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表友認為要準就去看手機! 或是去戴石英表!機械錶並不要求精準。也有表友則是覺得既然叫做表,還是應該要有一定的精準度。這兩種觀點雖然不同,但本質上卻未必有所違背,重點在於對精準的定義是什麼?

我自己覺得表當然是越準越好,但對於機械錶的精準度也相對寬鬆。把手錶分成兩種來看,一種是買來偶爾戴戴、甚至純賞玩不戴的,一天誤差30秒也可以接受。但如果是作為日常用表的話,常常需要調時間總是有點麻煩,個人覺得一個月動手校正一次時間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也就是月誤差5、6分鐘(日差12秒內),最大容忍度大約一個月10分鐘(日差20秒內)。如果能半年、一年調一次那當然更好啦!

上述的標準很寬鬆,像ETA之類的通用機芯就不難達到,或許這麼寬的精準就落在表友所謂不要求精準的範圍內。所以說這兩種概念的本質未必有所違背。

另一方面隨著制表技術的進步,一萬元上下就能有天文臺表,而勞力士更將精準度提升到日差兩秒內。同事的帝舵兩個月快一分鐘(日差1秒),表友的勞力士Daytona 116500戴了半年沒什麼誤差。要一年調校一次也不是不可能。

以個人來說,機械錶是用來陪伴生活的,所以買的都是日常用表,也就是前面分類的第二種,它們與生活的關聯以及機械的美感,不是三天兩頭就要汰換的手機所能比的!(有沒有講得太誇張XD)

或許像一位攝影師朋友說的機械錶的精準度需要被要求,但不用苛求。這是個很客觀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