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讀疑|燧人氏是靠鑽木取火的嗎?

2020-12-03 雲耕坡

盤古劈開了天地,宇宙誕生了,居然與今天的宇宙大爆炸之說有些類似,生物誕生了,而後是人類,這些傳說和神話誕生了一段沒有證實的歷史,而這段歷史依然在傳說之中前行。

遠古的神話雖然很精彩,但在今天看來其實是片段性的,它交代了很多事情的發生,卻沒有交代這些事物之間的關聯和延續性,不過,從文明的發展過程來看,還是有一些故事,在間接地推動著歷史的前行。

我們可以選出無數個開啟文明的標誌,比如開始有社會結構,比如開始有法律規範,比如開始有文字記錄,而究其之源,恐怕第一,還是當屬於對火的發現。

火這個東西從沒有人類開始就有了,應該算作是一種資源,以前的雷電,火山等都有可能引發火,人們不認識,不知道其來歷,但一定有被火烤到燒傷的經歷,所以在很久之前,火大概是被當作躲避的災禍,「天火曰災」嘛!當然在遠古,自然生態環境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人要麼生活在水邊,要麼生活在森林裡,雖然負氧離子高,可是每年的秋冬季乾燥季節,火勢非常容易蔓延開來,所以說當時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毫不為過。

茹毛飲血,生活艱辛,通過現代科學研究,我們發現生鮮之中有著無數的細菌、寄生蟲,而古人就是吃著這些生鮮,所以人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病,再加上條件艱辛,毒蛇猛獸層出不窮,估計能活到成年生兒育女的,就已經是上天眷顧了。

即使運氣很好活了下來,生活恐怕也遠遠稱不上愜意,最大的問題來自於果腹,只有吃飽飯才能有力氣生存下去,但以古人的智慧和工具,要想吃飽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生鮮有寄生蟲,可是都未必能吃得到,出去打獵,或許反而成為獵物,在這樣的條件下,恐怕有時候不得已還需要食腐,打獵沒有吃完的放在那裡過一段再吃,或者在山林中自然死亡的動物們也成為食物。

這其中有一類,某一天沒能躲開山林大火被燒死,而恰好有一個飢餓的人撿起來,顧不上燒焦的恐懼,沒忍住吃了下去,卻意外發現味道鮮美,比生吃要好很多,這個經驗後來就這樣被推廣開來,大家都希望能夠吃到燒烤的肉類,香味讓人垂涎欲滴,於是漫山遍野去找被火燒過的痕跡。

或許從那個時候起,中華就開始了美食界的傳奇,比起西方直至今天還會將生肉生魚當作美食,實在是一個文明傳承與野蠻未開化最現實的比較了。

可是火不是那麼容易遇到的,也許很多年都吃不到熟的食物,美味都變成了回憶,直到有一個人的出現,這個人就是燧人氏。當然,關於火是文明標誌的認知全世界恐怕都差不多,在西方也有一個類似的人,並且更為知名,他的名字叫做普羅米修斯。為了紀念這個外國人,現在我們每四年還搞一次奧運會。

我們古代的人是沒有姓名的,和今天日本傳承下來的名字很類似,比如山井石田什麼的,我們國家的命名也依據這個人的特點和貢獻,直接取名,比如取火的就叫做燧人氏,蓋房子的就叫做有巢氏等,何況燧人氏應該也是不知道父親是誰的人,那麼今天這麼稱呼其實沒有什麼問題。

沒法考證,燧人氏是不是就是最早吃到烤熟的肉的那個幸運的人,但毫無疑問,他有智慧,或者他除了生存的本能,還有了思考,因為他不但愛吃烤肉,還想天天吃烤肉,可是等天火降臨是不可靠的事情,於是他思考火的特徵,做了第一件事情。

不是自己生活,這第一件事情其實是保存火,他發現天火其實是把花草樹木都燒著了,而燒完之後就滅掉了,那麼如果不斷的加入這些植物是不是就不會滅呢?他的想法是對的,火就這樣被保存了下來,於是古人除了打獵,又多了一項事情,就是打柴。這個火真是太好的東西了,除了烤肉,還能取暖,過去大家都住在山洞裡,又沒個門擋著,冬天實在太難過了,可是坐在火邊卻暖暖的很舒服。同時他們意外的發現野獸也怕火,自從點上火以後,晚上再也沒有受到野獸的偷襲了,人類第一次變成了純粹的獵人而不是偶爾的獵物了。

