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鑽木取火(神話)

2020-12-03 古往history今來

相傳,遠古時期的人類並不懂得使用火,直到後來有天然大火出現,他們獲取了火種,這才告別了茹毛飲血的生活。但是保存火種並不是容易的事,一旦失去火種,人們只能又過著受寒受凍、食用生肉的生活,等待下一次天的出現。但隨著「鑽木取火」的人工取火方法的出現,這種狀況得到了改人類文明也從此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發明鑽木取火的燧人氏被後人尊為「火祖」,受到人們的世代景仰。

野蠻蒙昧的遠古時期,人類的生活和動物並沒有多大區別。夜幕降臨,到處漆黑一團,猛獸的嚎叫連綿不絕,遙相呼應,人們又是害怕,又是冷,緊緊地蜷縮成一團。因為沒火,人們不得不生吃食物,不但生吃植實,就連捕來的猛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一塊吃。因此,他們常得病,壽命極短。

實際上,火在自然界中早就存在。火山噴發,有火;電閃雷鳴,樹標會著火。但是,原始人很怕火,一看到火就敬而遠之。

有一天,山林裡忽然起火了,許多飛禽走獸葬身火海。火熄之後,發現,有的禽獸皮被燒焦了,肉也烤熟了,拾起來一品嘗還真好吃。很消息便傳了開來,人們蜂擁而上,將熟肉吃了個乾乾淨淨。

隨後,人們發現火還可用來取暖。於是,他們開始有意識地利用起火,將天然火種帶回洞穴中保存起來。但是,天然的火種很難保存,稍不留神就會熄滅。於是,人們只好繼續吃生肉喝生血。

此時,大家都覺得生肉一點兒也不好吃了,他們渴望再一次天火的到來。

天帝見後,動了惻隱之心,於是給一個伶俐的年輕人託夢,說:「燧明國有火種,就在遙遠的西方,你可以把火種取回來。」年輕人醒後,便下定決心去燧明國取回火種。

年輕人上路了,他跋山涉水,穿過密林,越過平原,費盡曲折,最後來到了燧明國。這裡太陽月亮都照不到,不分晝夜,黑暗無邊。人們既不知天黑夜,也不知春夏秋冬。

燧明國有棵參天巨樹,叫作燧明樹。燧明樹枝繁葉茂,足有十萬畝大。大樹上生活著很多啄木鳥,它們在樹上「篤篤篤」地啄著,每啄一下,樹就有耀眼的火花閃現。也只有此時,燧明國的人才能目睹到珍貴的光明此,這個國家就稱作「燧明國」

在黑暗的燧明國裡,年輕人起初沒找到火種,心裡很失望,就倚著樹小憩。

他坐在那邊看那幾隻大鳥在樹上啄蟲子,大鳥每啄一下,就有明亮的火花閃現。

忽然,他靈光一閃,馬上折下一些燧明樹的樹枝,用小樹枝去鑽大樹摩擦處果然閃出火星,但是怎麼也點不起火。年輕人不肯放棄,他找來各各樣的樹枝,仔細沉著地做著試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鑽出了火!

年輕人高興極了,禁不住流下歡快的眼淚。他當即翻山越嶺回到闊家鄉,教給人們怎樣鑽木取火。

其後,他不停地鑽研,改進取火的技術。他取來一根很粗的樹幹,用石刀先將其刨平,再拿起一段較細的樹枝用石刀削尖,將其扎到刨平的木板上,在周圍覆蓋上易燃的幹葉、枯草,再飛快地轉動削尖的木棒。不一會幹葉、枯草中就有黑煙冒出,他再使勁一吹,其中就升起了紅彤彤的火焰。

於是,人類徵服了火!此後,人們告別了嚴寒和恐懼的生活。火的使用,是人類文明的第一縷霞光。人們擁有了火,才真正地和其他動物區別來,變成名實相符的萬物之靈!為了緬懷這個帶給人類光明與溫暖的青年,人們稱他為「燧人」,即取火者之意。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神話說明了中國原始時代的先民們從利用自然火步到人工取火的狀況。

燧人氏鑽木取火,使人類終結了茹毛飲血、生吞活剝的生活,步入了熟食階段,這是其他任何種類的動物至今也無法自覺步入的文明殿堂。可以說,有了可以隨心所欲地應用的火,才有了飲食文化,人類的體質,尤其大腦的進化才得以加速。

另外,人類發明了火,就擁有了能夠創造的溫暖,為人們聚集到一處製造了條件,更有利於群居思想的誕生。

傑出的史學家郭沫若先生曾主編《中國史稿》,他在書中說:「人工取火的發明,對於遠古人類的生活無疑起了極為重大的作用,引起後人極大的重視…這樣的傳說固然夾雜著後代的生活內容,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著樸素的遠古人類生活的史實背景。」

恩格斯也曾稱頌:「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還是超過了蒸汽機。因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後與動物界分開。」

