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距離打「飛的」的日子,還有多遠?

2020-11-23 騰訊網

作者| 羅燕珊

作為「科技戰疫」的一份子,無人機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出了一份力——巡查喊話、消毒、物資運輸,甚至搭配熱成像傳感器來測量體溫。而這其中,除了常見的小型無人機,還有一種特殊的載人級無人機也參與進來了。

有著「無人機第一股」之稱的億航智能,近期宣布實現了城市空中交通(UAM)系統在醫療救援運輸場景中的實際應用——全自動電腦操控的億航 216 飛行器成功將醫療物資從廣西賀州廣場運送至 4 公裡外的賀州人民醫院,精準平穩降落在醫院 25 樓屋頂的平臺,隨後自動返航,完成 8 公裡自動往返飛行任務。

億航 216 飛行器,一款大型「無人機」產品,可以載運兩名乘客,億航將其稱為全自動無人駕駛飛行器(AAV)

除了運送醫療物資,億航還在賀州進行了一系列醫療救援人員運輸飛行演練,包括夜間飛行,航程覆蓋整座城市(超過 15 公裡),億航智能首席戰略官徐華翔也作為乘客親身參與了實地飛行演練。

「我們通過這樣一種相對來說更安全、更精準、噪音更小的飛行器,實現了空中救援、空中救護車的功能,實際上也為未來運用空中通道進行醫療救援開創了一個新的實踐模式。」徐華翔近日在接受 InfoQ 採訪時表示,這次的應用進一步證明了公司技術、產品和模式的可行性。

事實上,將載人無人機應用到醫療救援運輸並不是近期才有的創新。早在 2016 年,億航就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聯合治療公司(UTHR)籤署了 1000 臺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的開發採購計劃,以用於移植用人造器官的緊急運輸,並且已經在加拿大蒙特婁市的機場展開測試。

「億航的產品除了可以充當『救護車』的角色,也可以應用到空中旅遊觀光及空中交通,應用場景很多。」徐華翔介紹道。據悉,億航 216 已經陸續交付給中國、歐洲及北美地區來自旅遊、醫療、交通行業的眾多客戶。

「載人飛行」賽道

億航智能成立於 2014 年,億航創始人兼 CEO 胡華智曾表示,公司從成立的第一天就以研發生產載人自動駕駛飛行器為主要目標,並且這個目標從未變過,億航所有業務都圍繞此目標展開。

在可載人無人機出現之前,億航也曾推出過消費級無人機,但和大多數競品遇到的問題類似,在消費級市場難以在大疆的陰影下分一杯羹。此後,億航的業務逐漸從 to C 轉到 to B,小型無人機主要接的是企業或政府的訂單——通過無人機編隊表演做宣傳活動。

2016 年 1 月,億航發布首款載人飛行器億航 184——純電力驅動,不需要飛行員,乘客只要輸入目的地,無人機就會把他們送到想去的地方。當時美國《連線》評價該產品為 「A Special Kind of Crazy」,「瘋狂」的背後到底是營銷還是實力,相關質疑聲此起彼伏。

直至載人飛行的實踐落地,這類「飛行的士」產品的真實性才得到確認。2018 年,億航再次發布兩座版載人飛行器億航 216。

InfoQ 留意到,從 2019 年開始,億航向「載人」目標前進的步伐明顯加快了。2019 年 1 月,億航成為中國首家且唯一的載人無人機適航審定試點單位;同年 5 月,億航在中國浙江省啟動了全球首個城市空中交通客運服務;8 月,億航宣布與中國一線城市廣州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廣州有望成為全球首個啟動城市空中交通載客服務的城市。

海外方面,億航也在積極與各國政府和企業展開合作,共同探索和布局城市空中交通。除了廣州市,億航相繼籤約了奧地利林茨市、西班牙利裡亞市和塞維亞市作為其空中交通試點城市。本月初,挪威民航局向「億航 216」頒發了運行許可,允許億航 216 在挪威和當地客戶一起進行測試和認證飛行,這也是億航 216 在歐洲取得的第一個運行許可。

此外,億航還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頒發的全美首張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的特許飛行證,今年 1 月億航 216 已經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完成了在美國的首次公開飛行。

