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害蟲識別與防治圖訣:楊小舟蛾(楊褐天社蛾、小舟蛾)

2021-01-08 木頭工程師

楊小舟蛾識別與防治圖訣

幼蟲識別口訣楊小舟蛾吃楊葉,灰褐灰綠多體色;幼蟲大約兩釐米,微帶紫色有光澤;注意觀察黃縱帶,各有一條在體側;背有肉瘤不顯著,腹部兩個略大些;生在第一第八節,上有短毛瘤灰色。

防治口訣舟蛾為害要防治,首先天敵多支持;獵蝽鳥兒寄生蜂,招引保護多繁殖。噴灑蘇雲金桿菌,以菌治蟲好方式。適地適樹栽壯苗,加強管理增樹勢。秋末冬初掃落葉,集中燒毀蛹燒死。初春翻地滅冬蛹,效果較好但費時。人工振樹收落蟲,手摘蟲苞需細緻。誘集成蟲用燈光,林中誘燈多設置。蟲多吃葉要成災,噴施農藥急控制;樂果菊酯滅幼脲,連續噴施一二次。樹冠高大難噴到,樹幹注射可試試;甲維鹽等內吸性,幼蟲吃葉便毒死。

形態特徵又叫楊褐天社蛾、小舟蛾等,屬於鱗翅目舟蛾科中的食葉害蟲。幼蟲體色變化大,呈灰褐色、灰綠色,微具紫色光澤,體側各具一條黃色縱帶,體上生有不顯著的肉瘤,以腹部第一節和第八節背面的較大。成蟲體色富於變化,有黃褐、紅褐和暗褐等色;前翅有3條具暗邊的灰白色橫線,內橫線似1對小括號"( )",中橫線像"八"字形,外橫線呈倒"八"字的波浪形;後翅臀角有1褐色或紅褐色小斑。

為害特點以幼蟲取食楊樹、柳等林木葉片為害。一年發生3-5代,在樹洞、落葉、牆縫和屋角等處吐絲結繭化蛹越冬,次年4月中旬羽化成蟲,成蟲有趨光性。卵產於葉背面。幼蟲常群集為害,將葉片食光,僅留下葉表皮及葉脈,老熟幼蟲吐絲綴葉化蛹。

防治方法⑴保護和利用赤眼蜂、小繭蜂、黑卵蜂等天敵。而利用麻雀、家燕、灰喜鵲、灰椋鳥、杜鵑、黃鸝等捕食楊小舟蛾的成蟲、幼蟲。⑵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⑶人工摘除群集在葉片上取食的初齡幼蟲,也可在早晨猛擊樹幹,震落後撲殺。⑷將樹幹基部周圍地面的雜草和2cm表土層清除,翻耕深度為15-20cm,殺滅蟲蛹。⑸用蘇雲金桿菌乳劑10倍液等生物製劑噴霧殺幼蟲。⑹對樹體高大,鬱閉度0.6以上又遠離居民區的片林。可選用煙包或煙霧機噴煙防治。⑺對四旁零星高大樹木。在樹幹1-1.5米高處不同方向打3-4個孔,注入適量內吸性強的氧化樂果或吡蟲啉,用溼泥封好注藥口。⑻每畝用20%滅幼脲Ⅲ號懸浮劑25克噴霧。也可以用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