鑽木取火術發明後,歷經萬年,到了近代火藥的發明,還有如今氫核聚變的應用,人類對於火的利用技術不斷更新,應用範圍也不斷擴大。可以說,火就是人類掌握的最大的自然力。所以,趙樸初先生賦詩讚道:「燧人取火非常業,世界從此日日新。」

相傳,燧人氏不但傳授人們「鑽木取火」,還創造了「結繩記事」。當時,人類尚未發明文字,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靠腦子去記,可是時間久,就會忘記許多事情。所以燧人氏發明了結繩記事:發生大事就結大繩小事就結小繩,打幾個結就代表幾件事。用現在的眼光看這種方法,覺得又蠢笨又煩瑣,可是在當時,這的確是個偉大的發明。

在燧人氏之前,凡是動物,人們一律稱作「蟲」。通過仔細研究,燧人氏給所有的動物分門別類:天空飛翔的叫「禽」,地上奔跑的為「獸」,爬行動物中,有腳的稱為「蟲」,無腳的喚作「豸」。

燧人氏特意在部落中修築了一個士臺,稱為「傳教臺」,目的是把他所知道的一切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都教給人們。他經常立於高臺上侃侃而談,教給人們我的時候怎麼用火燒東西,冷的時候怎麼生火取暖,捕獵的時候怎麼用火襲擊野物,遭到兇獸侵犯時怎麼用火當作武器,據傳,中國的師道就始於燧人氏,興於燧人氏。

