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我三本都考不上,我用兩年逆襲考上985

2020-11-25 騰訊網

這是我們徵集到的第14個故事

講述:沈漂亮

高考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嗎?不同的人生會有不同的答案。

對我來說,高考確實讓我走上了人生的快車道。

哪怕有一個人看到這篇文章後,決定好好學習,都不枉我講自己的這些經歷。

1

我家在河北一個五線城市,真的小,是那種往上數三代,大家沒準祖墳都是一個坑裡的小城。

我初中成績還不錯,中考全市300多名,上了我們那裡最好的一中。

上高中後,我交了一幫朋友,每天在一起吃吃喝喝混日子,完全把學習拋開了。

高一,數學150的滿分,我能考39分。第一次期末考試,全年級1200多人,我排1100多名。

高中的前兩年,我幾乎一直處於這樣年級倒數的位置。

高二升高三,我考了300多分,數學只有幾十分。

姑姑家的姐姐正好從澳洲留學回來,看到我渾渾噩噩混日子,非常失望,給我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就差沒打我了,當時我就哭了。

這一次談話,對我而言振聾發聵。時至今日,我也特別感謝姐姐,是她及時給我踩了剎車,把我拉回正軌,不然,我現在可能已經在哪個地方混日子了。

也是從姐姐那裡,我有了出國的念頭。我想:為啥別人能上好大學,我上不了?萬一我上了好大學,是不是我也能出國?

人生第一次,我找到了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2

數學老師曾拿著我的卷子對我爸說:「你閨女,以後連個三本都考不上!」

我聽了,有一種血往上湧的衝動:你憑啥瞧不起我,還當我爸媽面這樣講我,等我證明給你看!

這是我高中第一次覺醒,下定決心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

然而,我基礎奇差,都高二了,我連植物細胞有細胞壁都不知道。

啥也不會,如何學起?

王金戰老師恰好來我們學校演講,我記住了他的一句話:「很多人說自己在努力學習,但是你都不肯吃苦,你說你學不會,那最基本的書上的東西你記住了嗎,記不住就動筆寫啊!」

我的第一個學習方法:抄書。

除了語文英語,每一科我都抄過,基礎的公式定理定義,我記不住就抄,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十遍,幾乎走火入魔了。

