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將發生什麼,我們的世界可能會發生的16個變化

2020-09-05 銀川身邊事

21世紀以來,科技一直都以非常驚人且快速的方式不斷發展著,人們生活總是在不斷發生著進步。你有沒有想過,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會發生什麼,到了2025年以後,我們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這次,V哥就將要帶你一同來預測:到2025年之前,我們的世界可能會發生的16個變化。

1、太陽能板

太陽能板的能源產量將超過化石燃料,成為地球上最大的能源來源。研究人員確信,由於新興和現代化的材料,這種情況將會發生,有了這種變化,即使是在陰天,太陽能板也將能夠吸收更多的陽光。

2、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

將來,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將成為現實。AR技術如今已經存在,然而,5年之後,這將成為非常普及的一種技術。例如,你可以在預訂房間之前進行一次飯店虛擬遊覽。或者,在把商店裡的所有商品放進購物車之前,先好好看看它們的3D模型怎麼樣。

3、人類自身也將會增強

未來,人類本身也將變得更強,植入皮膚的晶片將會取代紙張、身份證,而具有真實肢體能力的仿生肢體也將越來越先進,改善體內功能的植入物將變得越來越普遍。

4、交通擁堵的問題將逐漸得到解決

交通堵塞的問題要麼完全解決,要麼幾乎完全解決。隨著對無人駕駛汽車甚至飛行汽車的需求不斷增長,人為因素將會顯著減少。

5、汽油燃料將成為褪色記憶

到2025年時,汽油燃料將會成為一種褪色的記憶。電動汽車和氫動力汽車將把燃氣汽車逐漸推離市場。此外,太陽能汽車也將逐漸出現。

6、智能網絡

網絡將會無處不在,物聯網將快速的發展起來。智能住宅、智能辦公室、全智能建築,可以說,實際上,所有東西都將與其他東西連接起來,只由封閉的內部網絡隔開。例如,在下班回到家之前,通過手機操作,就可以讓家裡的智能設備進行衛生打掃和做飯。等回到家以後,就只需輕鬆的享受生活了。

此外,幾家大公司,像是谷歌、臉書和SpaceX,已經在合作一個專案,這個專案將以每秒1兆比特的速度把網絡帶給地球上的每一個人。

7、人工智慧

在5年的時間裡,人工智慧不僅能夠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聽從你的命令,而且它本身也會變得更加深入和好奇。

8、醫藥

即便是現在,醫藥領域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5年內,科學家們將會在癌症、愛滋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治療方面取得突破。

9、人類基因組

人類基因組很可能會被破解,只有在人類基因改造成為可能之前,倫理問題才會存在。至此,人類在出生之前就能夠擺脫許多相當可怕的基因狀況。到了2025年,這一問題,可能會出現一個較為明確的答案。

10、塑膠

塑膠或許會逐漸成為歷史,到了2025年,基於纖維素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將逐漸取代常見的塑膠包裝。這樣,人類就不用再擔心胡亂扔進土地裡和海洋中的塑膠了,我們將朝著更環保的星球邁出一大步。而且據說這種材料摸起來和塑膠非常相似。

11、傳送和時間旅行

傳送和時間旅行將逐漸變得不再像是神話。科學家們最近發現,量子隱形是存在可能的。當然,我們不可能在5年內就回到過去或者全世界到處傳送。但無論如何,這個概念本身都會變得更加真實。

12、機器人

機器人將接管市場上最卑微的工作,讓人類把注意力轉向更需要智力的任務。機器人所做的一切,將逐漸變得不再需要人類協助。然後,有許多機器人必須在人類的協助下才能夠工作,因此依然能夠保留一些崗位。

13、關於學習

5年以後,獲得新技能的方法將比現在容易得多。隨著VR等各項技術的成熟化,使得人們甚至都不需出現在教室裡,就能夠學到知識。甚至於開車都可以藉助於VR模擬器來進行學習。

14、5G網絡連接

5G網絡連接將在大多數技術發達的國家和城市成為一種普遍現象。5G將網速再度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準,到時候,諸如直播、醫生遠程操控等各個領域都將得到長足發展。

