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冷,2018年考研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各位考生也已經步入了考研政治複習的衝刺階段,在這個階段,各位考生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按部就班地複習各科重要知識點。為了方便大家複習,陳潔老師為大家梳理一下馬原部分的分析題必背考點,幫助大家積累馬原材料分析題的知識素材。
分析近些年的考研真題我們可以發現,馬原的材料分析題出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重點集中在辯證法和認識論中。對於馬原的材料分析題答題方法,有一個答題模板,那就是:原理+方法論+結合材料,三者相結合,才是一個完整的材料分析題答案。陳潔老師就幫助大家梳理一下馬原中常考分析題的原理和方法論。
一、唯物論部分
(一)實踐是自然存在與社會存在區分和統一的基礎
【原理內容】實踐是使物質世界分化為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歷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起來的現實基礎。人在實踐活動中創造了人類社會,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又反過來影響和制約自然界,不斷改變著自然界。
【方法論】馬克思認為,應當合理地調節人與自然之間額物質變換,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人類本性的條件下進行這種物質交換。
(二)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統一
【原理內容】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正確認識規律和利用規律。
【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辯證法部分
(一)事物聯繫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是普遍聯繫的,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繫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世界的普遍聯繫是通過中介實現的。
【方法論】要求人們要善於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繫,確立整體性、開放性的觀念,從動態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繫。
(二)事物聯繫的條件性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的聯繫是有條件的,條件是可以改變的。人們經過努力可以創造出事物發展所需要的條件,但改變和創造條件不是任意的,必然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方法論】要立足現實,既要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又要善於利用有利條件,化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創造事物發展的條件。
(三)事物發展的過程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一切事物只有經過一定的過程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
【方法論】堅持事物發展是過程的思想,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把一切事物如實地看做是變化、發展的過程,既要了解它們的過去、觀察它們的現在,又要預見它們的未來。
(四)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面特徵,本質則是事物的內在聯繫和根本性質。任何本質都是通過現象表現出來,沒有不表現為現象的本質;任何現象都從一定的方面表現著本質,即使假象也是本質的表現。
【方法論】不能停留於現象而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
(五)矛盾的同一性、鬥爭性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鬥爭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是包含差別和對立的同一,鬥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
【方法論】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矛盾時,必須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