就這樣用最笨的方法,我記住了基礎知識。

我的第二個學習方法:瘋狂問老師問題。

我當時真的沒皮沒臉,那種無下限跟人請教的程度,現在想來自己都害怕。

早晨老師去吃飯,我就跟站崗一樣在門口等老師。

我問的問題還都特別傻,「老師,這個題為啥用這個公式啊?」

即使老師罵我,我也緊追不捨,我知道:不問就沒有考上好大學的希望,那我的夢想就完了。

一整年,我晚上兩三點睡,早晨六七點起。

每天晚上,爸媽都會勸我趕緊去睡覺,別把身體熬壞了。

但我就是跟打了雞血一樣,只要能考上好大學,累死都心甘情願。

我沒有比別人多長一個腦子,不是特別聰明,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比別人更努力。

3

高三第一次摸底考,年級排名進步了400多名,我欣喜若狂。

我以為老師會誇我,但是老師卻跟我說:「你考試不要動聰明,要一步一步踏實地來。」

這不就是告訴我:你別抄襲啊,別走歪路啊。

真是兜頭一盆涼水澆下來,我一個差生勤勤懇懇努力,還被這樣懷疑,我只能破釜沉舟,不蒸饅頭爭口氣。

接下來的全市聯考,我又進步了100名,這一次老師看我的眼光終於有點不一樣了。

最艱難的一輪複習之後,我的成績基本穩定在班級10多名。

高三開班會,全班同學只有我的爸媽全去了。

當我看見爸媽從教室前面走進來的時候,嚇了一大跳,然後就聽見班主任說:「有請家長代表發言。」

我爸特別胖,200斤,上去就給大家鞠了一躬:「我跟她媽其實沒做啥,主要還是感謝老師對孩子的苦心栽培。」

那是我第一次在高中當正面典型,每次想到這個事都特別想哭,爸媽對孩子取得的哪怕一點小成績,會比孩子自己都開心。

4

高考前,學校臨時通知我們會換卷子,由地方卷換到全國卷。

同學們人心惶惶,都在議論會不會對自己有影響,我完全不理這個茬,愛咋咋地,我學我的。

我的心理素質還可以,一些流言蜚語我連聽都不聽,誰也影響不了我。

那年高考,我其實考得不錯,可以上南昌大學。

可我打定了主意:非985不讀。於是,我去跟爸媽說:「我要復讀。」

知道我想復讀後,特別多親戚來我家酸:「考個211就行了,還想咋地,別眼高手低,要求太高了,女生以後還不是得嫁人!」

我一開始覺得說這話的是長輩,忍了。

誰知他們變本加厲,跟我爸媽說:「你家這個丫頭是分不清自己幾斤幾兩了,考得這麼好還不去讀,以為自己是個什麼東西,我看第二年也考不上。」

我肺都要氣炸了,懟回去:「關你啥事啊?我復讀是為了以後出息點,難不成我一個女生去工廠當工人?」

我跟爸媽直接說:「以後這樣的親戚來,我就不見了。」

對我復讀這件事,我爸媽一開始是反對的,他們覺得復讀很辛苦,我那年考得其實不錯。

但在我跟他們好好交流之後,他們就轉變態度,改為支持我了。

我是家中獨女,爸媽特別重視對我的教育,為我傾盡所有心血培養。

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要什麼,也知道怎麼幫孩子。對於我的事,他們從來不人云亦云。

這是我特別感謝爸媽的一點。

5

我從小就屬於主意特別正的孩子,就算全世界反對,我也寧死不屈。我義無反顧地去復讀了。

如果說是高考是千軍萬馬,復讀則是孤軍奮戰。

選擇復讀,幾乎就是拋棄了之前的圈子,放棄了跟同學的社交,放棄了已經拿到的成績,孤注一擲。

看到以前的同學開開心心去大學報導,我在家裡做理綜套卷,這種心酸真的無法言說。

那一年,我也有瓶頸期,特別迷茫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成績提高的點在哪。

我瘋狂地去找老師補課問問題,但還是感覺原地踏步,不停地在自我懷疑跟自我肯定中重複。

直到現在,我只要做噩夢,還會夢見我又去復讀了一次。這種壓力,已經深深烙印在我的骨骼裡了。

我完全清楚復讀是一件多麼慘烈的事情。

我們班至少有兩成的人,比第一次高考成績還要低,有三到四成的人,幾乎沒有提高,還有一部分人只能提高10-20分,真正能提高50-60分及以上的,不超過兩成。

馬雲說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但是後天很美好。

大部分人,沒能等到馬雲說的後天晚上,復讀的時候,他們都「死」在了今天跟明天。

只有一小部分人跟我一樣,從我們這個五線小城市跳出來了。

一個農村來的女孩子,平時安安靜靜的,字寫得好看極了,學習非常刻苦,最後高考拿了我們復讀班第二名,考到一所很好的211學校。

是高考,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

6

復讀後,我考上了吉林大學。

在吉大,我算不上一個特別優秀的學生,但是我修了雙學位,參加了各種比賽,還拿了一些獎,假期積極參加實習,和老師一起做項目。

我天資一般,但我一直在努力,沒有辜負自己。

現實的世界沒有那麼多童話,我的大部分同學,不努力讀書,只能去工廠當三班倒的工人、超市售貨員,生活非常辛苦。

當你年輕的時候,你應該努力爭取選擇生活的權利,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真的特別感謝高考這一段經歷,讓我的心態變得特別好。

這之後,我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經歷多艱難的逆境,我總是想:高考都能挺過來,我已經沒啥怕的了,所有人都不看好我的時候,我還是考上了。

這種沉下心來奮鬥過的過程,真的會改變一個人。

高考的磨礪給我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就好像河流衝積山脈,日積月累,峽谷裡面都是深深的刻痕。

一個人能戰勝自己一次,這樣獲得的自信跟勇氣,絕不是簡單的家庭環境優越能帶來的。

只有你自己真正做出成績,才有底氣在往後的日子裡披荊斬棘,一往無前,不屈不撓。

高考究竟能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以我自己的經驗,如果你打好高考這場仗,人生會走上一條快車道,接觸的資源、人、事、物完全不一樣。

而這一切,會指引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歡迎留言分享,聊聊你自己的高考經歷,或是你對孩子高考的期待。

