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之一(火的發明人)燧皇,燧人氏,的生平事跡

2021-01-08 書讀史明智事鑑往知今
燧人氏

燧皇,燧人氏,(前4464----前4354年)風姓,燧明國(今河南商丘)

華夏文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燧人氏,燧人氏是中華民族可以考證的第一位祖先。

人類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領袖燧人氏。他對火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並且克服了對火的畏懼,靠近火焰仔細地觀察。之後,他發現動物的屍體被火焰烤過之後,食用起來口感更好,而且火焰可以驅逐寒冷。之後,燧人氏教會了人類食用熟食,也教會了人類抵禦寒冷。火的使用堪稱是一個具有劃物種意義的進步,並因此導致哺乳動物綱的靈長目中人科、人屬的誕生。

原始人經過千百次試驗,找到了鑽木取火與點石擊火兩種方法,使中華民族的先人掌握了用火與取火技術。由於鑽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於是人們便把發明人工取火技術之人尊之為「燧」。

燧皇

燧人氏作為中華民族的創立者,當然不止人工取火這一項發明留給後世子孫,以下便簡單陳訴,另外九大發明。

[一]燧人氏發明搓繩技術,創造「結繩記事」。那時候人類還沒有文字,生活中有許多事全憑大腦記憶,但時間久了,有些事情往往會被遺忘。燧人氏用柔軟而有韌性的樹皮搓成細繩,然後將數十條細繩排列整齊懸掛在一處,在上邊打結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先發生的事打在裡邊,後發生的事打在外邊。為了能夠記錄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細繩染成各種顏色,每種顏色分別代表一類事物,使所記之事更加清楚。

結繩記事

[二]北極星的首創者是燧人弇茲氏,故又稱紫宮、紫微垣。

北極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所以北極星不是一直不變的,現階段所指是勾陳一。距地球約434光年,是夜空中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較穩定的恆星。

北極星

[三]給百獸命名,燧人氏經過細心觀察,把這些動物劃分為四類:天上飛的稱作「禽」,地上跑的稱作「獸」,有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蟲」,沒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豸」。不僅如此,他還觀察星象祭天,發現了「天道」。開始為山川百物命名,而有「地道」。

百獸山川命名

[四]燧人氏以風姓為人類命名,對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緣上的限制,使人與獸有了嚴格的區分。這是人類早期的倫理道德,也就是「人道」。天、地、人始於無名,成於有名。有名則天地開明,人乃文明。

中國最古老的風姓

[五]發明《河圖》、《洛書》(柯約耶勞創《河圖》,柯諾耶勞創《洛書》)、星象歷,傳說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創造人類早期的符號文字。

《周易》和《洪範》兩書,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中國歷史文化淵源的河圖洛書,功不可沒。

河圖,洛書

[六] 發現天綱、天紀、太極印與太極渦旋宇宙生化模式。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出現於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無極)之後,而後形成萬物(宇宙)的本源。

太極

[七]發明「陶文」,創造「十天幹」。

陶文的解釋 古代陶器上的文字,多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語、製造年月等。

十天幹: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萬物可揆度.

由此可見,十天幹與太陽出沒有關,而太陽的循環往復周期,對萬物產生著直接的影響.

十天幹

[八]在燧人弇茲氏的大山榑木太陽曆和八索準繩圭表紀曆中,逐漸將北極星確定為宇宙運行的中心。到後來燧人弇茲氏掌握大量天文知識並製作天文曆法,才有中國最早「天」的概念,世界最強大最古老的宇宙科學體系已初具雛形,並形成了最初的遠古文明。

