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W生成!GFS模擬或30日成為1號颱風,權威預報:14個暴雨點出現

2021-01-09 騰訊網

在2019年的時候,西北太平洋地區在3月之前,總計形成了2個颱風,分別為颱風「帕布」和「蝴蝶」,而這兩個颱風之中最強的就是1902號颱風蝴蝶,達到了超強颱風級別,很幸運的是這個颱風也沒有什麼影響。而在2020年以來,西北太平洋雖然有幾個颱風胚胎形成,但是最終都沒有形成真正的颱風。根據歐美氣象數據顯示,西北太平洋地區再次迎來了新颱風胚胎,那就是93W。這可能是2020年以來的第1個颱風嗎?那我們接下來就看看,如果形成了的話,這將可能是2001號颱風黃蜂(颱風順序表數據)。

按照歐美氣象數據顯示,93W颱風胚胎位於2.5°N 152.8°E ,最大風速為10 kt,最小中心壓力為1008hpa。所以按照暫時的情況來說,數據還是較差。從衛星雲圖來看,這個處於低緯度的93W的雲團也稍微比較散亂,但是我們可以明顯的從衛星雲圖看到,這一大片地區都是有不少的熱帶擾動,所以還是需要觀察。

按照歐洲數值中心(EC)的模擬情況來看,這個颱風胚胎形成颱風的可能性不大,而GFS的超級計算機模擬反而比較看好這個颱風胚胎,也就是說大概率會形成今年的1號颱風,但是強度也不會太大。

從海洋溫度數據顯示,確實該颱風胚胎具有一定的潛力,處於的海溫都是在30度左右的空間,所以這是一個基本的條件。同時GFS超級計算機模擬還是在偏西運動,海溫和方向都比較滿足發展的條件。

按照GFS的模擬數據顯示,初步預估在3月30日的時候,該颱風胚胎可能增強出995hpa氣壓值,依照氣壓值來說,這確實可能是一個颱風,但是我們需要注意,並不是氣壓值達到了就會是颱風了,這個時候還要看風速的一個情況,所以暫時參考,一般風速達到了18m/s左右就有概率給予命名。

根據模擬情況來看,在達到了995hpa氣壓值之後,該颱風胚胎也將繼續保持1000hpa左右進行徘徊,所以這更加的穩定了93W颱風胚胎增強為颱風的概率。偏西行走,要走到什麼地方?

按照GFS的模擬來看,該颱風胚胎可能還未到菲律賓沿海就要消失,所以說這個颱風胚胎是否形成或者命名為今年的1號颱風還得觀察,並且西北太平洋地區最終給予「落名」,還得看日本氣象廳的情況,這就是整體上的一個93W情況,很明顯起來的可能性還是有,但是概率相對也不高,只是GFS的模擬顯示概率高點。

同時,這個颱風胚胎雖然在偏西行走,但是也不會影響我國,我們只要繼續觀察即可。最後來看看我國陸地區域的情況,如今南北的雨雪天氣還在發展,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數據顯示,大風降溫天氣也已經到我國華南地區了,其中廣東,廣西都在覆蓋範圍內,但是沿海地帶緩解的情況還不明顯。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3月下旬南方的第2波降雨還要到27日才會結束,所以在26日至27日,江南、華南大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局地還有暴雨或大暴雨,並伴有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此外,東北地區大部、華北東部和南部等地有小雨(雪)天氣。

從中央氣象臺在3月26日14時至27日14時的降雨預報來看,暴雨點真的是太多了,總計出現了14個暴雨點,都是60毫米,70毫米的中心區域,大家可以觀察看,非常的清晰。所以預報到的區域朋友一定要注意下。