雖然載人自動飛行器從首飛到常態化飛行仍有距離,但億航正試圖通過積累更多實踐經驗來說服市場。

技術、資金、法規,缺一不可

到目前為止,億航全自動飛行器已經成功進行了 2000 多次載人及不載人飛行測試。按照原計劃,億航全自動飛行器將在 2019-2020 年實現全面商業運營。

但新冠肺炎的爆發對全球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巨大影響,徐華翔向 InfoQ 坦言,「商業運營的整個流程會受到影響並有一些推遲。但是我們覺得從中長期發展來看,趨勢不會變化,我們對今年實現全面商業運營還是保持信心。」

億航 216 完成廣州城市內空中觀光遊覽商業化應用場景的飛行首秀

2019 年 12 月 12 日,億航終於登陸資本市場,在美國納斯達克全球股票市場掛牌上市。

招股書中的財務數據顯示,億航存在較為嚴重的虧損。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前三季度,億航智能營收分別為 3169.5 萬元、6648.7 萬元和 6713 萬元,虧損額卻分別高達 8657.5 萬元、8046.3 萬元和 4783.8 萬元。

億航的主要收入分為四部分,包括空中交通解決方案(載人交通和物流運輸)、智慧城市管理、空中媒體(無人機編隊表演)和「其它」。從營收佔比看,億航在空中媒體的營收重心正逐漸向空中交通部分轉移:

空中交通 2017 年營收佔比為 0,2018 年 4.7%,2019 年前三季度 72.6%;

智慧城市 2017 年營收佔比 3.9%,2018 年 45.8%,2019 年前三季度 0.2%;

空中媒體 2017 年營收佔比 57.4%,2018 年 47%,2019 年前三季度 26.1%。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空中交通賽道的玩家越來越多,除了像億航這樣的新興企業,更不乏空客和波音等大公司的身影。網約車巨頭優步 Uber 預計於 2023 年正式推出空中拼車服務。

截至 2019 年 12 月 5 日,億航完成 38 臺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商業化交付,還有 48 臺待交付訂單。

顯然,將未來寄托在空中交通市場的億航,在這個關鍵上升時刻,需要更多資金去讓產品迅速成熟、加快量產以及搶佔市場。

從市場預測來看,城市空中交通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諮詢機構 Frost&Sullivan 預計,2019 年至 2023 年,載人城市空中交通的收入將以 531% 的年複合增 率從 30 萬美元激增至 29 億 9500 萬美元,而同期貨運 / 物流城市空中交通收入的年複合增 率為 740%(從 1800 萬美元增長到 460 億 4600 萬美元)。

摩根史坦利最近的行業研究報告亦顯示,到 2040 年,世界城市空中交通行業收入或將增長到 1.5 萬億美元。

即便如此,在億航看來,上述機構報告的預測仍過於保守。「根據我們判斷,億航全自動 行器將在 2019-2020 年實現全面商業運營,進而可能提前觸發市場的爆炸性增 。」億航在近日推出的智能城市空中交通系統白皮書中如此寫道。

根據億航的測算,億航 AAV 產品成本為 30 萬美元,單元運營成本大約為人 幣 10-12 元 (單座 / 每公裡),約合 1.43-1.71 美元,以 10 年折舊年限、20 小時 / 天(6000 小時 / 年)的運營時間計算,並扣除電力成本等,運營商只需要定個比紐約計程車費(2.5 美元,基本費率加 1.56 美元 / 公裡)略高的價格便足以支付成本。

「我們相信這一盈利模式最終將被證明會產生可觀利潤,以保障運營商能在 2 年內收回成本。」在億航看來,其商業運營模式的可行性很大。

徐華翔認為,未來包括電池技術、新型材料、空氣動力學、5G 網絡以及降噪等領域技術的持續突破將進一步推動城市空中交通行業的發展。

但是,在推動技術發展和加大資金投入之餘,要實現飛行器的商業化運營,法規問題仍是發展的主要限制——相關機構應如何管理空域才能使得眾多飛行器安全運行?這裡面的相關機構可能包括軍隊、 航管理局(如美國聯邦航空局、歐盟航空安全局、中國 用航空局等)、當地機關(包括公安、公共運輸管理機構等),各方要如何平衡利益、協調合作並制定統一而清晰的規則仍是亟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值得期待的是,雖然實現空中的士還需時日,但至少它已不是遙遠的幻想了。

