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製造技術概況

2020-12-05 一條路走到白

偏光片的生產工藝按拉伸工藝來分,有幹法拉伸和溼法拉伸兩種;按染色工藝來分,有染料染色和碘系染色兩種。偏光片的製備過程包括前工序、中工序和後工序三個工序。前工序包括制膜、清洗、染色、拉伸、複合 TAC 保護膜及烘乾固化等步驟。

中工序包括塗壓敏膠層,複合聚乙烯保護膜和複合離型膜或反射膜等各種功能膜的步驟。後工序包括切割、標記、磨邊及包裝等步驟。典型的工藝過程一般是:首先將聚乙烯醇薄膜浸入含碘的溶液中染色,染色後會在薄膜中形成碘鏈。然後,在不同速度旋轉的輥子間,按一定的方向,先將PVA 膜單向拉伸 3~6 倍,使聚乙烯醇分子鍵高度取向,並且把薄膜烘乾,就製成了具有選擇性透光特性的偏光膜。

在此偏光膜的兩面都複合一層 TAC 片基, 從而構成原偏光片。在上層 TAC 膜之外再加覆一層表面保護膜,另在下層 TAC 膜之外貼附離型膜或者反射膜後再貼合表面保護膜,最後進入後道切割工序, 這樣偏光片就算製成了,偏光片製造的工藝流程如圖 所示。