太陽曆

[九]正是燧人弇茲氏總結這天道大發現,才建立了遠古宇宙文明。

遠古文明

相關焦點

  • 探尋:鑽木取火的燧人氏墓地在哪裡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相信大家比較熟悉。如果要問燧人氏墓地在哪裡?相信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燧人氏,燧明國(河南商丘)人,舊石器中期的氏族首領。他引導先民「鑽木取火、以化腥臊」的故事,被歷代華夏族人所傳頌。
  • 史前文明中「火時代」的開創者——燧人氏
    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風允諾如願以償,找到了兩種人工取火的方法,就是流傳後世的鑽木取火和點石生火。由於鑽木取火中常常會用到燧木,因此,當時的先民們,便尊稱風允婼為「燧人氏」,推舉他為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建立燧明國。
  • 「上古神話」中國的普羅米修斯——火祖燧人氏
    燧人氏是中國歷史上的古帝王,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相傳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改變了先民們茹毛飲血的原始飲食習慣。他發現了鑽木取火和擊石取火的方法,開創了華夏先民人工取火和用火的時代,極大地促進了文明的進步,因此被尊稱為火祖,在三皇中被尊稱為燧皇。
  • 三皇五帝錄,燧人氏靠發明鑽木取火成就三皇第一人!
    這次來和大家聊個有意思的話題——三皇五帝,這幾位大佬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帝王,而是在太古時期為中華文明做出傑出貢獻的部落首領,因此受到後世尊稱,不過關於「三皇五帝」的具體人物說法頗多,但還是以《尚書大傳》中的燧人、伏羲、神農(三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帝)最為人所流傳。
  • 關於燧人氏
    燧人氏,姓風,名允婼[ruò],在《尚書·大傳》中被列為三皇之首,尊稱為「天皇」。燧人氏在為110年,距今約6000多年。他生活在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前期定都在河南商丘睢[suī]水流域的湯谷陽穀,後期遷都到保定南莊頭。燧人氏的兒子是伏羲,女兒是女媧。
  • 上古時期人類的祖先燧人氏,因為一個噴嚏,給歷史奠定了基石
    那麼今天我們就單獨來討論一下三皇中的一位,燧人氏。燧人氏是三皇之一,稱之為燧皇,並且是女媧造就的第一批人類。那麼燧人氏有多強呢?當年女媧造出的第一批人類總共有一十三人。燧人氏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其他的一十二個人使用泥巴捏出來的,而燧人氏使用石頭做的。並且他還是另外十二個泥娃娃的雕刻模板,準確的說燧人氏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起源,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第一位祖先。
  • 從燧人氏鑽木取火談成功「六部曲」
    這位聖人就是我們所說的燧人氏,人們奉他為「三皇之首」。那麼,你知道嗎?燧人氏不但教會了人們鑽木取火,還教會了我們做事成功的「六部曲」。1、需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首先你要找到你最大的需求是什麼,具體的可以參照「重要而迫切、重要而不迫切、不重要而迫切、不重要而不迫切」的方法篩選出你當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 燧人氏除了鑽木取火,還會觀天象嗎?
    這時有人出來「鑽燧去火,以化腥臊」,人民大悅,奉之為王,就是被後人尊為「三皇」之一的燧人氏。較早記載燧人氏的是《莊子·盜蹠》篇,曰:「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火,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知生」即燧人氏。又《禮記·禮運》篇記載:上古之時,「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 中國最古老的姓氏,竟源於伏羲之父燧人氏,可惜鮮為人知!
    鮮為人知的是,中國第一個姓氏是燧人氏所取,後來成為中國數萬姓氏的源頭。三皇,即燧人、伏羲、神農,是如今有史記載的中華文明源頭的三個人,其中三皇之首是燧人氏。燧人氏鑽木取火,成為中國古代人工取火的發明者,教人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中國火文明,被後世奉為「火祖」。
  • 史話讀疑|燧人氏是靠鑽木取火的嗎?