今天在發現的原始社會的遺蹟中,山洞之中有原始人居住和燒火的痕跡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了,雖然燧人氏這個人或許是虛構,或許是一個群體,但以火推進文明發展是確實無疑的,為了紀念和便於總結,接下來我們還是以燧人氏的名義往下發展,燧人氏,不管你是誰,請接受我們後人最崇高的敬意。

有火之後,人沒那麼容易生病了,這很正常,吃的東西都烤熟了,人的腸胃自然健康了很多,有火取暖之後,也沒那麼容易得個傷風感冒的,自然壽命就長了很多。

可是百密也有一疏,有一天,大家晚上都睡著了,等到第二天被凍醒的時候發現,燃燒的火堆已經熄滅,連火星都不剩下一個了,大家慌亂起來,又準備出發去找新的火源。當然這種事情發生過很多次,可是這一次也許到了春夏之交,外面很潮溼,根本就沒有山林大火,大家都悲觀的認為又要挨凍受餓了。

可是燧人氏卻沒有慌亂,這個時候應該體現出了他日後成為部落首領的潛質,因為他忽然想起,在往常打獵的時候,他們用石頭去砸獵物,石頭碰撞的時候會冒出火星,於是他嘗試著用這種石頭去不斷的砸,不斷的改良,將乾燥的草放在石頭的周邊,終於有一次石頭的火星將草引燃,至於怎麼將火種擴大,則是大家都無比擅長的事情了,熊熊的火光照耀著燧人氏的面龐,古人們都非常興奮,心中認為這一定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來幫助他們,所以就此開始奠定的燧人氏的核心地位,韓非子說: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是說大家心悅誠服的尊燧人氏為王。

當然,這裡稱之為王的,大概也就是一個部落的首領而已。

關於火的來源,也有說燧人氏是鑽木取火的,可是我們來細細分辨一下這裡面的情節會發現,最開始還是燧石取火比較靠譜。今天我們發現原始人用石器石頭打擊野獸的時候,會選擇一種燧石,也就是一種矽質巖石,質密、堅硬,多為灰、黑色,敲碎後具有貝殼狀斷口,也就是更鋒利,做武器當然最好,而現代出土的舊石器,已經不容置疑是用作打獵之用的。

而恰恰是這種石頭,就是今天我們認識的火石,它非常容易產生火花,一直到數十年前農村還在用火鐮燧石打火,後世也有燧石槍的火器出現。這是一個邏輯,符合幾千年的發展史實,而同時,石頭無意中丟失碰撞產生火花,從而被人注意到這是一個日常現象。但鑽木取火則不然,難道有個人沒事就拿著木頭鑽來鑽去找火嗎,尤其是還沒有發現這個規律之前,我們後世在複製鑽木取火的時候,還需要選取多種木頭嘗試,並且非常難以成功,這一點我是親自有過失敗的體驗的。古人想必不會有那麼多閒心去幹一個不知道目的的事情,所以為了說圓鑽木取火這回事,古人給了另外一個故事。

有一隻神鳥在啄樹木,大概是一種遠古的啄木鳥吧,啄著啄著忽然樹木噴出火來,這一幕恰好被一個有思想的人看到,當然這個人就是燧人氏,他於是去嘗試用木棍去鑽,結果真的鑽出火來了,於是發明了取火。

靠啄木鳥的嘴尖能啄出火來,除非真的是神的旨意,否則恐怕也沒有那麼持之以恆的鳥,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這棵樹本身已經著火,但是被封閉在樹木的體內,這隻幸運的啄木鳥恰好啄開了一個口子,裡面的火跟空氣接觸,火苗就竄了出來……

恐怕只能這樣解釋,我們知道樹木從中間著火是有可能的,腐朽的樹木裡面繼續了很多的易燃氣體,或許有沼氣,又或許有磷之類的物質,被打開了口子與空氣接觸燃燒起來,其實與鑽木的摩擦生熱並無太大的關係,而燧人氏誤解了,他可能性格比較直爽,看到著火就以為是鑽出來的火,於是不斷地去試驗,誰知道竟然真的成功鑽出火來。

不管是燧石還是鑽木,總之生出火來,從此變成自己控制火種,社會也可以說是真正開始踏入文明社會。

我們說過這個發明人其實在那個時候是不可能擁有姓名的,所以我們也不知道這個人究竟是誰,長成什麼樣子,他的身世,古代的文獻之中記載,只有「聖人至」幾個字,認為是天生聖人,所以我們也認為他是天生的,那個時候自然也沒有傳宗接代之說,所以今天,以燧人氏名之,是順理成章之事。

