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段學虎 崔立慧 通訊員 孫炳孌 李淑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今年9月上旬,東營市城市園林綠化部門工作人員在城區沙河路、東一路進行日常管養作業時,意外發現了一種以前未曾見過的白色小蟲子。經比對,確認這種昆蟲是白痣廣翅蠟蟬的若蟲,是東營首次發現的一種園林害蟲。據了解,目前東營對該害蟲還沒有相關的處置經驗,東營市溼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已經針對該害蟲成立了課題組,對其生活習性和下一步的防治展開調研工作。
10月11日,在東營市溼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植保專家的帶領下,記者在東二路、膠萊河路附近的綠化帶內,見到了這種昆蟲。
在膠萊河路南的一處綠化帶內,記者一行人在這裡找到了一些密度較高的成蟲和少數若蟲。經過辨認,貼附在大葉黃楊枝條上的白色物質,即是白痣廣翅蠟蟬分泌的蟲蠟,用手輕碾即碎成粉末。蟲蠟密集出現的區域,能夠很輕易地發現白色蟲卵。
「你看,這就是它的若蟲。」東營市溼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植保科高級工程師紀傳東說。順著他手指的方向,一隻體長半釐米左右的白色昆蟲正在緩緩爬行,通體潔白,尾部長有粉絮,狀如婚紗。
「目前這個階段,若蟲已經比較少了,大部分都已經長成成蟲了。」跟隨紀傳東的指引,記者在周邊的紅葉石楠枝條上看到了白痣廣翅蠟蟬成蟲,一根枝條上少的有五六隻,多的能聚集十隻左右的成蟲。成蟲約呈大拇指指甲蓋大小,長有接近紅棕色、紅紫色的翅膀。它的兩個前翅邊緣各有一枚白色三角形斑點,像是一顆「白色的痣」。這是辨認它的身份最重要的標識之一。
據了解,在初次發現白痣廣翅蠟蟬之後,東營市溼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植保科在城區選取了90多個點位進行調查,發現其中超過七成的點位有白痣廣翅蠟蟬存在。此外,除中心城區,廣饒縣城區內也發現了這種害蟲。此外,今年在東營周邊的濰坊等市也有發現該蟲的相關信息。
根據調查的情況,植保科專家繪製了一幅《東營市城區白痣廣翅蠟蟬疫情調查分布圖》。蟲口最密點即是東二路、膠萊河路周邊綠地。「從目前我們調查的結果看,白痣廣翅蠟蟬主要棲息在石楠和大葉黃楊植株中的新發枝條上。目前調查到的,多數蟲卵都在這兩種植物上,其他植物鮮見有蟲卵。」紀傳東說。「問題就出在這產卵上,蟲卵和蟲臘附著在植物的枝條上,就會造成枝條枯萎。如果該害蟲泛濫,那對園林綠化植物的生長十分不利。」
「這種昆蟲主要分布在陝西、河南、江蘇、浙江等江南和華南溫暖地區,在東營市還是第一次發現。這種蠟蟬飛行能力比較弱,我們初步推測它是跟隨遷移苗木來到東營的。也就是說,近年來,北方城市在引進南方苗木時,可能苗木上有蟲卵,進而來到這裡。」紀傳東認為,從目前的調查結果顯示,該蟲在本地出現應該不屬自然遷徙。
資料顯示,白痣廣翅蠟蟬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同翅目(半翅目),蠟蟬總科,廣翅蠟蟬科的一種小型刺吸式不完全變態類園林植物害蟲。一個世代只有卵、若蟲和成蟲三個時期(蟲態),無蛹期,由若蟲直接羽化為有翅而且會飛的成蟲(小飛蛾)。
白痣廣翅蠟蟬以若蟲和成蟲吸食植物的汁液為生,交尾後的雌成蟲產卵於寄主當年生枝條內或葉片主脈內,影響枝條和葉片生長,削弱樹勢,重者產卵部以上枝條枯死。
「根據已有的調查數據,近期,我們將先對已經發現大量蟲卵的大葉黃楊和紅葉石楠的新生枝條進行嘗試性的修建銷毀,試驗該防治方法是否可行。」紀傳東說,目前,東營市溼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植保科專家已經成立了課題組,計劃對白痣廣翅蠟蟬的發生規律、危害植物種類、如何防治等問題展開進一步調研。「該蟲一年兩代,目前我們看到的是第二代成蟲了,未來,我們針對這一新發現害蟲的研究工作還有很多,包括他的生活繁衍時間、危害苗木種類、防治方法等,都需要建立一個系統的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