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鑽木取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

2020-12-03 暖陽漫雅詩

約在18000年前,我國原始社會由原始人群發展到氏族公社階段,燧人氏鑽木取火是反映這一歷史階段的一個著名神話。神話說,我國古代的人們保存的火種,一不小心讓它熄滅了,就得吃生肉。生肉很不好消化,把人們的胃腸都吃壞了,加上取暖也成了問題,得病的人很多。

這時候,有一個聖人為了尋求解救人們的辦法,有一天,他跑出了月亮和太陽的範圍,來到一個古怪的國家。這個國家只有一棵叫作「遂木」的樹。可是這棵樹長得很粗壯,佔地有一萬頃,樹蔭覆蓋了全國的每一個角落,到處是漆黑一片。聖人走進這個國家,只得在樹蔭下摸索地前進,不知這樣走了多少時日,突然看到遠方有一線光明。他高興極了,一直向前飛跑,在他面前,終於出現了一個絢麗多彩的光明世界。

光明是從哪裡來的呢?原來在遂木樹的一些枝幹上落著群鳥,這群鳥都在用自己的尖嘴,不斷地敲啄這棵樹的枝條,它們每敲啄一次,就從受敲啄的地方噴射出一股耀眼的火焰,這火焰給這個國家帶來了溫暖和光明。聖人不禁為這種光明的景象所吸引,想到要學習這群鳥為人類取火,於是他伸手取下一根樹枝,照著鳥的樣子,用它來鑽樹木,果然也得到火。他興奮極了,立即往回飛跑,把這取火的方法快速地引進到人間。從此,我國人民就再也不吃生肉了,不再怕寒冷了,得病的人很快就少多了,民為了對這個聖人表示感謝,尊稱他為「燧人氏」。

這個神話所反映的用鑽木的方法取火,這在我國原始社會是確實有過的。近代我國有些少數民族,也使用過類似的取火方法,雲南苦聰族的取火的方法是,準備一塊一側有一缺口的竹板,用一把竹鋸對準竹板的缺口作抽拉運動。海南島黎族的取火方法是,準備一塊一側鑿有若干小穴的木板,穴底往下刻有一豎槽,用腳踩住這塊木板,在豎槽下放上易燃物,然後把鑽火杆插入小穴,雙手快速搓動它,片刻即可取出火來。

至於我們祖先為什麼能想到鑽木取火,這當然不像神話說的那樣,是一個聖人在那古怪之國,看見群鳥啄木的緣故。我們祖先之所以想到鑽木取火,首先是因為他們早已知道使用和控制天然火,就現在已發掘的原始社會的文化遺物看,我國的原始社會歷史,至少早在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人,就已開始了。而元謀人就已知道使用和控制天然火了,此後,約80萬年前的陝西藍田人,和我們上面介紹過的四、五十萬年前的北京人,都能使用和控制天然火。積上百萬年的經驗,他們深知火對人是多麼重要,火不僅可以禦寒、熟食,而且可以圍攻野獸、製造木石工具和照明。但火種不易保存,保存火種也容易引起火災,所以他們迫切希望找到一個人工取火的方法,來擺脫保存火種的困難和弊病。其次,也因為我們相先在打制和磨製石器的過程中,逝漸積累了摩擦生火的知識,這樣,他們終於找到了一種發火後能繼續燃燒的木頭竹片等易燃物,來進行人工鑽木取火。

鑽木取火在原始社會是一項重大發明,恩格斯說「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還是超過了蒸汽機。因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分開。「

