北京?
    中科大在北京辦學的10年間,研發出我國首個電子數字計算機等一大批代表性成果,更是培養出近4700餘名科研人才。更致命的是,中科大下放安徽之初,中科大改由安徽省和三機部雙重領導,與中科院脫離。直到1975年,中科大才重回中科院的領導之下,挽救了中科大的前程。
  • 這個中國姑娘,15歲上中科大,40歲身兼三個院士銜,卻成了美國人
    莊小威就是屬於這樣的一類人,她出生在中國,在15歲時就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身兼三個院士,但是最後卻選擇了美國國籍。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莊小威,出生在中國,父母都是中科院的科學家。果然,莊小威沒有辜負父母對於她的殷切期望,在她15歲的時候,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可見,這位天才少女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智商也是極高的,當然,不能忽視的是,莊小威自己也是十分努力和上進的。
  • 公眾有5個疑問
    「中國諾獎」第五次頒獎,估計很少有人預料到在短短在幾個小時內上了各大平臺熱搜,特別是關於「副省長拿下中國諾獎」的消息,一度上升至頭條榜首,格外受到關注。為何?因為這次評獎打破了人們傳統的認識。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大獎是不頒給現職官員的,沒有先例,極易引起爭議,評委會敢於作出這樣的決定,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 2020年拿下209個大獎
    各家遊戲媒體網站都在年底和年初這段時間選出了他們自己的年度遊戲,國外網站Gameawards近日對這些網站選出的年度遊戲進行了統計,可以說2020年真正的年度遊戲非《最後生還者2》莫屬了,它一共獲得了209個年度遊戲獎項遠超第二名《哈迪斯》47個。
  • 顏寧再獲大獎,我很慶幸她離開了中國
    隨後,在清華任教期間,顏寧連續斬獲國際大獎。顏寧剛回國的時候,就帶領年輕團隊,僅用6個月就解決了困擾生物界五十年的難題,讓中國的年輕團隊震驚世界。在清華的十年,堪稱顏寧最「高產」的十年,數十篇價值極高的論文、大大小小的科研成果,讓顏寧獲得了許多國內的獎項,但是細數一下,國內有影響力的獎項很少,國外獲得的大獎倒是挺多的。
  • 物理學家尹希,13歲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教授,如今不肯回國
    經常也可以看到類似新聞,某位科學家出走國外,隨之改變國籍。比如說物理學家尹希。但是尹希卻最終加入美國國籍,在美國娶妻生子,不肯回國。是何原因造就這位天才物理學家,我們從他的個人經歷窺探一二。除過名譽之外,尹希還獲得許多物理學大獎,比如美國斯隆研究獎。尹希成年之後的時光,基本都在美國度過,畢業後的工作也是在美國。或許很多人會問,尹希這麼優秀的人才為何不回國?國內的科研環境也不錯,對於這一提問尹希也有自己看法。
  •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讓哈佛大學打破慣例,卻選擇加入美國
    其中中科大少年班更具有代表性,可謂是國內最厲害的少年班。很多少年班的學子如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今天分享的這位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他就是神童。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尹希是一名十分具有天賦的神童,從小天資聰穎
  • 曾經號稱「霍金式」神童,12歲考上中科大,如今入美籍樂不思蜀
    年,他九歲,考入了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96年,也就是他12歲那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01年,他18歲,赴哈佛大學攻讀博士08年,他25歲,受聘成為教授他被國際物理學界寄予厚望,是萬眾矚目的青年物理學家之一單看他的履歷,不禁讓人稱讚,簡直是個神童
  • 遼寧副省長盧柯拿下科學大獎 埋頭多年攻堅新型納米結構研究
    今日上午,號稱「中國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重磅揭曉,共有4人拿下了今年的獎項。其中,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據悉,盧柯還是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研究員,並擔任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獲獎評語中寫道,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據悉,盧柯及其研究團隊發現了兩種新型納米結構可以提高銅金屬材料的強度,而不損失其良好的塑性和導電性,在金屬材料強化原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團隊還發現了金屬的梯度納米結構及其獨特的強化機制。
  • 他放棄國外終身教授回國,2個月獲2項國際大獎
    這本是令國人欣慰的消息,但部分網友卻認為天才少年回國就廢了,在他們看來,國內科研器材、科研環境的不理想會讓天才少年變得平庸。真的如此嗎?然而放棄國外終生職務的侯小琳教授卻用實際成就打臉了這一群人!在談及為何要回國的時候,侯小琳教授這樣說「我還是想著能回來為國家多做點事情。」關於為何選擇蘭大的時候,侯小琳說,「我想要做自己的事情,只有蘭大能夠實現」。蘭大曾是我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但因為人才流失,現在是一日不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