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發電量大規模上昇平均利用小時數創新高

2020-12-04 東方財富網

「靠天吃飯」的水電行業以燎原之勢在2019年上半年迅猛上升。

受水資源充沛影響,厄爾尼諾年基本確定,2019年前5月,全國水電利用小時同比大幅上升12.6%至1300小時,水電大省來看,福建及湖南同比升逾50%,僅福建一省同比升逾達87%。

僅以華電集團旗下清潔能源上市公司華電福新(00816.HK)發布的公告中顯示可知,水電在5月份發電量為106.37萬兆瓦時,較2018年同比增加193.1%。

在歷經了十四年的一塵不變後,水電的瓶頸期終於隨著厄爾尼諾年的到來成為了過去。

從2019年1-5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可知,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40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1個百分點,水電成為全國發電類型中少數同比發電量為上升的發電類型。

以每年1~5月來看,2019年1~5月水電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突破1300小時大關,比上年同期增加145小時。

在水電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的8個省份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全部同比增加,福建和湖南同比增加超過600小時,分別增加636和661小時,廣東和雲南同比增加超過300小時,分別增加306和304小時。

水電打破長達14年的穩態運行,成為自2005年以來同一時間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的最高,以第一季度統計數據來看,全國基本無棄水。

僅5月單月,全國水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高達341h,同比增長49.6%。

目前,十二大水電基地裝機容量達265967.15MW,受益於來水偏豐,今年水電利用小時在4月近30%的高增速基礎上再度上升近50%,厄爾尼諾年及後續汛期來水向好預期不斷強化。

我國水電企業建設成本長,單位造價成本高,目前面臨移民成本上升壓力,每千瓦發電量的移民成本高達10元以上,受生態破壞等隱性成本,水電前期財務費用壓力較大,但後期現金流充裕。

水電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短期內的發電量由水量來決定,長期由多年來水平均情況來決定,作為發電量僅次於火電的發電類型,水電在我國運行近20年後,長期價值也越來越穩定。

(文章來源:能見)

