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麼大,我們這麼渺小,如果我們去過世界的很多地方,我們是不是就能分享世界的浩瀚,以彌補內心的空缺?毫無疑問,旅遊是一种放松自我的最好的方式,通過看不同的景色,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找尋不一樣的生活,了解不一樣的自己。今天小語給大家介紹的是澳大利亞大堡礁,絢麗多彩的珊瑚礁,令人沉醉的迷人魅力
大堡礁(英文:The Great Barrier Reef),是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區,延伸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長逾2,000公裡(1,250哩),距岸16~160公裡(10~100哩),由數千個相互隔開的礁體組成。許多礁體在低潮時顯露或稍被淹沒,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環繞島嶼或鑲附大陸岸邊。是數百萬年來由珊瑚蟲的鈣質硬殼與碎片堆積,並經珊瑚藻和群蟲等生物遺體膠結而成。至少有350種色彩繽紛、形態多樣的珊瑚,生長在淺個水大陸棚的溫暖海水中。據鑽探,礁體之下是早第三紀陸相堆積,說明該地區原先位於海面以上。
自早中新世以來,陸地下沉,間有數次回升。在海底礁坡上有多級階地,相當於更新世冰川引起的海面變動的停頓期。礁區海底地形複雜,有穿過礁區與現代河口相連的許多谷地,這是古代陸上侵蝕產物。礁區海水溫度季節變化小,表面水溫高21~38℃(70~100℉),向深處去溫度變化不大。海水清澈,可清楚看到30米(100呎)深處的海底地形。
礁區海洋生物豐富,有彩色斑斕、形狀奇特的小魚;還有寬1.2米、重90公斤的巨蛤和以珊瑚蟲為食的海星。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在礁群與海岸之間是一條極方便的交通海路。風平浪靜時,遊船在此間通過,船下連綿不斷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為吸引世界各地遊客來獵奇觀賞的最佳海底奇觀。1981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營造如此龐大"工程"的"建築師",是直徑只有幾毫米的腔腸動物珊瑚蟲。珊瑚蟲體態玲瓏,色澤美麗,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溫保持在22-28攝氏度(℃)的水域,大堡礁各類珊瑚 且水質必須潔淨、透明度高。澳大利亞東北岸外大陸架海域正具備珊瑚蟲繁衍生殖的理想條件。珊瑚蟲以浮遊生物為食,群體生活,能分泌出石灰質骨骼。老一代珊瑚蟲死後留下遺骸,新一代繼續發育繁衍,像樹木抽枝發芽一樣,向高處和兩旁發展。如此年復一年,日積月累,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連同藻類、貝殼等海洋生物殘骸膠結一起,堆積成一個個珊瑚礁體。
凱恩斯和聖靈群島是澳洲遊覽大堡礁的兩大主要路徑,兩地相距約六百多公裡。
凱恩斯開發時間比較早,裡面的設施相對比較完善,價格也不貴,很多人如果要去看大堡礁,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凱恩斯,也正是因為開發相對成熟,裡面很多自然環境都被破壞了。
聖靈群島 Whitsunday Island 相比較北部的,遊客較少,生態環境保護得比較好,風景更美、海水更清澈、潛水更過癮,雖然艾爾利海灘Airlie Beach沒有像凱恩斯那樣的熱帶雨林,但是這裡著名的心形礁石Heart Reef和白天堂沙灘whitehaven beach都是 凱恩斯 無法比擬的。
聖靈群島有兩個地方可以中轉:艾爾利海灘Airlie Beac和 漢密爾頓島Hamilton Island,都有飛機可以抵達。為了保護心型堡礁,所有的遊客都只能在飛行器上一睹其美景。
小夥伴常用的路線有兩個,第一:飛漢密爾頓島機場(HTI),在該島住宿——看大堡礁 ,第二:飛普羅瑟派恩機場(PPP)然後乘車40分鐘去艾爾利海灘住宿——看大堡礁 。比較經濟省錢的方法是在艾爾利海灘住宿。如果是時間和預算比較充足的小夥伴可以選擇在漢密爾頓島逛幾個小時,體驗一把富人的生活。
心形大堡礁是澳洲大堡礁中的一大奇觀,在高空中向下遠遠望去,心形 大堡礁極其自然的形成了一個心的形狀,安靜的漂浮在一片蔚藍的水色當中,這樣鬼斧神工的美景,讓我們再一次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網絡上有一種說法:這裡是海洋生物的伊甸園,也是人類幻想中的自己的伊甸園。 心形島Heart Reef,形如其名,如果說這是上帝的作品,那麼似乎可以說,原來上帝也是願意把這裡當作心靈的棲息之地的呀!
不過因為海水過熱,大堡礁最原始的北部區域的大部分珊瑚礁已被殺死。往南一些,大堡礁中部的珊瑚礁也正在白化,這是另一場大規模死亡的潛在預兆。科學家預言,如果海水繼續升溫,大堡礁的珊瑚蟲將會不斷死去,絢麗多彩的大堡礁也終將消失。為了這美林美奐的大自然的饋贈,人類應肩負起保護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