點個在看少個 bug

相關焦點

  • 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我們平時仰望星空的時候看到天上有無數的星星,這些星星究竟距離我們有多遠呢,今天我就用最簡單的話術給大家科普一下①我們用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如果說人類在不藉助任何工具的情況下,肉眼可觀測到的星星距離地球大概為5000光年到8000光年左右,而用肉眼看到的這些星星數量大概在2到3千左右,其實正常人類的肉眼所能觀測的距離大概為
  • 我們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
    但遺憾的是,這種顯示方式只是一種視覺欺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還相去甚遠,那我們現在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呢?舞臺上的「初音」是真正全息投影麼?「初音」演唱會上的這種虛擬顯示方式專業名稱叫做「佩伯爾幻像」,它巧妙利用了光學錯覺,燈光照射在真實表演者身上,透過玻璃映射在舞臺上的特定區域就形成了上圖中的虛擬影像,這就是它的成像過程,其實並不複雜,只是一種視覺欺騙。
  • 旅行者1號飛了41年,距離太陽有多遠?太陽系的邊界到底在哪?
    但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卻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旅行者。在距離地球212億公裡左右的太空深處,有著一艘人類探索未知太空的"先鋒"——旅行者一號,在他身後,則是他的弟弟旅行者二號,這兩架探測器自1977年升空以來,先後造訪了太陽系的4個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發回數以千計的照片和大量珍貴數據,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太陽系的固有認知。
  • 聚焦黑科技 我們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
    但遺憾的是,這種顯示方式只是一種視覺欺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還相去甚遠,那我們現在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呢?舞臺上的「初音」是真正全息投影麼?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雖然比「佩伯爾幻像」更進一步,但他們還是沒有擺脫投影介質,只是將二維變成了三維而已,與電影中那種揮揮手就能出現的顯示屏還差著很遠,況且就連這些技術也只是停留在實驗階段,距離大規模商用還很漫長。
  • 聚焦黑科技,我們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
    但遺憾的是,這種顯示方式只是一種視覺欺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還相去甚遠,那我們現在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呢?■舞臺上的「初音」是真正全息投影嗎?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雖然比「佩伯爾幻像」更進一步,但他們還是沒有擺脫投影介質,只是將二維變成了三維而已,與電影中那種揮揮手就能出現的顯示屏還差著很遠,況且就連這些技術也只是停留在實驗階段,距離大規模商用還很漫長。
  • 一光年是多遠!就是光走一年的距離,那麼請問多久是一年?
    不就是365天麼,日子過糊塗了吧,一年都搞不清楚了?但問題時為什麼有時一年是366天?到底是365天一年還是366天一年,日子多過一天少過一天糊塗下沒所謂,但在天文上可就玩大了,在天文計時中的年有多種定義方式,我們來了解一下:恆星年:365.25636日回歸年:365.242199174日儒略年:265.25日........
  •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將來人人都要打疫苗嗎?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日前,央視新聞《新聞1+1》連線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對熱點問題進行解答。一、我們對病毒有多少了解?周琪表示,對病毒的研究,可以用「萬裡長徵第一步」來形容。
  • 月球距離地球有多遠 地球到月球要飛多久
    小時候覺得我們離月亮一定很近,而地球也不大。長大之後才知道世界的寬廣和宇宙的無限。也知道月亮離地球很遠,可是月球離地球到底有多遠呢?  月亮離地球多遠  平均月地距離384400 千米。因為月球是以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轉的,所以就有最近距離和最遠距離。近地點距離為363300千米;遠地點距離為405493千米;而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 世界帕金森病日|距離治癒帕金森病 我們還有多遠
    凡此種種,讓我們再次發問:距離治癒帕金森病還有多遠?4月11日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題是「抗疫抗帕 你我同行」。我們就來聊一聊帕金森病。對帕金森病患者來說,目前的醫療手段只能緩解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發展,也無法治癒疾病。但對科學家們來說,始終沒有放棄尋找早期發現和最終治癒的方法。本報梳理了近年來針對帕金森病診治的部分研究成果,並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解析。