- 作 者 -

羅小朵朵

壹父母特邀作者

家庭攝影師、80後文藝女青年、前媒體人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

相關焦點

  • 考上研究生的我 第一學歷還是三本!?
    考研倒計時134昨天,咱家課代表和咱討論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三本&專科考上研究生以後他的第一學歷就是研究生嗎?疑問三聯考上了就是碩士?第一學歷永遠是三本?啥叫第一學歷!?可怕的第一學歷雖然現在的法律條文裡已經不承認所謂的第一學歷,不過你的第一學歷真的對你有很大的影響。以下資料為網友經歷:@囉嗦蚊子我是專升本,畢業之後考了我們地方的公務員。一開始沒覺得第一學歷對我有啥影響,結果今年評職稱的時候因為我的第一學歷是專科於是只能看著人家升職加薪,自己還要再等一年。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除此之外,我也參與過很多比賽,不謙虛地說,各種比賽獎項拿了許多。我原以為過了初試,複試肯定不會有什麼問題了,麼沒想到考研居然敗給了一眾跨考考生。@Tracy:我來自某末流 985 大學,沒成功保研本校,選擇考研。雖然成功上岸了,但我發現我的考研成績不如許多外校普通一本考研生。
  • 從410分到高考611分,我用這幾招逆襲985!送給還迷茫中的你……
    「一模都考完了,現在學還來得及嗎?」 前幾天,學校貼吧裡有人這樣問。我之前也在知乎上回答過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只要你想認真學,什麼時候都不晚! 高一高二,我是個徹頭徹尾的學渣,成績肯定比你們差更多。
  • 很多人在高考時考不上985名校,為何考研的時候卻可以?
    很多考生在高考時考不上985名校,為何考研的時候卻可以?每年考取985名校的研究生有不少,很多同學甚至來自於二本院校或三本大學。能夠從雙非院校逆襲到985名校讀研,這樣的考生實力之強自不必說。只要能考取名校的研究生,不僅僅是考生自己開心,就連他的母校也為之沾光。更有甚者,學校的學弟學妹還把他當成榜樣,再次衝擊985名校的研究生。
  • 一個普通智商的人,讀書時非常努力鑽研學習,最終能考上985嗎?
    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三個要素,一是正確的方向(考上985,很多人都不敢想),二是正確的方法(也可以說是適合自己的方法),三是付出足夠的精力(持之以恆的輸入)。一個普通智商的人,讀書時非常努力鑽研學習,最終能考上985嗎?很顯然,方向就是考上985高校,但這個問題的核心不是智商為題,而是方向正確與否?為什麼這麼講呢,想考985難道還方向不正確嗎?
  • 考上大專的人和考上985的人智商差別有多大?
    在我看來能讀完高中正常參加高考的人,智力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除了考清華北大等前十所的985外,我們普通人經過努力考一個211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去拼天賦。所以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誰也比誰強不了多少。
  • 中國最難考的20所985大學有哪些?大致劃分為4個檔次,考上都很「牛」
    所有學子在經過十餘年的寒窗苦讀後,都夢想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進入我國高校金字塔頂端的985大學。甚至很多學子的分數明明可以穩妥的進入一所不錯的211,也想通過復讀的方式進入985大學,似乎985成了一種未來的保障,一種光宗耀祖的最好證明。
  • 考上清華北大或985學校的學生,是否他們的智商很高,還是太努力
    若是一個人智商很高,從小就不讀書,這個人基本上在讀書方面就廢了,這樣的人我見過很多,而且我們班級裡就有。為何說他智商高呢?高中的時候,數學、物理從來不聽課,但是,考試的時候自己翻翻課本,就可以考很高的分數,甚至是滿分。
  • 考上 985、211 的學生在高三能有多瘋狂?真相戳心
    原因不難理解,每個同學都在追求更好的結果,從外界尋找幫助和激勵都是正常的。可真實的考上985、211的學生是在怎樣的?知乎網友:有關自律的逆襲——整理自知乎知道需要什麼,不留疑我們校長一開會就強調一句話:晚上十點睡覺的考一本,晚上11點睡覺的考二本,晚上12點睡覺的考三本,一點睡覺的一本都不本。未必全對,但有一定道理。
  • 一個考不上本科的人是怎麼進書的?我來說說我的逆襲之路
    最後一年,老師天天洗腦,周周開校會,我真的好慌,我開始幻想自己高考看著物理卷子難以下筆的模樣,開始幻想爸媽失望的樣子,我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自己整整錯誤的過了兩年高中生活。大家一直在前進,而我已經落下好遠了,我的以為自己能追逐上,傻傻的自以為是和天真。
  • 從普通二本逆襲到985讀研,怎樣才能一戰成功?這些步驟不可省略
