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除了鑽木取火,還會觀天象嗎?

2021-01-13 文史風象

韓非子在《五蠹》中說,上古之世人們生吃果蔬蚌蛤,腥臊惡臭會傷害腸胃。這時有人出來「鑽燧去火,以化腥臊」,人民大悅,奉之為王,就是被後人尊為「三皇」之一的燧人氏。

較早記載燧人氏的是《莊子·盜蹠》篇,曰:「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火,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知生」即燧人氏。

又《禮記·禮運》篇記載:上古之時,「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後聖有作,然後修火之利,範金合土,以為臺榭、宮室牖戶,以炮以燔,以享以炙,以為醴酪。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

《白虎通·三綱六紀》載:上古先民「飢即求食,飽即棄餘。茹毛飲血,而衣皮革。」《管子,輕重戊》載:「燧人作,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痃胃之炳,而天下化之。」

《韓非子·五蠹》篇載:「上古之也」,「民食果蠃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此外,宋·羅泌《路史》也載:「上古之人,茹毛而歃血食,果瓜蟲魚,羶腐餿漫,內傷榮衛,殞其天年。乃教民取火,以灼以炳,以熟臊勝,以燔黍捭豚,然後人無腥臊之疾。人民益夥。

羽皮之茹,有不給於寒,乃誨之蘇冬而煬之,使人得遂其性。號遂人氏,或曰燧人。順而不一,於是窮火之用,而為之政。春季以出,樵終以納,異其時也,以濟時疾。鬱攸之司,九變七化,火為之紀。

謂木器液,於是範金合土為釜,臿作烓鬲甌瓿,成物化物,而火之功用洽矣。當是時也,天下多水,教人以漁。洛出四佐,以代天理物,乃大臣職,命明繇政乎升級,畢旒辨乎方色,成博受乎古諸,隕蓲錄乎延嬉,四後職而天道平、人事理。龍圖呈瑞,龜字效靈,於是佔建而四方,握幾矩表計寘,指天以布躔,而齊七政。始注物蟲鳥獸之名。而通國之輕重,以轉民之貲。

人滋反醇,情慾蠢動,好嗜外迫,則冒禮而忘形,以賤其神。乃制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歸。以息其民,為之進退,以恥其凡。是故父老而慈,子壽而孝,著之世姓。而法自是作,禮由此顯矣。治律嵩高之石室,以火著記。」

從以上文獻記載看,燧人氏的形象也從比較模糊到人格化,並點明了他以發明「鑽燧取火」而「王天下」。實際上,燧人氏既可以看成是一個人,又可以看成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人物。

其主要功績有,教民取火,蘇冬而煬之,窮火之用而為之政,火為之紀,範金合土為釜,教人以漁,四佐理政,佔建而四方,指天以布躔,定物蟲鳥獸之名,以物互市,制婚嫁年齡,始定禮法。

那麼,燧人氏是如何發明火的呢?

《太平御覽》卷七八引《王子拾遺錄》載有燧人氏發明的故事:「燧明國有大樹名遂,屈盤萬頃。後世有聖人遊日月之外,至於其國,息於樹下。有鳥啄樹,粲然出火,聖人感焉,因用小枝鑽火,號燧人氏。」

又卷八六九引《拾遺記》載:「申彌國去都萬裡。有燧明國,國有大樹,屈盤萬頃,雲霧出於中間。折枝相鑽,則火出矣。後世聖人變腥臊之味,遊日月之外,以食救萬物,乃至南垂。目此樹表,有鳥若鴞,以口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取小枝鑽火,號燧人氏。」

另外,南宋羅泌《路史》也載:「昔者遂人氏作,觀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鑽燧、別五木以改火,豈惟惠民哉,以順天也。」