偏光片生產工藝流程圖

原文出自《偏光片製造技術》

編著:範志新

相關焦點

  • 振光片在製程及產品面如何達成節能與環保偏光片技術研發方向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9/1122/55683.html一、偏光片行業概況偏光片的全稱是偏振光片,液晶顯示器的成像必須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後兩片偏振光片緊貼在液晶玻璃,組成總厚度1mm左右的液晶片。如果少了任何一張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顯示圖像的。
  • 偏光片產業鏈,偏光片市場,國內偏光片廠商
    此後20世紀70年代液晶顯示器的出現,偏光片應用獲得了擴展。到了20世紀末,液晶顯示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尤其對CRT的全面替代更是讓偏光片產業得以快速發展。液晶顯示器的成像必須依靠偏光片,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後兩片偏光片緊貼在液晶玻璃上,組成總厚度約1mm左右的液晶片。液晶屏的下偏光片用於將背光源產生的光束轉換為偏振光,上偏光片則用於解析經液晶電調製後的偏振光,產生明暗對比,從而產生顯示畫面。如果少了任何一張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顯示圖像的。偏光片的製造工藝主要包括延伸法和塗布法。
  • 神奇的偏光片
    偏光片製造技術中,先拉伸後染色是所謂的幹法工藝,先染色後拉伸是所謂的溼法工藝。埃德溫. 赫伯特. 蘭德(Edwin Herbert Land, 1909~1991)蘭德為了搞偏光片的發明兩度從哈佛大學退學,雖然後來獲得了很多大學的名譽學位,但最初並沒有拿到一張哈佛大學的畢業文憑。
  • 偏光片角度怎麼看_偏光片廠家排名
    4.三星SDI(韓國)   三星SDI為三星集團在電子領域的附屬企業,最先是三星在中國的顯像管生產部門,後由於顯示技術液晶化,轉行生產鋰電池,偏光片等產品。   三星SDI於2007年收購ACE DIGITECH後進入偏光片市場。公司在2013年全球首次開發成功用光學性能優秀的PET膠片替代偏光片材料TAC膠片的技術,並成功適用於TV用產品。
  • 偏光片基本介紹及偏光片行業的發展市場趨勢
    PVA 膜延伸與複合: 將 PVA 膜浸入染色槽,吸附二向吸收的碘分子,在拉伸槽中對碘分子進行拉伸取向,烘乾之後與 TAC 膜進行複合形成半成品偏光片。當前偏光片主流工藝為碘系生產技術和溼法拉伸工藝, PVA 膜延伸為核心環節。偏光片的工藝根據吸附的二向吸收分子劃分成碘系和染料系,根據拉伸工藝則劃分成幹法和溼法。
  • 偏光片是什麼東西_偏光片的用途
    偏光片是什麼東西   偏光片的全稱是偏振光片,液晶顯示器的成像必須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後兩片偏振光片緊貼在液晶玻璃,組成總厚度1mm左右的液晶片。如果少了任何一張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顯示圖像的。3D眼鏡就是運用了這種原理。   偏振光片之所以叫偏光片,是因為普通液晶顯示器面對眼睛的那張偏光片是磨砂處理的,以消散表面反光,並且把光散射以增加液晶顯示器的視角。對於投影機來說,任何散射都會造成光線的損失,投影機用的液晶片理想狀態應該是0度視角,即偏離垂直方向看液晶片,就沒有光線了。
  • 深紡織A擬引進日本技術 升級偏光片項目
    深紡織A(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盤中直播 獨家診股)深紡織A今日公告,控股子公司盛波光電與錦江集團、崑山奇美就引進日東電工2500mm偏光片生產線技術與日東電工籤署了《技術合作合同書》,進而為擬籌建的7號線項目(幅寬為2500mm的超寬幅TFT-LCD用偏光片生產線)的順利實施提供可靠技術保障
  • 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手機用OLED偏光片已批量供貨
    據了解,三利譜為國內偏光片行業龍頭,成功研製國內第一張CSTN、OLED、TFT半透偏光片,還自主研發並掌握了PVA延伸技術、PVA複合技術、壓敏膠開發技術、翹曲控制技術、外觀自動檢查技術以及設備設計和集成技術等偏光片生產核心技術,打破了偏光片長期由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企業壟斷的局面,為公司在偏光片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技術講堂]偏光片原理和工藝
    偏光片的結構及類別 偏光片是一種複合膜,是由偏光膜、內保護膜、壓敏膠層及外保護膜組成。其基本結構是由兩面三醋酸纖維素膜(TAC)夾一層能產生偏振光線的聚乙烯醇膜(PVA)。市場上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的偏光片:透射式偏光片、反射式偏光片(屬於增亮膜的一種)、半透過半反射式偏光片、補償型偏光片,表面一般經過防眩(AG)或減反射(AR)處理。在使用的壓敏膠中加入阻止紫外線通過的成份,則可製成防紫外線偏光片。對使用的壓敏膠、PVA膜或TAC膜著色,即為彩色偏光片。
