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河魚種類大全及一些秘魯亞馬遜的照片

2021-01-13 水族圈

戳上面的水族圈關注我們哦!


亞馬遜河(葡萄牙語:Rio Amazonas;西班牙語:Río Amazonas),又譯「亞馬孫河」,位於南美洲,是世界流量、流域最大的、支流最多的、及第二長的河流。亞馬遜河流量達每秒219,000立方米,流量比其他三條大河尼羅河、長江、密西西比河的總和還要大幾倍,大約相當於7條長江的流量,佔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積達6,915,000平方公裡,佔南美州面積的40%;支流數超過1萬5千條。



     由於河流長度測量方法並無定論,亞馬遜河河長便有著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之一即為常見的6,400公裡,依此則稍短於非洲的尼羅河而位居世界第二長河。2007年,一群來自巴西與秘魯的學者共同宣稱找到新的源頭,並發表量測的河長達6,992.15公裡,因而超越尼羅河成為世界第一長河。然而事實上該河源早在1996年就已被發現,並在2001年被學界確認,因此所謂「新河源」及因此而推演之「新河長」之正確性仍有待全球地理學界的檢驗。

 

    亞馬遜河距河口150公裡內的海水都不鹹,海水含鹽量相當低,主河道有1.5到12公裡寬,從河口向內河有3700公裡的航道,海船可以直接到達秘魯的伊基託斯,小一點的船可以繼續航行780公裡到達阿庫阿爾角,再小的船還可以繼續上行。

亞馬遜河從北緯5度伸展到南緯20度,源頭在安第斯山高原中,離太平洋只有很短的距離,經過秘魯和巴西在赤道附近進入大西洋。


源頭和上遊

    亞馬遜河的源頭是在安地斯山脈區中一個海拔5597米的奈瓦多·米斯米峰的一條小溪,距離的的喀喀湖約160千米,距利馬約700公裡,1971年第一次認定,直到2001年才正式確定。溪水先流入勞裡喀恰湖,再進入阿普裡馬克河,阿普裡馬克河匯入烏卡亞利河,烏卡亞利河再與馬臘尼翁河匯合成亞馬遜河主幹流。

    從馬臘尼翁河的支流瓦利亞加河以下,河流就從安第斯山區進入衝積平原,從這裡到秘魯和巴西交界的雅瓦裡河,大約有2400千米的距離,河岸低矮,兩岸森林經常被水淹沒,只是偶爾有幾個小山包,亞馬遜河已經進入了亞馬遜熱帶雨林中了。


亞馬遜雨林

    安第斯山以東,就是亞馬遜熱帶雨林了,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具有相當重要的生態學意義,它的生物量足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近年來保護亞馬遜熱帶雨林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論題了,亞馬遜熱帶雨林依靠亞馬遜河流域非常溼潤的氣候,亞馬遜河和她的100多個支流緩慢地流過這片高差非常小的平原,河岸旁的巴西城市馬瑙斯距離大西洋有1600千米,但海拔只有4米。

    這個雨林的生物多樣化相當出色,聚集了250萬種昆蟲,上萬種植物和大約2千種鳥類和哺乳動物,生活著全世界鳥類總數的五分之一。有的專家估計每平方千米內大約有超過75000種的樹木,15萬種高等植物,包括有9萬噸的植物生物量。


亞馬遜河洪水泛濫的衛星圖片



 瑪瑙斯的衛星照片



亞馬遜河河口



    季節性的降雨使亞馬遜河和其支流經常泛濫,在雨季河道平均深達40米,寬展到平均38千米,從11月份開始漲水,直到第二年6月份,然後回落到10月份。其支流內格羅河水的漲落和幹流還不在同一時間,雨季是從2月或3月開始,漲到6月開始和主幹流一起回落。另一個支流馬代臘河的漲落要比主流提前兩個月。

    在雨季裡,亞馬遜河淹沒了幾十萬平方千米,洪水深度在有些地方比旱季水位最低時高出12到15米,在伊基託斯附近高出6米;在泰弗附近是15米;在奧比多斯附近是11米,在帕臘河是4米。


下遊

    亞馬遜河在有些地方河寬達6到10千米,有的地方,河水分為兩股,中間形成複雜的自然河網,形成許多大小島嶼,比河面高出不到5米,在最窄的地方,如離河口600千米的奧比多斯,河流只有1.6千米寬,但有600米深,這時河水流速達到每小時6至8千米。加拿利亞村在內格羅河和主幹流匯合的大彎道附近,直到下遊1000千米地方,和亞馬遜河的河口附近相似,地勢低洼,廣大區域都淹沒在水中,森林只有樹的上半部伸出水面。從內格羅河到馬代臘河河岸低矮,只有巴西城市瑪瑙斯附近才有一些起伏的山地,在奧比多斯附近有一個陡峭的懸崖,有20米高,後面是低矮的山地。亞馬遜河下遊可能以前是大西洋的一個海峽。

    只有不到10%的亞馬遜河河水流入奧比多斯以下的流域,有很少量的水是來自北方山谷奧比多斯以上的流域有5百萬平方千米,以下只有一百萬平方千米,只有上遊的20%。這沒有算上緊口河口的支流託坎廷斯河流域的一百萬平方千米。

在下遊興古河對面的北岸有許多平頂的小山,延展大約有240千米。興古河以上的南岸是阿勒格爾山,一路的峭壁約束著亞馬遜河的河岸,直到聖塔侖,然後折向西南,形成另一條支流塔帕若斯河的河谷。


河口

    河口在最寬的入海處大約有330千米,作為最後一條支流託坎廷斯河的下遊的帕臘河有60千米寬,在河口帕臘河和亞馬遜河主河道之間有一個幾乎有丹麥一樣大的馬拉若島。

 

激浪潮

    從河口向北,直到蓋亞那邊界的160千米,都是沙灘和暗礁,這兒的潮汐叫做激浪潮,水深不足7米,但激浪潮大聲咆哮,以每小時15到25千米的速度衝擊海岸,浪高達1.5到4米,所以亞馬遜河形不成三角洲,大海迅速地將亞馬遜河攜帶的泥沙捲走。


