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錶走時的原理是由機械轉動,通過發條提供動力,大擺陀不停的轉動達到自動上鏈。但是通過內部機械發條的鬆緊狀態、機芯零件的磨損狀況、位置的變化、溫度、電子設備產生的磁場等等造成機械傳動時不均衡的誤差。即使把手錶調到一秒都不差,機械手錶也不會一直保持,因此,其精準度是在瞬時跟波動中產生變化的。
機械錶的誤差大小第一個還是要根據機芯的型號和製造品質來決定,例如市面一般機械手錶誤差在15到30秒內目前屬於一個正常現象,而像天文臺認證的機芯對於誤差更加的嚴格,誤差可以達到10秒以下,如果是一個月的誤差是在五分鐘內的機械錶算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
導致機械錶誤差大的幾個因素。
1、每個人的活動量不同,發條能量的多少影響走時誤差
2、每個人佩戴細心程度不同,運動,磕碰,進水,磁場都會造成手錶誤差發生改變。
3、使用習慣不同,手錶有方位差,垂直、平放等都會有不同誤差,同一塊表,長期坐辦公室和長期在外的人,佩戴誤差也會有所不同。
如果預防機械錶誤差加大
1.機械錶的動力是靠手臂運動來達到給手錶上鏈運行,新表拿到手上鏈一般在25到30圈左右,在滿鏈的狀態下,普遍的自動機械手錶是能夠維持36小時的走時,按照日常正常佩戴,一般運作時間16小時左右。如果長時間不帶,或者久坐在辦公室手臂運動量過少的情況下,手錶可能會出現停走現象。為了杜絕手錶因動力不足停走,需要手動上鏈25到30圈左右。
2.儘量做到每日佩戴的習慣,保持運動量,如果你長時間不佩戴,好比你有多塊機械錶,每日換著戴,對於比較名貴的手錶建議可以採用搖表器,讓機械錶每日都能在正常運轉,長期不運作的機械錶或者經常走走停停的情況對機芯本身是沒有好處的。
3.自身的保養也很重要,減少磕磕碰碰,普通生活防水的手錶儘量少進到水,不要與帶磁性的物品放在一起。
所以機械錶誤差一直都是存在的,根據技術的提升,誤差相比舊時代也是越來越小,如果是誤差超出了正常範圍標準內,可以考慮進行誤差微調,從而減少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