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做飯怎麼生火?當然不是都用鑽木取火啦!

2021-01-11 騰訊網

最近看書的時候,發現古典小說裡對於做飯這件事,有時候描述非常簡單,就是「打點動火做飯」、「打石動火做飯」之類。

現在我們不用燃氣灶還能用電磁爐,但古代的時候基本都是生火做飯。有人說火柴是鴉片戰爭前後才傳入中國的,這個說法其實不太準確。

實際上遠在南北朝的時候,中國的古人就非常機智發現如果把硫磺粘在小木棒上,再藉助火刀火石就能方便引火,這也是最原始的火柴。

只不過後來這種方式傳入了歐洲——很可能就是馬可波羅帶去的——然後歐洲人又改良出了摩擦生火的安全火柴,現代火柴更加方便,於是作為「洋火」再次傳回中國。

當然了,光有硫磺小木棒是不行的,要生火必須還要有火的來源,前面提到的火刀火石就是重點。火石一般會跟火鐮一起用,方法比較直接,就是用火鐮多次撞擊火石。

火石的原名應該是燧石,本來是石器時代用於製作工具的。後來古人發現當燧石和鐵器擊打的時候會產生火花,所以就慢慢變成了取火工具。

我在前面提到古典小說裡常說的「打石動火做飯」,就是用到了火鐮跟火石敲擊的方式。當然光是有火花還不夠,所以古人還會用火絨來引火。

對於鄉下人家來說,其實弄點乾枯的稻草也可以。現在不少農村還能見到底下生火的灶臺,在古代的時候就引火直接扔進灶臺,其他時候需要取火直接從灶臺引。

不過對於古代的有錢人家,還有另一種生火工具,叫做「火摺子」。對於年紀小的朋友可能比較陌生,這種火摺子就是點燃後的草紙沒有完全熄滅,能看到繼續燃燒但是沒有火光。

火摺子最開始只是一些有錢人家才能用,畢竟紙在古代還挺貴的,通常做成紙卷,有些還會放入竹筒中。需要用的時候拿出來甩一甩,實際上就是未熄滅的紙張復燃過程。

後來隨著造紙技術的進步,火摺子從帝王、有錢人家逐步進入民間,到現在某些地方還有人拿來抽水煙。實際上火摺子這種復燃的方式,跟抽菸確實有些像。

像火摺子這種方式,屬於「保留火種」。因為古代沒有電,火不僅可以做飯取暖,還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光源,晚上基本要靠火來觀察周圍。

其實大家很熟悉的蠟燭,也是非常適合保留火種的,因為蠟燭燃燒比較慢,不像草紙瞬間就沒了。大戶人家的蠟燭可以點一整夜,如果其他地方需要火源,從蠟燭引來就可以。

同理的還有油燈,最開始古人可能是發現動物油脂可以燃燒,後來掌握了植物油提取技術,便有了比較常見的大豆油等燃燒照明的方式。

當然這種保留火種的方式,在木炭這類燃燒物上也可以利用。因為木炭燃燒起來比較慢,比較缺氧的情況下只是微微發紅,但經過扇風等增加氧氣方式,可以迅速出現火星。

現代木炭的利用,最為接近日常生活的恐怕就是燒烤和火鍋了。銅火鍋對大部分國人來說應該不陌生吧?倒是木炭燒烤比較汙染環境,近兩年被無煙燒烤逐漸佔據市場了。

最後說說鑽木取火吧,這也是直接導致人類可以利用火來煮熟食物的根源,通常也認為是中國最先發明,不過早就被其他方式取代。

當然如果現在各位想體驗鑽木取火還可以去夏威夷,不熟練的話鑽上幾個小時才見到火星,讓你體驗什麼叫做精疲力竭。

所以我還是想說,像火摺子這類保留火種的方式,實在是太不安全;但每次都鑽木取火、火鐮打火吧,又實在是太累了,歸根到底想取火的話還是現代打火機最方便。

不過蠟燭也並未因此退出歷史舞臺,香薰蠟燭從精神享受層面華麗麗回歸,反而成了另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燭光晚餐這麼浪漫,開燈可就太煞風景啦不是嘛~