相關焦點

  • 燧人氏鑽木取火(神話)
    但隨著「鑽木取火」的人工取火方法的出現,這種狀況得到了改人類文明也從此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發明鑽木取火的燧人氏被後人尊為「火祖」,受到人們的世代景仰。野蠻蒙昧的遠古時期,人類的生活和動物並沒有多大區別。夜幕降臨,到處漆黑一團,猛獸的嚎叫連綿不絕,遙相呼應,人們又是害怕,又是冷,緊緊地蜷縮成一團。
  • 應天文化圈 殷商之源流——燧人氏鑽木取火 與希臘神盜用天火的...
    應天文化圈 殷商之源流——燧人氏鑽木取火 與希臘神盜用天火的文化比較 2020-05-20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燧人氏鑽木取火談成功「六部曲」
    這位聖人就是我們所說的燧人氏,人們奉他為「三皇之首」。那麼,你知道嗎?燧人氏不但教會了人們鑽木取火,還教會了我們做事成功的「六部曲」。1、需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首先你要找到你最大的需求是什麼,具體的可以參照「重要而迫切、重要而不迫切、不重要而迫切、不重要而不迫切」的方法篩選出你當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 探尋:鑽木取火的燧人氏墓地在哪裡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相信大家比較熟悉。如果要問燧人氏墓地在哪裡?相信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燧人氏,燧明國(河南商丘)人,舊石器中期的氏族首領。他引導先民「鑽木取火、以化腥臊」的故事,被歷代華夏族人所傳頌。
  • 史話讀疑|燧人氏是靠鑽木取火的嗎?
    我們古代的人是沒有姓名的,和今天日本傳承下來的名字很類似,比如山井石田什麼的,我們國家的命名也依據這個人的特點和貢獻,直接取名,比如取火的就叫做燧人氏,蓋房子的就叫做有巢氏等,何況燧人氏應該也是不知道父親是誰的人,那麼今天這麼稱呼其實沒有什麼問題。
  • 中國神話篇:燧人氏鑽木取火
    在上古荒原的某個地方有一個燧明國,生活在這裡的人由於見不到太陽和月亮,不知有四時八節和白天黑夜。但是在這個燧明國裡卻有一種奇特的樹叫燧木,是一種火樹,長得很高大,枝葉很茂盛,盤踞天地之間,佔地竟有一萬多頃,雲霧就在樹枝中間穿來蕩去。
  • 距今4000年前的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後來為何神秘的消失!
    相傳在遙遠的古代,在河南商丘的一帶全部是原始森林,裡面居住著燧人氏,他們經常在密林中獵捕猛獸食用,當襲擊猛獸的石塊無意間撞擊到山上的巨石,碰撞出火花,燧人氏看到後深受啟發,就用以石擊石的方法生出火來。
  • 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真是受到了鳥啄燧木的啟發?你所不知道的事實
    燧人氏生活在人類即將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期,那時候的人們使用火來煮熟食物,結束了茹毛飲血的生活,人變得越來越聰明,疾病減少,壽命增長了,並且學會了使用石制器具,居住的場所也從山洞轉移到樹上,生活水平有了一個飛躍。
  • 在遙遠的遠古蠻荒時代,燧人氏是怎麼學會鑽木取火的?
    燧人氏,又稱燧人,遠古人類茹毛飲血,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關於燧人氏的神話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化到人工取火的情況。在遙遠的遠古蠻荒時代,人們不知道什麼是火,也不知 道有火的存在,更不知道如何用火為自己服務。到了夜晚, 到處一片漆黑,野獸的嚎叫聲此起彼伏,人們蜷縮在一起, 又冷又怕。
  • 鑽木取火——燧人氏
    這時,有個叫「燧人氏」的聖人,他教大家用一根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木頭上不停的鑽,這樣鑽出了火星,然後點燃枯枝枯葉;大家通過這兩種方法把枯枝枯葉點燃,把捕獵的野獸燒熟了吃。從此,人類開始懂得用火了。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的東西,因為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的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 燧皇陵——鑽木取火的由來
    鑽木取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這事兒發生在哪裡?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是太清楚。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河南商丘這個地方還是一片山林,燧人氏做了皇帝,他受到飛鳥啄樹發出火光的啟發,發明了鑽木取火。