15、區塊鏈

區塊鏈將成為人們和組織之間轉移資金和有價值資產的首選方法。

16、娛樂

隨著太空旅行的發展,娛樂將變得更加多元化。當然,這必須是非常有錢的人才能夠享受到的。

相關焦點

  • 假如地球是立方體的,我們的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世界萬事萬物都以不同的形態存在自然是有它各自存在的道理可言,要不然整個世界可能會缺少那麼一點美感和平衡感,從而陷入紊亂之中。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去不斷發展。如果仔細觀察宇宙中的天體,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星球包括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都是以球形的狀態存在於宇宙之中。這讓我們感到分外好奇,為什麼這些天體都是球體的呢?我們也會對這些宇宙奧妙做出腦洞大開的假設和想像。假如地球不是球體的,而是立方體,那麼地球上的一切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帶著這個有趣的設想,我們可以一起來探討一下。
  • 科學家推測:地球氣候在2050年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人類面臨考驗
    這一系列的現象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地球的生態正在發生著變化,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霍金曾經有四個預言,其中一個預言就是2050年的地球生態環境會發生劇變,人類將面臨重大的考驗。可能很多人覺得,霍金的預言不可能成為現實,可是在2019年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即將面臨一場異常劇烈的轉變,到2050年,世界上3/4的城市將經歷氣候大「變革」。在此情況下,還會有超過20%的城市將經歷地球上從未有過的天氣模式。科學家之所以發出這樣的研究結果,並不完全是預言,而是通過對地球生態的大量研究和檢測得出的一個可能結論。
  • 數字看世界:到了2050年,地球上會發生的10個驚人變化
    2050年,距離我們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都在預測,強大的人工智慧可能將會主宰人類的未來。但即便是到2020的今天,這種情況也沒有發生,而科技的發展讓我們似乎逐漸看到了這種可能性。那麼,在2050年這一切是否會發生呢?到了那個時候,這個世界會怎麼樣呢?
  • 外媒:中國又發生什麼?出現世界首個「新物種」,意味著什麼?
    現在我們提出,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時,也要尊重自然和生物,就是尊重我們的未來。隨著環境逐漸好起來之後,那麼瀕臨滅絕的動植物,還會有回來的一天嗎?前段時間外媒報導:中國又發生什麼?出現世界首個「新物種」,意味著什麼?到底是什麼「新物種」呢?
  • 如果人類徹底消失一個月,世界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疫情發生至今,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全人類都被捲入其中。我們總說,人類是食物鏈的頂端、世界的主宰,但人類活動的時間和地球的壽命比起來,不過是短短的一瞬,我們也知道人類的存在幾乎不可能是永恆的。如果有一天,人類突然從世界上消失,地球又會變成怎樣呢?
  • 全球氣候模式發生巨大變化,世界將更加殘酷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最近幾十年,一種新的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形成,且比過去400年來都要頻繁得多。氣候模型表明,正在發生的厄爾尼諾事件可能是由於氣候變化造成的,而發表在Nature Geo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利用珊瑚重建了過去400年的厄爾尼諾事件,科學家們發現近年來厄爾尼諾現象的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
  • 外媒:中國又發生什麼?出現世界首個「新物種」,意味著什麼?
    如今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已經面臨著巨大威脅,雖然短期內對人類生活沒有太大變化,但是時間長了之後,受到損失的仍然是人類。現在我們提出,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時,也要尊重自然和生物,就是尊重我們的未來。  對於這樣世界首個「新物種」的出現,意味著什麼呢?其實很大程度意味著我國對生態環境不斷重視後,已經在保護環境方面做得越來越好,因此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恢復,而一些因為環境惡劣失去生存的植物,才會再次出現在我們眼前。
  • 2025年6月,世界經濟「L型底部」可以精確預言到月?
    「宏觀經濟將持續呈L型走勢」,最近一段時間,這一對經濟大勢的判斷在國內產生深刻影響。L型,究竟是中國的L,還是世界的L;它究竟是一個L,還 是連續的L?由L型衍生的種種問題引起各界探討,而最令人關注的核心問題,無疑是,在經濟下行的長周期中,觸底回升,到底會在何時發生?
  • 七個未來幾年可能會發生的地球災難
    多巴火山如今依舊活躍,而且如果發生類似的噴發,將會直接影響到印尼和馬來西亞。不過多也可能噴發出足以影響到全球氣候的氣體量,就像上一次溫度會比較涼,冰量會增加,雪也會多得多。從澳大利亞西北部到東非的國家及地區都可能出現海嘯,世界經濟可能受損,植物得掙扎求生,交通也會癱瘓。