相關焦點

  • 2015年中國多種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下降
    原標題:2015年中國多種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下降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 周銳)中國國家能源局29日發布消息稱,受電力需求增長放緩、新能源裝機容量佔比不斷提高等因素影響,中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2015年繼續下降。   「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是發電廠發電設備利用程度的指標。
  • 中核集團2020年發電量創新高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全年累計商運發電量1539.76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加發電量171.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55%,其中核能發電1483.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0%;新能源發電56.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0.98%。
  • 2018光伏發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公布!
    截止2018年底,光伏發電裝機1.75億千瓦《通報》指出,截至2018年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7.29億千瓦,佔全部電力裝機的38.4%,其中風電裝機1.84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75億千瓦;2018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8670.34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26.7%,其中風電發電量3659.60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
  • 2020年發電量創新高!中核集團核能、新能源「雙擎」齊發力
    2020年發電量創新高!福清核電機組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再創新高堅守安全,真抓實幹,3臺機組獲WANO指標滿分,年度3次大修平均工期實現「30」目標,機組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再創新高,2020年實現發電量323.57億千瓦時。海南核電提前完成年度發電量目標
  • 2020年發電量創新高!中國核電核能、新能源「雙擎」齊發力
    2020年發電量創新高!福清核電機組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再創新高堅守安全,真抓實幹,3臺機組獲WANO指標滿分,年度3次大修平均工期實現「30」目標,機組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再創新高,2020年實現發電量323.57億千瓦時。海南核電提前完成年度發電量目標
  • 新能源發電保障利用小時數首次劃定
    今年一季度,全國棄風情況愈發嚴峻,棄風電量達192億千瓦時,同比增加85億千瓦時,超過去年棄風總量的一半,平均棄風率26%,同比上升7個百分點,「三北」地區平均棄風率更是逼近40%。  明確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  《通知》核定並公布了棄風、棄光限電地區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
  • 張博庭:2050年水電發電量比重可以超過20%
    2006年的水電資源普查之後,更正後公布的數字為2.47萬億。幾年之後,2016年的十三五規劃就上升到了3萬億。  水電資源勘測的這種複雜性、困難性,往往使得可開發的資源量上升的空間很大。即便我們以十三五規劃正式頒布的比較保守的3萬億/年來計算,我國目前(截至到2019年底)所開發利用的水電資源還不到44%。
  • 國家發改委: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連創新高
    8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8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進入8月份,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快速攀升。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連創新高,既有持續高溫晴熱天氣導致空調負荷快速增長的影響,同時也反映了國民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 「合理利用小時數」不合理
    本次補充通知的核心是合理利用小時數,既關乎存量併網項目的補貼電量規模,又對項目的經濟性產生直接影響。按照426號文,風電一類、二類、三類、四類資源區項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分別為48000小時、44000小時、40000小時和36000小時。海上風電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為52000小時。
  • 10月河南太陽能發電量8.87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10.45%
    11月17日,國家能源局河南監管辦公室發布河南能源監管辦發布2020年10月份電力供需情況通報,其中,10月河南太陽能發電量8.87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10.45%。詳情如下:2020年10月,全省全社會用電量265.8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51%;累計用電量2793.56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07%。
  • 【行業觀察】10月水電增速最高,火電、核電負增長
    2020年10月,國內發電量為6094.5億千瓦小時,同比增4.6%。2020年10月,國內火電發電量為3991.0億千瓦小時,同比下降1.5%。-0.4%,跑輸行業平均。 水電 2020年10月,國內水電發電量為1349.3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25.4%。
  • 發改委: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連創新高 國民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8月17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國家發改委8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進入8月份,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快速攀升,8月3日、10日、11日,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連創歷史新高。其中,日發電量最高達到246億千瓦時,比去年峰值高出6.86億千瓦時;統調用電負荷最高達到10.76億千瓦,比去年峰值高出2400萬千瓦。
  • 水電總院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
    中國能源報記者 蘇南 從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現狀來看,雖然我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和在發電量中的佔比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但非水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量中的佔比,尤其是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佔比遠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 【水電】小水電站基本知識
    5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國家能源局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排查工作的通知》,通知稱,近期有關部門調查發現,長江經濟帶部分地區存在小水電開發管理不規範造成生態環境損害問題。此次排查擬進一步梳理小水電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提出針對性政策措施,督促相關省份完善小水電管理制度,對發現的造成嚴重生態環境問題予以嚴肅處理。
  • 十張圖帶你看2020年中國水電設備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水力發電是再生能源發電的「領頭羊」,遠超風力和太陽能的發電量。水力發電機組是水電站生產電能的主要動力設備。我國水電設備需求大,水電設備投資利用擴大,受水力資源區域分布影響,水電設備行業發展區域性強。我國水力發電機組產量實現歷史新高。隨著政府文件明確清潔高效發電裝備中的水電機組參數,未來水電設備勢必朝著大型化,清潔高效方向發展。
  • 承受住疫情大風大浪的水電行業,第一季度有哪些特點?
    1~3月全國累計水電裝機31318萬千瓦,同比增長2.1%。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815,其中水電622,同比降低69。概括來說,一月份水電呈現建設不停,發電不足,運行平穩的局面。承受住疫情「大風大浪」的水電行業隨著各行各業生產恢復和汛期的到來,將進入加大馬力的二季度。
  • 我國科學家創新光能利用方法 提升光伏電池發電量4至5倍
    新華社記者 胥金章 攝  新華社珠海5月10日電(記者胥金章)記者10日從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獲悉,珠海新概念航空太空飛行器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李曉陽帶領的創新團隊,首創光能利用新方法,創造出超鏡電工業產品並完成實驗室和戶外自然環境持續應用測試認證,使普通晶矽光伏電池的發電量提升4至5倍,相對大幅減少光伏電池用量,降低光伏發電成本,減少碳排放,提高光伏產業的綜合環保效益。
  • 關於「合理利用小時數」的不同說法
    「合理利用小時數需要主管部門發文明確,除了上面兩種計算方式,也可能在2016年保障小時數基礎上進行調整,具體還要看相關部門最終意見。」最主要的原因是,部分電站使用雙面發電組件、跟蹤支架、固定可調支架等先進技術方案,可以在不增加組件、逆變器數量的前提下,提升系統發電量,導致利用小時數增加。如果按照簡單粗暴的方式,必然打擊光伏企業研發、應用高效技術的意願,不利於產業技術進步和度電成本下降。對此,筆者也已經向有關部門提出了建議:對於採用雙面發電、跟蹤支架技術的項目,按照技術類型乘以相應係數,核定年度合理利用小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