水生生物

    亞馬遜河水中生活著多種水生生物,亞馬遜海豚是世界上體形最大的淡水海豚,成體可達2.6米,還有食人魚,它們成群生活,可能攻擊人畜,雖然有許多專家不認為它們這麼可怕,但在1981年在奧比多斯的翻船事故中有300人喪生在它們口中。

    在亞馬遜河流域的淺水中還有水蟒,是世界上最大的蛇,它們大部分時間在水中,只把鼻孔露出水面,但水蟒一般不攻擊漁民。河中還有幾千種魚類、蟹和龜鱉類生活。

 

名稱

    原來亞馬遜河沒有一個總的名稱,每條支流和每一段都有它自己的當地名稱,在1502年以後,只是被叫做「大河」,後來在西班牙語中叫"mara?a",意思是「糾纏」、「混亂」,現在演變成巴西的馬臘尼昂州的名稱。

1542年西班牙探險家法蘭西斯科·德·奧雷亞納(Francisco de Orellana)在現在的亞馬遜河流域探險時被印第安人攻擊,以為遇到了希臘神話中的亞馬遜女戰士,而將大河命名為亞馬遜河。


主要支流

亞馬遜河有1000多條支流,主要的支流從上遊算起是:

馬臘尼翁河(en:Mara?ón River) 
聖地牙哥河(Santiago River) 
莫羅納河(Morona River) 
帕斯塔薩河(en:Pastaza River) 
瓦亞加河(en:Huallaga River) 
蒂格雷河(en:Tigre River) 
科連特斯河(Corrientes River) 
烏卡亞利河(en:Ucayali River) 
佩雷內河(en:Perené River) 
埃納河(en:Ene River) 
阿普裡馬克河(en:Apurímac River) 
潘帕斯河(Pampas River) 
烏魯班巴河(en:Urubamba River) 
帕奇特阿河(Pachitea River) 
塔皮切河(Tapiche River) 
納波河(en:Napo River) 
Aguarico River 
庫拉賴河(en:Curaray River) 
雅瓦裡河(en:Yavari River) 
普圖馬約河(en:Putumayo River) 
雅普臘河{en:Japurá River)/卡克塔河(Caquetá River) 
普魯斯河(en:Purus) 
內格羅河 
馬代臘河(en:Madeira River) 
特龍貝塔斯河(en:Trombetas) 
塔帕若斯河(en:Tapajós) 
特利斯皮裡斯河 
茹魯埃納河 
欣古河 
託坎廷斯河(en:Tocantins River) 


亞馬遜河流經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玻利維亞和巴西等國。這裡蘊藏著世界最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各種生物多達數百萬種。亞馬遜河最以其為世界淡水觀賞魚主要產地而聞名。其豐富綺麗的淡水熱帶觀賞魚一直牽動全世界觀賞魚愛好者和生物學家的心。亞馬遜河蘊育了各種生命,這使得南美洲比世界上任何一塊大陸上的魚類物種都要多,據估計,迄今為止亞馬遜河與其支流至少擁有2000個淡水魚類物種,人類最熟悉的莫過於那些有商業價值的魚類,大魚被送往市場,色彩斑斕的小魚在觀賞魚的貿易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下面介紹亞馬遜各種燈魚
1.紅綠燈魚



紅綠燈魚、紅蓮燈魚、霓虹燈魚,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上遊,有「稀世之珍」之稱。紅綠燈魚全長3-4釐米,鰭不大,尾鰭呈叉型。臀鰭比背鰭長,胸鰭圓扇形。體色異常鮮豔,魚身體上半部為一條明亮的銀藍綠色縱帶,在魚體下半部腹部附近開始至尾部為火紅色,當它遊動時,身體時紅時綠的亮光,有如霓虹燈,故名,紅綠燈魚。


2.寶蓮燈魚



寶蓮燈是自紅綠燈發現以後最為矚目的脂鯉科小型熱帶魚,為了便於與紅綠燈區別,寶蓮燈又被稱為新紅蓮燈。如果將寶蓮燈和紅綠燈作比較,無論是體型、色彩、生活習性方面都非常相似,但體形略大於紅綠燈,而且貫穿魚體的藍色螢光水平帶較紅綠燈寬且色澤更為鮮豔,腹部的紅色也幾乎覆蓋了整個下半身。


3火焰燈魚



又名噴火燈,分布在秘魯亞馬遜河流域,體長只有2釐米,全身呈現明亮的紅色,又有火焰燈和紅寶石燈之稱。


4.火兔燈魚



原產於南美洲巴拉圭河流域,成魚體長4-5CM,性格溫和,適宜溫度為20-26度,能在PH值為6-7.5的弱酸性淡水中生活。火兔燈動作靈巧活潑,全身散發著翠綠色光澤,尤其在與腹鰭周圍腹面及尾鰭的豔紅色澤相互輝映之下,顯得格外迷人。雄魚的腹鰭與臀鰭會略帶白色,是非常美麗的小型燈科魚,狀態良好時腹鰭、臀鰭的邊緣會呈純白色。


5.迷你燈魚



迷你燈的體態極為小巧,全長:3cm各鰭的末端像撒了糖粉般地呈現淡淡的白。身體正中央有一條亮黃色的線通過,並逐漸由黃轉黑,一直到尾端由黑結束。迷你燈的性格較兇、領域性強,會追逐其他魚種。


6綠蓮燈魚



原產地:南美洲尼格羅河上遊與奧裡諾科河河流域,身上擁有迷人的藍色直條紋,性情溫和。如果水質穩定時,體表上的光澤會更形成美麗,這種燈魚屬小型與,纖細、美麗,極具魅力。與紅綠燈相比,這種魚紅色的部分顏色稍淺,而綠色的部分看的更清楚,從而得名。