  • 七個未來幾年可能會發生的地球災難
    二、西麗納塌陷位於夏威夷大島,基老二亞火山南區崩塌的可能性是個真實會發生的危險,這個區域稱為西麗納塌陷,可能讓12,000立方公裡的巖石落入太平洋,這樣可能會生成超級海嘯,會席捲整個太平洋,並在幾個小時內到達北美洲西岸
  • 2021年將發生什麼
    2021年,將是人類與新冠的決戰之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到明年6月份,全世界將有2.5億人被感染。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據,面對疫情空前的全球傳播,我們也面臨著新的破局。回顧歷史,每當我們跌跌撞撞的來到新世界的入口,無不是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 地球磁場正在加速減弱並在2025年前後發生太陽閃焰
    但可以預料到的是,隨著磁屏蔽的減弱,地球將更容易遭受太陽風暴的襲擊,導致地球外層大氣受熱膨脹。此外,衛星信號、網際網路服務、GPS導航、手機信號及電網也將受到打擊。現在我們面臨的挑戰是了解驅動這一現象的原理,並弄清楚對人類等生命的真正威脅。太陽活動預計在2024年達到頂峰想像一下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通訊,我們的生活還能繼續下去嗎?
  • 2020年,世界發生了多少災難?
    本文大概2593字,讀完共需6分鐘回首2020人類有亮色,有奮起卻也在與災難並行熊熊的山火蔓延的蝗災肆虐的洪水……「天災」過後除了傷痛和不安我們還應該反思些什麼?自今年年初以來,加州已發生8800多起山火,7000多幢建築物被毀,累計過火面積超過1.6萬平方公裡,造成31人死亡。其中8月16日爆發的奧古斯特複合大火,過火面積達87萬英畝,相當於半個上海,成為加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野火。舊金山灣區被煙霧籠罩,如「世界末日」般的場景。
  • 地球平均溫度上升6℃,世界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據相關部門研究發現,2019年澳大利亞的平均降雨量為277.63毫米,遠低於該國1902年314.46毫米的歷史最低值,而2019年澳大利亞的平均氣溫也要比往年的平均氣溫高出1.52℃,也就是說高溫和乾旱是此次澳洲山狂燒不滅的「罪魁禍首」。
  • 假設地球停止轉動10秒,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會是世界末日嗎?
    2020-05-06 16:51:20 來源: 美食小分享 舉報
  • 中國人馬上過節,世界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但世界,這幾天卻正發生重大變化。確實是重大的變化,我們已經看到了某些端倪。其中有些變化,甚至可能出乎意料,但卻將深刻地影響國際格局,也不可避免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帶來衝擊。但這樣的事件,一波三折,肯定也讓世界看到美國很不光彩的另一面。營商環境很重要,美國真不是以前的美國了,這將對世界經濟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假如人類徹底掌控了可控核聚變,未來的世界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當然,這一天的到來還有點遠,但可控核聚變的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中,也許我們有生之年就能夠享受到這項技術穩定發電帶來的便利。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核聚變的相關知識。 什麼是核聚變?當質量大的原子核吸收一個中子之後,就會分裂成兩個或者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放出兩個或者三個中子,並且釋放大量的能量,同時這個過程會繼續裂變下去,由此形成鏈式反應。 核聚變則是由質量較小的原子,在特定條件下發生原子核聚合反應,生成質量更重的原子核的過程。
  • 吳曉波預言:2019年將發生的6件事
    一、留在2018年的五個懸念 去年我們的水晶球看到了一部分真相,也有很多沒看到的東西,到今天我們會發覺,即將過去的2018年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懸念。 懸念1:世界貿易緊張局勢何時結束?我認為,如果十年後我還有機會舉辦年終秀的話,在2028年的時候,大概率世界貿易緊張局勢將持續。 如果從產業層面來研究,這個戰爭會出現在哪些重大戰區?我們認為大概會在五個重要的戰區: (1)中國製造2025 這五大戰事會在未來十年一一發生,在非常長期的時間內進行。
  • 如果沒有月亮,地球將會發生哪些變化?
    作為我們最緊密的宇宙伴侶,人類在許多方面與月球共享了千年的進化。但是我們通常不會停止思考如果月亮從未陪伴我們會發生什麼。如果月亮從不存在或今天消失,該怎麼辦?我們可以期望地球上的事物保持不變嗎?那麼,如果月亮不存在會發生什麼呢?好吧,一些專家認為地球將比現在傾斜多達85度。其他人則較為謙虛,並假設此傾斜度可能高達20度。以至於兩極都暴露在太陽下,融化了它們的冰川並引發了極端的氣候變化。實際上,我們的行星軸傾斜度僅改變一個角度就足以引起冰河時代。
  • 細思極恐,2012年世界末日是否已經發生?我們或生活在平行宇宙?
    有沒有人覺得2012世界末日已經發生?而現在活著的我們在平行空間或者時間被重置? 末日預言一直以來都是很火爆的話題,傳播最廣的應該就是2012年世界末日,該預言被認為來自於瑪雅古文明,這個文明比較特殊也留下了很多的謎團,現在的考古研究發現瑪雅文明在天文觀測方面很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