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了,這部叫《黑洞表面》的科幻片,暗藏的信息,至今讓我後怕

2020-12-03 皮皮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今年4月10號,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在被公布後引起了巨大討論。

當一顆質量大於20個太陽的恆星衰老時,它的核心就會坍縮,最後形成一個體積接近無限小、密度又幾乎無限大的奇點。

奇點周圍會產生一個強大的引力界面,能夠被看到,所以叫做視界。

物質一旦進入這個界面就無法逃脫,黑洞會吞噬掉它周圍所有的東西,而我們看到的照片就是黑洞周圍視界的影像。

關於黑洞的研究理論有很多,其中最令人感興趣的是「愛因斯坦-羅森橋」假設,這是愛因斯坦和納森·羅森1930年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提出的,他們認為宇宙存在蟲洞,其入口就是黑洞,而另一邊的出口叫白洞,透過蟲洞能夠實現時空的躍遷。

好萊塢不乏以此為依據的科幻電影作品,如《星球大戰》系列和《星際迷航》系列。

不過最令皮哥難忘的,卻是一部叫《黑洞表面》的電影。

《黑洞表面》丨1997

Event Horizon

導演:保羅·安德森

主演:勞倫斯·菲什伯恩 / 山姆·尼爾 / 凱薩琳·奎南

這是1997年上映的科幻恐怖片。

按照電影中設定的時間線,在2015年人類已經在月球上建立了永久殖民地,2032年開始商業開發火星礦產,2040年又發射了太空船新領域號,去探索太陽系的極限。

但在新領域號飛越海王星後卻消失了,成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太空災難。

故事就發生在新領域號消失7年後的2047年,因為突然收到新領域號在海王星發回的疑似求救訊號,NASA派出當年新領域號的設計者威爾博士帶著營救船「路易與克拉克」號(也叫「俠侶號」)前去施救。

船上除了威爾博士之外共有7名船員,船長米勒、美女大副舒泰克、機房澤斯汀、救援技師谷巴、駕駛員史密夫、醫生彼德絲和創傷處理DJ。

威爾博士用一張紙向船員解釋新領域號消失的原因,飛船的航程對外宣稱是去「探索太陽系的極限」,實際上卻是試驗空間躍遷技術。

威爾博士在船上裝了一個引力推進器,能夠產生小型黑洞,使新領域號實現空間躍遷。

但7年前在試驗時,黑洞開啟之後新領域號就神秘消失了,直到現在再次出現。

當俠侶號接近新領域號時,大副舒泰克探測到新領域號的反應爐仍然是熱的,還有小量的輻射洩露;

船身完好無損,船內也有氣壓;

但裡面沒有引力,暖氣系統也停頓了,處於極度寒冷中,船員除非冬眠,否則不能夠生存。

兩船接駁之後,米勒船長決定帶著醫生彼德絲和機房澤斯汀三人登上新領域號展開救援。

他們卻發現船上的所有船員早已死去,船中死氣沉沉。

彼德絲來到駕馭艙找到了飛行日誌,澤斯汀則來到飛船的動力艙。

他看到引力推進器在沒有人工操作的狀態下自動開啟了,其中的核心物質由固態轉化成了液態。

澤斯汀手賤伸手去摸,就被吞噬了並爆發出了一個衝擊波,把俠侶號震壞了(不知道新領域號為什麼沒壞)。

救援技師谷巴檢查發現俠侶號船身破了一個大洞,需要一段時間的搶修。

船員們只好先轉移到新領域號上,等待俠侶號修復完成之後才能離開。

這時候船員們開始產生幻覺,彼德絲看到了自己去世的兒子丹尼。

威爾博士也看到了早已自殺身亡的妻子克萊爾。

米勒船長以前曾在飛船巨人號上服役,有一次飛船上的氧氣缸爆裂,引起船內大火,他的隊友高利被燒死,此時米勒卻看到高利帶著熊熊烈火在眼前出現。

船員們都開始煩躁起來,並將矛頭對準了帶他們來的威爾博士。

大副舒泰克探測到船上有游離不定的生命跡象,她認為這些數據和船員們的幻覺有關,是船本身針對入侵者的一種防禦本能反應,而且越來越強烈,這一切都表明這艘船具有某種生命力。