7.藍燈魚



別名:七彩燈,閃光藍燈 ,原產地/分布:亞馬遜河流域,全身漂亮鮮藍的體色,深具魅力的加拉辛魚種,狀態良好的個體眼部上方有閃耀的紅色,臀鰭、尾鰭的根部沾染粉紅色,非常的優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性情稍為活躍,喜歡追逐其他溫和的魚種。


8帝王燈魚



產地:亞馬遜河流域、哥倫比亞,體長達5公分。一般體色呈橘紅色,體側下半部有一條黑色條紋,成熟雄魚體側上半部會出現眼裡的色彩,背鰭和尾鰭會向後伸展,是非常美麗動人的魚類。


9黑蓮燈魚



黑蓮燈魚的學名為異紋䰾脂鯉,隸屬於脂鯉科,原分布於南美洲巴西亞馬遜河下遊沿岸熱帶原始森林間的水域中。因該魚屬燈魚類,所以稱為黑燈魚或黑蓮燈魚。

10.露比燈魚



分布在曼得河、哥倫比亞南方水域。肉食性,喜食薄片飼料及小型活餌,比起一般的燈魚,露比燈魚似乎有著更小的體型,小巧可愛的露比燈魚,全身體色呈現淡淡的紅色,在水草缸的背景襯託下顏色將更加美麗。

11霓虹黑線燈魚



其實在脂鯉科燈魚裡面,也有黑線的,它們就是所謂的黑線霓虹燈,其成年體身長4.5釐米,主要棲息地在巴西境內的亞馬遜下遊盆地內的河流、湖泊中。黑線霓虹燈非常好分辨,它們黃色的身體上,有明顯的、帶有弧度的黑線,且貫穿頭尾;此外,尾部上有黑斑。


12.帝王燈和黑帝王燈



分布於哥倫比亞西部四周水域,體長達5公分。


各種鼠魚分類
1白鼠 魚



白鼠,原產於南美洲水域,現大多為人工培育種。白鼠是咖啡鼠的白子品種,體表為乳白色,紅眼明晰可見,性情溫和,可成群飼養。 


2.金翅珍珠鼠 



原產秘魯境內的Ucayali河及相關水系。以黑色為體色基底,上面布滿白色斑點,胸鰭為橙色,是十分細膩又討人喜愛的魚種。


3.熊貓鼠



熊貓鼠,原產秘魯境內,屬於小型且知名度很高的鼠魚品種,在眼睛部位有黑帶橫過,尾柄及背鰭上亦有黑色斑點,就像是小熊貓一般,十分逗趣可愛,屬於活潑好動的品種。

4.弓箭鼠



弓箭鼠,原產於哥倫比亞境內,Papuri河及厄瓜多的Canambo。黃褐色的體表上,有一條從脂鰭延伸至尾柄的黑帶,其背鰭亦為黑色的,體型短短小小的,模樣十分可愛。弓箭鼠若飼養環境良好,其略帶紅色的體色和黑帶的相互襯託下,十分美麗!

5印第安鼠 



印第安鼠原產於其原產地是在秘魯的亞馬孫河上遊、哥倫比亞境內的帕普裡河,以及厄瓜多的卡那波河,體長約5cm,從吻部貫穿全身直至尾柄的黑色拱形條紋是其最大的特徵。

6.黑金紅頭鼠



原產地:巴西境內,本種延續紅頭鼠群特有的淡雅體色,以及令人一眼即可看出特色差異的隱眼線與背部線條。黑金紅頭鼠個體所表現出的標準身形,或許因為本種具有淡雅體色與由背鰭前緣向後延伸的寬闊黑色線條,因此本種體型看來稍顯修長。

7.黑腰鼠



原產地巴西境內,Rondonia東部,Guapore河的上遊。一眼看到的就是尾柄上的一塊大黑斑,尾部亦有黑紋分布,體型修長,又有人稱之為瓜波鼠,個性較為膽小,喜歡活食,卵生。


8國王豹鼠



國王豹鼠,原產地巴西的Rondonia東部及瓜波雷河上遊水域。外形和寶貝鼠相似,不過國王豹鼠的尾柄較大且有非常明顯的黑斑。

9白豹鼠



原產地厄瓜多境內,河水系及秘魯境內的Nanayi河。在自然水域中常和海盜鼠棲息在一起,不過其體型較小,嘴呈圓形,體側上的黑色斑點較海盜鼠多,眼睛處有一黑色帶橫過,背鰭及尾鰭無斑點。


10.寶貝鼠



原產地巴西境內,與芝麻鼠相仿,但體形較短,斑點較小但數目多而密,所以看起來反而不明顯,不太引人注意,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


11.大帆鼠



大帆鼠,原產地哥倫比亞境內,體形修長,和太空鼠很像,而其身上的花斑點又和花鼠形似。最大的特點就是他有巨大的背鰭,有其雄魚更是長長伸展著,是一種十分美麗的品種。

12.紳士鼠



原產地巴西境內的特非,厄瓜多,秘魯河水系。原始的紳士鼠的體側上有數條黑色條紋雜亂的分布著,但紳士鼠成體表面上半部有黑褐色斑紋,還有些金色光澤,十分美麗。

13鐵甲鼠 



分布在巴西東部,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蓋亞那及委內瑞拉境內。


中小型魚類
1.玻利維亞鳳凰



主要產於玻利維亞的多斯桑託斯到千里達及托巴哥北方的地區。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應該是它們靚麗的紅色尾巴了。它屬於體形最大的短鯛品種。


2.荷蘭鳳凰



原產於委內瑞拉境內奧莉諾科河系的七彩鳳凰, 經由荷蘭及德國的繁殖業者改良育種後稱為荷蘭鳳凰。它們和玻利維亞鳳凰同屬,但是顏色更為靚麗,成魚體長6-9釐米,身上有著和鱂科一樣的花紋。並如同寶石般的閃光。雄魚的鰭上有漂亮的紅邊。背上的黑斑加上紅色的眼睛可謂靚麗非凡。當雄魚展開背鰭上的四根黑色的棘條非常美麗。

