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口綱動物有哪些特點?它們是哪些動物的祖先?魚類與它們的區別

2020-12-04 昕子說自然

圓口綱動物化石種類出現於古生代上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和泥盆紀,這些化石動物和現存圓口綱動物有許多共同之處,如沒有上下頜和成對的附肢,有鰓籠和內鼻孔,內耳只有兩個半規管等,都說明它們之間有一定聯繫。但它們除了具有圓口綱的一般特徵之外,身體上一般具有大塊骨甲,故有甲冑魚類(Ostracodermi)之名,甲冑魚類在19世紀發現時被人們認為是一種硬鱗魚類或真骨魚類。美國古生物學家柯柏(Cope D.E.1840~1897)指出了它們與圓口綱有共同特點,並提出將圓口綱與甲胃魚類合在一起,建立無頜超綱(Agnatha)。

後來史且修(Stensio.E)在20世紀作了進一步的研究,肯定了柯柏論點的正確性。他在1940年以前發表了有關這個類群的分類報告,但是沒有發現甲冑綱與圓口綱有直接的親緣關係,不能說明現代的圓口綱是由甲冑綱演化而來,因為沒有發現圓口綱的任何化石材料,人們推測這兩綱動物都是由原始有頭類分別演化而成。甲胃綱化石是目前發現最早的脊椎動物,而且早期化石在淡水沉積的地層中發現,故人們相信脊椎動物起源於淡水環境。

早在約5.1億年前的寒武紀晚期或早奧陶紀、志留紀和泥盆紀的地層中發現的最早脊椎動物化石甲冑綱(Ostracoderms)種類很多,可分4目,如屬於異甲目(Heterostraci)中的鰭甲魚(鱗甲魚)Pteraspis,是最早的甲冑綱動物,身體流線型,頭部有多塊骨甲,軀幹有較小的鱗,背面有長的棘,眼位於體側,又如屬於甲骨目(Osteostraci)的早期種類(Cephalaspix)無成對的附肢,但在頭甲後兩側出現一對扁平狀突起,可能對運動的方向起著一定的控制作用。

屬於無甲目(Anaspida)中的翼甲魚(鰭鱗魚)(Prerolepis),沒有厚的甲冑,但有鱗片狀的薄骨板,尾是一種上歪尾,與鯊魚的下歪尾正好相反,身體側扁,善於遊泳。甲骨目(Osteostraci)中的半頭甲魚(半環魚Hemicycyclaspis),頭部被有一平扁厚甲,厚甲兩側各有一長條形的發電器,眼位於背面,兩眼之間為單個鼻孔,有胸鰭1對扁平狀的突起,但與魚類的胸鰭不是同源結構。基於它們的特徵,可推測甲冑魚類是具有一定遊泳能力的底棲動物,與現生圓口類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甲冑魚類經歷了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時期,繁盛了約1.5億年,最終在泥盆紀絕滅。魚類在地球上出現已有5億年,根據分類資料,不考慮化石及被淘汰或滅絕的,被確認的現生魚類是27977種(Nelson,2006)。在整個為數5萬多種的脊椎動物大家族中,魚類佔了總數的1/2強,可見魚類是各綱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魚總綱和圓口綱一樣,是完全水棲的脊椎動物,終生有鰓,顱骨與脊椎癒合而不能轉動;心臟僅有1心耳與1心室;血液循環是一種非混合血液的循環(除肺魚和多鰭魚亞綱外);聽覺器官僅有內耳。

但是它又與圓口綱不同,大多數魚類都是有極發達的肌肉尾,有成對的附肢(胸鰭和腹鰭)的善遊者。它們以彼此相對的上頜和下頷捕食。與圓口綱比較起來,魚類的一切感覺器官都更為完善,頭骨更為發達,無論是對感覺器官還是腦都有較好的保護。骨骼為軟骨或硬骨。除去極少數例外,體表均有鱗片並且有真正的齒。外胚層起源的鰓及其鰓葉均向外著生於鰓弧上。魚是圓口綱後最古老的一類動物,志留紀末期已有存在,它們分為若干遠離的支派已有很長時間,所以這一切都是魚類譜系極為複雜的原因所在。