其中,對燧人氏「察辰心而出火」的記載,反映出在燧人氏時代已經可以進行簡單的天文觀測,並以之來確定東西南北的方向,以及根據天象來確定日月五星的運動。

相關焦點

  • 燧人氏鑽木取火(神話)
    但隨著「鑽木取火」的人工取火方法的出現,這種狀況得到了改人類文明也從此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發明鑽木取火的燧人氏被後人尊為「火祖」,受到人們的世代景仰。野蠻蒙昧的遠古時期,人類的生活和動物並沒有多大區別。夜幕降臨,到處漆黑一團,猛獸的嚎叫連綿不絕,遙相呼應,人們又是害怕,又是冷,緊緊地蜷縮成一團。
  • 史話讀疑|燧人氏是靠鑽木取火的嗎?
    或許從那個時候起,中華就開始了美食界的傳奇,比起西方直至今天還會將生肉生魚當作美食,實在是一個文明傳承與野蠻未開化最現實的比較了。可是火不是那麼容易遇到的,也許很多年都吃不到熟的食物,美味都變成了回憶,直到有一個人的出現,這個人就是燧人氏。
  • 從燧人氏鑽木取火談成功「六部曲」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遠古時,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人類就居住在這片森林裡,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後來,有一位聖人經過細緻觀察,發現了鑽木取火的方法,並教給了大家,經過進一步完善,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驅趕野獸、照明取暖等,人類的文明發展進人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 探尋:鑽木取火的燧人氏墓地在哪裡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相信大家比較熟悉。如果要問燧人氏墓地在哪裡?相信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燧人氏,燧明國(河南商丘)人,舊石器中期的氏族首領。他引導先民「鑽木取火、以化腥臊」的故事,被歷代華夏族人所傳頌。
  • 中國神話篇:燧人氏鑽木取火
    在上古荒原的某個地方有一個燧明國,生活在這裡的人由於見不到太陽和月亮,不知有四時八節和白天黑夜。但是在這個燧明國裡卻有一種奇特的樹叫燧木,是一種火樹,長得很高大,枝葉很茂盛,盤踞天地之間,佔地竟有一萬多頃,雲霧就在樹枝中間穿來蕩去。
  • 距今4000年前的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後來為何神秘的消失!
    相傳在遙遠的古代,在河南商丘的一帶全部是原始森林,裡面居住著燧人氏,他們經常在密林中獵捕猛獸食用,當襲擊猛獸的石塊無意間撞擊到山上的巨石,碰撞出火花,燧人氏看到後深受啟發,就用以石擊石的方法生出火來。
  •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
    約在18000年前,我國原始社會由原始人群發展到氏族公社階段,燧人氏鑽木取火是反映這一歷史階段的一個著名神話。神話說,我國古代的人們保存的火種,一不小心讓它熄滅了,就得吃生肉。生肉很不好消化,把人們的胃腸都吃壞了,加上取暖也成了問題,得病的人很多。
  • 在遙遠的遠古蠻荒時代,燧人氏是怎麼學會鑽木取火的?
    燧人氏,又稱燧人,遠古人類茹毛飲血,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關於燧人氏的神話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化到人工取火的情況。在遙遠的遠古蠻荒時代,人們不知道什麼是火,也不知 道有火的存在,更不知道如何用火為自己服務。到了夜晚, 到處一片漆黑,野獸的嚎叫聲此起彼伏,人們蜷縮在一起, 又冷又怕。
  • 應天文化圈 殷商之源流——燧人氏鑽木取火 與希臘神盜用天火的...
    應天文化圈 殷商之源流——燧人氏鑽木取火 與希臘神盜用天火的文化比較 2020-05-20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真是受到了鳥啄燧木的啟發?你所不知道的事實
    燧人氏生活在人類即將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期,那時候的人們使用火來煮熟食物,結束了茹毛飲血的生活,人變得越來越聰明,疾病減少,壽命增長了,並且學會了使用石制器具,居住的場所也從山洞轉移到樹上,生活水平有了一個飛躍。
  • 燧皇陵——鑽木取火的由來
    鑽木取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這事兒發生在哪裡?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是太清楚。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河南商丘這個地方還是一片山林,燧人氏做了皇帝,他受到飛鳥啄樹發出火光的啟發,發明了鑽木取火。
  • 鑽木取火——燧人氏