3.紅鼻剪刀



紅鼻剪刀,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體型與同屬其他品種相似。頭部紅色,吻部鮮紅色,故又稱紅鼻魚。全身銀白色,近似透明,尾鰭上有與剪刀魚相似的黑白條紋,故得名。紅鼻剪刀魚與普通紅鼻魚的區別在於紅鼻魚各具有3條黑白條紋,而紅鼻剪刀魚具有5條黑條紋和4 條白條紋。體長50~60毫米。身體強壯,容易飼養。性情溫和,可與同體型同性格的小型魚混養。飼養水質宜弱酸性軟水(pH為5.4~6.8),適宜水溫為22~26℃。

4.畫眉鯛



原產地在亞馬遜盆地到蓋亞那西部水草茂密的地區。本種魚和菠蘿魚從外形上有相似之處。划過眼睛的一條黑紋,是它被命名為畫眉的原因。尾柄處的偽眼是它們防衛的一種策略。由於是亞馬遜河的慈鯛品種。它擁有所有南美亞馬遜慈鯛的習性和特點。

5金菠蘿



原產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主要分布於巴西、蓋亞那境內,金菠蘿體長可達到18-20cm。橢圓形,體色金黃,頭部有紅色花紋。眼大,口小,眼虹膜呈金紅色。幼魚呈黃白色,並不起眼,但隨著成長過程逐漸呈現金黃的色彩及紅色的圓珠點和斑紋煞是迷人。

6.枯葉魚



原產地:亞馬遜河、蓋亞那,體長10釐米,體高,側扁,酷似一張樹葉。頭吻部尖。口大,口裂下斜。下頜突出,上有一硬觸鬚。眼上位及頂。背鰭、臀鰭鰭基很長直至尾柄,硬棘數多於軟鰭條數。胸鰭小,腹鰭位於胸鰭以下稍前。尾柄短小,尾鰭圓形不發達。體色隨環境光線而變化,有綠色,也有枯黃色,偽裝成一張落葉飄落於水,既躲壁強敵,又易獲得獵物棗小魚、昆蟲,是具偽裝能力的珍貴魚種。 

7.埃及神仙魚



原產地為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境內的歐利那可河和哥倫比亞流域及其上遊的支流均有發現。外形與神仙魚相似,但體形較大,長可達15釐米,體色銀灰中帶淺黃,背部黃色較深,腹部較淺,且在背部有小的棕色斑點。體側也有4條垂直黑條紋。黑眼珠紅眼圈。額頭的角度較一般普通的神仙魚高,因此顯得嘴巴看起來略為似乎往上翹起。

8.藍寶石



產地:南美洲的千里達及托巴哥、蓋亞那、巴西、烏拉圭、委內瑞拉北部,別名:蘭玉鯛、蘭玉鳳凰、藍口孵魚,魚體呈紡錘形,稍側扁,尾鰭扇形,後緣平直。頭部較長,體色為淺灰藍色,體側稍黃,腹部則為稍藍的黃色,幼魚有橫條花紋,成熟時全身布滿整齊的淺藍色小斑點,特別是其頭部,在光線照射下閃閃發光,十分美麗。雌雄不難辨別,雄魚背鰭、臀鰭較長,末端尖,雌魚性成熟時腹部較膨脹。

9.孔雀魚



孔雀魚原產於南美洲的委內瑞拉、蓋亞那、西印度群島、巴西北部等地,作為觀賞用魚引入新加坡、中國臺灣和內地,現已繁衍分布於部分熱帶地區的河川下遊及湖沼、溝渠中,其野生棲地呈現多樣化,主要棲息於淡水流域及湖沼。孔雀魚的繁殖能力很強,並能耐受汙染的水域,具群集性。孔雀魚性情溫和,能與溫和的中小性型熱帶魚混養,平時活潑好動,孔雀魚的壽命較短。基本上分成幾種基本品系禮服、馬賽克、草尾、劍尾、金屬、蛇王。孔雀魚為雜食性小型魚種。


10.玫瑰扯旗魚



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蓋亞那、巴拉圭、巴西等地,身體顏色為淺玫瑰色,魚體和鰭均呈半透明狀,鰓蓋後緣體上有一塊黑斑。腹鰭、臀鰭、和尾鰭下葉也呈玫瑰色,色彩容易隨環境變化而改變,該魚是扯旗魚中較美麗的品種之一。


11.新大鉤扯旗魚



新大鉤扯旗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哥倫比亞等,屬於鯉科。體長5-6cm,體色桃紅色,背鰭高大挺拔呈黑色,臀鰭寬大粉紅色有黑邊,尾鰭上下葉各有一個紅斑,位置相對,非常美麗。


12.黑裙魚



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巴西、烏拉圭、玻利維亞及阿根廷等地。黑裙魚在自然界中長約6-8釐米,水族箱養殖的一般長約3-6釐米,體高,側扁,近似菱形。臀鰭寬大,脂鰭較小,胸鰭、腹鰭、尾鰭均為白色。


13.銀屏魚



分布於南美洲巴西亞馬遜河流域北部支流,屬擬鯉科。體長5-7cm,紡錐形。銀灰色,鱗片邊緣黑色,眼上部有鮮紅色斑,虹膜上生有紅色反光點,尾鰭基部有一黑色寬橫帶紋。眼睛更具特色,眼睛虹膜上生有兩點反光點,虹膜上部呈猩紅色,顯得端莊俏麗。眼睛上部的鮮紅色斑,在光線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像是一盞紅色的小燈,所以,也叫"電燈眼魚"。

14.矛尖魚



15.玻璃飛刀



玻璃飛刀,卵生喜歡昏暗的環境,俗名愛情星光魚.原產地為南美洲北部的熱帶地區廣泛分布。是有名的透明飛刀魚,體型非常優雅,臀鰭幾乎完全透明,動作敏捷。

16.三角鯛



分布:亞馬遜河,蓋亞那,本種是因成魚的體側從中央到尾基,具有三角形的黑帶而命名;但在幼魚期,體側是呈不規則的斑紋.體色為暗藍色,發情時,背鰭會略帶青色,在大型麗魚中,性情算是較為溫和的魚。


