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區新民街一小區居民樓,這些架上的籠子裡,曾經養了上千條蛇。
昨天早晨,家住渝中區新民街的羅女士起床後,「唰」一下拉開了窗簾,轉身時,她還是下意識地望了望頭頂,舒了一口氣。兩個多月前發生的事,至今歷歷在目,差點把她嚇病了。
夏天,是蛇類等動物的活躍期。而在新民街附近,住戶都知道居民樓裡藏著一個「蛇窩」。直到不久前,租賃戶將飼養的上千條活蛇搬走,周圍的住戶們才放了心,「終於能過一個清靜平安的夏天了!」
打開窗簾看見「綠帶子」
羅女士是去年冬天在新民街租的房子,雖然這裡是老居民區,但很安靜,離上班的單位也比較近,羅女士對房子一直很滿意。
羅女士說,有時她下樓時,總能聞到一股腥臭味,起初她還以為是老居民區的衛生沒有搞好。但後來她從鄰居們的聊天中得知,原來是樓下有租賃戶在家裡養了蛇。
「小區裡有人養蛇!萬一跑出來怎麼辦?」羅女士有些提心弔膽,生怕蛇跑出來傷人。
今年五一假期的一天,羅女士一早起床後,覺得有些悶,於是去拉窗簾。窗簾「唰」一下打開後,羅女士盯著窗框上的一條「綠帶子」發呆。
「這是什麼破布帶子啊?纏在上面怪難看的……」羅女士想伸手去夠,突然發現「帶子」動了起來!這哪是什麼「布帶子」,原來是一條纏在窗戶上的蛇!
被嚇壞了的羅女士立即報了警,鄰居們聞訊趕來,將蛇趕走了。儘管那是一條比較小的菜花蛇,危害並不大。但這件事,讓羅女士犯了心病,有段時間她甚至不敢回租住的房間。
居民樓養蛇隱患多
進入六月後,天氣漸漸熱了起來,住在新民街121號附近的住戶們開始抱怨起來:「這臭味聞著太難受,而且夏季也是蛇出洞活躍的季節,萬一蛇出來傷人怎麼辦……」
渝中區七星崗派出所的社區民警高立輝根據居民們反映的情況,很快就找到了在居民樓裡飼養活蛇的租賃戶。民警了解到,這家養蛇租賃戶雖然有相關部門批准的飼養許可證,但的確給周圍的居民帶來了很多困擾:一是濃重的腥臭味,讓底樓的一些住戶根本不敢開窗;二是不時有小蛇從飼養處逃出,或是在附近花臺上盤踞,甚至進入居民家。最讓住戶們受不了的是,飼養活蛇的租賃戶,直接在過道旁對蛇進行宰殺,路過的住戶,特別是小孩子,都覺得害怕。
在得到租賃戶的允許後,民警進到了飼養蛇的房間。「屋裡又潮溼又昏暗,四周都有鐵架子,架子上有不少鐵籠子,每個籠子裡至少有10多條活蛇。」民警向記者介紹說,當時進到屋內時,的確臭味燻天。
最後,派出所協同工商等部門與養蛇租賃戶進行協商,租賃戶答應在一個月之內搬遷。
養蛇租賃戶搬走了
昨天中午,重慶晨報記者來到新民街121號樓下。在底樓,一位中年婦女承認,以前就是他們家飼養的活蛇。「現在都搬走了,還有什麼好看的!」記者看到,這家租賃戶靠街的一側,有一扇捲簾門,側面有一個小門。門口地面上有許多汙跡,時不時還是會傳來一股臭味。
養蛇租賃戶搬走這件事,很多住戶都表示「終於放心了」。住戶李祥(化名)就說:「以前夏天,我們連在樓下的花臺乘涼都提心弔膽的,擔心隨時可能竄出一條蛇來。搬走後,我們總算能過個安靜的夏天了!」
夏季如何防蛇
1
5-10月份是南方毒蛇傷害的高發期。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後初晴時蛇經常出洞活動。雨前、雨後、傍晚要特別注意防蛇。
在翻轉圓木、石塊或掘坑挖洞時應該使用木棒或其它工具,不可徒手進行,以防被隱藏其中的毒蛇咬傷。
2
如果與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鎮定安靜,不要突然移動,不要向其發起攻擊,應繞道遠行。若被蛇追逐時,呈「之」字形路線跑開,切勿直跑。
3
如果迫不得已要殺死毒蛇,可取一根長棒,要具有良好的彈性,快速劈向其後腦(打蛇頭下七寸)。
4
5
如果不幸被蛇咬傷,在無法分清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咬傷的情況下,應按有毒蛇咬傷處理。一是迅速勒緊傷口上部10釐米處的血管,以防止毒液擴散;二是要及時迅速求醫。
夏季還要防哪些動物?
專家提醒市民,高溫時節動物傷人機率增加,市民要注意防範,一旦被抓咬傷,一定要儘快到正規醫療機構處理傷口。
常見傷人動物以犬為主,其次是貓、鼠和兔。專家表示,建議每個家庭定期為家養的寵物接種獸用狂犬疫苗。在日常生活中,市民不要挑逗、激惹狗、貓、兔等家養寵物。
此外,夏季也是馬蜂的活躍期,市民一旦遭遇馬蜂攻擊,不要順風逃跑,因為馬蜂藉助風勢,會飛得更快,應立即用衣物包裹好頭、頸部,趴在原地不動、屏住呼吸,如有條件,可用火烤或煤油燻的方法來驅趕馬蜂。
消防部門提醒市民:馬蜂是色盲,零星幾隻蜂在身邊飛舞騷擾時不必理會;馬蜂停落在頭上、肩上時,輕輕抖落即可,不要拍打。不應在空曠地方擺放沒有掩蓋的糖類食物及飲品,以免馬蜂集結。市民發現蜂巢後,沒有完善的防護裝備切勿自行摘巢,應及時報告消防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