  • 我們是怎麼知道宇宙間各個遙遠星系距離我們多遠的呢?
    我們在看到有關的科學知識介紹時,常常聽到這個星系距離我們幾十萬幾百萬光年,那個星系距離我們幾千萬光年,感覺,呀,這是怎麼算出來的,難道是瞎猜的嗎。科學家是絕對不會去瞎猜的,那麼該如何去測量兩個星系之間的距離呢,請看下面的簡要分說。
  • 有趣的數學——蒼蠅到底飛了多遠?
    兩車剛出發時,有一隻蒼蠅以每小時60公裡的速度從甲地出發飛往乙地,這隻蒼蠅飛得快,當它飛到B車時,馬上就回頭往A車飛,遇到A車,馬上又返回往B車飛,別管這隻蒼蠅有沒有精神病,它就是一直這麼飛,如此反覆,直到咣的一聲,AB兩車相撞,把這隻蒼蠅給撞死了。問題來了 : 這隻蒼蠅飛了多遠,直到死亡。
  • 探測器飛出太陽系人類到底能飛多遠(圖)
    今年4月30日,已經光榮退休4年的「先驅者」10號太空探測器依然壯心不已,向地球發出聯繫信號,告訴人類:「我還在太陽系外,一切安好……」這不禁讓人類懷念起這些遠離故鄉的「星際遊子」,他們已經飛了多遠?他們還好嗎?
  • 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駕駛,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從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完成首臺樣車的搭建到第一臺可供出售的汽車,奔馳用了兩年;從單個生產到流水線大批量標準化生產,福特用了10年;再看量產級的智能駕駛,從早期的L0到現在的L3,我們卻走了數十年。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駕駛,距離我們又還有多遠?何為智能駕駛,智能駕駛的核心又是什麼?或許,在大多數消費者的印象中,智能駕駛還停留在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以及主動變道等功能層級上。然而,現階段的智能駕駛功能只能算是高級別「輔助駕駛」,與理想的「智能」程度還有不小距離。那麼,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駕駛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智能駕駛絕對的核心呢?
  • 那裡距離地心還有多遠?
    那裡距離地心還有多遠?深度這麼大的瑪麗亞海溝與地球的地心又有多遠呢?地殼之後還有著地幔,地幔又分為上地幔—中地幔—下地幔,每個地幔的厚度不等地核離馬裡亞海溝有著將近六千多公裡的距離,這也就是為何馬裡亞海溝只佔地球0.173%的原因。
  • 全球手機銷量排名,華為距離第一還有多遠?
    作為最強大的國產品牌,華為在全球市場已經超越了蘋果,那麼距離超越三星成為第一還有多遠呢?從數據中看出,2018Q3華為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為14%,排名第二,高於蘋果兩個百分點,可是和三星19%的市場份額還有一定差距。
  • 天問一號現在飛多遠了?
    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眼下飛到哪兒了?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飛行狀態是否良好?現在就來看看——▲(上圖)截至北京時間7月26日,距離地球已經超過100萬公裡,預計7月27日午後將越過150萬公裡,7月29日將超過200萬公裡……天問一號火星之旅預計飛行接近5億公裡,明年2月中下旬抵達火星軌道。與另兩個探火任務:先期發射的希望號、稍後發射的毅力號基本相同。
  • 天問一號現在飛多遠了?
    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眼下飛到哪兒了?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飛行狀態是否良好?▲(上圖)截至北京時間7月26日,距離地球已經超過100萬公裡,預計7月27日午後將越過150萬公裡,7月29日將超過200萬公裡…… 天問一號火星之旅預計飛行接近5億公裡,明年2月中下旬抵達火星軌道。與另兩個探火任務:先期發射的希望號、稍後發射的毅力號基本相同。
  • 我們與其他行星的距離有多遠?
    我們收到的許多天文信息都諮詢了這個問題,然而這個問題事實上很難回答,因為行星總在沿軌道移動,因此我們與它們的距離時刻都在變化。當行星與地球同處於太陽一側時,兩者之間的距離是最短的,此時,我們稱之為「下合」;而行星與地球分別位於太陽的兩側時,它們之間的距離是最長的,此時,我們稱之為「上合」。)內行星可在一個會合周期內出現兩次「合」。在上合時,內行星(行星的軌道靠近太陽,位於地球軌道的內側)與地球的距離最遠,而下合時則最近。
  • 人類距離宇宙的頂級文明還有多遠?我們最終能夠發展到何種程度
    人類距離宇宙的頂級文明還有多遠?人類最終能發展到宇宙頂級文明嗎?要弄明白人類距離宇宙頂級文明還有多遠,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大體對宇宙的文明等級進行一個劃分。一級文明指還沒有走出本星球的文明,二級文明已經初步走出本星球,能夠對太空進行一定的探索,人類現在就處於二級文明的後期。
  • 人類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距離我們有多遠?答案可能你不會想到
    每到夜晚,當我們抬頭望向天空的時候,總能看到無數的星星掛在天空一閃一閃。古時候的人們對星空充滿幻想,由於沒有發達的觀測設備,古人只能通過肉眼去觀測星空,更多的就是觀測天上的星星,通過它們的排列及變化來做出一些預測等。古人們並不知道天上的星星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它們距離地球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