正當大家都精神緊繃時,因被引力推進器吞噬,被救後仍處於意識模糊狀態的澤斯汀突然把自己「放逐」到太空裡。

幸好米勒及時趕到,又讓他撿回一條命,但身上受了嚴重的內傷。

米勒找到威爾博士要求了解新領域號穿越蟲洞的更多細節,威爾博士表示他也很懵逼。

星際躍遷畢竟是科學界完全未知的一個領域,他只知道新領域號曾經去了一個對人類來說一無所知的世界,至於它帶來了什麼,誰也不清楚。

此時創傷處理DJ發現新領域號曾發出的訊號內容並非之前他們猜測的「救我」,而是「救你自己,脫離地獄」。

他們播放了飛行日誌,才看到原來那是新領域號的船員在臨死之前發出的吶喊。

此時俠侶號已經修好,米勒立即命令船員們帶上新領域號能用的物資,全部撤離到俠侶號上。醫生彼德絲在撤退時又看到了自己的兒子,驚嚇之下意外摔死了。

但威爾博士在經歷了無數次看到亡妻的幻覺之後,已經被新領域號同化,此時在聽到米勒的命令後徹底瘋狂了。

威爾博士要阻止大家離開新領域號,於是他用新領域號上的炸彈把俠侶號炸毀了。

在飛船外面作業的救援技師谷巴也被炸飛(但沒領便當)。

威爾博士開始對船員們下手,第一個領便當的就是創傷處理DJ,他死得很慘,像是從《藏品》(一部以噁心的虐人展示為賣點的恐怖片)中穿越過來的犧牲品,死狀太恐怖就不放圖片出來了。

米勒看到DJ的屍體之後心頭火起,他拿著船上僅有的武器——一把氣槍潛入駕馭艙想要幹掉威爾博士。

他發現了舒泰克並將她救出。

此時看到威爾博士正坐在椅子上,已經不似人形。

威爾博士告訴他們船上的引力推進器已經被開啟,將讓新領域號再次穿越蟲洞去到另一個世界。

被炸飛的谷巴依靠太空服上的推進器又飛回來了,他扒在駕馭艙的窗戶上向裡張望。

已經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威爾博士拿起手中一把氣槍朝他射去。

氣槍射出的箭沒打中谷巴,卻打破了窗戶玻璃,駕馭艙中的空氣立刻向太空洩出,把威爾博士自己也帶了出去。

米勒和舒泰克兩人逃出了駕馭艙並關上了艙門。

谷巴也回到了飛船裡。

只有威爾博士懂得如何關閉引力推進器,但他已經便當了。

米勒了解過新領域號的結構,其實飛船被設計成一個十字架的形狀,船頭和船尾由一條長長的主廊連接,上面安放著炸藥。

船頭其實被設計成一個逃生艙,引力推進器安放在船尾,只要引爆炸藥就能使船頭和船尾分離,這樣在船尾被黑洞吸進去時,船員們可以坐船頭逃離。

米勒命令谷巴去發求救訊號,舒泰克去準備休眠艙,米勒自己去引爆炸彈。

當米勒來到動力艙,卻又看到死去的高利,威爾博士也出現在他的面前(其實是他的鬼魂重現),米勒便和威爾博士展開了搏鬥。

最後米勒按下手中的控制器引爆了船上的炸彈,把新領域號炸成兩半。

這時候黑洞被開啟,米勒所在的船尾被吸了進去(不要問我黑洞為什麼會發光)。

而剩下的船員,大副舒泰克、救援技師谷巴和全程作死且身受重傷的澤斯汀倖免於難。

他們在宇宙中休眠了72天,被前來救援的另一艘飛船拯救一號解救。

但是舒泰克又產生了幻覺,她看到前來救援的船員中有一個竟然是早已死去的威爾博士。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船頭也是新領域號飛船的一部分,它當然仍然具備生命力。

電影的最後正當大家都因為舒泰克的發瘋手忙腳亂時,所有人都沒有發現艙門被偷偷關上了。當年在幕後花絮中導演解釋過這個影響,他說飛船是有生命的,所有進入飛船的人都無法全身而退。

《黑洞表面》本質上是一部帶著玄學色彩的科幻恐怖片,黑洞理論在片中只是一個創意。

但其故事跌宕起伏懸念迭出,演員表演給力,新領域號飛船的十字架形設計也是創意十足。

曾主演《侏羅紀公園》的山姆·尼爾在片中飾演威爾博士,令皮哥倍感親切,只是黑化得有些恐怖。

科技改變人的生活,也讓人見識了愈多未知,《黑洞表面》就讓人見識人類開啟黑洞後,黑洞背後令人後怕的一面,正如片中新領域後入黑洞後發出的求救信息:「救你自己,脫離地獄」……

科技帶人走的更遠,還是將我們拖入深淵?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好了,《黑洞表面》,一部不錯的科幻驚悚片,推薦給大家