17.牛頭魚



牛頭魚,俗名禿頭藍寶石。原產地為南美洲的巴西東部。體側所呈現的橘、綠、藍色彩,在顏色向來素淡的同屬魚類中,可說是最為豔麗的。不論雌雄,在額部都有瘤狀的突起,酷似牛頭,故稱之為「牛頭魚」。


18.突頂鯛



分布: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體色為褐綠色,身體後半部有數條橫紋,從眼睛到尾柄部,有時會出現黑色條紋。於繁殖季節發情時,在黑色條紋的下方會出現藍色的光彩,其背部、尾柄部中也會帶點橘色。


19.西洋棋盤鯛



分布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體形特徵 雄魚的尾鰭細長如琴尾狀,自頭部有一直延伸至尾柄部的黑色斑點,使此魚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雌魚的尾鰭短,身上有二排邊續的大黑斑。全身隨處可見紅色和藍色的斑點,看來體型非常瀟灑美麗。
同種魚還有皇冠棋盤鯛和雪花棋盤鯛




20.橫紋鯛



橫紋鯛,俗名藍火口、黑帶鯛。在慈鯛科中屬於中型魚,原產地為南美洲厄瓜多。全身呈現著橘黃色和黑色相間的條紋,相當美麗耀眼。魚性非常粗暴,對於喜愛野性十足的慈鯛科魚迷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魚種。本種在憤怒時尤其美麗,體色呈鮮豔亮麗的橘黃色,黑帶也更加明顯,故也稱為「黑帶鯛」。


21.飛鳳火箭



分布於亞馬遜河,體形修長,有一黑色安紋橫貫體側,身上布滿黑色斑點,腹部為銀灰色。此魚種屬於大型魚,嘴部為箭狀,上顎有勾。


22.豹斑脂鯰



豹斑脂鯰又名珍珠大帆鯰,原產哥倫比亞,屬鯰科,體長8-10cm,頭三角形,嘴上有2對須,背鰭高聳挺拔,胸鰭上鰭條堅硬。體色銀白略帶黃色,身上密布細碎的小黑點,背鰭、尾鰭上也有小黑點。


23.維吉塔短鯛



維吉塔短鯛為馬克短鯛族群的成員之一,主要分布在哥倫比亞的梅塔河。分布範圍雖然不大,但是不同分布區域產生的差異性可以由色彩區分成為3種類型。這些種類短鯛的特徵在體型上體高偏高,各個魚鰭偏長。維吉塔短鯛和在色彩與體型上十分接近的馬克短鯛比起來,眼睛下方的淚斑較小、背鰭上的棘條比較長、尾柄的斑點比較明顯。

24.小型紅鉛筆



產地:分布在蘇利南、蓋亞那、也可能分布於亞馬遜河入海口處,體長:3.5cm習性:是性情溫和,但有些膽怯的魚種,適合和其他魚種混養在一起。食性:肉食性、雜食性。

25.橘帶九間



橘帶九間,分布於亞馬遜河流域,從頭至尾柄是由粗黑帶紋和橘色帶紋組成的Leporinus屬魚種,十分美麗。因體形較大可達30公分,所以不宜和小型魚混養。

26.七彩神仙魚



棲息在亞馬遜河流域,魚體近圓盤形、扁平。魚的體色豐富多變,有以紅色為主基調的紅七彩,以棕色為主基調的棕七彩,以藍色為主基調的藍七彩,並以紅、黃、藍、綠、黑、棕、白、紫色等為點綴,花色繁多、美不勝收,素有「熱帶魚王」的美稱。

27.地圖魚



主要分布於南美洲的蓋亞那、委內瑞拉、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地圖魚黑色橢圓形的身體上布滿了不規則的紅色、橙黃色的斑紋,就象是一幅地圖,因此得名。又因為它的尾部末端有一個被金色包圍的黑色斑點,如星星般閃亮,又被稱為「星麗魚」。還有人稱它為「花豬魚」,是因為它們進食的貪婪和平時「好吃懶做」的生活習性。

28.紅蘋果美人



原產地:巴西紐幾內亞島,又名紐幾內亞彩虹魚、舌鱗魚、紅美人,屬虹銀漢魚科。體長10-15cm ,卵圓形側扁,頭尖,背鰭分為前後兩個,魚體腹部鮮紅色,背部茶褐色,背鰭、臀鰭鮮紅色,尾鰭鮮紅色,在水族箱中紅豔無比,好似一團遊動的火,非常漂亮。

29.大蓋巨脂鯉



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本魚體側扁而渾圓,頭小,吻為端位,但下頷稍長於上頷,上下頷具小形齒。臀鰭延長,具硬棘3枚,尾鰭大而略凹入。鱗片細小,鰓蓋下方,胸鰭、腹鰭與臀鰭前方為橙紅色。尾鰭後緣與臀鰭下緣為黑色。


大型肉食魚類
1.銀龍



原產於亞馬孫河流域。體呈長帶形,側扁,尾呈扇形,背鰭和臀的呈帶形,向後延伸至尾柄基部。下顎比上顎突出,長有一對短而粗的須。在寬大的魚體上整齊地排列著五排大鱗片,在光線照射下,閃爍著銀色的光。各鰭在光照下,反射出暢紅或橙色的光澤。幼魚體色較藍;背的和臀嗜均有紅藍色邊緣。銀龍體呈銀白色,體長可達50~150釐米。

2.黑龍



原產亞馬遜流域的淡水魚,長不超過60公分(2呎),為極佳釣魚種,肉質鮮美。鱗片大;背鰭與臀鰭長流線形,幾乎與尾鰭相連;口角上揚至眼上方,兩條長觸鬚向前延伸。

3.孔雀鱸



孔雀鱸,又名:皇冠三間,原產地: 南美洲、亞馬遜河、奧莉諾科河、尼格羅河。2、外形和習性:魚體形很像我國的鱸魚,長30~60釐米,最長可達90釐米。頭大,口大。成年魚頭部會隆起。屬肉食性兇猛魚類,幼魚就能吞食小魚,不能混養。體格強健,生長快,食量大。