    並非每個人想考名校的研究生就一定能夠考上的,盲目的追求名校研究生的光環付出的代價一定不小。小水見過不少同學五戰名校還考不上的,而有的人明明實力不是很強卻一戰成功,這就是選擇的重要了!哪樣的學校和專業適合自己呢?首先考生要明確一點,自己到底有沒有實力競爭985名校的研究生,沒有的話是不是願意花時間來爭取?
  • 能考上985的大學生,多來自「3種家庭」,看你家能出高材生嗎?
    985大學是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府,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985大學學習,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整個家庭的驕傲。但是985大學可不是那麼好考的,每省市排名前2%的學生才有機會進入985大學,而這2%學生除了學習好外,還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家庭情況都差不多。
  • 建校「不足10年」的3所大學,卻比985還難考,考上了不起!
    一般來說,大學的建校時間決定了大學的實力與底蘊,國外很多名校的建校時間都在300年以上,比如哈佛大學(建校380多年)、牛津大學(建校850多年)等。不過事無絕對,國內名校的建校時間普遍不長,比如清華、北大建校也就一百多年,而真正的穩定發展時間可能更短,但近些年清華、北大的實力也並不比那些歷史悠久的名校差多少。
  • 高考考不上名校,為啥讀研時能進985,是考研比高考更簡單嗎?
    隨著教育的不斷重視,參加高考的人數正在逐漸的增長,而且每年報考985院校的學生都不是很少,但是考上的學生基本很少,一般高考考進普通大學的學生是比較多,但是一般考進普通大學的學生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基本上都會選擇考研,但是為啥在考研的道路上學生大多數都能進入985名校大學,難道是考研比高考更簡單嗎?
  • 你見過智力平平的人通過自身的努力考上985高校嗎?他們如何做到
    近日,有學生私信諮詢,他說自己從小智力平平,在學習上成績一般。中考時因為考的題都是他初三刷題時碰到過的題型,所以他在中考時超常發揮,考出很好的成績,從而上了重點高中。可是,高一第一學期下來,他成績一直在班上墊底,感覺很吃力,於是,他對自己是否將來能考上985院校感到懷疑。最後,他問道:有沒有智力平平,可卻通過自身不斷努力,最終考上985院校的人?
  • 我就是你們說的「小鎮做題家」,請不要說我高分低能!
    真不是有熱情就可以的,程式設計師不是想當就能當的…看完了有些淚目,同樣農村本科畢業,留不下城市,回去不農村,工作兩年僅存了的一點錢選擇了辭職考研,其間患上抑鬱症,好在最後考上了一所211,但是我又懷疑這樣繼續返校又能改變什麼?太真實了,以前以為前途光芒萬丈,現實卻可以直接給你當頭一棒,還朝你吐口水。
  • 什麼樣的孩子可以考上「985」大學?一般有五個特點!
    為什麼,同樣是一天坐在教室裡學習,同樣的老師在上課,就是有人能考上「985」大學,有人卻只能上個大專。那麼,這些考上「985」大學的孩子,又都有哪些特質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一起看看考上「985」大學到底有多難?高考,考上「985」大學有多難?
  • 小鎮做題家:考上了985/211,我依舊是個廢物嗎?
    聽起來很勵志,但文章的主體並非如此,我截取了一段: 「來到上海這個大都市,我發現與我的同學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會作畫,不會演奏樂器,不認識港臺明星,沒看過武俠小說,不知道什麼是walkman,為了弄明白營銷管理課上講的「倉儲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麥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從來沒見過如此豐富的商品。
  • 為什麼孩子拼了命也要考上本科?考個好學校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還沒畢業,只是覺得首先研究生這個話題我們學校的那個比率簡直太低…我們學校有兩個學長學姐去年考研報的跟男朋友同一所學校,他倆今年都二戰。今年4月份男朋友和七八個他的同校同學去複試的那個學校都考上了,這也是差別。 but,男朋友考研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早知道當時高考好好考,上個好些的985就不用辛苦考研了。
  • 二本學生想考研到985學校現實嗎?按照這三大建議做,一定能行!
    不管你是在一本、二本還是三本,5個月後,都會一樣的走上考場。有人問,我本科上的二本,考研想考985院校,有希望嗎?怎麼說呢,也許你聽過很多勵志的故事:我有一個師兄,專科出身,專升本讀了個不知名的三線城市的二本院校,然而考研的時候逆襲上了華中科技大學,現在都讀到博士了;我有一個師姐,從聽都沒聽過的小學校考進上海復旦大學,總分和兩門專業課都是第一,總分把本校出身的第二名直接甩出20多分去。聽聽,多麼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