即使他是一個普通人,沒有盤古那般雄偉異象,但他的事跡卻更為真實一些,而毫無疑問的是,不管是否有記載證明,這樣一個人在當時社會環境之下,成為部落的首領是真實無疑之事,這貢獻,難道天下還有誰能和他競爭。

而至此我們也推斷出來,盤古是有的,但絕對沒有開天闢地,燧人氏也是有的,他則真正發明了取火之術,只是這個燧人氏,到底是以一人之力,還是團體智慧,便無從考究,而在同時期,還有幾個人共同推進了社會與文明的進步。

相關焦點

  • 燧人氏鑽木取火(神話)
    但隨著「鑽木取火」的人工取火方法的出現,這種狀況得到了改人類文明也從此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發明鑽木取火的燧人氏被後人尊為「火祖」,受到人們的世代景仰。野蠻蒙昧的遠古時期,人類的生活和動物並沒有多大區別。夜幕降臨,到處漆黑一團,猛獸的嚎叫連綿不絕,遙相呼應,人們又是害怕,又是冷,緊緊地蜷縮成一團。
  • 從燧人氏鑽木取火談成功「六部曲」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遠古時,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人類就居住在這片森林裡,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後來,有一位聖人經過細緻觀察,發現了鑽木取火的方法,並教給了大家,經過進一步完善,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驅趕野獸、照明取暖等,人類的文明發展進人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 探尋:鑽木取火的燧人氏墓地在哪裡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相信大家比較熟悉。如果要問燧人氏墓地在哪裡?相信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燧人氏,燧明國(河南商丘)人,舊石器中期的氏族首領。他引導先民「鑽木取火、以化腥臊」的故事,被歷代華夏族人所傳頌。
  • 中國神話篇:燧人氏鑽木取火
    在上古荒原的某個地方有一個燧明國,生活在這裡的人由於見不到太陽和月亮,不知有四時八節和白天黑夜。但是在這個燧明國裡卻有一種奇特的樹叫燧木,是一種火樹,長得很高大,枝葉很茂盛,盤踞天地之間,佔地竟有一萬多頃,雲霧就在樹枝中間穿來蕩去。
  • 距今4000年前的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後來為何神秘的消失!
    相傳在遙遠的古代,在河南商丘的一帶全部是原始森林,裡面居住著燧人氏,他們經常在密林中獵捕猛獸食用,當襲擊猛獸的石塊無意間撞擊到山上的巨石,碰撞出火花,燧人氏看到後深受啟發,就用以石擊石的方法生出火來。
  •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
    約在18000年前,我國原始社會由原始人群發展到氏族公社階段,燧人氏鑽木取火是反映這一歷史階段的一個著名神話。神話說,我國古代的人們保存的火種,一不小心讓它熄滅了,就得吃生肉。生肉很不好消化,把人們的胃腸都吃壞了,加上取暖也成了問題,得病的人很多。
  • 在遙遠的遠古蠻荒時代,燧人氏是怎麼學會鑽木取火的?
    燧人氏,又稱燧人,遠古人類茹毛飲血,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關於燧人氏的神話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化到人工取火的情況。在遙遠的遠古蠻荒時代,人們不知道什麼是火,也不知 道有火的存在,更不知道如何用火為自己服務。到了夜晚, 到處一片漆黑,野獸的嚎叫聲此起彼伏,人們蜷縮在一起, 又冷又怕。
  • 應天文化圈 殷商之源流——燧人氏鑽木取火 與希臘神盜用天火的...
    應天文化圈 殷商之源流——燧人氏鑽木取火 與希臘神盜用天火的文化比較 2020-05-20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真是受到了鳥啄燧木的啟發?你所不知道的事實
    燧人氏生活在人類即將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期,那時候的人們使用火來煮熟食物,結束了茹毛飲血的生活,人變得越來越聰明,疾病減少,壽命增長了,並且學會了使用石制器具,居住的場所也從山洞轉移到樹上,生活水平有了一個飛躍。
  • 燧皇陵——鑽木取火的由來
    鑽木取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這事兒發生在哪裡?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是太清楚。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河南商丘這個地方還是一片山林,燧人氏做了皇帝,他受到飛鳥啄樹發出火光的啟發,發明了鑽木取火。
  • 三皇五帝錄,燧人氏靠發明鑽木取火成就三皇第一人!
    這次來和大家聊個有意思的話題——三皇五帝,這幾位大佬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帝王,而是在太古時期為中華文明做出傑出貢獻的部落首領,因此受到後世尊稱,不過關於「三皇五帝」的具體人物說法頗多,但還是以《尚書大傳》中的燧人、伏羲、神農(三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帝)最為人所流傳。