相關焦點

  • 中國神話篇:燧人氏鑽木取火
    在上古荒原的某個地方有一個燧明國,生活在這裡的人由於見不到太陽和月亮,不知有四時八節和白天黑夜。但是在這個燧明國裡卻有一種奇特的樹叫燧木,是一種火樹,長得很高大,枝葉很茂盛,盤踞天地之間,佔地竟有一萬多頃,雲霧就在樹枝中間穿來蕩去。
  • 探尋:鑽木取火的燧人氏墓地在哪裡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相信大家比較熟悉。如果要問燧人氏墓地在哪裡?相信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燧人氏,燧明國(河南商丘)人,舊石器中期的氏族首領。他引導先民「鑽木取火、以化腥臊」的故事,被歷代華夏族人所傳頌。
  • 從燧人氏鑽木取火談成功「六部曲」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遠古時,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人類就居住在這片森林裡,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後來,有一位聖人經過細緻觀察,發現了鑽木取火的方法,並教給了大家,經過進一步完善,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驅趕野獸、照明取暖等,人類的文明發展進人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
    約在18000年前,我國原始社會由原始人群發展到氏族公社階段,燧人氏鑽木取火是反映這一歷史階段的一個著名神話。神話說,我國古代的人們保存的火種,一不小心讓它熄滅了,就得吃生肉。生肉很不好消化,把人們的胃腸都吃壞了,加上取暖也成了問題,得病的人很多。
  • 史話讀疑|燧人氏是靠鑽木取火的嗎?
    我們古代的人是沒有姓名的,和今天日本傳承下來的名字很類似,比如山井石田什麼的,我們國家的命名也依據這個人的特點和貢獻,直接取名,比如取火的就叫做燧人氏,蓋房子的就叫做有巢氏等,何況燧人氏應該也是不知道父親是誰的人,那麼今天這麼稱呼其實沒有什麼問題。
  • 應天文化圈 殷商之源流——燧人氏鑽木取火 與希臘神盜用天火的...
    在華夏民族生息繁衍的「商丘及周邊地區」這片古老土地上,世世代代綿延不斷的傳說著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2002年編制的《中國歷史年表》中把「三皇」所處的年代分別界定為:100萬年前,傳說中的燧人氏時代(天皇);10萬年前,傳說中的伏羲氏時代(人皇);1萬年前,傳說中的神農氏時代(地皇)。
  • 在遙遠的遠古蠻荒時代,燧人氏是怎麼學會鑽木取火的?
    燧人氏,又稱燧人,遠古人類茹毛飲血,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關於燧人氏的神話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化到人工取火的情況。在遙遠的遠古蠻荒時代,人們不知道什麼是火,也不知 道有火的存在,更不知道如何用火為自己服務。到了夜晚, 到處一片漆黑,野獸的嚎叫聲此起彼伏,人們蜷縮在一起, 又冷又怕。
  • 距今4000年前的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後來為何神秘的消失!
    相傳在遙遠的古代,在河南商丘的一帶全部是原始森林,裡面居住著燧人氏,他們經常在密林中獵捕猛獸食用,當襲擊猛獸的石塊無意間撞擊到山上的巨石,碰撞出火花,燧人氏看到後深受啟發,就用以石擊石的方法生出火來。
  • 「上古神話」中國的普羅米修斯——火祖燧人氏
    燧人氏是中國歷史上的古帝王,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相傳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改變了先民們茹毛飲血的原始飲食習慣。他發現了鑽木取火和擊石取火的方法,開創了華夏先民人工取火和用火的時代,極大地促進了文明的進步,因此被尊稱為火祖,在三皇中被尊稱為燧皇。
  • 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真是受到了鳥啄燧木的啟發?你所不知道的事實
    燧人氏生活在人類即將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期,那時候的人們使用火來煮熟食物,結束了茹毛飲血的生活,人變得越來越聰明,疾病減少,壽命增長了,並且學會了使用石制器具,居住的場所也從山洞轉移到樹上,生活水平有了一個飛躍。
  • 燧皇陵——鑽木取火的由來
    鑽木取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這事兒發生在哪裡?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是太清楚。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河南商丘這個地方還是一片山林,燧人氏做了皇帝,他受到飛鳥啄樹發出火光的啟發,發明了鑽木取火。
  • 鑽木取火——燧人氏
    這時,有個叫「燧人氏」的聖人,他教大家用一根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木頭上不停的鑽,這樣鑽出了火星,然後點燃枯枝枯葉;大家通過這兩種方法把枯枝枯葉點燃,把捕獵的野獸燒熟了吃。從此,人類開始懂得用火了。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的東西,因為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的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 三皇之一(火的發明人)燧皇,燧人氏,的生平事跡
    燧人氏燧皇,燧人氏,(前4464----前4354年)風姓,燧明國(今河南商丘)華夏文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燧人氏,燧人氏是中華民族可以考證的第一位祖先。人類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領袖燧人氏。之後,燧人氏教會了人類食用熟食,也教會了人類抵禦寒冷。火的使用堪稱是一個具有劃物種意義的進步,並因此導致哺乳動物綱的靈長目中人科、人屬的誕生。原始人經過千百次試驗,找到了鑽木取火與點石擊火兩種方法,使中華民族的先人掌握了用火與取火技術。由於鑽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於是人們便把發明人工取火技術之人尊之為「燧」。
  • 史前文明中「火時代」的開創者——燧人氏
    應用火種,吃熟食是人類與野獸的一個本質區別,在古希臘神話中,人類是依靠普羅米修斯盜來得天火,才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而在古中國也有這樣一個偉大的存在,為先民們帶來了火源,下面就請各位看官,跟隨筆者的腳步,一起走進燧人氏的生活。
  • 燧人氏除了鑽木取火,還會觀天象嗎?
    這時有人出來「鑽燧去火,以化腥臊」,人民大悅,奉之為王,就是被後人尊為「三皇」之一的燧人氏。較早記載燧人氏的是《莊子·盜蹠》篇,曰:「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火,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知生」即燧人氏。又《禮記·禮運》篇記載:上古之時,「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 三皇五帝錄,燧人氏靠發明鑽木取火成就三皇第一人!
    這次來和大家聊個有意思的話題——三皇五帝,這幾位大佬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帝王,而是在太古時期為中華文明做出傑出貢獻的部落首領,因此受到後世尊稱,不過關於「三皇五帝」的具體人物說法頗多,但還是以《尚書大傳》中的燧人、伏羲、神農(三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帝)最為人所流傳。
  • 燧人氏「鑽木取火」,取火前的人類如何生存?火的發明帶來了什麼
    鑽木取火前的時代狀況 太古時代的我們祖先,在發明「鑽木取火」前 ——即傳說中的「有巢氏」時代 ——生活的具體情況怎樣,我們已不能正確知道,只能從傳說式的記載和很少的遺物中考知其大概。生活在這種原始群團中的我們的祖先,不知經過多少萬年,到傳說的「燧人氏」時代,發明用火以後,才從「日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的狀態中解放出來。
  • 燧人氏最早知道火的用處,發明出鑽木取火法,燧石取火法
    燧人氏是我國上古時期的人,它為人類文明的演進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燧人氏的時代過於久遠,所以他出生和死亡的年份是無從考察的。我們只是知道他姓風,出生在今商丘一帶。燧人氏生活在距今幾十萬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那個時候人們還不懂得種植莊稼,人們是靠上山打獵捕獲獵物為生。
  • 鑽木取火的來路,你真的弄清楚了嗎?
    這次要和大家說到的是,鑽木取火的方法原理還有就是鑽木取火的神話典故,讓我們來跟深的了解一下鑽木取火吧!鑽木取火的發明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在遠古時期,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著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碰撞時往往會產生火花。
  • 兵哥哥教你「鑽木取火」
    提到鑽木取火,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燧人氏鑽木取火」的神話傳說了。確實,在遠古時代,人們都是茹毛飲血,直到燧人氏的出現,鑽木取火的時代開始了。後來,人們為紀念這位聖人,就稱他為燧人氏,並奉為「三皇之首」。神話畢竟還是太久遠,親,你見過現實版的「鑽木取火」嗎?今天,讓我們跟著77集團軍某旅四營戰士申暢的腳步,一起去訓練場上看看兵哥哥是怎樣「鑽木取火」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