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錶可加入數位技術,使用三百年誤差僅一秒鐘。URWERK公司的研究者們之前也研發出電磁控制設備,他們通過槓桿控制表的性能,如果手錶的速度變慢了,人們可以旋轉手錶螺絲,這樣就能夠調整速度。
最近有媒體稱,制表工作人員把數位技術與當下的機械技術結合在一起,打造出了一款混合鐘錶,讓人驚喜的是,其精準度超乎想像,走時三百多年的誤差只有一秒。
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電子計時技術發展的很快,不過大家很少通過改造電路板精度的方式去改進鐘錶,日本在二十年前研發的彈簧驅動器就是一個例子,制表師傅們改造了以前的擒縱裝置,伯爵之前也推出了700P晶片,不過適用的範圍不是很廣。
URWERK公司的研究者們之前也研發出電磁控制設備,他們通過槓桿控制表的性能,如果手錶的速度變慢了,人們可以旋轉手錶螺絲,這樣就能夠調整速度。
技術在不斷發展,機械與數字逐漸聯繫在一起,Ressence是一家小公司,其之前發布了二代e-Crown,該公司生產的手錶中有軌道刻度盤,研究者們的想法比較簡單,希望將數字計時技術和手錶結合起來,成為二者的連接中介,其能夠自動設置時間,還能保持精準度。
託尼法德爾是ipod的創始人,Ressence公司邀請他參與設計,他計劃在手錶中添加「神經中樞」,手錶能夠通過藍牙校對時間,用戶們不需要做太多,點擊手錶就能完成設置,電子處理器會監控手錶走時,這樣就能提高精確度。
這確實是一種創新,但也算不上什麼新鮮事,亞伯拉罕-路易斯寶璣是聞名世界的鐘表學家,他在1793年研發出一款計時器,該產品上裝有懷表基座,當使用者將計時器放在基座上面的時候,時鐘就會設定時間。URWERK有了新的想法,其推出了原子鐘系統,這個系統能夠控制走時速度,也會自動進行調整,該系統的精密程度非常高,一般機械錶根本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