4.暴牙魚



產於亞馬遜河流域,這是一類南美脂鯉,體型從30釐米以下的中小型魚類到一米以上的龐然大物不等。他們大多生活中亞馬遜河上遊的湍急水流中,與孔雀鱸共享一片棲息地。它最大的特色當然就是下顎兩顆長長的獠牙——這兩顆牙可以刺穿獵物的身體,並刺破它的魚鰾,從而使得他能夠以最少的力量獵取最大的獵物。由於這樣的特化,加上驚人的吞咽能力,暴牙當然就是專業的魚類殺手了,大型的巨暴主要捕殺食人鯧,當然也絕不會放過任何一種可食用的東西,包括同類。

5.巨骨舌魚



巨骨舌魚,又名巨滑舌魚,俗名:巨龍、腰帶魚,海象,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裡,被認為是活化石。巨骨舌魚成體長度可超過2.5米,重量超過100公斤,巨骨舌魚體形巨大,長形,稍側扁。頭部骨骼由游離的板狀骨組成。口大,無須。無下頜骨,舌上有堅固發達的牙齒。鰾四周富有血管,內表呈蜂窩狀,常有特殊的鰓上器。鱗片大且硬,呈嵌鑲狀。背鰭和臀鰭位於體的後部,互為相對。胸鰭位低。腹鰭位腹部之後。尾鰭圓形。體灰綠色,背部顏色深,腹部較淡,尾鰭及體後部紅色。

6.紅尾鯰



產地:廣泛分布於亞馬遜河流域,別名:狗仔鯨、枕頭鯰、紅尾貓,外型比較優美,身體延長,寬而扁平。嘴的上下有雪白高貴的白須共6對,其中一對比較長,常向前方伸展。該魚體色基本上有三種顏色:背部的灰黑色、腹部的雪白色、尾鰭的桔紅色頭及吻部很大,有一條白線從吻部一直延伸到尾部,此魚尾和背鰭均為胭紅色,其他各鰭為藍黑色,體態優雅。眼眶上半部為白色,形成一半圈白圈。


7.珍珠虹魚



珍珠虹魚,俗名亞馬遜河魟 。原產地為南美洲全域。珍珠魟魚是目前水族館中較常見的魟科魚類之一。具有美麗的斑紋,背部色彩由褐色至淡褐色,有呈圓形奶油狀的斑點散布,形似珍珠般,故稱之為「珍珠魟魚」。

8.黑魔鬼



黑魔鬼又叫線翎電鰻,在國內更通俗的叫法是「魔鬼刀」或「黑羽毛」。黑魔鬼原產地是南美洲的巴西,性格溫和,但有攻擊性,喜歡夜行性生活,大多數時候,它們躲藏在密植的水草叢中,巖石、沉木的縫隙的幽暗環境裡。眼睛已退化,幾乎看不見東西,只能感覺到明暗,但是身體會發出類似雷達功能的微弱電波,並依靠它來「看清」周圍環境。

9.電鰻



南美洲亞馬孫河和蓋亞那河、奧裡諾科河流域也有分布,行動遲緩,棲息於緩流的淡水水體中,並不時上浮水面,吞入空氣,進行呼吸。體長,圓柱形,無鱗,灰褐色,長可達2.75公尺(9尺),重可達20千克(49磅)。背鰭、尾鰭退化,但佔體全長近4/5的尾,其下緣有一長形臀鰭,依靠臀鰭的撥動而遊動。尾部具發電器,來源於肌肉組織,並受脊神經支配。能隨意發出電壓高達650伏特的電壓。體表光滑無鱗,背部黑色,腹部橙黃色,沒有背鰭和腹鰭,臀鰭特別長,是主要的遊泳器官。有兩對形狀為長梭形的發電器,位於尾部脊髓兩側。


10.銀暴鴨嘴



分布 : 亞馬遜河流域最大 : 50~70公分,銀豹鴨嘴成長在激流區.遊速猛烈.非稀有魚種.但..原產地.採集活體不易..運輸活體.存活率不高。


牙魚種類
中文名:南美牙魚 分布:中美洲與南美洲,哥斯大黎加到阿根廷的河流域  體長:50cm  牙魚多為底棲/夜行/肉食性  成魚捕食方式基本以靜候突襲為主,幼魚及亞成魚會出擊捕食  混養不易,清理魚缸時也要注意,手勿靠它太近。南美牙魚家族屬於加拉辛家族的一員。初見此魚覺得醜陋猙獰,但細細品味實在是很有品味的大型魚種。古老,兇悍,原始的樣貌讓人不僅讓人想起恐龍等等史前猛獸,而其強悍的個性更不負俗稱狼牙魚的稱謂。
牙魚分為大型種、中型種和小型種。大型的牙魚如勾亞斯、潘塔那而、巨種正黑等品種,體型一般在1M以上,重量可達40磅以上;中型的如南美牙魚、枯木牙魚、狼牙魚等,體型多在50~100公分;小型牙魚如七彩牙魚、橙腹牙魚、紅翼牙魚等品種,體型在20~30公分。


南美牙魚



枯木牙魚



狼牙魚



黑線老虎牙



七彩牙魚



橙腹牙魚



食人鯧又名水虎魚,南美洲的中南部河流;巴西、蓋亞那的沿岸河流。在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蓋亞那、巴拉圭、烏拉圭、秘魯及委內瑞拉。
紅腹



黑斑



黑食



辛古



印第安武士



黃鑽



紅腮



艾倫



胭脂水虎



1.馬克土司分布:亞馬遜河,最大體長約10cm,個性粗暴、殘忍、巡遊迅速、群遊性非常強、喜強光、喜活食、不適合混養(唯一的是可以和水虎魚混養,但水虎的數量不可太少), 行動非常迅速、爆發力強。