相關焦點

  • 黑猩猩的智商堪比人類,看看它們與人類有哪些區別
    在動物世界中,可以與我們人類智商進行比較的也就數黑猩猩了,黑猩猩是猩猩中最小的一種。經過化石發現,黑猩猩與我們的人類祖先生活了很長時間,在五百萬年前,由於黑猩猩的祖先與我們的人類祖先分道揚鑣,他們變成了兩種不同的類型,它們選擇與同伴住在森林,黑猩猩也算是最接近人類智商與我們最親密的動物了,有些人甚至認為人就是第三種黑猩猩。
  • 用於制砂的石頭原料有哪些?它們的硬度是多少?它們有什麼區別?
    那麼大家知不知道哪些石頭原料可以用來制砂?由這些石料加工而成的機制砂有什麼特點?能否代替天然砂用於各種基礎建築中去?今天小編便和大家一起說說機制砂的石頭原料有哪些?它們的硬度是多少?它們之間有哪些區別。
  •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呢 它們是怎樣冬眠的呢
    在這個地球上,許多動物與植物都息息相關,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所存在著。春夏秋冬,誰都阻止不了四季的變換,但是動物卻有自己應對的方法。
  • 黑猩猩與我們有哪些不同之處,為何它們未能進化成人類?
    眾所周知,像黑猩猩這樣的靈長目人科動物,它們所擁有的基因與人類的基因極高相似,然而,我們之間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創造能力都存在著巨大差異。所以,當你看到正在樹上吃水果的黑猩猩時,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疑問是否和我一樣:它們到底有哪些地方與我們不一樣,所以才一直沒能進化成人類?
  • 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誰更容易生病?它們有哪些主要區別?
    在動物學上,溫血動物是指能夠調節體溫的動物,如鳥類和哺乳動物,當所處的環境溫度較低時,它們會產生熱量;當所處的環境溫度較高時,它們會釋放熱量,從而把自身的體溫維持在一個恆定的水平。老虎、貓、狗、各種鳥都屬於溫血動物。溫血動物也叫恆溫動物。
  • 動物科普:鳥類根據生活習性可以分為幾類,它們都有哪些特點
    鳥類是能夠在空中飛行的高等脊椎動物,在脊椎動物之中種類僅次於魚類,它的祖先是始祖鳥,由於鳥類種類繁多,所以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些鳥在體積,形狀,顏色,生活習性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為了方便便於介紹,我們暫時把它分為七大類。
  • 從鰭到手,進化過程中它們經歷了什麼
    四足動物是由魚類演化而來,為了在兩者中間作出區分,一般把長著鰭的定義為魚,長著指/趾的定義為四足動物,所以偶鰭(魚的胸鰭和腹鰭)到四肢,特別是指的演化至關重要。對魚類演變成四足動物過程的詳細了解,是古生物學在近200年學科歷史中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  「魚類在真正登上陸地演化出四足動物前,有一系列的過渡形態。」
  • 從鰭到手,進化過程中它們經歷了什麼?
    四足動物是由魚類演化而來,為了在兩者中間作出區分,一般把長著鰭的定義為魚,長著指/趾的定義為四足動物,所以偶鰭(魚的胸鰭和腹鰭)到四肢,特別是指的演化至關重要。對魚類演變成四足動物過程的詳細了解,是古生物學在近200年學科歷史中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       「魚類在真正登上陸地演化出四足動物前,有一系列的過渡形態。」
  • 4億年前它們與人類祖先爭鬥,如今在非洲老哥的飯桌上掙扎
    然而就有一種魚在沒有水的情況下還能通過休眠活四年。等到有水時,它們就能重獲新生了。 之所以它們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們擁有跟人類同源的肺,因而叫做肺魚。 而擁有像四足動物那樣行走的腹鰭,更是使它們成為包括人類在內的陸地脊椎動物祖先的有力競爭者。然而,肺魚怎麼都沒料到,四億年後居然變成了非洲老哥的盤中餐。
  • 家兔有哪些特點和生活習性?
    家兔有哪些特點和生活習性?嗨,大家好,歡迎今天跟著小編繼續了解一些關於兔的小知識。兔子一直是一種常見的飼養動物,它們分布廣,品種多。那麼你們了解這個小生命的簡單特點和生活習性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眾所周知,家兔有著大耳朵和大眼睛。它們的嗅覺其實也是很靈敏的,它兩個嘴角向左右生長著有觸覺功能的觸鬚。沒有犬齒但是有兩對門齒。毛色一般為白色和褐色等。
  • B肝藥物研究進展,GS9688或9620,它們有哪些區別?