相關焦點

  • 古代「取火」方式有哪些?古人第一次看見火,是什麼反應?
    在現代生活中,大家已經習慣了火的使用,無論是早些年的火柴,還是如今普遍的打火機,這些都能輕而易舉地生出火來,當然火的使用更加廣泛,煮飯、取暖、照明、處理材料等。鑽木取火是在野外最常用的方法,即便現代人也可以在野外用這種方法取火。不過想要鑽木取火,這還是要講究的,首先這鑽的木頭需要乾燥,還有這鑽木板和鑽木桿所用材料不能是同一種,一硬一軟,才能摩擦取火,而且這摩擦的速度還要快,當出現上面有微小火花的燃燒粉末之時,再將這粉末放到易燃的乾草上,然後吹氣輸氧,慢慢地乾草就會被點著。
  • 在我國古代,古人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學會鑽木取火的?
    本文系作者人和事都值得我們堅持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在我國的古代神話傳說中,有關人類用火的記載就是「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了。據說在人類茹毛飲血,生食動物肉類和植物根莖的遠古時代,人們除了經常受到疾病的侵害,還不時受到猛獸的攻擊,人的壽命都相當的短。這時候出現了一位「燧人氏」,他教會了人們鑽木取火的方法,於是人們便用火去燒烤食物和抵禦野獸的侵襲。由於他的功勞,人們就將他推舉為自己的首領,帶領人們去與大自然搏鬥。在古代希臘,也有普羅米修斯把火從上帝那裡偷到人間的動人故事等等。
  • 古代的人怎麼取火
    張連敏對於人類來說,火是很重要的,在當今社會有著廣泛的應用,小到生活中的燒水、做飯、取暖,大到汽車飛機乃至火車等的運行,無一離不開火。歷史課上說,古人鑽木取火,那麼對木頭是否有要求呢?古代,所鑽之木根據不同的時節而改變。
  • 古人鑽木取火用什麼木頭?竟然一年四季用的木頭還不一樣
    鑽木取火的發明來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傳說的主人公是燧人氏,據說最初的靈感來自於鳥啄燧木出現火花,於是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人類的生活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
  • 鑽木取火的來路,你真的弄清楚了嗎?
    這次要和大家說到的是,鑽木取火的方法原理還有就是鑽木取火的神話典故,讓我們來跟深的了解一下鑽木取火吧!鑽木取火的發明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在遠古時期,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著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碰撞時往往會產生火花。
  • 火的冷知識:古人鑽木取火特講究,先有打火機後有火柴
    取一次火不熄滅又很危險,容易把自己也整成燒烤。於是,鑽木取火,石器敲打取火等方法出現了。據說在一萬多年前,「三皇之一」的燧人氏,看到鳥啄燧木整出火花,受到了啟發。三皇的境界明顯不一樣,他折下燧木枝,摩擦,摩擦,魔鬼的步伐,擦出了火花,並把燧木引燃。終於可以鑽木取火。
  • 你知道鑽木取火的故事嗎,那個發明火的人又是誰?
    夢見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叫燧明國的地方,這當然是後人想出來的,那個時候哪有國?年輕人正要伸手去摸,突然出現一個長發飄飄的仙女,和女媧娘娘一樣美麗,並告訴他,一直向北走,便可實現夢想,取得真火,這似乎有些杜撰西遊記西天取經(這不現實,除非穿越,可以穿越到古代,也就可以穿越到未來,宋朝在前,明朝在後,這個說法就是個比方而已,類似,不能當真,不是杜撰),於是這個年輕人歷盡艱辛,翻山越嶺,在黑暗中尋找光明,黑夜給了他黑色的眼睛,他卻用這去尋找光明。
  • 古代火摺子是啥?為何一吹就能著,專家:它的原理小孩都知道
    如果是經常看盜墓系列小說或者是電視劇的朋友,那麼一定對「火摺子」這種工具不陌生,可以說它是「盜墓神器」,進入黑暗之後,主角團們只要將準備好的火摺子拿出來,用嘴輕輕一吹,「砰」的一下,火摺子就點燃了。實際上,火摺子也有一個外號,叫做「古代打火機」,這或許讓人感到好奇,火摺子究竟是什麼構成的,為何一吹就燃呢?其實它的原理很簡單。
  • 古人鑽木取火到現代確難如登天,為什麼?
    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燧人氏鑽木取火,教化人類食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原來把肉燒熟了這麼好吃。遠古人靠鑽木來取火,據傳說是在用石頭投擊獵物的時候,石頭擊打在了石頭上,冒出火星,因此遠古人就想到了碰撞可以產生火,最後發展到鑽木取火。