相關焦點

  • 濟寧做好楊扇舟蛾和楊小舟蛾防治工作
    做好楊扇舟蛾和楊小舟蛾防治最近一段時間,我市很多地方都發生了楊扇舟蛾、楊小舟蛾疫情,針對近期疫情的發展情況,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宋印剛也在節目中進行了詳細介紹,並向市民推廣了相應的防治措施。宋印剛告訴記者,今年夏天,我市普遍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溫溼天氣,這也為楊扇舟蛾和楊小舟蛾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加之基層監測機構、隊伍建設滯後,不能有效的監測預報,這才造成了楊扇舟蛾和楊小舟蛾疫情。一般情況下,楊扇舟蛾、楊小舟蛾在我市一年發生3至4代,每代危害期約為30天。目前正適逢楊扇舟蛾、楊小舟蛾第3代幼蟲的危害期,宋印剛也向廣大楊樹種植戶推薦了幾種最常見的防治辦法。
  • 全市緊急防控「楊小舟蛾」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楊小舟蛾 幼蟲群居 楊扇舟蛾 防控 楊樹食葉害蟲 蛹期 越冬 林業局 8月 地塊 [提要] 8日,記者從德州市林業局了解到,根據當前楊小舟蛾等楊樹食葉害蟲局部地塊迅速爆發的嚴峻危害形勢
  • 農林害蟲識別與防治圖訣:柑橘潛葉蛾(鬼畫符、畫圖蟲)
    柑橘潛葉蛾識別與防治圖訣幼蟲識別口訣幼蟲葉中蛀,蛀道如鬼符;均勻細似蛇,細線道中布。防治口訣病蟲要應對,檢疫放首位;栽苗選健康,無蟲葉青翠。發現蟲葉梢,剪去齊燒毀。修剪控夏梢,調節土肥水;抽梢選時期,無蟲在亂飛。
  • 楊扇舟蛾來勢洶洶 寧波百米林帶三分之一被蠶食
    楊扇舟蛾來勢洶洶 寧波百米林帶三分之一被蠶食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19日 15:22:11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去年,首次大規模出現的第二代楊小舟蛾曾大面積蔓延,嚴重影響通道綠化景觀
  • 平輿縣自然資源局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開展2020年楊小舟蛾越冬前調查
    為準確掌握當前楊小舟蛾越冬情況
  • 常見林業害蟲識別與防治
    常見的蟎類害蟲:硃砂葉蟎、二斑葉蟎、山楂葉蟎、柑橘全爪蟎、蘋果全爪蟎、針葉小爪蟎、刺足根蟎等。 防治方法:3.2%阿維噠蟎靈600—8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3000倍液噴施防治。
  • 山東發布楊小舟蛾第3代發生趨勢預測,濟寧萊蕪德州三市呈加重趨勢
    齊魯網7月11日訊 記者從山東省林業廳了解,據各級測報點監測資料及楊小舟蛾生物學特性,預測魯南、魯西南、魯中、魯北西部地區(包括濟南、
  • 安徽省發布楊樹食葉害蟲警示通報
    中國園林網8月8日消息:近日,安徽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發布《全省楊樹食葉害蟲發生警示通報》,指出夏季全省以楊樹舟蛾類為主的食葉害蟲極有可能暴發危害,要求各地嚴密開展蟲情調查與監測,準確掌握蟲情動態,及時發出預警信息和組織開展防治。
  • 福建農林大學專家破譯小菜蛾基因組
    日前從福建農林大學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該校尤民生教授主持,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完成,英國劍橋大學等多家單位參與的小菜蛾基因組研究成果「小菜蛾雜合基因組揭示昆蟲的植食性和解毒能力」於2013年1月13日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自然遺傳學》上在線發布。
  • 山東省林業廳部署切實抓好楊樹舟蛾類食葉害蟲防治工作