    在全球動物模型研究,比如在黑猩猩和土撥鼠臨床前研究中,B肝在研免疫療法藥物也表現出積極意義。口服TLR7激動劑GS-9620,可長期抑制血清和肝臟的B肝病毒DNA和血清B肝表面抗原或e抗原水平,並且誘導產生IFN-α和其他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上調ISG表達,激活NK、CD8+T和B細胞。
  • 4億多年前,文昌魚進化成原始魚類,人類的祖先也有機會誕生
    原始魚類的祖先在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之前,文昌魚一直都是非常受歡迎的魚類,因為它營養價值極高,而且肉質鮮美、口感豐富。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文昌魚還是一種古老的活化石,至少在4億多年前,文昌魚就已經出現了,現代研究也表明,文昌魚是脊椎動物的祖先,它屬於無脊椎動物向著脊椎動物過渡的中間環節,同時,文昌魚也是原始魚類的祖先。
  • 野貓與家貓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如何生存的?
    野貓與家貓、流浪貓雖然都是貓,但是習性上有著較大的區別,所以,家貓和流浪貓的生存方式不等同於野貓,而且在我們居住地附近看到的貓基本上都是家貓或者是流浪貓,壓根就不是野貓。那麼,野貓與家貓(流浪貓)有哪些區別呢?它們是如何生存的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兩個問題。
  • 羽絲棉和杜邦棉有什麼區別?它們都含有哪些成分?比例各是多少?
    羽絲棉和杜邦棉有什麼區別?它們都含有哪些成分?比例各是多少? 2017-12-14 11:31:25 來源:全球紡織網 羽絲棉和杜邦棉有什麼區別?
  • 《海底總動員》的明星魚——小丑魚,它們身上有哪些奧秘?
    但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海水魚玩家,也常不知道這些小型珊瑚礁魚類的種類有多豐富!1960年,世界上最著名的魚類科學家之一J. L. B. Smith將小丑魚評為家族最難分類的珊瑚魚類之一。即使在今天,將一種產地不明的小丑魚歸類在目前的29個有效種中也並不容易。變異型、生態型還是亞種?
  • 哺乳類動物的祖先是誰?與人類的出現有哪些關係?
    哺乳動物的祖先是誰?此前,古生物學家在西伯利亞發現了很多真獸類的動物化石,認為哺乳動物最早出現的時間,大約是1億年左右。不過,在2002年,我國遼寧發現了迄今為止地球上最古老的胎盤類哺乳動物化石,這個發現讓地球上哺乳動物祖先出現的時間,提前到了1.3億年之前,古生物學家認為,包括人類在內的胎生哺乳動物,或許都來自於1.3億年之前的「始祖獸」。它們長什麼樣子呢?
  • 動物界的趣事,看看它們都有哪些特殊嗜好
    在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都不愛乾淨,它們生活在野外,自然更加不受約束。沒有那麼的講究和愛好,可是眾多的動物中,有哪些動物髒的令人難以置信?很多人都知道天空中的一種鳥被稱為禿鷲,但它們究竟有多噁心,雖然這些禿鷲在天空中盤旋,但它們需要在地上找食物,它們吃的食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那些放爛了的腐肉,散發出惡臭,但禿鷲就好這一口,它們專門吃這種腐肉,由於它們特殊的胃腸結構,吃這些腐肉不僅不會生病反而還能防止細菌傳播,禿鷲可以說是大自然的清道夫。
  • 我國近代有哪些動物滅絕了?主要原因是什麼?
    中國地大物博,因此孕育了多種多樣的野生動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野生動物的種類正在逐漸的變少,而這種現象並不是中國獨有的,而是世界性的。據統計,在二十世紀的一百年內,從世界上消失的哺乳動物種類就超過了110種,也就是說平均每年都有1.1種哺乳動物因為種種的原因滅絕。
  • 它們造句和解釋_它們的例句有哪些
    (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識字1-3、貝的故事)  3、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課文2-12、寓言二則)  4、「有。你來看,這是雨點兒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浪的足跡,叫波痕;還有這些閃光的、透明的,是礦物。它們都是字啊!」
  • 遠古魚類是怎樣演化成四足動物的?
    誰是四足動物直接祖先的有力競爭者  一些現代魚類也生活在水陸相交的地帶,比如彈塗魚、攀鱸等,它們不僅能呼吸空氣,還能在陸地上生存很長時間。但這些魚和其他絕大多數現生魚類一樣,都屬於輻鰭魚類,和四足動物沒有直接演化關係。演化成四足動物的魚屬於肉鰭魚類,早在4億多年前,它們和輻鰭魚類就已經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