  • 鑽木取火太難了!還好我是現代人……
    「鑽木取火需要找到合適的木材做鑽板,比如乾燥的白楊、柳樹等都可以,因為這種木材的質地較軟。鑽頭需要選擇硬質木材。網路上也有很多鑽木取火成功的視頻。」戈子川說,「但這個實驗真的很不好做,一般人都做不好。」
  • 從漢簡中探尋戍邊吏卒的鑽木取火方法
    在居延邊塞和敦煌馬圈灣漢代長城烽隧遺址裡出土有數十件鑽木取火用具。此外,在漢簡的守御器簿裡還記載有鑽木取火所用的工具如「出火遂」,引火材料「茹」等。出土文物和漢簡記載印證了在漢代的河西邊塞地區,鑽木取火是人們較為普遍採用的取火方式之一。「鑽燧取火」火的利用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 鑽木取火真實可信嗎?為什麼屢屢遭遇質疑?實測取火告訴你
    鑽木取火?可能會有人質疑這怎麼可能是現代人能夠做到的事情?如果我能把物體溫度升到數百℃達到可燃點,那手不早就熟透了?依靠想像,部分人就把祖先延續了可能數萬年的取火方法給否定了。更有甚者直接拿出電鑽在木頭上嘗試,發現木頭都穿了,除了冒出大量煙,根本沒有燃起的跡象。於是很多人都開始不斷否定鑽木取火的可能性。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鑽木取火是真實可靠的,僅僅依靠自然環境就行。首先我們用刀片在木頭上刮下一團蓬鬆乾燥的木屑作為火絨,沒有刀片可以選擇尖銳的石頭。尖銳的石頭也找不到?
  • 古代的火摺子,為何像火機一樣一按就冒火?原理是什麼呢?
    古代的火摺子,為何像火機一樣一按就冒火?原理是什麼呢?大家都知道,打火機是現代文明的產物,古代取火都要用火摺子。這個東西在影視劇裡出場率非常高,他只需要輕輕一吹,火立刻出來,感覺比打火機還神奇。古代的火摺子,為何像火機一樣一按就冒火?原理到底是什麼呢?
  • 距今4000年前的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後來為何神秘的消失!
    相傳在遙遠的古代,在河南商丘的一帶全部是原始森林,裡面居住著燧人氏,他們經常在密林中獵捕猛獸食用,當襲擊猛獸的石塊無意間撞擊到山上的巨石,碰撞出火花,燧人氏看到後深受啟發,就用以石擊石的方法生出火來。
  • 古代人沒有打火機都是怎麼取火的?
    古代人沒有打火機都是怎麼取火的? 用灰燼蓋住它 讓它依然不熄滅 需要的時候扒拉開 加入一些乾草吹吹引燃 就可以用了 而篝火法呢 就是生一堆火 一直不停的添柴不讓他熄滅
  •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
    約在18000年前,我國原始社會由原始人群發展到氏族公社階段,燧人氏鑽木取火是反映這一歷史階段的一個著名神話。神話說,我國古代的人們保存的火種,一不小心讓它熄滅了,就得吃生肉。生肉很不好消化,把人們的胃腸都吃壞了,加上取暖也成了問題,得病的人很多。
  • 人類學會鑽木取火前後,出現四種氏族,排到最後的才是神農氏
    我國古代有很多,根據原始人群氏族時期原始人生活情景,進行想像和改編過來的神話傳說。在遠古人類學會了鑽木取火前後,出現了四種氏族,也是因為鑽木取火這項技能的出現,遠古人類開始有了生存的屏障。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野外生存,還是鑽木取火來的方便!先收藏起來,出去玩超有用
    相信大家都會實用打火機、火柴、凸透鏡點火吧,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電池生火,可以看下視頻就知道了:相信大家都用過打火機,火柴,或者凸透鏡點火吧,在這裡小編就不多說了,今天小編要教大家如何鑽木取火!接下來就是鑽木取火!
  • 古人取火簡單嗎?看似平常的方法,竟然都是經典物理實驗
    更為有趣的是,古代很多取火方式都與現代的物理原理有關,取火的時候,就像在做物理實驗,現場過程非常具有儀式感。一、摩擦生熱方式這種取火方式,起源於原始社會,學名被稱為:鑽木取火,是依靠乾燥木材摩擦生熱來引燃的。應該是誕生最早,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方式。
  • 鑽木取火的故事
    1993年重陽節,世界華僑華人龍舟賽,在陝西省黃陵縣橋山之巔,軒轅黃帝陵前,舉行了5000餘人參加的鑽木取火儀式。事後,很多地方青少年來信來訪說,他們仿照這一辦法,用木柴怎麼也鑽不出火來,奧妙究竟在那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