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遠古時,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人類就居住在這片森林裡,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後來,有一位聖人經過細緻觀察,發現了鑽木取火的方法,並教給了大家,經過進一步完善,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驅趕野獸、照明取暖等,人類的文明發展進人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這位聖人就是我們所說的燧人氏,人們奉他為「三皇之首」。那麼,你知道嗎?燧人氏不但教會了人們鑽木取火,還教會了我們做事成功的「六部曲」。
1、需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首先你要找到你最大的需求是什麼,具體的可以參照「重要而迫切、重要而不迫切、不重要而迫切、不重要而不迫切」的方法篩選出你當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麼。遠古時代,人們生活的森林黑暗而陰冷,過著茹毛飲血的日子,由於都是生吃食物,食用範圍非常狹窄,不但這樣,還要常常面臨狼蟲虎豹的襲擊。在這樣的惡劣環境裡,人們的最大需求是什麼?那就是生存,不能生存下來談再多其它也是白搭。
2、觀察:需求出來了,接下來我們要幹什麼呢?那就是觀察。燧人氏感受到人類的生存危機時,他做的事就是觀察,他要儘快找到辦法使人類脫離生存危機。有一天,人們正在森林裡玩耍,天突然陰沉下來,緊接著電閃雷鳴,雷電劈在樹木上,樹木燃燒起來,很快就變成了熊熊大火。人們嚇得魂飛魄散,四處逃離。森林裡的動物也東躥西跑,驚恐萬狀。後來大火熄滅了,燧人氏帶領大家進去尋找走散的族人,發現到處都是燒熟的動物,還散發出陣陣香味,不但如此,燧人氏還突然感受到身上出現前所未有的溫暖。他嘗試著從一個動物身上撕下一塊肉放到嘴裡咀嚼,竟發現鮮美異常。他立馬意識到:「火」是人們生存下來最有力的「工具」。
3、思考:自從那次雷電大火事件發生後,燧人氏常常坐在僻靜無人處深思。他想:不但人類怕火,那些猛禽也非常怕火,但火卻能烤出異常美味的食物,還能使人們得到溫暖,為什麼不能把火利用起來呢?這樣不但能夠驅離猛禽,還可以在寒冷的夜晚為人類供暖,打來的獵物可以用火烤熟食用,總之好處多多。但是,要把火種保留下來談何容易?他想了好多好多天,最後想出一個辦法:搜集足夠多的樹枝和枯葉,然後把火種引進山洞,召集人們輪流看守,這樣就可以保持火種長時間不滅了。
4、行動:光想像可不行,還要行動起來。燧人氏立即召集族人開始收集樹枝和枯葉,把好幾個山洞都堆滿了,等到森林又一次發生大火時,他們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火種,他們圍著火堆唱啊跳啊,好不開心。然而好景不長,一次有個看守火種的族人由於瞌睡讓火種熄滅了,人類從此又重新陷入了危險、寒冷和黑暗。燧人氏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因為他知道,即使是雷雨天氣,也不是每次都能出現雷火,為此,他決定尋找出一種更加便捷的取火方式來。有一次,他看到一種叫畢方的鳥在一種叫燧木的木頭上捉蟲子吃,誰知它那尖利的喙子竟然把木頭啄出火來。他大喜過望,嘗試用尖利的木頭像畢方那樣「啄」燧木,竟然成功地鑽出火來。
5、結果:燧人氏成功地鑽木取火後,人們過上了在當時來說還算「幸福」的生活。每當寒冷的夜晚來臨,人們就圍坐在火堆旁取暖玩耍;打來的獵物他們會架起來把它烤熟,然後美美地吃上幾天;每當有野獸侵襲,他們就舉著火把吶喊著衝出去,把野獸嚇得到處亂竄……燧人氏由於為人們帶來了取火的辦法,把人類永久地從寒冷、飢餓和恐懼中解脫出來,使人們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時代,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受到了人們的極大敬重和崇拜,尊他為「火祖」,奉他為「三皇之首」。
6、完善:雖然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的技能,使人們脫離了苦海,但鑽木取火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那麼,有沒有更加完善的方法呢?燧人氏經過多方實驗,發現春天用柳木、夏天用棗杏、秋天用柞木,用不同的木頭來保證鑽木取火的成功。這樣,人們鑽木取火的方法逐漸趨於完善,人們的進化歷程得以順利進行,在這個基礎上,人們開始謀求更加進步的發展了……
看完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六部曲」,想要做事或者正在做事的你們,感受到了什麼有用的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