2.寄生鯰



寄生鯰魚是一種生長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的魚,屬於鯰形目,毛鼻鯰科。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成體小於10毫米,最大長度6英寸,體色透明,體形細長,因此很難在水中被發現。其鰓蓋上有成束棘刺,以寄生方式生存:通常鑽入大魚的鰓中,用棘鉤住,吸食魚血,如果有人在水中裸泳,會被其鑽入尿道。而一旦發生,只能通過手術取出,有時如果來不及救治會致人於死。而會鑽入尿道的原因,據說是因為人尿中有類似魚鰓中的化學物質,從而吸引了寄生鯰。寄生鯰的名聲令人談虎色變,程度有時甚至超過食人魚,被稱為「吸血鬼魚」。



3.醜兵鯰



生長在南美洲的在河水流域,出現於小溪泥濘沙子的底部,大約0.5到2公尺深。很難捕捉。成熟的雄魚的胸棘均勻,厚實沿著它的整個體表而且背脊有細小的針。


一些秘魯亞馬遜的照片  

上鉤的水虎。。說時話,那時遲,第一條水虎迅速的上鉤了。銷魂的紅鑽水虎。



早市上的綠老虎孔雀龍



巨大的月光鴨嘴也擺上了攤位



親手釣上的紅腹。正宗的野生紅腹水虎上鉤了。



村邊大路旁的樹上,偶遇原生態箭毒蛙



花紋迥異的兩隻虎紋,相同的悲慘下場




虎紋鴨嘴,好像是最受歡迎的品種,售賣的方法是片成脫刺的魚片。



清道夫是整個市場唯一還活著的魚種,頑強的生命力可見一斑。



看看人家的魚池。



海象是這裡的頭牌,半野生狀態下發色豔麗。



一頭頭圍籠來等著吃東西,呆萌呆萌的。



迫不及待的躍水而出。


來源:waterjungle、情系高加索GG、クズ與鱷貨泛濫成災

● ● ● ● ●

分享到朋友圈

就是對水族圈最大的讚賞

相關焦點

  • 秘魯:亞馬遜河生態之旅,釣食人魚
    導語:秘魯:亞馬遜河生態之旅,釣食人魚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在亞馬遜雨林是早早睡,早早起,這應該才是正常人的健康生活吧 ?因為一大早要出發賞鳥,所以大家都摸黑起床,仍然感覺有點疲憊,沒有什麼食慾,所以我只是隨便吃一點早餐,還好上有提供濃濃的原汁果汁,喝了兩杯不同的香蕉汁與木瓜汁後,頓覺精神奕奕,總算有能量了。從旅館出來後要走一小段路到渡船頭坐船,天空還是灰灰的,並沒有完全亮。
  • 【神仙魚的分類終結】如何分辨埃及神仙,秘魯神仙等
    Pterophyllum Scalare (斯卡)埃及神仙最近的照片和玩家越來越多,分辨已經不是問題,相信不久即將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品種。定水野生埃及已經成為每年7月的一大全國性的魚友活動。享有」觀賞魚之王」的稱號,中高端魚店的重要標誌。這裡就不多廢話了。 長吻神仙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玩家都挺少,可能是由於其獨特的形態不夠埃及和斯卡那麼討巧。
  • 【有魚社區】教你如何分辨各路神仙
    Scalare, 有著數目眾多的亞種,均生活在南美亞馬遜河流域。雖然都是銀色底黑色棟線,但各個亞種間形態差別很大。野生斯卡神仙是根據其所生活的亞馬遜河支流的名字來命名的 (就像我們國家長江的無數支流名)。亞馬遜支流名及分布:
  • 2019七月秘魯亞馬遜-再踏徵途(6)
    2018十一月秘魯科考遊記(3)2018十一月秘魯科考遊記(4)2019七月秘魯亞馬遜-再踏徵途(5)      回到馬爾多納多港,我們入住樹懶酒店,酒店條件與雨林營地不可同日而語,空調熱水樣樣齊全。酒店內有一群刺豚鼠,見多人了膽子大了,拍了不少好照片
  • 探尋神秘的熱帶雨林,亞馬遜河最恐怖的動物,誰都不願意遇到
    自從歐洲人到達美洲大陸以來,亞馬遜河一直是傳奇。即使在今天,我們對亞馬遜河的了解還不如地球上其他環境更多,但這也助長了亞馬遜河的神秘性。亞馬遜因許多原因而聞名。就其流量和流域面積而言,它是南美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水系統。儘管人們對該河的長度存有爭議,但人們普遍認為這條河至少有6,400公裡長,這使其成為世界第二長的河流,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
  • 英男子徒步6400公裡 九死一生走完亞馬遜沿岸(圖)
    據英國《太陽報》17日報導,亞馬遜叢林是世界上最原始、也最神秘的熱帶雨林,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危險、最富傳奇色彩的河流之一,亞馬遜河和旁邊的叢林中生活著包括凱門鱷、水虎魚、森蚺、劇毒蝮蛇、電鰻、美洲虎在內的各種危險動物和一些「殺人植物」。
  • 亞馬遜河最愚蠢的巨型魚,活了1億年,遇到人類之後差點被吃滅絕
    亞馬遜熱帶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雨林橫越了包括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等多個國家,佔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全球森林面積的20%,被人類稱為「地球之肺」。
  • 亞馬遜河究竟有何可怕之處?為何沒有人敢在亞馬遜河中遊泳?
    亞馬遜河位於南美洲的北部,因為這裡是熱帶雨林氣候區,這種氣候導致該地往往高溫多雨,也就造成了亞馬遜河的巨大流量,這裡從來沒有斷流的時間,每一個季節都是磅礴的向前奔湧。這條流量巨大的河流還孕育出了一片巨大的熱帶雨林,也就是亞馬遜熱帶雨林,這片雨林佔了全世界面積的一半,足以可見面積之廣闊。
  • 淡水觀賞魚的種類圖片大全及名字介紹
    今天我們主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淡水觀賞魚的種類大全,通過淡水觀賞魚的種類大全我們可以對一些比較好看的魚類做一個初步的了解,這對於喜歡養魚或者喜歡養風水魚的朋友都能起到一定的幫助