  • 2019年中國偏光片行業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節能與環保是主要方向
    一、偏光片行業概況偏光片的全稱是偏振光片,液晶顯示器的成像必須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後兩片偏振光片緊貼在液晶玻璃,組成總厚度1mm左右的液晶片。如果少了任何一張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顯示圖像的。偏光片的主要性能指標包括顏色、有效厚度、偏光度、透光率等。
  • 【深度】國產偏光片的潰敗、掙扎與重生
    深紡織A擬引進日東電工技術建設一條幅寬為2500mm,年產3200萬平米的偏光片產線,合肥三利譜寬幅1330mm偏光片生產線開始投產,實達集團成都偏光片項目開工,深圳興飛投資100億元開工西部首個偏光片超級工廠,中國臺灣偏光片供應商誠美材(原奇美)針對部分面板廠漲價5-10%。與此相對的則是外媒報導LG化學擬出售中國偏光片業務。
  • 2018年全球偏光片行業發展趨勢,偏光片產業或將逐步向大陸轉移
    一、全球偏光片行業發展現狀分析1938年,美國科學家蘭德發現偏光片的製作方法,70年代,隨著液晶顯示器的發明,偏光片應用得到擴展,20世紀末,液晶顯示技術逐步成熟,其對CRT的全面替代也使得偏光片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 解析投資:一文了解偏光片市場
    偏光片於1938年由美國埃德溫. 赫伯特. 蘭德發明。此後20世紀70年代液晶顯示器的出現,偏光片應用獲得了擴展。到了20世紀末,液晶顯示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尤其對CRT的全面替代更是讓偏光片產業得以快速發展。一、偏光片偏光片的全稱是偏振光片,是一種高分子材料複合膜,由偏光膜、內保護膜、壓敏膠層及外保護膜組成,主要用於液晶顯示。
  • 偏光片介紹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PVA 膜延伸與複合: 將 PVA 膜浸入染色槽,吸附二向吸收的碘分子,在拉伸槽中對碘分子進行拉伸取向,烘乾之後與 TAC 膜進行複合形成半成品偏光片。當前偏光片主流工藝為碘系生產技術和溼法拉伸工藝, PVA 膜延伸為核心環節。偏光片的工藝根據吸附的二向吸收分子劃分成碘系和染料系,根據拉伸工藝則劃分成幹法和溼法。
  • 偏光片工作原理(附:2019年產業鏈匯總)
    延伸PVA膜是偏光片生產中最核心的步驟,按照PVA膜的延伸方法不同,可將偏光片的生產分為兩大類,即幹法製造和溼法製造。其中幹法製造是指將PVA膜在一定溫度的蒸汽環境下進行延伸,而溼法製造是指將PVA膜在一定配比的液體中進行延伸。溼法生產所得到的PVA膜均勻性好、耐久性好,是目前大多數偏光片生產廠家所採用的生產方式。
  • 2019偏光片概念股有哪些?偏光片大廠漲價一成
    綜投網(www.zt5.com)3月12日訊  據媒體報導,偏光片產能供給持續吃緊,臺系龍頭大廠已率先漲價一成日前臺灣偏光片大廠誠美材針對部分大陸面板客戶調漲價格,漲幅高達5%~10%,這也是偏光片首度漲價。接下來第二季面板出貨回溫,產能吃緊的情況將更為嚴重,偏光片還有機會全面調漲價格。  隨著大尺寸面板的普及,偏光片的消耗量持續增長。而偏光片以及相關材料擴產速度不及面板擴產速度,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引發偏光片缺貨問題。IHS Markit預估,偏光片供應吃緊的狀況將一路延續到2022年。
  • 偏光片材料、原理、工藝、作用簡介完整版
    偏光片製造工藝分析           偏光片的製作主要有延伸法及塗布法,延伸法是目前的主流工藝。隨著工藝技術的不斷改進,目前已克服了幅寬等限制,        工藝條件也得到優化,採用溼法拉伸工藝製作的偏光片,在色調均勻性和耐久性方面均優於幹法拉伸工藝。幹法拉伸雖具有可使用較大幅寬的PVA膜進行加工、生產效率較高等優點,但對偏光片的色調均勻性和耐久性有影響,易產生延伸不勻及造成膜表面粗糙等弊端。
  • 偏光片產業鏈全面梳理!
    其原理是自然光在通過偏光片時,振動方向與偏光片透過軸垂直的光會被吸收,只剩下振動方向與偏光片透過軸平行的偏振光透過,從而實現對光束偏振方向的控制。根據IHS的預計,2018年的全球偏光片產能規模大約7.27億平米,整體產能擴張趨於平穩。未來五年內,偏光片市場供需均保持穩步增長,基本處於緊平衡狀況。
  • 偏光片:手機變薄的秘密武器
    於此同時,顯示屏厚度亦越做越薄,適應過去機型所需的偏光片材料開始被逐步淘汰。每一次變化,都蘊藏著機遇,擁有多年液晶顯示產品一線製造與管理經驗的楊勇對此深有體會。據楊勇對偏光片市場的觀察,他發現僅深圳地區偏光片供應商大大小小就有數百家,雖然數量眾多,主要供應的產品卻是小尺寸偏光片,難以在短時間內迅速供應較大尺寸的偏光片,也難以為客戶供應更薄的偏光片。
  • LCD用偏光片的結構及主要性能解析
    偏光片(polarizer)作為液晶顯示器(LCD)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約佔其製造成本的20%~30%,然而由於偏光片的製造技術一直被日本、韓國等國家所壟斷,因此介紹偏光片的資料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