文/皮皮電影特約作者: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本想燒腦,卻被嚇尿--黑洞表面
    當然,也有可能是《異形》系列,但是在今天這部電影年前,異形的恐怖就是小兒科了。歐美恐怖片能嚇到我的不多,《招魂》算是一個,另一個就是這部《黑洞表面》。電影一開始還挺正兒八經的,2047年,一艘在海王星失蹤了7年的宇宙飛船「新領域號」突然發出求救信號,於是,一支救援小分隊出發了,雖然路上有點小插曲,但最終還是與失蹤飛船順利對接並成功登船。
  • 監獄裡的犯人都變成怪物,這部新挖到的太空科幻片我給6分
    挖到一部新出的科幻片,「後臺」略吊:由《銀河護衛隊2》《血戰鋼鋸嶺》特效團隊共同打造。出自《銀河護衛隊2》這兩部電影票房口碑都不錯,豆瓣評分也都在8分以上。不過這部新片就沒那麼幸運了。國外去年上映,但聽過的人估計沒幾個――《 歐西裡斯之子》I 2016又叫「星際叛將」這是一部澳大利亞科幻片,似乎是個系列或者翻拍,但關注度極低,其他相關信息一概查不到。甚至連豆瓣評分都沒有,IMDb評分也不算高怕不是又一個蹭熱度的大爛片?君君抱著「反正刷刷又不會懷孕 」 的心情擼了一遍,還有有點意外驚喜。
  • 這部1997年經典科幻片,單憑腦洞之大,就足以名垂影史
    要麼就是硬扯一堆科學名詞,讓我等平民百姓看得一臉懵逼,原本只是想輕輕鬆鬆地看部電影,結果卻被所謂的科學術語弄得暈頭轉向,實在不值。而皮哥今天要推薦的這部1997年的經典科幻片,就完美避開了以上兩個雷區,簡單明了又真實可信,看完讓人忍不住大呼過癮。
  • 這部15年前的電視劇,是中國最早的科幻片,吳奇隆奇遇外星人!
    大家好,我是小衣,能為大家帶來許多有趣又精彩的娛樂資訊,很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觀看小衣的文章,喜歡看明星娛樂和時尚資訊的小夥伴們可以關注小衣哦。說到科幻片,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國外的電影,因為中國實在是沒有自己的高水準科幻片,但實際上,在15年前就有一部不錯的科幻片。這部15年前的電視劇,是中國最早的科幻片,吳奇隆奇遇外星人!
  • 這部科幻片沒有任何特效,卻震撼大部分觀眾,這才是神作級別!
    一說到科幻片,大家就會想到《星際穿越》、《黑客帝國》、《原始碼》之類的大製作。場景炸裂好看,畫面也全都是史詩級別。與此同時,還存在這樣一種特殊的科幻片:沒有任何特效,也沒有和宇宙、穿越時空的恢宏鏡頭。有的,只是一個細思極恐,讓人驚嘆不絕的故事。由此拿到8.5高分,成為無法複製的經典。片名:《K星異客》。紐約,中央公園。
  • 被這部科幻片驚豔到了
    大家好,我是小啄。我們都很喜歡科幻電影,因為科幻片裡有很多綺麗的科學幻想,給我們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時間旅行的話題可以說長盛不衰,因為我們內心都會有一種期待,可以去看看未來,或者改變令人懊悔的過去。
  • 這部科幻片應該是禁片!
    一部科幻片,最有創意的,不是它的科幻設定,而是反轉!看半天,你還以為在看懸疑片。這部電影,叫《滅絕》,網飛2018年出的一部科幻片,導演是拍過《春心蕩漾》的本揚格,編輯是寫過很牛逼的科幻電影《降臨》的埃裡克海瑟爾。
  • 《2001太空漫遊》這部了不起的科幻片
    1968年,人類首次登月前一年,《2001太空漫遊》上映。我願意相信,這部了不起的科幻片,其面世是為了昭示那個偉大時刻。半個世紀後,再看《2001太空漫遊》,依然會被片中的太空場景震撼。半個世紀前,在人類尚未登月的宇航初世代,庫布裡克和他的團隊,是怎麼將宏大且逼真的太空感賦予此片的?值得問尋。
  • 黑洞三大未解之謎!黑洞吞噬的信息跑哪去了?至今沒有答案!
    1974年,物理學家霍金提出了一種理論,稱為霍金輻射。我們知道黑洞是一個引力極大的地方,只要在它視界內的物質會被毫不留情地吞噬,連光也不例外。但是黑洞真的只是在一味地索取嗎?霍金輻射的提出正是為了反對黑洞的自私。霍金輻射是以量子效應理論推測出的一種由黑洞散發出來的熱輻射,它表明黑洞不只在吸收物質,而且在發散或者蒸發物質。
  • 細思極恐的科幻片,每一部都在刷新你的三觀,全看過的叫你大佬!
    各位好,還有一個星期多就快國慶(中秋)了,這又是一個小長假了,放假的時候肯定會無聊,除了出去海皮之外,我們還能宅在家裡刷電影,所以小編今天給你們推薦幾部細思極恐的科幻片,囤著放假的時候晚上刷~1·《人猿星球》1968年在美國上映,是一部經典之作,就算沒看過的小夥伴,