  • 乾旱紀錄不斷刷新:誰能幫亞馬遜河走出危機(圖)
    由於乾旱,亞馬遜河成千上萬條魚死亡新聞緣起同年,巴西環境部長瑪麗娜·席爾瓦在世界雨林保護大會上呼籲,「人類應該積極保護亞馬遜熱帶雨林,當前雨林的減少速度相當於每分鐘6個足球場大」。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佔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森林面積的20%,在地球上已存在至少5500萬年。
  • 亞馬遜河那麼美,為何不在上面建大橋呢?
    亞馬遜河又譯作為亞馬孫河,但一般都稱其為亞馬遜河,所以本文也稱亞馬遜河。亞馬遜河是世界上長度第二的河流,雖然長度不及尼羅河,但是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支流最多、流域面積最大、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之「大」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支流最多。亞馬遜雨林面積最大,森林面積最大,物種最多。
  • 亞馬遜河到底有多可怕?沒人敢在亞馬遜河中遊泳
    在了解亞馬遜河之前,地理課代表帶大家回顧下亞馬遜森林。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赤道線上南美洲平原上,佔地面積達到了550萬平方公裡,整個熱帶雨林橫穿了9個國家,亞馬遜熱帶雨林也成了當之無愧的世界最大的森林。亞馬遜熱帶雨林除了大以外,雨量十分豐富,有了水分的保證,亞馬遜熱帶雨林動植物種類非常豐富,是世界上物種最多的森林,被人們形象地形容為「地球之肺」和「世界動植物王國」。正是由於亞馬遜熱帶雨林有豐富的水量,森林裡孕育了亞馬遜河,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河流長度世界排名第二。
  • 亞馬遜河流域·大河之美 【上】​
    亞馬遜河向大西洋排放的水量達到了每秒18萬4千立方米,相當於全世界所有河流向海洋排放的淡水總量的五分之一,從亞馬遜河口直到肉眼看不到海岸的地方,海洋中的水都不鹹,150公裡以外海水的含鹽量都相當低。亞馬遜河流域面積達到6915000平方公裡,相當於南美洲總面積的40%,從北緯5度伸展到南緯20度,源頭在安第斯山高原中,離太平洋只有很短的距離,經過秘魯和巴西在赤道附近進入大西洋。
  • 去亞馬遜雨林難不難?
    秘魯有兩個城市可以去亞馬遜,一個是Iquitos伊基託斯,另一個是Puerto Maldonado馬爾多納多港。 另一路線就是乘坐飛機到達Liticia(下圖),然後坐船經亞馬遜河直達巴西,切記中途不要下船折返,一定要到達終點。
  • 亞馬遜河到底有多可怕?從來沒人敢在亞馬遜河中遊泳,丁丁最重要
    在了解亞馬遜河之前,地理課代表帶大家回顧下亞馬遜森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赤道線上南美洲平原上,佔地面積達到了550萬平方公裡,整個熱帶雨林橫穿了9個國家,亞馬遜熱帶雨林也成了當之無愧的世界最大的森林。
  • 數個亞馬遜河裡的水中霸主,食人魚鱷魚也只是它們開胃菜
    亞馬遜流域的熱帶雨林面積為印度的兩倍,生物量與生物種類之多,完全可自成一個完整的生物系統,其中不乏一些兇猛的生物。 巨型水獺 南美大水獺是水獺中體形最大的種類,大家或許問困惑溫馴可愛的水獺在亞馬遜河中這一群怪物裡怎麼生存下來
  • 探索亞馬遜雨林野生觀賞魚,當地人把野生地圖和異型魚當食物!
    一位來自奧地利的觀賞魚發燒友Walter Lechner,歷時一年多遊歷了亞馬遜雨林的多條河流,包括最著名的欣古河。這期間他拍攝到很多亞馬遜原生態下的觀賞魚類,讓我們跟隨鏡頭一起去看看!這是他在飛機降落前拍攝的亞馬遜一角,蜿蜒的河流綿延至遠方,很壯觀!亞馬遜流域孕育了太多生命,傳言百分之七八十的熱帶觀賞魚都源於這裡,這裡是養魚愛好者的天堂!Walter Lechner落地後轉大船駛入亞馬遜支流碼頭,正式開始了亞馬遜野生觀賞魚的探索之旅!
  • 亞馬遜河到底有多可怕?為什麼當地人不敢在亞馬遜河中遊泳?
    ,主要還是環境太過於兇險,危險的野生動物太多了,亞馬遜河流域、亞馬遜雨林裡微不足道的一隻小昆蟲可能就會輕鬆的致人於死地。亞馬遜雨林橫貫其中,可以說亞馬遜雨林和亞馬遜河流相輔相成,對地球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調節過程,同時又給無數的珍惜動物提供了舒適的家園。 提到亞馬遜河,有兩種動物不得不提到,那就是森蚺和凱門鱷,它們是天生的死敵,都是亞馬遜河流域的頂級獵食者,同時也是競爭關係。
  • 亞馬遜熱帶雨林看似人間天堂,實則人類禁區,那到底有多恐怖呢?
    亞馬遜熱帶雨林聽到這個名字給人一種神秘感,它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裡。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及蘇利南,佔據了世界上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 亞馬遜河中有一種巨獺,一天要吃8斤魚,清道夫魚、食人魚、鱷魚都在食譜上
    13種水獺中體形最大的種類——亞馬遜巨獺,成年巨獺體重26-32公斤,體長為1.5-1.8米,最長可達2米,是世界上身體最長的水獺。二、巨獺一天要吃8斤魚    在亞馬遜河流中,有很多奇特的魚類,例如清道夫魚原產地就在南美洲河流中,還有聽著令人很害怕的食人魚原產地也分布在這些河流中,若其它地方引進這些魚類,它們很容易成為外來入侵物種,泛濫成災,但在原產地,它們有眾多天敵,其中巨獺就是它們天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