    我們古代的人是沒有姓名的,和今天日本傳承下來的名字很類似,比如山井石田什麼的,我們國家的命名也依據這個人的特點和貢獻,直接取名,比如取火的就叫做燧人氏,蓋房子的就叫做有巢氏等,何況燧人氏應該也是不知道父親是誰的人,那麼今天這麼稱呼其實沒有什麼問題。
  • 應天文化圈 殷商之源流——燧人氏鑽木取火 與希臘神盜用天火的...
    在華夏民族生息繁衍的「商丘及周邊地區」這片古老土地上,世世代代綿延不斷的傳說著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2002年編制的《中國歷史年表》中把「三皇」所處的年代分別界定為:100萬年前,傳說中的燧人氏時代(天皇);10萬年前,傳說中的伏羲氏時代(人皇);1萬年前,傳說中的神農氏時代(地皇)。
  • 燧人氏鑽木取火(神話)
    於是,人類徵服了火!此後,人們告別了嚴寒和恐懼的生活。火的使用,是人類文明的第一縷霞光。人們擁有了火,才真正地和其他動物區別來,變成名實相符的萬物之靈!為了緬懷這個帶給人類光明與溫暖的青年,人們稱他為「燧人」,即取火者之意。燧人氏鑽木取火的神話說明了中國原始時代的先民們從利用自然火步到人工取火的狀況。
  • 中國神話篇:燧人氏鑽木取火
    在上古荒原的某個地方有一個燧明國,生活在這裡的人由於見不到太陽和月亮,不知有四時八節和白天黑夜。但是在這個燧明國裡卻有一種奇特的樹叫燧木,是一種火樹,長得很高大,枝葉很茂盛,盤踞天地之間,佔地竟有一萬多頃,雲霧就在樹枝中間穿來蕩去。
  • 鑽木取火——燧人氏
    五蠹》記載:遠古時代,雖然自然界早就有了火的現象,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裡也會起火,可是原始人看到火,不但不會利用,反而很懼怕。那時候,人們吃任何果實都是隨摘隨吃,從來沒有煮過,哪怕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皮吃。
  • A40燧人取火:我們的老祖先不盜火,他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這一切在火出現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在人類的早期,就有一些「天火」出現。這些大部分都是雷電,劈中易燃物質後引起的,還有一些是山火。這些會烤熟一些小動物,一些人類就發現這點。被火燒過的食物,不僅容易咀嚼,還很容易消化。我們的燧人氏就是其中之一,他發現了被火烤過的食物,不僅味道好而且更容易吞咽。
  • 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真是受到了鳥啄燧木的啟發?你所不知道的事實
    燧人氏生活在人類即將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期,那時候的人們使用火來煮熟食物,結束了茹毛飲血的生活,人變得越來越聰明,疾病減少,壽命增長了,並且學會了使用石制器具,居住的場所也從山洞轉移到樹上,生活水平有了一個飛躍。
  • 燧人氏最早知道火的用處,發明出鑽木取火法,燧石取火法
    燧人氏是我國上古時期的人,它為人類文明的演進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燧人氏的時代過於久遠,所以他出生和死亡的年份是無從考察的。我們只是知道他姓風,出生在今商丘一帶。燧人氏生活在距今幾十萬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那個時候人們還不懂得種植莊稼,人們是靠上山打獵捕獲獵物為生。
  • 遠古燧人氏鑽木取火!取火方式現在看來簡單,在遠古偉大發現
    那個時候,人類並不知道「火」是什麼東西,更不知道怎樣才能生火,而火的發明與使用可以說是人類進入人高一等的文明標誌。人類最初的火是一種純粹的自然火。久旱無雨,烈日當空,把大地曬得滾燙,將一些乾枯的葉子曬著了,形成了自然火,有時候火越來越大甚至會毀了一整片林子。
  • 燧皇陵——鑽木取火的由來
    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是太清楚。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河南商丘這個地方還是一片山林,燧人氏做了皇帝,他受到飛鳥啄樹發出火光的啟發,發明了鑽木取火。燧人氏死後,人們為其堆砌高大的陵墓,稱「燧皇陵」。目前,此陵墓在商丘古城西南3公裡處。明《歸德府志》和清康熙《商丘縣誌》均載:「燧皇陵在閼伯臺西北,相傳為燧人氏葬處」。裡面有燧皇靈陵、閼伯臺、觀星臺。
  • 在遙遠的遠古蠻荒時代,燧人氏是怎麼學會鑽木取火的?
    燧人氏,又稱燧人,遠古人類茹毛飲血,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關於燧人氏的神話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化到人工取火的情況。在遙遠的遠古蠻荒時代,人們不知道什麼是火,也不知 道有火的存在,更不知道如何用火為自己服務。到了夜晚, 到處一片漆黑,野獸的嚎叫聲此起彼伏,人們蜷縮在一起, 又冷又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