  • 鑽木取火——燧人氏
    這時,有個叫「燧人氏」的聖人,他教大家用一根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木頭上不停的鑽,這樣鑽出了火星,然後點燃枯枝枯葉;大家通過這兩種方法把枯枝枯葉點燃,把捕獵的野獸燒熟了吃。從此,人類開始懂得用火了。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的東西,因為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的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 燧人氏除了鑽木取火,還會觀天象嗎?
    這時有人出來「鑽燧去火,以化腥臊」,人民大悅,奉之為王,就是被後人尊為「三皇」之一的燧人氏。較早記載燧人氏的是《莊子·盜蹠》篇,曰:「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火,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知生」即燧人氏。又《禮記·禮運》篇記載:上古之時,「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 三皇之一(火的發明人)燧皇,燧人氏,的生平事跡
    燧人氏燧皇,燧人氏,(前4464----前4354年)風姓,燧明國(今河南商丘)華夏文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燧人氏,燧人氏是中華民族可以考證的第一位祖先。人類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領袖燧人氏。之後,燧人氏教會了人類食用熟食,也教會了人類抵禦寒冷。火的使用堪稱是一個具有劃物種意義的進步,並因此導致哺乳動物綱的靈長目中人科、人屬的誕生。原始人經過千百次試驗,找到了鑽木取火與點石擊火兩種方法,使中華民族的先人掌握了用火與取火技術。由於鑽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於是人們便把發明人工取火技術之人尊之為「燧」。
  • 「上古神話」中國的普羅米修斯——火祖燧人氏
    燧人氏是中國歷史上的古帝王,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相傳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改變了先民們茹毛飲血的原始飲食習慣。他發現了鑽木取火和擊石取火的方法,開創了華夏先民人工取火和用火的時代,極大地促進了文明的進步,因此被尊稱為火祖,在三皇中被尊稱為燧皇。
  • 史前文明中「火時代」的開創者——燧人氏
    ,別人都是繞火而行,避火而居,他則反其道而行,總是,向火而行,靠火而居。 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風允諾如願以償,找到了兩種人工取火的方法,就是流傳後世的鑽木取火和點石生火。由於鑽木取火中常常會用到燧木,因此,當時的先民們,便尊稱風允婼為「燧人氏」,推舉他為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建立燧明國。
  • 燧人氏「鑽木取火」,取火前的人類如何生存?火的發明帶來了什麼
    鑽木取火前的時代狀況 太古時代的我們祖先,在發明「鑽木取火」前 ——即傳說中的「有巢氏」時代 ——生活的具體情況怎樣,我們已不能正確知道,只能從傳說式的記載和很少的遺物中考知其大概。由於工具的幼稚,他們獲取生活資料的方法,主要靠採集「樹木之實……蠃蚘之肉」(《淮南子》),和容易捉獲的禽獸……充作食品,毛羽樹葉草茅編製成衣服(《墨子》);也不知儲藏食物,「飢即求食,飽而棄餘」(《白虎通》)。又因為當時尚未發明用火,許多非煮熟不能下咽的東西,也都未能充作食物。因之,食物的種類和來源都是極其有限的。
  • 燧人氏最早知道火的用處,發明出鑽木取火法,燧石取火法
    燧人氏是我國上古時期的人,它為人類文明的演進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燧人氏的時代過於久遠,所以他出生和死亡的年份是無從考察的。我們只是知道他姓風,出生在今商丘一帶。燧人氏生活在距今幾十萬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那個時候人們還不懂得種植莊稼,人們是靠上山打獵捕獲獵物為生。
  • 鑽木取火的來路,你真的弄清楚了嗎?
    這次要和大家說到的是,鑽木取火的方法原理還有就是鑽木取火的神話典故,讓我們來跟深的了解一下鑽木取火吧!鑽木取火的發明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在遠古時期,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著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碰撞時往往會產生火花。
  • 遠古燧人氏鑽木取火!取火方式現在看來簡單,在遠古偉大發現
    那個時候,人類並不知道「火」是什麼東西,更不知道怎樣才能生火,而火的發明與使用可以說是人類進入人高一等的文明標誌。人類最初的火是一種純粹的自然火。久旱無雨,烈日當空,把大地曬得滾燙,將一些乾枯的葉子曬著了,形成了自然火,有時候火越來越大甚至會毀了一整片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