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舟蛾識別與防治圖訣
幼蟲識別口訣楊小舟蛾吃楊葉,灰褐灰綠多體色;幼蟲大約兩釐米,微帶紫色有光澤;注意觀察黃縱帶,各有一條在體側;背有肉瘤不顯著,腹部兩個略大些;生在第一第八節,上有短毛瘤灰色。
防治口訣舟蛾為害要防治,首先天敵多支持;獵蝽鳥兒寄生蜂,招引保護多繁殖。噴灑蘇雲金桿菌,以菌治蟲好方式。適地適樹栽壯苗,加強管理增樹勢。秋末冬初掃落葉,集中燒毀蛹燒死。初春翻地滅冬蛹,效果較好但費時。人工振樹收落蟲,手摘蟲苞需細緻。誘集成蟲用燈光,林中誘燈多設置。蟲多吃葉要成災,噴施農藥急控制;樂果菊酯滅幼脲,連續噴施一二次。樹冠高大難噴到,樹幹注射可試試;甲維鹽等內吸性,幼蟲吃葉便毒死。
形態特徵又叫楊褐天社蛾、小舟蛾等,屬於鱗翅目舟蛾科中的食葉害蟲。幼蟲體色變化大,呈灰褐色、灰綠色,微具紫色光澤,體側各具一條黃色縱帶,體上生有不顯著的肉瘤,以腹部第一節和第八節背面的較大。成蟲體色富於變化,有黃褐、紅褐和暗褐等色;前翅有3條具暗邊的灰白色橫線,內橫線似1對小括號"( )",中橫線像"八"字形,外橫線呈倒"八"字的波浪形;後翅臀角有1褐色或紅褐色小斑。
為害特點以幼蟲取食楊樹、柳等林木葉片為害。一年發生3-5代,在樹洞、落葉、牆縫和屋角等處吐絲結繭化蛹越冬,次年4月中旬羽化成蟲,成蟲有趨光性。卵產於葉背面。幼蟲常群集為害,將葉片食光,僅留下葉表皮及葉脈,老熟幼蟲吐絲綴葉化蛹。
防治方法⑴保護和利用赤眼蜂、小繭蜂、黑卵蜂等天敵。而利用麻雀、家燕、灰喜鵲、灰椋鳥、杜鵑、黃鸝等捕食楊小舟蛾的成蟲、幼蟲。⑵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⑶人工摘除群集在葉片上取食的初齡幼蟲,也可在早晨猛擊樹幹,震落後撲殺。⑷將樹幹基部周圍地面的雜草和2cm表土層清除,翻耕深度為15-20cm,殺滅蟲蛹。⑸用蘇雲金桿菌乳劑10倍液等生物製劑噴霧殺幼蟲。⑹對樹體高大,鬱閉度0.6以上又遠離居民區的片林。可選用煙包或煙霧機噴煙防治。⑺對四旁零星高大樹木。在樹幹1-1.5米高處不同方向打3-4個孔,注入適量內吸性強的氧化樂果或吡蟲啉,用溼泥封好注藥口。⑻每畝用20%滅幼脲Ⅲ號懸浮劑25克噴霧。也可以用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