相關焦點

  • 新胚胎91S生成,GFS首次預報,或將成為4月全球第1個超強颱風!
    新胚胎91S生成,GFS首次預報,或將成為4月全球第1個超強颱風!近段時間,全球氣象界依舊不平靜。今日實時衛星雲圖顯示,太平洋地區熱帶雲團一片活躍,歐美氣象機構預報,近期內或許將有新颱風胚胎生成。當然這不算啥,而印度洋或許才是重點,因為這裡新熱帶氣旋今日又生成了,而且一來就是兩個。
  • 「雙颱風」結束,3號颱風聖帕可能要來了,權威預報:或成強颱風
    不過中央氣象臺預報,從今日(30日)開始,北方降水結束,而南方華南地區還有最後一場暴雨,新一波晴天模式即將上線,五一假期天氣還真不錯。今日(30日)權威氣象機構GFS首次預報,3號颱風聖帕可能要來了,而且或許還是個強颱風。具體來看,實時衛星雲圖顯示,西北太平洋這裡,近幾日熱帶雲團飛舞,其中遠洋地區最明顯。
  • 6號颱風「百合」要來了?生成預報提前到24日,可能是個12級颱風
    6號颱風「百合」要來了?生成預報提前到24日,可能是個12級颱風熱帶海洋就是這樣,夏季一到,直射點的北移,太陽光無私地寵愛下,整個海洋就是沸騰起來。其中,西北太平洋更是例外,實時海溫圖顯示,20N以南,160W以西大部都是28℃的高溫水域,而且菲律賓東部更是出現了南北跨越10度,東西跨越20度的30℃更高溫水域,這簡直就是颱風胚胎乃至新颱風得以產生的優良溫床。
  • 11號颱風或22日生成,12號楊柳或是8月第2個超強颱風還登陸
    11號颱風或22日生成,12號楊柳或是8月第2個超強颱風還將登陸儘管10號颱風羅莎消亡了,但是西北太平洋依舊沒有完全平靜。實時衛星雲圖顯示,這裡多個熱帶雲團依舊飛舞,甚至還出現了「雙颱風胚胎」97W和98W共舞著,由此表明熱帶海洋還算很活躍的。
  • 新風暴法尼生成,權威機構預報:或將是5月全球第1個超強颱風
    新風暴法尼生成,權威機構預報:或將是5月全球第1個超強颱風今天是4月28日,快要進入5月了。不過從整個4月來說,也是不同尋常,儘管沒有3月那麼厲害,全球共計3個超強颱風生成,但是4月後期空窗期後,一來就是4大熱帶氣旋,而且其中3個還生成了新風暴,甚至出現了一個17級超強颱風肯尼斯,還登陸了。不過儘管去了一個肯尼斯,但是新風暴法尼又生成,「雙颱風」共舞再來。
  • 第3號颱風「森拉克」或在22日生成,EDOUARD變性
    根據gfs數據顯示,9天6小時後,會出現一個低壓區。預計該低壓會在幾天後被命名為熱帶擾動(按照目前編號情況,其將被命名為熱帶擾動99w)。幾天後,將加強為今年第三號颱風「森拉克」。由於該系統從生成到消亡過程大部分超出gfs預報範圍,巔峰暫時無法得知。
  • 7月有1個颱風?GFS預報30日可能出臺,可能靠近臺灣或福建
    只不過長期以來,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一直沒有發展的空間,而如今西北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已經發生轉變,出現了緩慢北抬的情況,所以颱風醞釀和發展已經非常明顯了,根據中央氣象臺數據顯示,8月3日前後,南海北部將有熱帶低壓活動,並可能發展為颱風;受其影響,華南沿海地區將有較大風雨天氣。
  • 25年來首個2月1號颱風,權威預報:最大10級風力,先轉向後登陸
    分析:1號杜鵑要入南海,水汽或北上華南25年來首個2月1號颱風,權威預報:最大10級風力,先轉向後登陸事實上,自2020年拉尼娜後,全球氣象就不平靜起來,各種極端天氣出現,預示著在全球變暖大環境下新的情況又滋生了。到了2021年2月中旬後期,也就是農曆新年後,冷空氣在北方地區肆虐,南方被暖潮控制,一北一南呈現出了「冷暖」不同的格局。
  • 13號鯨魚到巔峰,新風暴18E也即將生成,權威預報:或達12級颱風
    13號鯨魚到巔峰,新風暴18E也即將生成,權威預報:或達12級颱風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9月30日,當大陸還在冷空氣的肆虐中時,熱帶海洋的發展依舊熱鬧。西北太平洋地區和東北太平洋,成了近日海洋的焦點,13號颱風鯨魚和新風暴胚胎94E的誕生就是明證。值得一說到時,海洋在變化,風暴也在變動,自然新情況更值得注意。官方最新預報:13號鯨魚到巔峰,94E升級,風力達到30Kt,新風暴18E生成預警發布,權威預報:最強或達12級颱風級。
  • 13號鯨魚撤編,新胚胎99W到,14號颱風或5日生成,最強可能12級
    13號鯨魚撤編,新胚胎99W到,14號颱風或5日生成,最強可能12級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時間一晃,9月就結束了,從實況看,整個9月海陸都不太平靜。而熱帶海洋上,西北太平洋更是出現了2個超強颱風-9號美莎克和10號海神,而且北大西洋更是風暴成堆,一時間成了全球風暴界的焦點。不過一切都過去,現在更是進入10月了,國慶為開端,海陸氣象一開始就出現了新變化,值得注意。
  • 2020全球首個超強颱風?權威預報:99P生成加快,或成16級還登陸