    這時,有個叫「燧人氏」的聖人,他教大家用一根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木頭上不停的鑽,這樣鑽出了火星,然後點燃枯枝枯葉;大家通過這兩種方法把枯枝枯葉點燃,把捕獵的野獸燒熟了吃。從此,人類開始懂得用火了。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的東西,因為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的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 「上古神話」中國的普羅米修斯——火祖燧人氏
    燧人氏是中國歷史上的古帝王,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相傳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改變了先民們茹毛飲血的原始飲食習慣。他發現了鑽木取火和擊石取火的方法,開創了華夏先民人工取火和用火的時代,極大地促進了文明的進步,因此被尊稱為火祖,在三皇中被尊稱為燧皇。
  • 三皇之一(火的發明人)燧皇,燧人氏,的生平事跡
    燧人氏燧皇,燧人氏,(前4464----前4354年)風姓,燧明國(今河南商丘)華夏文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燧人氏,燧人氏是中華民族可以考證的第一位祖先人類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領袖燧人氏。他對火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並且克服了對火的畏懼,靠近火焰仔細地觀察。之後,他發現動物的屍體被火焰烤過之後,食用起來口感更好,而且火焰可以驅逐寒冷。之後,燧人氏教會了人類食用熟食,也教會了人類抵禦寒冷。火的使用堪稱是一個具有劃物種意義的進步,並因此導致哺乳動物綱的靈長目中人科、人屬的誕生。
  • 三皇五帝錄,燧人氏靠發明鑽木取火成就三皇第一人!
    這次來和大家聊個有意思的話題——三皇五帝,這幾位大佬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帝王,而是在太古時期為中華文明做出傑出貢獻的部落首領,因此受到後世尊稱,不過關於「三皇五帝」的具體人物說法頗多,但還是以《尚書大傳》中的燧人、伏羲、神農(三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帝)最為人所流傳。
  • 史前文明中「火時代」的開創者——燧人氏
    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風允諾如願以償,找到了兩種人工取火的方法,就是流傳後世的鑽木取火和點石生火。由於鑽木取火中常常會用到燧木,因此,當時的先民們,便尊稱風允婼為「燧人氏」,推舉他為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建立燧明國。
  • 燧人氏「鑽木取火」,取火前的人類如何生存?火的發明帶來了什麼
    鑽木取火前的時代狀況 太古時代的我們祖先,在發明「鑽木取火」前 ——即傳說中的「有巢氏」時代 ——生活的具體情況怎樣,我們已不能正確知道,只能從傳說式的記載和很少的遺物中考知其大概。生活在這種原始群團中的我們的祖先,不知經過多少萬年,到傳說的「燧人氏」時代,發明用火以後,才從「日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的狀態中解放出來。
  • 燧人氏最早知道火的用處,發明出鑽木取火法,燧石取火法
    燧人氏是我國上古時期的人,它為人類文明的演進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燧人氏的時代過於久遠,所以他出生和死亡的年份是無從考察的。我們只是知道他姓風,出生在今商丘一帶。燧人氏生活在距今幾十萬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那個時候人們還不懂得種植莊稼,人們是靠上山打獵捕獲獵物為生。
  • 鑽木取火的發明者竟然是他?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華夏文明的開創者,同時也是鑽木取火的發明者~~~燧人氏。燧人氏雕塑人物簡介提到燧人氏,我們就不得不說三皇五帝了。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指的是天皇燧人氏,地皇伏羲,炎黃(又稱人皇,泰皇)神農氏;五帝則為黃帝,顓頊(zhuanxu),帝嚳(ku)堯,舜。燧人氏,風姓,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出生時間不詳,死於公元前4354年,屬於河南仰韶文化時期。妻子華胥氏,弇茲氏(yanzi),尊稱燧皇,伏羲與女媧之父。
  • 關於燧人氏
    燧人氏,姓風,名允婼[ruò],在《尚書·大傳》中被列為三皇之首,尊稱為「天皇」。燧人氏在為110年,距今約6000多年。他生活在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前期定都在河南商丘睢[suī]水流域的湯谷陽穀,後期遷都到保定南莊頭。燧人氏的兒子是伏羲,女兒是女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