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考文垂大學去年給西南政法大學發來的感謝信
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嶽彩申接受上遊記者採訪 藍浩攝
提及去年英國考文垂大學校長的感謝信,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嶽彩申仍然感慨,信中,考文垂大學校長感謝西政向該校輸送了眾多優秀中國留學生,他希望雙方的合作辦學,能夠持續高質量運行。
其實,這只能算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教育工作成績的滄海一粟,就像柬埔寨司法部副部級官員是西政博士一樣,西政培養的國際化高端法治人才已走向世界。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大道
2020年10月15日,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嶽彩申在接受上遊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西南政法大學堅持充分發揮法學學科優勢,腳踏實地,在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的高層次國際化法治人才的國際教育道路上步履堅實。
多措並舉
積極落實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
近年來,西南政法大學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拓寬國際學習交流平臺。學校先後與與英國考文垂大學、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合作舉辦法學本科教育項目和法律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系全國率先同時取得法學本科和法律碩士研究生中外合作辦學教育項目的高校。2017年至2020年間,學校就有1100餘名法學學科學生赴國外參加各類長短期留學項目和學術會議。
校園夜景
除了本校學生出國學習之外,學校的國際學生規模穩步擴大,學歷生佔比不斷提升。據嶽彩申副校長介紹,2016年至今,學校共接收國際學生2400餘人,截止2019年12月,學校共有國際學生746人,其中國際學歷生309人,國際非學歷生437人。國際學生總人數和學歷生人數目前位列全市高校第四,重慶市屬高校第二。「我校來華國際學歷生較2017年增長277%,生源國別數增長104%,從原來單一的生源國增長到現在的25個生源國。其中『一帶一路』沿線生源國有16個,形成了『立足一帶一路,輻射歐美國家』的國際教育新局面。」
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嶽彩申接受上遊新聞記者採訪
打造國際高端法治人才項目
凸顯西政特色
2019年,重慶市外辦主任會議提出「聚焦建設中西部地區國際交往中心」,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員交往和文化交往。而國際教育,正是實現人員交往、文化交往的重要途徑。西南政法大學為助力重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打造品牌項目,形成了自身的亮點。
這其中,首先得提到的就是學校開辦的「東協高端法治人才博士班」項目。該項目班針對性地招收來自東協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官員等來校攻讀博士學位,定向培養了多名東協國家高端法治人才。「目前,就已經有兩位柬埔寨司法部副部級以上官員來校學習。」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嶽彩申說,這些校友回國之後,既能夠提升學校在東協國家的知名度,也能夠促進學校與其所在國家高校的合作,彌補我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國際化交流的短板,進一步推動學校在該地區的國際化工作。
國際學生餐廳
國際學生活動中心
除了「東協高端法治人才博士班」項目,西南政法大學還在2019年開辦了 「中國法」全英文碩士項目(LLM in Chinese Law)。據嶽彩申介紹,該項目主要招收對象為法律領域在職政府官員、學術機構研究人員、商務高級管理人員、律師及法務人員,採用訂單式、成班制培養模式,培養服務國家外交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知華、友華及愛華人士,從而為重慶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項目班第一屆共招收項目學生10人,他們分別來自英國、法國、俄羅斯、阿爾巴尼亞等10個國家,大家對全英文授課的機制非常支持。」嶽彩申說,接下來,學校還將進一步擴大項目的影響力與美譽度,逐步探索與建設「中國法」全英文博士項目(SJD in Chinese Law)。
專業支撐 愛校榮校
努力擴展國際教育的廣度和深度
為了更好推進學校的國際教育工作,西南政法大學大力建設了19門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其中,重慶市級以上品牌課程6門,位居全市高校第三位。《國際貿易交易法》《國際智慧財產權法》入選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
嶽彩申介紹,學校還與柬埔寨皇家法律經濟大學聯合舉辦境外合作辦學本科「2+2」項目,積極開展「一帶一路」法律人才實驗班雙語雙法項目、涉外法律人才實驗班「海外課程」項目和國際法拔尖人才培育計劃等特色項目。他說,「這些國際教育項目的核心,都是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英語和東協國家語言、通曉中國法律和了解東協國家法律的『雙語雙法』國際化法治人才。」
學校羅馬廣場
同時,在學生培養的過程中,學校還厚植愛校榮校的人文情懷,通過「西政國際教育工作坊」增加第二課堂和校園文化的國際化元素,努力擴展國際學生管理工作的廣度及深度。嶽彩申說,學校組織國際學生參與各級各類競賽,為國際學生開展「走進渝北·感知重慶」、「走近工業化重慶-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觀摩」等法律及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切實感知重慶,感知中國。「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因子,只有讓大家在學習中充分感受中國、了解中國,他們才能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未來,學校還將繼續貫徹落實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積極響應國家外交戰略,不斷提高國際化教育水平,努力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國際化法治人才。
(更多教育資訊,關註上遊新聞教育頻道。重慶新聞門戶APP——上遊APP,3000萬+重慶人都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