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之前,工作是我的生活,明天開始,生活將是我的工作。」這是馬雲退休當晚演講的結束語,然而從「老馬」眾多的計劃中可以看出,他所謂的「生活」並不是睡覺、休息這麼簡單。按照馬雲的計劃,他將在退休後關注公益環保、投資和企業家教育三個領域。
「昨天晚上剛剛下班,今天就上班了。」馬雲在5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CEO之後,於11日宣布成為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理事會主席。同時,馬雲也透露了他在企業家教育方面的計劃,他正在籌備中國企業家創業者大學,力爭兩年內辦起來。而在投資領域,方向依然是圍繞著公益和企業家培訓兩個方面進行。
不過,馬雲坦言,他自己也沒有完全想明白這三個方向。無疑,曾自嘲自己腦袋小而記不住許多過去的事兒的馬雲,更擅長暢想和布未來的局。
同時,別忘了,馬雲依舊是阿里巴巴的董事長。他說,「實際上(我)也休息不了,我只是從CEO位子上退休,還是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對這個公司還有很大的責任,等以後從董事局主席位子上退休才是真正放下。我還是董事長,我還是愛阿里巴巴,會承擔董事長的職責,只是不去做CEO的事情。」
其實,也有不少業界人士認為,為了公司管理團隊的培養以及應對新的市場變化,馬雲運用太極招式,以退為進,是為了下一盤更大的棋,換一種方式繼續戰鬥,而這並不是人們所謂的「退休」。對於帶領阿里巴巴走過14年,年僅48歲的馬雲來說,「退休」只是一個新事業、新階段的開始,並不是為企業生涯畫上休止符。
他的好朋友、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就曾用這樣一個細節來形容「勤奮的老馬」:他是一個只知道工作,平時他裝著會生活,基本是以裝為主的人。以買藝術品為例,我如果去拍賣會買一幅畫,一定會一回家就拆開掛上。而馬雲呢,一年以後,還包著呢。
從排得滿滿當當的日程來看,馬雲所暢想的「退休後三個月內像(王)中軍一樣,11點起床,吃個早飯,睡個午覺,再溜達一圈,吃個晚飯」,並不容易實現。
馬蔚華:「裸退」招行?「坦率地說,我從來沒有想過再尋找第二個工作。」歲月無情,儘管馬蔚華再怎麼想繼續幹下去,65歲的年齡卻只能讓他到此為止。而他的下一站是哪兒?
馬蔚華之於招行,就像是王石之於萬科,柳傳志之於聯想,無可厚非是招行的靈魂人物。他的大膽與創新,帶領著招行從深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區域性銀行,發展至如今的全國性銀行,坐上了國內銀行界的第六把交椅。而他自己也收穫了「最具創新意識銀行家」的美名。
自詡為「打工行長」的馬蔚華,每年拿著六七百萬的工資,只在招行做了兩次改革。一次是2004年,面對銀行業普遍「壘大戶」的同質化競爭,招行開始嘗試零售銀行的發展道路。第二次則是在2009年,曾經讓招行利潤豐厚的「零售模式」,出現創新動力衰竭的瓶頸時,馬蔚華發起向著降低資本消耗、提高貸款定價、控制財務成本、增加價值客戶、確保風險可控的方向進行改革。
不過,再怎麼意氣風發、雄心壯志,也有離開的一天。外界在感嘆招行告別14年的「馬蔚華時代」的同時,也急著給老馬規划起未來。
有人認為,他會繼續留在招行,但會退居幕後,繼續指點招行未來之路。不過,馬蔚華卻退得徹底,他曾當選招行下屆執行董事,但卻在宣布卸任黨委書記後,提出不再參加招行第九屆董事會執行董事的選舉,由接任者田惠宇補上。此舉意味著他打算 「裸退」。
也有傳言稱,馬蔚華除了繼續當招行顧問外,也有可能被人挖牆腳,剛剛起步的阿里金融恐怕就是其中一個。此前,主做小額貸款等業務的阿里金融讓一些銀行望而生畏,但卻得到了馬蔚華的支持,他還把馬雲稱為「本家兄弟」。
實際上,在擔任招行行長的同時,馬蔚華還兼任招商信諾董事長、招商基金董事長、永隆銀行董事長、中國國際商會副主席、中國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乃至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兼職教授。是否繼續這些職位,暫無消息。
做老師?去阿里?還是做招行幕後師爺?……哪兒是老馬的下一站?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應該不會閒下來。
史玉柱:人生目標是「做屌絲!」不像馬雲把自己變成了神,史玉柱一直站在輿論的「窪地」裡,背著不少罵名,高調地掙著錢。
因此,他也許是唯一一個敢在退休聲明裡大聲說,剩下的人生目標是「做屌絲!」的企業家。理直氣壯,沒一點做作。
2013年4月9日晚間,51歲的史玉柱宣布辭去巨人網絡上市公司CEO職位,只保留董事會主席職務,不擔任任何公司實職。
「我提交辭職的時候,馬雲還沒提辭職。董事會磨磨唧唧,不是這個不同意就是那個不同意。我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史玉柱說從此要開始屌絲生活,旅遊、餵狗、宅在家裡、做慈善。然後,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驚訝地看到,high翻了的他將沒喝完的啤酒倒在了自己的腦袋上。再然後,我們在史玉柱的微博上,真的只能看到「風月」了。
圍繞史玉柱的爭議一部分來源於,他利用人性的貪婪和虛榮做生意。比如,依靠一句最惡俗的「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攫取了巨額財富。
但熟悉史玉柱的人毫不懷疑,這樣一個「俗人」也嚮往田園詩一樣的生活。一個知名傳媒人在為一本史玉柱傳記做推薦時寫道:「如果說有人告訴我史玉柱為人不錯,我就會認為,說這個話的人為人不錯。」史玉柱可能比微博上生冷不忌的那個他羞澀靦腆得多。無論公司內外,誰都可以惡搞他。曾經負債數億,也攀上過財富的頂峰,還有什麼看不開?
不過,如果「屌絲」的定義是「高富帥」的反義詞,史玉柱顯然不達標。
自稱三年前就將管理完全授權給團隊,認為自己已處理好一切,了無牽掛,史玉柱的員工卻表示,在公司內部,史玉柱的權威將長期存在,他還是那個提出苛刻目標的人。
而據說,退休後的史玉柱有500億元的身家,與屌絲更是不沾邊。
除了保健品、網遊外,史玉柱還有相當一部分財富來自於由專業團隊打理的投資業務。
這兩年,即使不時遊走雪域高原,他也不忘投資民生銀行,共擁有民生銀行A股8.096億股,港股3.495億股。截至上周五,民生銀行A股股價為10.36元。有不完全的統計,除了眾所周知的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史玉柱「潛伏」的A股上市公司多達16家,涉及房地產、土木工程、塑料塑膠、金屬、電子及能源等多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