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它叫蛾蠟蟬,其實是害蟲)
本報記者 張斌
家住六盤水盤縣大山鎮小雨谷村的段興周,撥打本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811報料,他老家山上灌木林裡發現一種長有幾十隻觸角的白色生物,在灌木的枝幹或樹葉上爬行。他把這種生物的照片發到朋友圈裡,大家都稱沒有見過這種蟲子。
上山發現白色生物
8月25日中午,記者與段興周取得聯繫。據他介紹,今年5月30日,他獨自上山沿著自來水管檢修,通過村組公路爬到半山腰水管經過的一段灌木林時,突然發現這種從未見過的白色生物。
段興周說,他仔細觀察發現,「這種白色生物大概有五六釐米長、4釐米寬,全身雪白,有頭有雙眼,身上有二三十隻觸角。看上去像一隻只開滿白色花芽的小蟲。」
他將這些白色生物的照片拿給其他村民看,大家都沒有見過,包括村裡上了年紀的長者。6月2日,段興周去浙江跟隨朋友打工,之後在河南一家大型工地上班,這期間,他將拍到的小動物照片和視頻,發到朋友圈請大家辨認,網友們都認不出來。
段興周說,目前他在醫院照顧生病的爺爺,如果專家能去實地考察,他會親自帶路。
照片上的其實是若蟲
8月24日上午,記者找到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該站專家杜少俊以及參與鑑定的雲南省昆蟲專家,最終確認,這種生物是一種少見的昆蟲,名「蛾蠟蟬」的若蟲。
據介紹,蠟蟬是個統稱,這種生物,系昆蟲類同翅目蛾蠟蟬科。若蟲身上的蠟質或蠟絲,能遮掩它們的身體,是一種良好的偽裝,能減少天敵侵襲或吞食。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市區。成蟲、若蟲刺吸寄主植物枝、莖、葉的汁液,嚴重時枝、莖和葉上布滿白色蠟質,致使樹勢衰弱,造成落花等。
報料人提供的這種生物照片,就是蛾蠟蟬的若蟲,具多食性。成蟲、若蟲往往群集在較蔭蔽的枝幹、嫩梢、花穗、果梗上刺吸汁液,所排出的蜜露易誘發煤煙病,致使樹衰弱,受害嚴重時造成落果或品質變劣。這種昆蟲,不具備專門的科研價值。
96811報料人: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