  • 7億製作費打了水漂,這部被「冤」死的科幻片,20年後口碑翻案
    「野心」的一部電影,不僅極富想像力地「預演」了2020年人類探索火星的大事件,甚至還直接上演了火星登陸。,影片也成了國內影迷公認的科幻經典,尤其最後20分鐘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完全稱得上科幻片的標杆之作。
  • 關於月亮的電影,這部高分科幻片一定要看!
    電影講的是未來世界因為汙染問題,人類開始到月球上開採能源。而且當山姆問柯裡:為什麼要背叛程序幫助自己呢?柯裡回答是:我的程序就是幫助你。或許可以理解為這是柯裡技術上的漏洞,但是我更願意相信這是一個人工智慧人性的流露。還有個小彩蛋是柯裡的聲音緩慢而富有磁性,因為給他配音的是影帝凱文·史派西(就是演《紙牌屋》那哥們
  • 《黑洞表面》幽閉空間、偏執與惡意,精神世界無法理解的恐怖幻界
    1997年的科幻驚悚電影《黑洞表面》近期於Netflix播出,對許多人來說,這部電影可能是難以忘懷的童年夢魘。這部電影是《生化危機》系列導演保羅·安德森的早期作品,在他還沒有變成那個只拍系列續集的導演之前,《黑洞表面》是一部有趣的電影,它結合史蒂芬·金式的空間怪譚與幽閉太空驚悚,擁有那些受影迷熱愛的特質,儘管票房與評論失利,但時至今日,有大量影迷對這部科幻驚悚電影表達喜愛。
  • 科幻片《異星災變》簡談
    《異星災變》第一季是2020年觀看的一部科幻片,這部科幻片的主題背景音樂我願稱其為陰間。這顆星球灰濛濛的,空氣裡瀰漫著灰塵,黃沙漫天,看起來可以生存,實則生存起來極為艱難,沒過多久,機器人的孩子們便相繼死亡,只有一個叫坎皮恩的孩子存活了下來。這幾名生存者居住地的不遠處有個巨大的深坑,什麼東西掉進去都聽不見聲兒的,他們的飛船就掉進去了一架。坎皮恩為了尋找在這顆星球尋找新的食物,爬進坑壁找到了一些食物,吃了不會中毒或者產生其他的副作用。
  • 我竟然進入了這些科幻片的「未來世界」?
    在我們的回憶中,2020年,是科幻片裡的重要時間節點,是被cue過N次的「未來」。 雖然這部電影上映於1982年,但它的原著《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可是出版於1968年。
  • 科幻片《星際穿越》你都看懂了麼?除了感動,還有什麼?劇情詳解
    本期包子將和大家來嘮一嘮諾蘭的兩部經典作品《星際穿越》,愛看科幻片得你,快來看看吧!《星際穿越》這部作品相信大多數喜歡看科幻片的網友已經看過甚至不止一遍了,但是,你真的看懂了麼?諾蘭的很多作品包括《星際》和《盜夢》都是十分燒腦的,許多人甚至在看完之後滿頭霧水,不明覺厲。
  • 光看黑洞照片哪夠?來,帶你一覽「黑洞電影」之最
    這兩天,福祿君被兩件事刷屏了:一是黑洞的照片,二是黑洞照片的版權。emmmm……版權這事已經夠亂的了,我們還是聊聊照片本身吧。這張看似模糊的照片,為什麼會被刷屏呢?黑洞照片因為以前只是在愛因斯坦「理論」中出現的「黑洞」,終於被科學家拍到了它的真身。而你我都是第一批看到真實黑洞的人類。
  • 《黑洞頻率》科幻電影融入親情元素——珍惜時光,珍惜眼前人
    還記得2019年4月10日晚上,全世界人民見證了什麼是「黑洞」在那個時候,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張黑洞照片,該黑洞位於仙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在照片出世之前,關於黑洞的電影有很多,比如《星際穿越》、《黑洞》、《銀河怪物》、《阿波羅13號》、《空間》、《黑洞表面》等,以及今天會提到的這部《黑洞頻率》。
  • 亞馬遜證實開發劇版《黑洞表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亞馬遜證實開發劇版《黑洞表面》 2019-08-08 11:22 來源:comingsoon 作者:
  • 科學感十足的科幻片,提升你對世界的思考與認知
    電影幾乎從誕生以來就有了科幻片這一類型,通常1902年喬治·梅裡愛的《月球旅行記》被視為第一部科幻片。直到20世紀末《星球大戰》的成功以後科幻片才真正迎來了春天。然而「科幻」的成分似乎被淡化了,很多所謂的科幻大片實質上是科幻包裝的動作片,少了對世界的思考與對世界認知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