    2020全球首個超強颱風?權威預報:99P生成加快,或成16級還登陸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氣象變化萬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於此同時,熱帶海洋地區也是如此,儘管西北太平洋相對沉寂,但是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一直在「躁動」,各種風暴胚胎和風暴生成不停。截止23日,整個2月期間,全球熱帶海洋一共出現了6個風暴,分別是弗朗西斯科、達明、韋斯、加貝奇爾、薇姬和目前的瓦西。說到這裡,這幾個風暴,都分布在南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因此這兩個地方,也是目前全球氣象界關注的焦點。
  • 2018年30號準颱風被「凍死」了,2019年第一颱風或1日生成
    7個熱帶風暴發展之中,當然位於西北太平洋的只有2個存在,一個是35W颱風胚胎,還有一個就是97W颱風胚胎,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報顯示,35W颱風胚胎已經停編了,難道是大陸的寒潮過強?是不是真的不能發展了呢,可能並不會消失,根據GFS預報,該熱帶系統預計或在2019年1月1日會再次加強為998mb的熱帶低壓值,所以就是元旦可能(或)出現2019年的第一個颱風,當然這是GFS的初步模擬,是否會真的出現還需要繼續觀察
  • 8號颱風巴威或於本周末生成,可成為超強颱風,廈門未來多雷雨
    熱帶低壓將逐漸加強,即將發展成為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21日20時,熱帶低壓信息8號颱風「巴威」將是今年首個「長壽颱風」,也是今年首個複雜颱風。目前颱風的位置和今年4號颱風「黑格比」比較接近。不過,颱風後期路徑變化多端,目前無法準確估計。8月21日廈門天氣狀況回顧廈門8月21日天氣,在島內整體陰天比較多,午後太陽出來了一小會兒,在下午14時43分,廈門氣象局發布了雷電黃色預警預警信號。20時39分,廈門氣象局解除了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島內最終還是風平浪靜。
  • 2020年廈門第30個高溫日誕生!今年第八號颱風「巴威」也正式生成
    2020年8月22日,這是比較特殊的一天,這天是處暑,24節氣中的第14個節日。同時,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正式生成,這天也是廈門今年第30個高溫日。
  • 颱風趕業績?權威預報:2天就有3個風暴生成,還要影響美國日本
    颱風趕業績?權威預報:2天就有3個風暴生成,還要影響美國日本 沒完沒了!全球5個風暴「搭臺唱戲」,中美日3國都有可能受影響 說到秋冬時節,冷空氣可以說是大陸天氣的推手,尤其是降溫降水,更是它的主要表現手段,甚至到了後期,降雪也是常事。
  • 颱風"三巴"即將生成?降溫+下雨+溼+冷,或在春節期間...
    其中包括熱帶氣旋(93w)和旋風胚胎(97-98p)!這兩天位於菲律賓東部洋面也有個低氣壓,不過這兩天它將被冷空氣活埋。目前副熱帶高壓正在加強西伸,93w在副高的引導下向偏西北方向移動。今天凌晨93w已來到了(關島)東南偏南500公裡左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風力已有7級(以達標準熱帶低氣壓強度)。目前它的中心收縮對流向外持續爆發已展現明顯螺旋狀外圍雲系,其外圍風切較小,海溫在30℃附近,南北尾流正在展翅高吸,強度正在逐漸加強。
  • 17號颱風「鯰魚」生成,它會是第二個「莫蘭蒂」還是「尼伯特」?
    17號颱風「鯰魚」生成前後動態雲圖(時間段:23日02時30分至10時00分)對於「鯰魚」的路徑,目前國內外各主要的官方預報機構的意見基本一致,那就是它後期將徑直向西偏北方向移動,並逐漸向臺灣以東洋面靠近。
  • 11號颱風「紅霞」要來了?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
    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來襲最近兩天,關於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即將生成來襲的消息,又開始盛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菲律賓以東的洋面,以及日本東南部的太平洋海面上,再次出現了兩個颱風擾動雲團,並且被日本的氣象機構編號,但是從今天最新的衛星實況來看,這兩個所謂的颱風擾動,並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旋轉雲系,核心對流相對散亂,基本上可以看成兩片凌亂的散雲
  • 13號鯨魚到巔峰,新風暴18E即將生成,權威預報:或達12級
    13號鯨魚到巔峰,新風暴18E也即將生成,權威預報:或達12級颱風最大風速30Kt,94E升級,新風暴生成預警,又一個12級風暴18E快了9月30日,當大陸還在冷空氣的肆虐中時,熱帶海洋的發展依舊熱鬧。西北太平洋地區和東北太平洋,成了近日海洋的焦點,13號颱風鯨魚和新風暴胚胎94E的誕生就是明證。
  • 9號颱風大爆發,入東海最強,權威預報:16級超強颱風
    9號颱風大爆發,入東海最強,權威預報:16級超強颱風海陸氣象變動快,今年8月更省,在環流異常下,大陸強降水不斷,海洋風暴生成不停,颱風颶風同共舞,最大時4個同在,基本就一桌麻將了。到了8月29日,海陸變化又明顯起來,大陸強降水再來,南北暴雨再現。