    中國園林網8月14日消息:楊扇舟蛾和楊小舟蛾是危害楊樹的暴食性害蟲。近年來在我省局部地區暴發成災。根據各測報點監測調查信息,近期受多次降水影響,楊樹食葉害蟲大量增殖積累,呈現在全省大範圍暴發的趨勢。楊樹舟蛾類在我省的部分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兩側等綠色長廊的楊樹林帶,局部發生危害嚴重。
  • 翹著多半個身子一字排開啃食樹葉子,這種害蟲你認識嗎?
    今天早上起來,我在自家扦插的楊樹苗上,拍到了一種看上去極為奇葩的食葉害蟲。它們多數都在翹著尾部的多半個身子,沿著楊樹葉子的葉緣貪婪地啃食危害楊樹苗的葉片,一部分受害嚴重的楊樹葉子,已經被吃成了慘不忍睹,有些甚至是光剩下了部分主要的葉脈。
  • 陽臺花卉蓑蛾、刺蛾、尺蛾、毒蛾的識別與防治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陽臺花卉蓑蛾、刺蛾、尺蛾、毒蛾的識別與防治。怎樣識別蓑蛾?蓑蛾屬鱗翅目科害蟲,該蟲食性雜,以幼蟲取食陽臺植物的葉片,易暴發成災。怎麼識別刺蛾?刺蛾屬鱗翅目刺蛾科害蟲,又名洋辣子,是一種雜食性食葉害蟲,以幼蟲取食葉片,常將葉片吃光,識別以黃刺蛾為例:成蟲體橙黃色。觸角絲狀。前翅黃褐色,基半部黃色,端半部褐色,有兩條暗褐色斜線,在翅尖上匯合於一點,呈倒「V」字形,內面一條伸到中室下角,為黃色與褐色的分界線,後翅灰黃色。
  • 福建農林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破譯小菜蛾基因組
    福建農大科研團隊破譯小菜蛾基因組   世界首個鱗翅目昆蟲原始類型基因組繪製完成   福建農林大學近日宣布,該校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尤民生主持的科研團隊成功破譯了小菜蛾基因組,其研究成果「小菜蛾雜合基因組揭示昆蟲的植食性和解毒能力」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
  • 農林害蟲識別與防治圖訣:銀杏大蠶蛾(白果蠶、白毛蟲)
    銀杏大蠶蛾識別與防治圖訣幼蟲識別口訣銀杏大蠶蛾,幼蟲來做惡;背上生長毛,毛密青白色;另外有毛瘤,上生毛黑褐。蟲繭識別口訣再說該蛾繭,長得有特點:近看如紗籠,遠觀長橢圓;顏色黃深棕,周圍粘葉片;五六釐米長,蟲蛹在裡面;絲膠網堅硬,褐蛹清晰見;一端絲網稀,成蟲爬方便。防治口訣五月蟲為害,捕捉來得快。蟲繭紗籠樣,遇見手工採。成蟲愛趨光,燈誘自投來。
  • 科學網—科學家破譯小菜蛾基因組
    科學家破譯小菜蛾基因組為農業害蟲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本報訊(記者楊釗良 通訊員楊純財、曹佳奕)
  • 蔬菜小菜蛾又來了!應該如何防治?用哪些藥物消滅小菜蛾比較好?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作物常見的害蟲之一,能將蔬菜的葉片吃成網狀,使其失去食用價值。小菜蛾是遷飛性害蟲,具有發生世代多,繁殖能力強、寄主範圍廣、抗藥性水平高,難於防治等特點。所以對於種植蔬菜的菜農來說小菜蛾是必須消滅的目標,那麼用哪些藥物消滅小菜蛾比較好呢?
  • 別擔心,植保所正在消滅尺蛾科食葉害蟲
    揚子晚報網3月30日訊(記者 徐昇)油桐尺蠖、茶尺蠖等尺蛾科昆蟲是食葉類害蟲,每年春季,南京紫金山的楓香、麻櫟都會遭到它們的「襲擊」。記者從中山陵園管理局森林管理處植保所獲悉,從今天起至4月15日,植保所將對相關區域的食葉類害蟲進行防治。
  • 山東滕州市:「以蟲吃蟲」釋放周氏齧小蜂 防治美國白蛾
    百度新聞8月8日訊為有效防治美國白蛾,保護好森林資源安全,根據美國白蛾發生情況,8月5日,山東省滕州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對該市重點防治區域實施白蛾周氏齧小蜂生物防治美國白蛾措施,釋放1億多頭周氏齧小蜂,防治面積30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