  • 三皇之一(火的發明人)燧皇,燧人氏,的生平事跡
    燧人氏燧皇,燧人氏,(前4464----前4354年)風姓,燧明國(今河南商丘)華夏文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燧人氏,燧人氏是中華民族可以考證的第一位祖先。人類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領袖燧人氏。之後,燧人氏教會了人類食用熟食,也教會了人類抵禦寒冷。火的使用堪稱是一個具有劃物種意義的進步,並因此導致哺乳動物綱的靈長目中人科、人屬的誕生。原始人經過千百次試驗,找到了鑽木取火與點石擊火兩種方法,使中華民族的先人掌握了用火與取火技術。由於鑽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於是人們便把發明人工取火技術之人尊之為「燧」。
  • 「上古神話」中國的普羅米修斯——火祖燧人氏
    燧人氏是中國歷史上的古帝王,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相傳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改變了先民們茹毛飲血的原始飲食習慣。他發現了鑽木取火和擊石取火的方法,開創了華夏先民人工取火和用火的時代,極大地促進了文明的進步,因此被尊稱為火祖,在三皇中被尊稱為燧皇。
  • 史前文明中「火時代」的開創者——燧人氏
    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風允諾如願以償,找到了兩種人工取火的方法,就是流傳後世的鑽木取火和點石生火。由於鑽木取火中常常會用到燧木,因此,當時的先民們,便尊稱風允婼為「燧人氏」,推舉他為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建立燧明國。
  • 燧人氏除了鑽木取火,還會觀天象嗎?
    這時有人出來「鑽燧去火,以化腥臊」,人民大悅,奉之為王,就是被後人尊為「三皇」之一的燧人氏。較早記載燧人氏的是《莊子·盜蹠》篇,曰:「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火,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知生」即燧人氏。又《禮記·禮運》篇記載:上古之時,「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 三皇五帝錄,燧人氏靠發明鑽木取火成就三皇第一人!
    這次來和大家聊個有意思的話題——三皇五帝,這幾位大佬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帝王,而是在太古時期為中華文明做出傑出貢獻的部落首領,因此受到後世尊稱,不過關於「三皇五帝」的具體人物說法頗多,但還是以《尚書大傳》中的燧人、伏羲、神農(三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帝)最為人所流傳。
  • 燧人氏「鑽木取火」,取火前的人類如何生存?火的發明帶來了什麼
    鑽木取火前的時代狀況 太古時代的我們祖先,在發明「鑽木取火」前 ——即傳說中的「有巢氏」時代 ——生活的具體情況怎樣,我們已不能正確知道,只能從傳說式的記載和很少的遺物中考知其大概。他們當時所使用的勞動工具(同時就是防禦武器),還沒有銅器和鐵器,石器的式樣也很少,只有一種極簡單極原始的略為加工過的鈍厚的石拳楔、石片和木棒(如外蒙阿羅淖爾發現之加工過的數千塊巖石碎片等,和《商君書》所謂「伐木殺獸」,《呂氏春秋》所謂「剝木以戰」)。
  • 關於燧人氏
    燧人氏,姓風,名允婼[ruò],在《尚書·大傳》中被列為三皇之首,尊稱為「天皇」。燧人氏在為110年,距今約6000多年。他生活在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前期定都在河南商丘睢[suī]水流域的湯谷陽穀,後期遷都到保定南莊頭。燧人氏的兒子是伏羲,女兒是女媧。
  • 燧人氏最早知道火的用處,發明出鑽木取火法,燧石取火法
    燧人氏是我國上古時期的人,它為人類文明的演進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燧人氏的時代過於久遠,所以他出生和死亡的年份是無從考察的。我們只是知道他姓風,出生在今商丘一帶。燧人氏生活在距今幾十萬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那個時候人們還不懂得種植莊稼,人們是靠上山打獵捕獲獵物為生。
  • 趣話化學——第一個被人掌握的自然力——火
    能不能有一種什麼方便的辦法,讓我們需要火的時候召喚出來,不需要的時候它自己熄滅,這樣不就可以節省許多力氣,然後去尋找更多食物了嗎?盜火的普羅米修斯教人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根據我國古代神話,鑽木取火是燧人氏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